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农业强国 第356节

作品:《超级农业强国

    譬如,你想建设一个厂区,但施工单位告诉你冬天无法开工,因此工期比南方多了几个月;厂房建好后你发现你的生产线只能在20度运行,因此你需要大量成本来保暖;你的工厂需要用卡车运输原材料和成品,但每到冬天道路结冰,虽然政府除冰很及时,但总体效率还是比南方低了不少……

    你发现虽然开出了和南方一样高的薪水,但人才更愿意待在四季如春的地方;你想就近供应市场,可是西伯利亚熊比人多,北朝人比钱多,岛国市场根本进不去,而南韩则是你的最大竞争对手……

    资本的逐利本质,决定了它只能流向有活力和前景的地方。

    齐政之所以说它是一个伪命题,就在于,难道东北的环境比战火纷飞的黑非洲还要恶劣?连黑非洲都有的是国内资本押注,东北会没人投资?

    至于很多人诟病的行政效率,齐政深吸了一口气,指着庞大的大豆产业园区道:“只要有新的经济增长点出现,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田仁里“哈哈”笑了两声,诚恳道:“你说得对。”

    要说灵活,国内的干部其实是最灵活的。

    思想解放不解放,端看诱惑力大不大。

    像大豆深加工产业,当表现出支柱型产业的潜力后,黑省政府专门成立工作推进领导小组,把大豆全产业链作为重点产业进行规划和培育。

    用黑省高官的话来说,就是——嘉谷只要安心做农业,搞工业,剩下的杂事,都交给他们好了,政府绝不拖嘉谷的后腿。

    这可不是说说而已,政府的服务大厅都开到了产业园门口,包含了税务、工商、安监、卫生等一票部门,端的是出门好办事。

    当然,嘉谷也不负众望。凭大豆产业一己之力就将省内gdp拉起了好几个百分点,并且每年制造出更大庞大的边际效益——与俄远东之间的联运体系,完善着东北的物流基础设施;对优秀农业生产条件的利用,在生产效率上的差距缩小,增加了对投资的吸引力;而更多的交流,又打破当地相对封闭的人文环境,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哪怕是局部产业,嘉谷也是打破了“投资不过山海关”的魔咒,反而变成了“投资争越山海关”。

    让田仁里佩服到骨子里的是,寻常人能在一个产业形成这样庞大的经济影响力,已经是叨天之幸了。嘉谷在东北,除了大豆产业,却还有一个产业熠熠生辉——人参产业。

    说到这一点,田仁里转身看了齐政一眼,笑道:“齐董,今年你们的人参产业也呈兴旺之势啊,我得提前预定几根好参呐。”

    齐政理解地笑了一下,然后又轻叹了一口气,道:“老田啊,不是我小气,你要说一两根还好说,再多的话,我也是莫得法子。”

    田仁里瞬间听明白了:“还有人跟你请托的?”

    齐政瞥了他一眼,语气飘忽道:“多稀罕?上年份的好参,谁不想要?”

    ……

    第627章 钱常有,好参不常有

    黑省的大豆深加工第三产业园正建设得如火如荼,在隔壁的吉省,另一场与嘉谷有关的盛会——“长白山参王”拍卖会,也正进入高潮。

    今年刚好是第十届“长白山参王”拍卖会,坊间传闻,这一届拍卖会上会有多株百年野山参以供拍卖。

    “长白山参王”拍卖会本就在海内外打响名声,这样的消息一出,拍卖会上更是人声鼎沸,举袖为云。

    拍卖会现场很大,一张一张的小桌椅上,放着一叠竞价牌。参与拍卖的竞标代表,就坐在小桌子前,像是等待考试的学生似的。

    “出乎我意料的简陋。”在观众席与竞拍席交界处,今年刚毕业的凤凰网摄影记者王廷摆弄着相机,忍不住吐槽道。

    一旁的记者李嘉文打量着参加拍会会的代表,猜测他们代表的势力,随口答道:“人参好就行,参加拍卖会的,也没几个人会在意环境如何。”

    王廷琢磨着,也是这个道理,转而兴致勃勃地问道:“李哥,你说,等会真的有百年人参上拍吗?会拍出什么天价呢?”

    李嘉文收回目光,嘿嘿一笑:“百年人参肯定是有的。过去九届参王拍卖会,每一届至少都有一株百年野山参上拍,今年可是十周年,估计不止一株百年野山参出现。至于拍卖价会不会破记录,就看参拍的‘参王’有多牛了。”

    说话间,竞标主持人已经站到了台上。

    领导致辞什么的早就让人不耐烦了,因此,主持人三两下就宣布竞拍开始。

    现场气氛瞬间火爆起来。

    王廷仿佛受到感染,略有紧张之色,下意识地捏紧了相机。

    李嘉文见状,低声道:“别紧张,上半场只是开胃菜,下半场才是重头戏……”

    正如他所说,上半场的拍卖会是从十多年的移山参开拍,虽然也拍出了2万元以上的高价,但明显可见竞拍席上不少代表根本没有出手,静待真正的宝贝。

    当然,随着拍卖的人参参龄越来越高,拍卖场内就像是一个火药桶,一触即燃。

    因此,下半场从开始阶段,就陷入了白热化。

    一株约重30克的刚过百年的野山参一以150万的起拍价出场,各方就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价格节节攀升,200万,250万,300万……最终以435万的价格成交。

    观众席上一片惊呼。

    别说观众了,王廷和李嘉文都愣住了。

    比起上半场的小打小闹,下半场一开场就炸裂了。不少竞拍失败的代表,看到这个天价,脸都绿了。

    王廷嘴都发麻了:“按每克来算的话,均价是黄金的两三百倍了,真的值得吗?”

    李嘉文几乎屏住呼吸,想也不想就回答道:“值得。你小子以为野生人参是化肥农药催生的只能用于药厂提取人参皂甙的园参吗?每年现身的野山参晒干成品都不到4斤,更不要说上百年的野山参了,有市无价可不是说笑的。”

    拍卖不会因为观众瞪圆的眼球而停止,下半场登场的都是上年份的好参,所谓“上年份”,起码在五十年以上,成交价最低都在100万以上。

    王廷舔舔嘴唇,好半天才稍微冷静下来,将镜头对准狂热的参拍者。

    “卧槽,那不是外国人吗?”

    “外国人怎么了?”李嘉文顺着王廷的视线望去,只见几个欧美人在频频举牌。

    “欧美人不是不相信人参药效吗?”王廷脱口而出道。

    李嘉文失笑:“谁说的?”

    “不是说《美国药典》、《美国国家药典》都将人参删去了么?像美国医学联合会和加拿大医学联合会什么的,都不承认人参的药用价值?”

    李嘉文撇撇嘴道:“我们几百上千年来那么多人用过的疗效,被西方说不行,然后就真的不行了?那西药没有出现以前是用什么治病?而且很多新药和抗生素还不是从生物中提取学习得来的吗?难道都是人类自己想出来这个化合物就能治病?”

    “想不到李哥你还是中药的支持派。”

    李嘉文摇摇头道:“我不算什么中药支持派,只是,我觉得任何东西都是有它的价值,人参也是一样。当你真正深入到一个物种研究中,你就会发现‘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这句话的含义了,我们能够掌握和明白的东西太少了。而且,说人参没有药效的人,肯定没有听说过一个消息……”

    “什么消息?”王廷一时连激烈的拍卖会都顾不上了,竖起耳朵问道。

    “是第六届参王拍会会吧,新加坡一位老富豪拍了那一届唯一一株百年野山参,用于术后调养,你猜结果如何?”

    不等王廷接话,李嘉文就羡慕嫉妒地说道:“动手术的老富豪被调理得红光满面,据说白头发都变黑了,滋补效果让美国名医眼珠子都掉了。”

    这可不是传闻,而是真实发生的案例。虽然没有公开宣传,但作为记者,消息渠道自然比常人畅通。

    李嘉文语气莫名地说道:“自此以后,百年野生参王就在全球富豪阶层一战成名。你说西方人不信人参药效?我敢说,里面的代表,至少有三分一是西方富豪的代言人。七八位数价格算什么,要吊命的七老八十的富豪多的是。”

    王廷听着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咽了咽口水,灼热的视线不禁瞄向了参拍的野山参。

    吃不起,趁着能多看两眼过过瘾呗。

    在渐趋狂暴的拍卖氛围中,今年的“参王”登场了。

    主持人语气激昂道:“重量152.2克,品相极好,经权威鉴定,参龄超过500年。诸位,这在历届参王中,都是当之无愧的极品,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起拍价是——1000万元!”

    “轰!”现场的气氛真正被点燃了。

    仅仅是起拍价,就刷新了名贵中药材拍卖价格记录。

    到了这一步,实力不济的买家连举牌竞拍都成了奢望。

    真正的买家已经杀红了眼。

    连记者都红着眼在记录着不断创下新高的竞拍价。

    几个呼吸间,价格就上到了1500万。

    又几个呼吸后,竞标价格华丽地突破了2000万,加价幅度才缓了下来,但依然顽强地向上攀升。

    “2700万!2700万!还有要加价的吗?还有谁……”主持人声音都有一丝沙哑了,“2700万一次,2700万两次,2700万两次三次,成交!”

    随着主持人的落槌,“参王”尘埃落定!

    李嘉文和王廷对视一眼,长吁了一口气,竟感觉有几分虚脱。

    而此时的网上,已经彻底炸锅了。

    本届的“长白山参王”拍卖会,还在网上开通了直播。

    上半场还好说,调侃的,羡慕的,网友总归还有几分冷静。

    当下半场开始后,观看直播的网友只觉连流量都飘着金钱的味道。

    “这真不是在炒作吗?”

    “楼上,你知道什么?钱常有,好参不常有,有钱人的怕死程度超出你想象。”

    “百年人参易成精,更容易拍出天价!”

    “都别拦着我,我要去挖参!”

    “话说,吾等连根参须都买不起的屁民,为何要被这扎心的炫富一再伤害?”

    ……

    第628章 我们福利发人参

    第十届“长白山参王”拍卖会在沸沸扬扬中落幕,成交总额近1亿元。倍受观众、媒体关注的五百年级野山参最后更是拍出2700万的天价!

    这是继前年拍卖会,长白山参王2000万天价之后,百年野山参创造的价格历史新高。

    凤凰网记者李嘉文已经可以想象得到,这一新闻传至人参消费文化浓郁的港岛后,会引起怎样的热度。

    近几年国内的人参品牌越来越响亮,特别是最近,人参入食正式得到了国家批准。很明显,人参的需求量会大大增加,好的人参特别是收藏级人参价格只会越来越难得。

    国内人参产业的振兴,明面上是由人参联盟主导。但明眼人谁不知道,人参联盟的背后就是嘉谷。

    李嘉文已经在回想自己的关系网,看能不能直接从嘉谷入手上年份的好参了。

    在狂热的拍卖会后,李嘉文对副手王廷道:“你随机采访几位竞拍者,我去找找嘉谷的内部员工。”

    王廷眼前一亮:“李哥在这边有认识的嘉谷内部人员?”

    “不好说,接触了才知道。”李嘉文含糊道。

    坊间传闻,嘉谷拥有世界上最后一批百年野山参。

    虽然百年野山参的计量单位用“批”来形容,不管怎么看都不可思议。但“长白山参王”拍卖会每年都有百年野山参登场,似乎又在印证着这个传闻的真实性。

    当然,不要说百年野山参了,就是几十年的野山参,都不是他可以承受的。

    但一二十年的野山参,自己还是能够肖想一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