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月光 第100节

作品:《我见月光

    秦见月回到房间洗完澡,可能是今天穿少了,身上凉嗖嗖的,她去阳台关窗时,霍然闻见一股烟草气味。

    怪怪的……

    看向旁边,是一个阳台与阳台的隔断百叶门。叶片倾斜着,能隐隐看到对面房间的阳台。

    秦见月记得,严苏遇说对面这间房用来摆放一些工艺品,不接受客人预订。因此两间阳台只浅浅隔断,她也没太大顾忌。

    隐隐预感到那一侧的人是谁。

    秦见月用毛巾擦着头发的手都顿了下。而后,抑制不住的咳嗽声骤然响起。

    她捂着嘴巴,很克制地咳了两声。

    刚要跑回屋里,那头传来一声沉沉的——

    “感冒了?”

    秦见月脚步停下,淡淡答:“一点点。”

    他说:“我带了药。”

    “不用,我这有的。”她连忙拒绝,又礼尚往来嘘寒问暖一下,“怎么带药?你也生病了吗?”

    “没有,”程榆礼沉吟许久,才又开口,“去年你也是这个时候感冒,惦记着就带上了。”

    秦见月微愣:“……好吧。”

    这样两个字收尾,她没再另起话题。

    “见月。”生怕她调头跑了似的,程榆礼又叫住她。

    “嗯?”

    “我确实有一些事想和你说一说。”

    秦见月讷讷的:“什么事啊?”

    他说:“如果不愿意讲你的以前,那我给你讲讲我的过去。”

    又关切问她,“有地方坐吗?”

    阳台,有张吊椅。

    她坐过去,窸窸窣窣擦起头发,轻声地应:“嗯。”

    程榆礼漫声道:“你可以不想听,但你也有权知道。”

    秦见月没有再应声,静静看着阻隔在他们之间的那一道门,似远又近。明明看不见对方,但声音近在咫尺,而他那边浓郁的烟草味传来,就好像呼吸浅浅在脸上铺陈……

    她在日记本里写下的那些点滴。第一次相逢的雨天,书店里蓄谋的遇见,他统统都不记得。程榆礼的记忆起始于一个滴水成冰的季节。

    那时高三,他在准备出国的材料。是爸妈安排的学校,他们的斟酌和考量,程榆礼全然没有参与。他只需要按部就班走好家庭给他安排的每一步,他的人生就可以一帆风顺。

    即便要去到一个不喜欢的都市,他表现出最大的不满就是皱一皱眉,然后说“好”,淡然接受。

    把人比作石头不可取,但程榆礼常偷偷在想,他的家人就像是重石,譬如压着孙悟空的五指山,但他不是孙悟空,他不反抗。

    因为越挣扎,石头会越重。

    被动地收到一些同学录,上面写着“前途无量”、“前程似锦”。

    程榆礼感谢他们的好心,但这一些字眼似乎并不能让他觉得惊喜、满足。因为他本就是一个没有希冀的人,无不无量,似不似锦,都不会成为他的追求。

    这些祝福都走偏了,他仍会平静悦纳。

    程榆礼的前半程人生没有太大的闪光点,成绩好,是因为学习对他而言不是难事,这并不是拼命刻苦挑灯夜读换来的。只是可以做好,于是就做好了。

    交友。他有固定的圈子,那些和他同样游戏人间的公子哥。比他会玩,程榆礼也不计较,他有时觉得他们玩的没意思,有时实在无聊也会浑浑噩噩参与进去。

    异性缘,更不必说。

    任何想要的东西,程榆礼都可以得来的不费吹灰之力。撇开那些活色生香的宴会不谈,他其实是一个活得很寡淡的人。

    学校的乒乓球馆后面有一颗白杨,程榆礼有时候会在教室门口盯着那颗茁壮的树看上一会儿。空耗时间在想,白杨精神究竟是一种什么精神?

    决定出国后,高三的课不用再上,程榆礼有段时间还是会去学校,他不回到课堂,闲的没事就去操场打打球。

    大课间,听到热闹的动静,在前面的广场上,是高一的社团在招新。

    高中的社团没有规模那么大,因为学生的主要时间还是放在学习上,因此形式也没有那么多样。无非就是足球篮球、游泳啦啦队这类的。

    学弟学妹们觉得新鲜,簇拥成团,热闹非凡。

    程榆礼结束活动,抱着篮球走过去。

    在沸反盈天人潮之中,忽的听见一声犀利的谩骂——

    “卧槽,这我们动漫社的地盘,你他妈别摆这儿行吗?就睡过头两分钟地方就让人占了,草!”

    讲话的是个男生,言谈粗俗得让程榆礼不由偏头看去。

    “啊?没人告诉我这是你们的地盘啊。”回应的是一个短发女孩,她正撸起校服的袖子往长杆上挂上一面旗,见对方几个男生人高马大,女生话音都有些怯怯的。

    “你前两天来这儿没看见?别跟老子装瞎。”

    “干嘛呢,你骂谁呢?”另一个扎马尾的女孩气势汹汹冲过来维护她的同学,同行的还有一个看起来很书呆子的眼镜男孩。

    短发女孩说了句:“去别的地方不是一样?非得在这?”

    “这话我同样送给你,去别的地方不一样?非得在这?!”动漫社的人高马大,一下把女生撞得后仰。

    眼镜男孩据理力争了一下:“先来后到懂不懂啊?”

    “算了小步,我们去旁边好了。你帮我抬一下桌子。”那个短发女孩见争不过,轻轻扯了一下同班的男生,打算平息纷争。

    正要撤退之际,他们的社团旗帜还没被卸下,那个动漫社男生轻蔑一笑,突然举起手里钥匙串上的军刀,一下划破他们的旗。

    “什么破京剧社,现在谁还听京剧啊,我奶都不听了,污七糟八的东西还往学校挂。看你招的到几个人啊,丢人现眼。”

    女孩正在收拾桌面的手顿住,惊愕地抬头看去,他们的旗面一整个被从中间划破。

    扎马尾的女孩看见他手上的刀,怒骂一句:“我们都说了挪地方了你还做这种龌龊事,贱不贱啊!”

    “你他妈说谁?!”那个男生举起手,冲着两个女孩。

    旁边临近的几个男同学恰好路过,上去拉了个架:“卧槽哥们,干什么呢?跟女的吵什么啊?”

    那个扎马尾的女孩回头冲着那个叫“小步”的男生:“愣着干嘛,快去叫钟杨过来!”

    小步呆了一下,“哦哦”应了几声,拔腿就往楼上跑。

    剑拔弩张的时刻,安安静静卸下了旗帜的短发女孩轻轻地抚着破裂的旗面,终于抬起脸看着那个男生。

    她指着旗帜对他说:“给它道歉。”

    男生怒道:“道你妈的歉。我还没叫你给我道歉呢!”

    她的身上那道怯弱几乎是在瞬间消失殆尽,女孩直直地盯着那个高大的男生,侧脸的发滑落时,程榆礼看到了她右眼眼角下的一颗泪痣。

    她说:“你可以侮辱我,但你不配侮辱京剧。你不听,不代表没有人听。只要京剧还活着一天,就有它存在和延续下去的价值。如果这叫污七糟八的东西,那什么才叫不污七糟八的?是这个吗?”

    女孩指着男生衣服上的动漫人物,“对你来说,这就是最可贵的精神寄托吗?”

    “老子就爱看,怎么了?这他妈不比京剧好看?这叫热血番,比你那哼哼唧唧什么玩意儿带感多了!有空好好回去看看新时代的东西,什么叫潮流,别整这些土鳖东西,早看不惯你们这一堆了,还挂个破旗子,显你啊,赶紧入土吧,草!”

    女孩被他这一番话说得气得发抖,口不择言吼了一声:“你入土京剧都不会入土的!”

    “如果对你来说京剧就是这么下三滥的东西,那我很想问一问你的身上有着哪一个民族的烙印。这是我们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文化,在你眼里这样低人一等,丢人的不是京剧,是你!”

    男生冷笑:“还说不丢人,你看看你在这摆半天有没有来赏脸!说得难听点,占着茅坑不拉屎!你赶紧清醒清醒吧,根本没人感兴趣!别他妈摆了!”

    “怎么没有人赏脸?我不是人吗?她不是人吗?”女孩指指自己,又指指旁边的同学。与此同时,眼泪落下来,漫过她眼角的痣,“不摆我怎么知道有没有人感兴趣呢?哪怕只能招到一个人我也乐意!既然学校同意了说明我们的社团是有可行性的,你算什么在这里冲我们指手画脚?

    “你不看好京剧,总有人热爱,总有那么一批人为它鞠躬尽瘁,我们在你看不到的地方付出比你想象中还要多的千百倍的努力!你厉害,你追赶潮流,你永远与时俱进,我就是古板就是固执,我做一个没有人加入也在坚持的社团,你觉得我莫名其妙我傻逼,但我很清醒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知道我要的是什么!我一点也不觉得丢人,起码我还知道自己的家在哪!

    她说着,哭得很凶,抽噎着直到哽咽,声音断了一下,又快速拾起,“反而是你,你听不懂乡音,你蔑视乡音,这说明你根本就是一个没有根的人!没有根,再热血有什么用?!你这个伥鬼,你根本就没有追求,没有目标,没有人生理想,你才是废物一个,赶紧入土吧你!!还热血,热血你大爷!”

    旁边的女孩赶紧抱住情绪失控的女孩:“好了好了,没事没事,不哭了,回头我们重新做一个旗子。”

    “……”

    “闹什么呢?”小步很快搬来的救兵,钟杨走在前面,一下撞进围着看热闹的人群,冲着动漫社男生瞥一眼:“你几班的?”

    男生见状,冷笑一声:“惹上一群疯子,爱在哪在哪。老子不伺候了。”

    钟杨扯着他的领子把他拽回来:“谁他妈同意你走了?说话,几班的?!”

    “……”

    程榆礼在那里已经不觉间观战了许久,挪眼看向退到战场后面的女孩,她正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他于心不忍,摸一下口袋,空空荡荡。

    程榆礼旋即去学校的超市买纸巾,脚程远了一些,跑着来回,回到原地,已然人去摊空。毁掉的旗子一并被收走。

    他站在人影稀疏的广场上,听着笨重的上课铃声,很久才挪动脚步。

    下节课是语文课。

    回到教室里,一切平静下来。程榆礼不喜欢上语文课,于是习惯性在课本下放些理科的题目,偷偷算着数独。

    耳边却在回荡那个女孩的声音:“没有追求,没有目标,没有人生理想,你才是废物一个,赶紧入土吧你!”

    程榆礼笔尖一顿,莫名觉得自己躺枪了。

    朗读环节,他嘴巴没张开。大概是这明目张胆的走神让老师注意到他,年轻的女老师不动声色走到程榆礼跟前,他才堪堪发现危机迫近。

    看一眼他课本下垫的纸,老师将其抽走,没收。

    “程榆礼,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程榆礼看向黑板,但字有点小。他戴上眼镜。

    在黑板的中间,赫然写着两行字: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程榆礼最不喜欢语文课。他是一个情感淡漠的人。因此他的语文成绩偏科严重。对阅读题都是浮于表面的作答,在试卷纸上已有字眼中抠答案,最愚蠢的做法。写作文也是靠背诵模板,每一次举例论证,不是写霍金就是海伦凯勒。

    缺乏参与,缺乏灵敏度。

    最害怕,也是在语文课上遭到刁难。

    盯着这两行字看了很久,他开口道:“如果说,白首之心和青云之志不会因为外界的参与而改变,那我可不可以理解为它缺乏一种机变的柔韧性?”

    老师反问:“当你一味地追求柔韧性,你为此付出的代价是什么?”

    程榆礼说:“我不认为我的追求会为我造成不可弥补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