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庶妹替嫁后 第46节

作品:《被庶妹替嫁后

    而落在郁桃耳中的却只有,瓷杯与桌面相合的声音,以及眼中瞧着,茶水在杯中轻晃,漾落在案几上,在沟壑里浸润成深色的湿痕。

    一片袍角从她面前擦过,极淡漠的声音拂耳。

    “七宿,将东西给她。”

    作者有话说:

    讲个故事,海绵宝宝和派大星会在一起一辈子,他们变成了彼此的朋友。

    第四十二章

    自闫韩侯府的楼船上下来, 她走的魂不守舍。

    楼船一方角檐的阴影里立着两人,七宿眼瞧着郁家姑娘直愣愣的差点撞上一棵大柳树,忍不住‘哎唷’了声。

    得了韩祎一个回头, 神色淡淡。

    七宿捂着嘴,指着那处道:“您可没看见, 郁姑娘差点一头栽到柳树上。”

    韩祎循着他指的方向望去, 那三人已经走远, 烟霞色的裙衫混在人群中,由姯舒跟前的女官领着, 从头至尾,头也没回一下。

    许久, 他收回目光, 依照从前的一贯自觉, 心里升起一个莫名其妙的想法, 但很快他否决掉。

    怎么可能呢?怎会女子如此大胆。

    他兀自笑了下,转身进了隔间。

    回了郑家的地头, 才算是真正的热闹,这大抵是寻常府邸与那些勋爵世家的区别。不大的地头, 已经摆上了张桌儿,就着本家的几个人凑齐牌搭子, 郑老太太高兴的合不拢嘴。

    郑家三姐妹瞧见她被送回来, 远远就挤着眼。

    等那小女官前脚走, 后脚郑瑛瑶就凑上来。

    “如何?闫韩侯府家的黍米粽是咸粽还是甜粽?可有尝个味道?”

    郁桃兴致缺缺的看她一眼,“都有吧。”

    郑瑛瑶纳闷儿,“我听说闫韩家是随高帝自北向南迁至京都, 那粽子应当是喜好甜口的, 怎么会做咸口的呢?”

    郁桃想也没想随口道:“可能是下头小辈爱吃, 一样做了一点吧。”

    “有道理。”郑瑛瑶比出一根大拇指,“不愧是在众目睽睽之下登了闫韩侯府家船的人,你且等着吧,现下祖母忙着对牌,晚间闲下来,定是要清清楚楚找你细问一番。”

    “问就问吧......”

    也没什么好说的,外祖母想听的她这里一句没有,不能说的倒是堆了满肚子,无处可说。

    这样的时候,郁桃就格外想念张锦菱,若是在平阳城便好了。

    至少能立刻揪着画像找到郁苒,叫她说清楚上面到底是谁。

    她摸了把荷包,刚才七宿交到翘楚手中,她便已经看过,画仍是完完整整的,上头的褶皱却别压平了不少......

    在她眼望着远处江面,郑瑛瑶三次在她面门上摆手,郁桃却眼都不眨一下时,终于被瞧出了不对劲。

    “怎么了?回来跟变了个人似的,闫韩家的人欺负你了?”

    风擦过眼睛,郁桃眨了一下眼,愣愣的转过头去,看着郑瑛瑶。

    “你说......”

    郑瑛瑶回望她:“?”

    郁桃抿了抿嘴唇,“将才我在船上听下头人闲话,讲了一件事儿。”

    “什么事儿?”

    郁桃强调:“这是下头人闲话,多半是杜撰当不得真,你且听听不要到处乱说。”

    郑瑛瑶‘哟’了声,“闲话便是闲话,谁会当真?难不成你看画本子里头那些个人写的玩意儿,还能是真的不成?”

    郁桃皱了下眉,勉勉强强开口:“也不是什么新鲜的,就是听见那两个丫鬟说,从前有个世家小姐有一青梅竹马,她为这竹马做了一幅画,不过小孩子的运笔稚嫩,等到大了连她都瞧不出来这幅画上到底画的是谁。”

    “不过有一日,她碰见了一人,凭借直觉发现此人必是她打小的竹马,虽然她不大记得那竹马名谁,却还记得姓氏,因此在她不懈努力之下,两人又相熟了。”

    “但是......后来她发现,自己认错了人,而这位假竹马瞧见了她那幅画,与画上的名字,似是有所察觉。”

    郑瑛瑶:“所以呢?”

    “没有了,我也只是听到此处。”

    “唉,当真是无趣的紧。”

    郑瑛瑶靠在椅背上,摇摇头:“还不如咱们府上的下人有意思,能听来别府的官家老爷太太的风流轶事,不过就是认错人,又不是那些个人半夜幽会,进错了门。”

    郁桃嘴角抽了抽:“算了,确实比不得你听到的厉害。”

    郑瑛瑶讲到兴头上,扯过她的袖子,贼兮兮道:“你知道那老爷进错了门,屋里是谁吗?”

    郁桃无言的看着她。

    “是那老爷的夫人,哈哈哈哈哈哈,夜不点灯两人且不知彼此是谁,天亮一睁眼,吓得差点摔下床去。”

    “你说的,像是当时你蹲在那床下一样。”

    “那可不。”郑瑛瑶翘着脚:“所以说罢,深宅大院中的阴私账,你那算不得什么,越是门第显赫越是见怪不怪,你也用不着为着这个惊奇害怕,不定。”

    郁桃袖下交握的手松下些许,指尖汗津津一片,心下虽然和这一片茫茫江面近似,但那口气好歹是喘过来了。

    回府已经是日沉西山的时候,宝马香车列巷离去。离奇的是郑家台子外多了不少人,不少眼生的轻男少女在柳堤上徘徊。

    不过,这些热闹都与郁桃无关。

    她搭着翘楚的手旁若无人的登上马车,直到帘子被掀起,郑瑛瑶怒气冲冲的钻进来。

    “王天兰那张大嘴巴子,到处闲话郑家有个姑娘一副狐媚模样,说你生的貌美异常,比前朝祸国妖姬更甚三分,惹得那些不正经的浪子来咱们这儿蹲捎。”

    “你听听祸国妖姬是个什么名号?平白无故的这样说你,那些俗气的士子手里最爱收藏几幅前朝女子的画像,能是什么好东西?”

    郁桃茫然的抬起头,好半天才明白她说的是什么,手搭起帘子往外一看,果真一群莺莺燕燕围绕在马车旁,眼睛时不时往里瞧。

    这会儿暮色下沉,缥缈的云色间霞光万丈,天地笼罩在一片橘色中。

    她撩了帘子,眸子一半藏着懵懂,干净的像山巅之雪似的,雪芙曳枝,唇点朱红,剪水轻睐,让外头人纷纷倒吸一口气。

    “还真不是虚传,郑家将门虎女,何时添了这么一位天仙似的人物。”

    柳树下一人打着扇子痴痴道:“若是准允,明日我便让娘亲上门去。”

    另一人道:“且论个先后,人是我带着你们来瞧的,我自然得占个头名儿。”

    美色当前,色令智昏。一般人忘了谣传里‘狐媚子’‘祸国妖姬’几个字,反而越传越玄乎其实,成了‘郑家出了位天仙似的美人儿’。

    闫韩侯府的马车停在末首,往年的拥堵不过小片刻,今年反而各处人潮拥挤,都往一处去。七宿使人前去探看一番,得了最后的缘由,反而沉默了。

    抬手叩了叩侧壁,小心翼翼的掀起帘子拈着要紧的回禀:“世子,前头应当是因为郑家......才这般拥堵。”

    韩祎从书中抬起头,漫不经心道:“郑家怎么了?”

    七宿挠了挠头,“许是方才请郁姑娘上船,给人瞧见,现下都在传郑家出了位天仙,都涌过去看哩。”

    韩祎掖住书页的手顿住。

    七宿打量着他的脸色,小心措辞,“不过,奴才打探过,起头传的并不大好听......说什么郁姑娘容貌倾城,盛似前朝那位‘苏贵妃’,这听着不大像是什么好话,奴才使了几个人把风头掉了向,您看看......”

    一阵漫长的无声里,七宿差点以为自己那番做法会错了意,正要磕头告罪,却见韩祎合上书,伸手从匣子中取出一物,面无表情道。

    “请五城兵马司来,将此处闲杂人等清停。”

    七宿捧着物件儿,烫手山芋似的不敢出声儿,转头出去,再望这霞光漫地的天,和主子那般小碗里扎猛子的做法,心里一阵儿喜一阵儿愁。

    郁桃撩帘子的举动,着实把郑瑛瑶吓了一大跳。

    她猛地扑过去,把帘子按下,捋的连点儿缝隙都没有,才转过头一脸严肃道:“如今你成了京中风云人物,言行必得小心仔细,京都孟浪之人和平阳相比过之不及,虽说世风开放,但姑娘家往往便是因为不切实的谣传坏了名声。”

    郁桃还没回过神,“我可什么都未做呢......平日里都不大出门。”

    “确实不关你的事。”郑瑛瑶按着她的肩,叹口气:“不过你知道华言风语,乱相誑误,外头人总是信其有,不信其无。”

    郁桃嗯了声,盯着随风掀起的帘子出神,却抑制不住心中某种心悸蔓延生长。

    约莫半柱香,马车微微晃动,外边的拥塞排解。

    翘楚头探出去片刻又缩回来,忍不住咋舌:“这样大的阵仗,连佩刀的兵马都来了。”

    拾已从外头进来,补了一句:“他们说那是五城兵马司的人。”

    “京都就是不一般,过个节而已,还要调兵遣将这样大动干戈。”

    郁桃听在耳中,手上没忍住,将帘子掀开一小角,悄悄望出去。衙役列阵,打眼得很,纵使剑在鞘中,已经足够使得官道上的人鸦雀无声。

    但最打眼的却不是这些。

    往阵头望去,一匹鎏金色高头大马上,男人一身褚色的衣衫被风吹得猎猎作响,神情漠然。

    一旁五城兵马司副指挥模样的人正俯首躬身,禀报着什么。

    许是她看的太久,男人有所察觉的转过头,郁桃慌忙落下帘子,差点一手掀翻小桌几上的茶杯。

    翘楚稳住茶杯,诧异道:“姑娘怎么了?”

    郁桃摇摇头,捂着胸口吁气。

    应当是没看见吧,那么小一条缝,又隔得那么远。

    远处五城兵马司副指挥沈毅正躬身禀报着,眼瞧着话说完,却怎么都等不到上头人的回复,悄悄瞄眼去看,才发现韩世子望着别处,一副出神的样子。

    “世子......”

    韩祎转过头,淡淡一瞥。

    “下去吧。”

    “是。”

    沈毅有苦说不出,却也只能领命而去,这般大动干戈出兵这一遭,该如何登册啊......

    他正腹诽着,却听头顶突开尊口。

    “册子便写,沛河柳堤道旁,览客盛行之时,上者贯鱼,下者聚蚁,路隘人稠,人流对冲,车马推挤者数百,一失脚则仆踏为肉糜,每岁所伤者少亦不减百人,谨年所防,遂出兵。”

    沈毅眼睛一亮,深知这番话的要紧,月头奏报不定得上头赏识,立刻欣喜的拱手道:“遵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