深殿春 第2节

作品:《深殿春

    “你们出去吧,今晚不必伺候。”沈观鱼对屋里的两个小丫鬟说道。

    等屋内退完了人,沈观鱼才扶着人躺到床上,自己也和她盖了一张被子。

    “姐姐,齐王府到底国戚,有没有法子把张凭云救出来呀?”沈落雁已经念了一晚上,此际无人,更加希望能得个答复。

    沈观鱼知道避无可避,只有稳住她才是正事:“这件事还未查清,既然你坚信妹夫无辜的,也不用怕,圣上明察秋毫,必不会让妹夫蒙冤的。”

    其实她不知道当今圣上到底如何,他登基日短,沈观鱼尚未见过,但关于赵究的传闻甚多,人皆道其见微知著,知人善用。

    “他只说自己完了,又说绝没有做过那种事,那副样子我看着真的害怕。”她听着说着,泪水更加滚滚落下。

    “空印案干系重大,他自然害怕,待细查证过,就会没事的。”

    “真的吗?”

    被沈观鱼一阵安慰,沈落雁竟也有些信了,一切尘埃未定,人总盼着能听些好的。

    “自然是真的,睡吧。”沈观鱼轻拍她的背。

    又安静了一会儿,她说道:“姐姐,若是张凭云死了,那我也会……”

    沈观鱼捂住了她的嘴,眸似寒星冷澈:“落雁,慎言,姐姐不会让你有事。”

    沈落雁点点头,她哭了许久,一停下来更觉头晕脑胀,听着沈观鱼声音温柔地闲叙起从前的闺阁旧事,慢慢地放松了下来,眼皮开始打架。

    沈观鱼见妹妹已经睡去,才不再说话,只望着帐顶发呆。

    指挥佥事、空印案,这事只怕不简单。

    但事关妹妹的性命,沈家就剩她们两个了,她又不能不管。

    可惜莫说齐王府没这本事插手,就算是有,又如何会愿意出手呢。

    翌日天还未亮,沈观鱼就悄声起床了,她嘱咐丫鬟不要吵醒沈落雁,自己去了王妃的院中请安。

    齐王妃端坐正堂交椅下,一身牡丹烟罗裙风姿尽展,风韵犹存。她是阁臣之女,出身钟鸣鼎食之家,万事以礼为先,沈观鱼每日的请安自然不能省下。

    外头都羡慕沈观鱼,三年生不出来,还有如此回护她的婆婆和夫君,不肯纳妾来羞辱她,实在是上辈子烧高香修来的。

    她原也这么以为,婆婆宽和,夫君温良,但在这王府深宅中住久了,什么也都明白了。

    沈观鱼略问几句母妃安,齐王妃如常答了,与她说起了老齐王生辰宴之事。

    这次为公公做寿,也是齐王妃头次将这么重要的事交到儿媳妇沈观鱼手上去。

    无他,不过是人人皆知,这是个烫手山芋。

    到时不管宴会办得怎么样,只怕都会惹老王爷不喜,齐王妃自然不会去触这个霉头,丢这个人。

    这起因,还是从新帝登基说起。

    老王爷是先帝的弟弟,也是当今新帝的叔叔。

    就在半年前,新帝赵究登基那一天,消息传到了彼时正在酒肆的老齐王耳中。

    谁知老齐王并未跪地直呼万岁,而是老来疯地骂了一句“竖子”,直接回王府躲起来了。

    因这一件事,齐王府不为新帝所喜已是众人皆知,齐王原本兼领的官职也被赵究找由头摘了。

    本就无多少实权的齐王府在盛京中变得地位尴尬。

    也不知今年的生辰宴得是怎生情景,有多少人为邀宠于新帝不肯前来贺寿还未可知,齐王妃自然要躲了这份苦差。

    沈观鱼只言依旧照去年的例,各府有过交情往来的,请柬都发了过去,接着又报了些菜名,很有些新奇的菜式,都是她早就亲自去各大酒楼试过的,也送到老齐王那边尝过,他挑出了喜欢的,到时会将大厨请过来。

    临了还不忘说这是照了齐王妃旧年的安排,有了婆婆这位贤人的先例指导,她觉得已是极好,就厚颜东施效颦罢了。

    一大堆安排听下来,难为沈观鱼记得清楚,安排得井井有条,齐王妃知道她是尽了心,略点了点头,但仍旧开口道:“你尽心安排了许多新玩意,这与我旧年早大不相同,不必事事学我,不然这换人来办又有何意义。”

    她才不要这手把手教儿媳妇的美名,到时候宴上冷清与她半点干系都没有,对外只说都是沈观鱼亲力亲为,自作主张。

    她名声本就不好了,何苦再带累自己婆婆。

    “是,儿媳受教。”沈观鱼乖顺点头,眼中未起半点波澜。

    这生辰宴之事问过了,齐王府又提起件更要紧的事:“我听闻昨夜你妹妹寻来了?”

    沈观鱼心头一跳,忙应道:“是,她未递请柬,但实属事发突然……”

    齐王妃摆了摆手,示意她不必再说,张佥事的案子兹事体大,多少人盯着,她齐王府本就风雨飘摇,必不能引火烧身。

    心里都沈观鱼的不满也更甚,当初他们让沈观鱼进门,不过是看在沈家无子,大理寺卿不上不下,却是要紧的职位。

    既不会势大,纵得小姐闹出她们齐府的秘辛,其父又有实权,往上升不成问题,将来说不准是个助力。

    结果和沈家结亲才一年,其父就死在了任上,现在她妹妹的夫君又惹上了祸事要来求齐王府,

    好好的算盘打空了不算还沾上落难亲戚,齐王妃心中自然不愉快。

    外人觉得赵复安是芝兰君子、文采斐然,自然推崇赞叹,却只有沈观鱼知道赵复安的隐疾,在儿媳眼中,她的儿子……是有残损的。

    平时装得再好,齐王妃却不信沈观鱼对自己儿子没有怨恨、轻视,在这种意念下,她自顾自地认为沈观鱼看不起赵复安,平日对她不免会泄私愤。

    偏她又想做出好婆母、支持儿媳的样子,是以平日里说的和做的总是矛盾。

    “观鱼啊,你是世子夫人,举止高低也代表着王府的意向,齐王府如今境况你也知道,浪里孤舟,想帮些什么也是有心无力,只求自扫檐雪罢了。”

    齐王妃皱眉叹气,只让沈观鱼将自家的难处告知沈落雁,尽显主母对落难亲戚的关切和愧怍。

    反正不是她去说,沈观鱼要怎么应付自己的妹妹不关她事。

    沈观鱼并不意外听到这些话,她本意只求能留沈落雁住几日,妹妹现在精神不济,她不敢让人直接离去。

    但想来天还太早,赵复安并未和王妃说她所求。

    且话说到了这份上,就是暗示她赶紧将人送出王府去。

    “今日,就早些将人送回去吧,对外只说她是来探你病的。”齐王妃见她不语,直接明说了。

    沈观鱼垂眸掩下思绪:“儿媳知道了。”

    作者有话说:

    开文大吉!嘿~

    本文架空,只为娱乐,看得开心,不负责教书育人,深塑三观,嗯!

    照理放个预收:《夫君另嫁》

    温绰玉丢了丈夫,那个疼她如命,相濡以沫的男子温秀雅致,眉目如画,美得她舍不得放手

    他走的时候只留下一封书信,说去了京城,等办完事就回来接她

    她听话地等了大半年,别人只说她被骗了,门前晃悠的闲汉也越来越多

    没法子,温绰玉只能卖了铺子,收拾了行囊进京寻夫。

    京城居大不易,她一路颠沛丢了钱财,只能委身进了护国公府做了厨娘

    谁料在府中撞见小公爷与妾室亲昵,那正值盛宠的妾室,面容竟与她那夫君一般无二

    四目相对,各有慌张

    温绰玉无法接受,二人争辩无果,她终究无法再相信丈夫,意欲独自归乡

    离府当夜,温绰玉被一身月白裙装的美妾推进无人荒院,吻乱乱地落在她的脸上,声声恳求她的原谅。

    温绰玉曾最爱的那双含情凤目变得猩红

    萧兰烬将她扣上门栓的手指根根掰下,纳回掌中攥紧

    “我还是你干净的夫君,别不要我!”

    第2章 寿宴

    沈观鱼回到昔杳院中,迎面就见到了自己的丫鬟扶秋,她已经探亲回来了。

    “小姐,奴婢见到二小姐了……”

    扶秋自然也听闻了二姑爷之事,如何不知道二小姐如今来齐王府所求,她忍不住担忧。

    沈落雁不知,她们这些做奴婢的又何尝不明白,以沈观鱼在王府的景况,张凭云的案子根本就是有心无力。

    沈观鱼见到背后跟过来的妹妹,不动声色地对扶秋说道:“回来了,就去瞧瞧析春吧,她还病着呢。”

    闻言扶秋也不再提那案子,而是皱眉:“析春也病了,那何人照顾小姐?”

    “这院中又不是只你们两个丫鬟,去吧。”

    沈观鱼说完将人打发走了,迎着妹妹而去。

    沈落雁知道姐姐一大早地去了何处,直接扑进她的怀里:“姐姐,怎么样?”

    她不知道沈观鱼是去见谁,有没有答应救张秉空,所以只能含混地问三个字。

    沈观鱼回想王妃的话,两道眉儿凝起,拉着沈落雁会房中,低声问道:“雁儿,你笃定张凭云当真是冤枉的吗?”

    “他定是冤枉的,”沈落雁急得抓紧了她的手,

    “我知道凭云,他胆子小又是独子,承了家里的军户,就想跟我安稳地过日子,上峰连大事都不肯派给他,断断不会有胆子留下一张空印文书的,王府、王爷答应帮忙了吗?”

    “这是自然,但是雁儿你也该知道,王府人多眼杂,这几日又是老王爷寿辰,往来人员杂乱,这事只能在暗处调查清楚,你如今住在这里太过显眼,也不好说话,姐姐先将你送回旧宅安住,可好?”

    她句斟字酌,慢慢地哄着。

    “好。”

    沈落雁听闻王府真的愿意出手,心里挂了许久的大石头也终于落地了。

    她天真烂漫,自小有爹爹和姐姐庇护,什么都不用愁,嫁人后又遇到要一心只对她好的张凭云,更加不谙世事,不知道手持空印文书是多大的罪过,姐姐说什么她就信什么。

    她忽然又问:“那明日老王爷寿辰,陛下会不会来,能告诉陛下我夫君真是冤枉的吗?”

    赵究,应是不会来的。

    但这话沈观鱼没说,只答:“若是陛下来了,我会求一求,但也可能不来。”

    “若是不来,姐姐进宫的时候也可以说。”

    沈落雁觉得王府是皇室宗亲,和陛下连着血脉,只要开口,她夫君一个小小的指挥佥事,如何会不放过。

    沈观鱼看妹妹皱了整夜的眉终于松开了,虽知她天真,但也轻舒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