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农业强国 第365节

作品:《超级农业强国

    常温下携带,开盖即可享受到清凉可口的“冰啤”,让灵魂瞬间得到升华的冰源啤酒系列,最能让人感受到大热天喝冷饮的魅力,这可比所谓的黑科技“啤酒冷冻柱”还要神奇。

    慕名而来的游客更多了。

    其实,除了做啤酒生意的,或者少数啤酒爱好者,专程为了喝啤酒而出国的人并不多。但不少本来就打算出国旅行且喜欢喝啤酒的人,在国内啤酒价格飞涨,甚至供应紧张的前提下,看到宣传后,将出游地改在中国,旅游的同时顺便喝个痛快,是相当顺理成章的事儿。

    于是,在国内各大城市,出现了很多外国人畅饮的身影,且各有各的姿态。

    在羊城的酒吧,一人来上两箱啤酒,张嘴吹瓶,势如破竹,并用迷离的眼神打量来往姑娘的,可能是南美人——所谓一个喝过全世界各类啤酒的人,就是一个泡遍全世界姑娘的人。泡妹子成功后开瓶啤酒庆祝;在泡妹子失败后,还是可以开瓶啤酒浇浇愁。

    在沪市的酒吧,独自一人一酒在角落里享受寂寞,并用深沉的眼神打量来往姑娘的,可能是欧洲人——所谓喝啤酒,而不是让酒喝。喝酒不是为了喝酒,而是与上帝对话,当然,与灵魂契合的妹子对话也不错。

    在首都的酒吧,喝杯冰啤酒都想往里面放两片枸杞,用有心无力的眼神打量来往姑娘的,可能是……呃,要么是年纪大了需要养生,要么是喝多了。

    不过,喝酒的姿势再奇葩也没关系,带来的效益才是实在的。

    官方统计数据显示,国内一季度入境游人数,对比去年同期暴增50%。

    单单啤酒消费不算什么,但啤酒喝痛快了,美食要不要品尝呢?商品要不要选购呢?还有,要不要带点啤酒回去呢?不带也没关系,要不要跟亲友推荐一下呢?

    还别说,国内消费者在身边都能看到一个个畅饮的歪果仁,国产啤酒人气大增之余,还有一种自豪感在涌动。

    看你们一个个国家的,不是啤酒大涨价,就是买不到啤酒,没一个能打的;看我们国家,啤酒价格倒也动了,但只是跟风的微涨,关键是,随便喝。

    连啤酒自由都做不到,还发达国家,呵……

    这种人有我无的不公平境遇,天生就带有一种爽感。

    这种爽感,能让人喝两箱啤酒而忍住不嘘嘘。

    哪怕不在网上吹爆,难道不应该来一瓶,哦,是一箱国产啤酒庆祝庆祝吗?

    ……

    第643章 送上船

    中国啤酒消费较往年高涨的同时,世界啤酒行业局势逐渐明晰——啤酒花将进入全面紧缺时代。

    在最佳采摘期内采摘的啤酒花,还要经过冷干、烘烤、回潮、打包、冷藏等一系列深加工才能送到各个酒厂去——科学家已然发现,正是在烘烤阶段,“唤醒”了啤酒花的病变基因,这似乎验证了是气候变化诱发的感染病。

    但要从成堆冷藏的啤酒花中通过基因验证筛选出病变啤酒花,基本等同于痴人说梦;而科学界给出现病变症状的啤酒花种植园开出的药方是,莫得法子了,推倒重来吧。

    问题是,这样一来,40%的啤酒花种植园感染最严重,确定要推倒重来;还有15%的种植园存在着很大的病变隐患……这意味着,世界啤酒花也可以确定将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

    一些品种的啤酒花价格已经上涨800%,有的品种已经彻底断货。澳大利亚和南非没有受到影响的种植园,目前已经被预定至2020年。

    这迫使大大小小的啤酒商各显神通。

    巨头们想尽一切办法增加啤酒花采购;一些食品实验室尝试培育出特种酵母菌,宣称要让啤酒酿造摆脱啤酒花的束缚;还有一家美国啤酒商“物尽其用”,索性利用“病变却无害”的啤酒花生产出“臭味”啤酒……

    于是,一个号称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臭”的套餐出现了——喝着散发出一股强烈刺鼻味道的“臭味”啤酒,生吃因自然发酵而散发着恶臭、且味道有点酸的鲱鱼罐头,餐后再来一个榴莲甜点……

    沃德天,哪怕是对啤酒风格容忍度最高的美国人,能经得起如此“重口味”的,也寥寥无几。

    各国网友纷纷调侃,只是想象,都令人窒息了;对啤酒的爱再经得起考验,也无法来一口“臭味”啤酒——不喜欢喝啤酒的人顶多吐槽一句这是“尿水”而已,如果是“臭味”啤酒,简直就像“尿水”里掺shit,呕……不敢想了。

    好吧,唯二的好处是,除了给深受啤酒涨价之苦的各国酒客们找点乐子,还让拥有大批“病变”啤酒花的啤酒巨头们彻底死心了,将“病变”啤酒花统统送入了销毁车间。

    至此,所有啤酒相关的上市公司股价暴跌,啤酒行业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恐慌情绪。

    首先遭受重创的,是概念得到热炒,蓬勃兴起的“精酿”啤酒行业。

    “停业变成了关停。”

    “江湖再见(thelastgoodbye)……”

    “酒没了,精神永在……”

    在全球,一大波精酿啤酒小厂宣告破产,拉开了行业洗牌战争的残酷开端。

    事实证明,规模依然是这一行业的命脉。

    或者说,人类商业组织扩容的一大目的,便是整合上下游和统一市场,进一步加强价格和品质上的竞争力——这在啤酒行业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精酿啤酒的发展,无论是稀缺原料的获取、流程成本的控制,还是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都不如跨国啤酒集团更有优势。

    在原材料价格飞涨时,那些啤酒巨头,将市面上剩余的原材料资源彻底瓜分或垄断,让小品牌几乎无路可走。

    当然,即使是百威英博这样的巨兽,也不轻松。

    无奈的减产让他们不得不进行势力收缩——一些市场利润贡献率低的区域,被迫放弃,譬如亚太地区;将有限的产能供应重要的利润池,譬如美国……

    无论大大小小的啤酒商有怎样的挣扎,但有一点是行业公认的,那就是以清源啤酒为首的中国啤酒势力,已经迫不及待想要通过这场战争,竖立新兴领导者的形象!

    本应对此反应最激烈的世界前几大啤酒巨头,还没来得及表达一下愤怒,就陷入了与嘉谷没完没了的谈判拉锯中。

    几大啤酒巨头不能着急。一来是因为他们多多少少还有存货撑着,二来,是不希望被嘉谷割去太多的肉——如果只是花钱,花再多的钱也愿意接受,但如果是“引狼入室”,就不能不硬着头皮强撑了。

    嘉谷不着急,是因为……

    “我们急个屁啊。身处酒精饮料行业的好处是,人们倾向于在好的时候喝酒,但在不好的时候也一样会喝,甚至更想喝。”齐政笑骂道。

    身处变局,最近意气风发的何长川亢奋道:“您说得对,拖得越久,百威英博他们收缩的空间越大,我们突破新市场就更容易。”

    要知道,与其他许多食品和饮料的全球市场不同,啤酒消费者对本地风味和民族品牌的忠诚度较高。因此,很少有一个口味的啤酒能够在全世界范围内畅销。

    “说句不爱听的,和百威英博相比,清源啤酒……勉强能算是个中学生,其他的,最多只能算小学生。将百威英博他们逼得狠一点,这就是我送你们上船的最后一步,希望十年后,我能看到世界啤酒王者的桂冠是属于中国的!”齐政很认真地说道。

    这个“你们”,不仅包括清源啤酒,还有国内其他主流啤酒厂商。

    中国啤酒抢中国市场不算什么,中国啤酒赚全世界的钱才算牛逼。齐政打破了全球啤酒格局的天花板,至于能赚到多少钱……就要看他们各自的本事了。

    何长川则心神激荡。曾几何时,清源啤酒还在国内与百威英博的一家地区分公司肉搏,出海后又被压制在亚太地区无法寸进,到现在,却有机会争取整个世界!

    虽然目前其他国产啤酒在海外市场呈现出凶猛的增长态势,例如青啤在南韩市场销量同比增长30%;雪啤与英国啤酒公司签订了协议,将雪啤在英国和爱尔兰市场堂饮和商超渠道的独家销售和分销代理权落实了……但他怡然不惧。

    清源啤酒已经得到国内市场近30%的市场份额,得到南韩40%的市场份额,得到东南亚整体45%的市场份额……在这个以量取胜的行业,清源啤酒的标准化、成本以及分销能力都更有优势,如果这样都无法胜出,他干脆找块豆腐撞死算了。

    上船的国内啤酒商不止一家,但清源啤酒肯定是最先乘风破浪的。

    ……

    第644章 一群马屁精

    这一次,国产啤酒巨头倒没有拉跨。

    啤酒出口需求的迅猛增长,可谓是搅动了“一江春水”。

    开什么玩笑,在经历价格战、渠道战、收购战之后,中国啤酒行业产量已趋稳定,前五大巨头也格局稳定,占据了八成以上的市场份额。最主要是,有占据了三成份额的清源啤酒在国内镇着,虽说不是没有新成长的机会,但肯定不是什么大机会。

    这种情况下,走出去,就是扩张的最佳选择;走出去,就是胜利!

    此刻,谁要是不磨刀霍霍向猪羊,谁就是脑子进酒了!

    能在残酷厮杀的中国市场稳坐前五的,有喝秃的,有喝穿胃孔的,有喝出啤酒肚的,就是没有脑子进酒的……

    但是,要走出去,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啤酒作为一个舶来品,要想让外国人接受来自东方的啤酒品牌,并形成消费惯性,可不是趁着“啤酒荒”突袭就能做到的。

    “啤酒荒”,最多是让国产啤酒企业得到了海外市场的发展契机,要拿出真功夫,还得针对不同的市场,研发不同的产品,输出差异化产品。

    但现实是,国产啤酒在差异化产品研发上能否顺利,主动权并不是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是掌握在嘉谷手中。

    国内消费者可能是单纯的为国内的啤酒行业不受影响而兴奋,从而忽视了国产啤酒的主导者,但国产啤酒商不会。

    在海外,啤酒集团是通过资本控制市场;但在国内,嘉谷的策略已显露无疑——通过主宰啤酒原材料供应,从而在行业中占据领导地位。

    差异化的产品,起码需要差异化的啤酒花吧。就现在的局势,国产啤酒商能不能在跨国啤酒集团财大气粗的竞争下,虎口夺食,还真不好说。

    啤酒花的采购都是提前一年下订单的,现在为了增加采购,华闰雪花主管原材料采购的苏副总风尘仆仆地赶到嘉谷位于肃省的啤酒花种植基地。

    ——这也是国内最大的啤酒花供应基地,无论是光照,还是温度,都极其适合啤酒花生长。

    远远的,就看到嘉谷的齐政董事长,被围在人群中。

    只见齐政正和几名同行小声说着什么——挺眼熟的,青啤的副总,燕啤的董事长,当然,还有清源啤酒的一把手。

    外围还围着十多名啤酒行业相关老板,虽然什么都听不到,仍然装作倾听的模样,乖乖的等着齐政和行业大佬聊天。

    一会儿,齐政爆发出爽利的笑声。

    人群就像是扩音器似的,立刻跟着发出“哈哈”的笑声,仿佛听到了什么有趣的东西。

    “这群马屁精。”苏副总看得目瞪口呆,如此不知廉耻的社会人他见过不少,如此不知廉耻的社会老板——他至少没见过这么大一群的。

    虽然齐政是毫无疑问的一尊大佛,但你们要不要这么不要脸啊。

    雪啤的苏副总挤进去,就听到齐政指着成片的啤酒花,对身边人感慨道:“英国酒花辛辣爽口,欧洲酒花清淡自然,北美酒花柑橘香气沁人,各国的酒花各有各的特色。我们国家的酒花也毫不逊色嘛……”

    当然,这是在嘉谷介入酒花种植之后。

    每一种啤酒花都有不同的味道分布,精油含量高的被称为“香味啤酒花”,a-酸含量高的称为“苦味啤酒花”,也有一些品种“苦香兼优”。

    以前,国内酒花品种多单一啊,青岛大花(苦花)独霸70%以上的种植面积,而香花仅占12%左右,还出现大幅减产的趋势。

    如果不是嘉谷投资建设了成片的啤酒花种植园,并自主培育与引进相结合,让国产优质酒花有了十多个品种可选,国产啤酒行业的酒花可能至今还需依赖进口——那现在国内大概也出现“啤酒荒”了。

    “嘉谷的水平是没得说的。”苏副总找到了机会,脱口而出道。

    虽然拍的比较轻,总算是一记马屁,也收获了齐政的笑容。

    事实上,齐政确实听得倒挺舒服的。

    被拍马屁是会分泌多巴胺的,要是被拍了以后反而觉得不爽,那就得从两方面找原因:马屁拍的不好,或者,我是个变态啊!

    老实说,社会老板拍马屁的水平也就那样,但考虑到大大小小也是老板,也就不要在意细节了。

    “齐董说的是。”

    “齐董说的对。”

    “齐董666……”

    直白归直白,滔滔不绝的恭维,包裹了齐政,让他继续分泌多巴胺……

    要说齐政在集团内,肯定是不喜欢看到这样的阿谀奉承的;但偶尔听听外人这样狂拍马屁,还是蛮爽的。

    爽罢,齐政摆摆手道:“行了,我知道大家的来意是什么,也明说了,酒花原料肯定会优先满足同胞所需……但是,协会内不搞恶意竞争的原则还是要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