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农业强国 第354节

作品:《超级农业强国

    ……

    第624章 令人信服

    对于2013年的全球大豆产业来说,这是跌宕起伏的一年。

    首先是“超级杂草”苋菜藤子从美国蔓延至巴西,大豆生产遭遇自然“反杀”的巨大威胁;幸运的是中国公司惊喜地给出了解决方案。

    然后是作为全球大豆第一大消费市场的中国,十多年来首次出现大豆进口增长率为负数,助推大豆价格上涨的动力重重受挫,超级市场之威尽显。

    再然后就是引起这一变故的主角,“东方魔豆”的声名鹊起,宣告了大豆“绿色革命”拉开帷幕。

    这还没完,中国人基于“东方魔豆”研究出的泛基因组图谱,又为以后的大豆育种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有心人可以发现,这一系列事件的背后,都离不开中国嘉谷的身影。

    但凡“革命”,必有“牺牲”;不想在时代洪流中当炮灰,也只能积极拥抱变化了。

    于是,各式各样的邀请纷至沓来。

    “欧洲多瑙河大豆协会邀请我们公司开展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

    “呵,欧洲人就是矜持,让陈建章他们实验室去接待吧。”

    “美国大豆协会邀请我们合作开展基于‘嘉豆13号’的转基因改良项目……”

    “啧,美国人还挺有成算的,但我们又不是没有能力自己来,不管他们。”

    “巴西大豆研究所希望得到我们的授权……”

    “我觉得可以,先在巴西合作共建大豆实验田吧。”

    “俄远东政府主动批准了‘嘉豆13号’的种植许可……”

    “嗯,老毛子也是鬼,那明年在远东换种新品种吧。”

    在嘉谷总部,王昱业和齐政“一唱一和”,谈笑间即将找上门来的邀请或合作定下基调。

    没办法,大豆“绿色革命”已至,但注定不会所有人都能获得满意的答案,引爆这一“革命”的嘉谷也更多只能从自身利益出发。

    “齐董,王总,你们得优先支持国内啊!”人未至声先到,秘书处刚通报,发改委胡副主任就奔了过来。

    “我们什么时候不支持国内了?”齐政狐疑地看了毫不见外的胡副主任一眼。

    胡副主任吁了一口气,才讪笑道:“我这不是,怕嘉谷迫于压力而放缓国内的大豆产业升级吗?”

    齐政一脸莫名道:“哪来的压力?”

    “美方要对我们的大豆蛋白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你们大豆产业联盟不怕?”胡副主任诧异道。

    齐政和王昱业对视一眼,恍然。

    “嘉豆13号”的前景显而易见,嘉谷奇货而居的意思也没有掩饰,国际大豆贸易最大受益方的老美少不得要出些幺蛾子了。

    在美国adm提出指控,认为中方企业低价向美国市场倾销大豆蛋白,对美国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性伤害后,“反倾销”调查自然而言就启动了。

    如果“反倾销”指控成立,中方大豆蛋白产品很可能会失去第一大出口市场,更可怕的是引起连锁反应,欧盟等相关市场也启动“反倾销”调查的话,对国内的大豆深加工产业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

    胡副主任显然是怕以嘉谷为主的大豆产业联盟因此受挫,从而降低了嘉谷推广“嘉豆13号”的积极性。

    要知道,今年国内大豆播种面积越1.3亿亩,推广种植“嘉豆13号”的面积仅达一半,而且都是相对容易组织推广的一半。

    “大豆振兴计划”可不仅仅是将“嘉豆13号”的种子发放到农民手中就完事,而是要借此契机,建设高质量的成片大豆生产基地。而未完成推广的地域,或是种植面积分散,或是种植条件不优越,组织成本和难度都比前面的一半高上不少。

    诚然,嘉谷可以慢慢来,一两年或三四年完成计划,对嘉谷没有太大影响。

    但对于胡副主任而言,就截然不同了。

    国产大豆振兴计划,可以说是他的政绩之一。时间越短,他的政绩越耀眼;拖得越久,对他越不利。

    此等微妙心思,齐政和王昱业都是人精,脑袋转一圈就得其味了。

    齐政就笑笑道:“老美的反倾销调查,对于我们大豆产业联盟来说,还真的不算太大的压力。现在,已经不是三年前了。”

    胡副主任分明从他轻松的语气中,听到了霸气。

    这让兴冲冲前来想要提供帮助的胡副主任懵了一瞬。

    三年前,同样是欧盟发起的大豆蛋白产品反倾销调查,虽然最终没有成功,但相关产业界是被吓出了一身冷汗。

    不过,正如齐政所说,现在不是三年前。

    王昱业含笑接话道:“我们的大豆产业联盟内,大豆蛋白行业主要有三大发展方向:食品、食品加工业和营养保健品、药品。这次卷入反倾销调查的,是食品添加剂领域,即从大豆中提取的蛋白质添加剂,能安全提升食品蛋白质含量,被调查产品包括大豆蛋白含量在65%以上的浓缩大豆蛋白以及大豆蛋白含量在90%以上的分离蛋白……”

    “如果是三年前,产能过剩,大豆蛋白出口企业之间存在恶性竞争,然后竞相杀价,风暴来袭时整个行业都将变成一片废墟。”

    “现在就不怕了?”胡副主任还是有几分怀疑。

    他知道因为大豆产业联盟的协作,国内大豆深加工业发展势头很猛,但产业具体的产品结构他是不太了解的。

    王昱业颔首道:“现在还真不怕了。这几年,一方面,我们投资一些实力较强劲的大豆蛋白加工企业转型升级,在产品质量上、层次上努力向世界高端看齐;另一方面,联盟内有竞争力的企业联合洗牌,迫使过剩的产能退出市场。换言之,‘内功’已经练好了。”

    另一边的齐政将一份资料递给胡副主任,解释道:“就在今年,产业联盟内采用蛋白酶对大豆蛋白进行水解制备大豆肽技术实现突破;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应用于大豆中低聚糖、磷脂和维生素e等生理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和纯化也已经成熟;国内自主研发的复式萃取器、真空破壁、固定化酶膜反应器等设备成功投入市场……大豆蛋白最有前景的附加值最高的保健品、药品开发方向,已经走上了自主创新的道路。”

    胡副主任接过资料,兴致勃勃地翻阅起来。

    看完后,他扶额,还真是白担心了。

    以“嘉豆13号”为首带来的大豆“绿色革命”,让国产大豆的价格低于美国的非转基因大豆;嘉谷实验室在选育品种时通过高油酸、高维生素e、低过敏原蛋白等多种成分的改良,又让大豆深加工的成本远低于美国同行……

    种种因素之下,可以说,国内的大豆蛋白行业,哪怕是加上反倾销税,也只能阻挡一时,而阻挡不了一世。

    拿大豆分离蛋白来说,今年已占世界市场62%的份额;在美国市场已经令同行如坐针毡,此次反倾销也是寄望于其能够赢回市场份额。

    齐政微微抬起下巴,道:“我一向认为,农业产业可以有保护,但不能只靠保护,我们的农业政策体系也应该从增产导向转向竞争力导向。”

    嘉谷现在的农业发展道路与日韩农业道路类似。

    日韩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小规模农业也没有比较优势了。

    而他们共同的应对措施有两点,一是促进农民全方位合作,通过合作社在产前和产后环节的规模化服务,克服单家独户的规模不经济;二是建立以价格支持为核心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既实施国内价格干预,又实施边境保护。

    总的来说,日韩在合作社方面做得很好,在支持保护方面却做得有些过头了。

    嘉谷为此吸取了教训。

    一般来说,正常情况下,嘉谷是不会寻求国家政策的“重度保护”,而是通过延长产业链,将农业潜在的巨大价值挖掘出来,打造以竞争力为核心的产业体系。

    一句话就是,狼是杀出来的,不是圈养出来的。

    面对齐政这种异乎寻常的自信,王昱业见怪不怪,胡副主任就只能苦笑了。

    如果谁都是嘉谷,那就简单了。

    解决产业链上某个环节的问题简单,盘活整条产业链,即使是外行,也应该知道有多难。

    面对第一大出口市场的反倾销,还能面色如常地说一句——挣扎而已,大概也就嘉谷了。

    但杀出来的嘉谷,就是如此的令人信服。

    普通人的信服只是口头上的称赞,大佬的信服就是巨大的资源了。

    欣赏于齐政的锐气,同时想起某些小道消息,胡副主任嘿嘿的笑两声:“也罢,你们有把握,就放心去做。只要按照规定来,上面的大佬都会挺你们的。”

    得到暗示,齐政与王昱业对视一眼,眼里是掩饰不住的惊喜。

    今年是换届年,最支持嘉谷的文老退下去了。

    虽然说,以嘉谷的体量,没有大佬会无缘无故为难它,但有关系较密切的大佬支持总是更有底气的。

    虽然能开挂,但大大佬的支持,让齐政的腰杆子更挺了。

    嗯,有种作天作地的冲动咋搞?

    ……

    第625章 沉默的答案

    adm的新任总裁卢西亚诺看着第三季度的营收数据,额头上的皱纹能夹死苍蝇。

    “你们告诉我,这些数据让我怎么跟董事会解释?”

    办公室里,高级副总裁卢瑟翻翻眼皮:“我们对大豆的长期趋势判断是准确的,如果不是发生了一些不可控的事件,集团今年的业绩表现预计是令人满意的……”

    “但现在就是无法令人满意。而且,运气不好,你让我跟董事会这样汇报?”卢西亚诺呵呵地冷笑了两声。

    “运气不好也是事实……”副总裁低头喃喃道。

    其实,adm第三季度的整体业绩并不算没有亮点,受益于美国的天气干旱造成农作物减产,玉米、小麦等价格上涨从而提高了相关利润。

    但是大豆业务板块太拖后腿了。

    就大豆而言,第三季度adm公司的运营利润陷入严重的亏损;即使是其他大宗商品业务增加的盈利相抵,净利较上年同期也暴跌了70%。

    另一个资深副总裁轻咳一声,道:“今年情况确实特殊了点。不仅是我们,同行的邦吉、嘉吉等都没讨好,相信董事会也会看到这一点。”

    办公室里的其他人默默点头。

    不是我军太无能,而是整个同行都猝不及防,也就谈不上什么失误了。

    美国持续的干旱气候会造成大豆减产,势必将价格推向新高——前者adm预测对了,但后者却摔了一个大跟头。

    谁能想得到,中国“凭空”增加了上千万吨大豆供应,对国际大豆的需求说降低就降低了,引起的连锁反应让判断失误的四大粮商都想吐血。

    产量降低了,丫的价格不升反降,这就已经够惨了,更惨的是他们在期货市场上都扮演多头的角色,价格下跌后造成了双向亏损。

    原本价格下跌后,加工业务利润会上升,就算不扭亏为赢,起码也能最大限度地弥补损失。

    但这一切,又在中国同行的高歌猛进下变得苍白无力。

    “中方政府对大豆蛋白的反倾销调查有什么反应?”卢西亚诺扭了一下椅子,看向法律顾问。

    坐在角落里的法律顾问露出职业的微笑:“没有。”

    “一点反应都没有?”

    “除了几家主要大豆蛋白加工企业作为应诉的主要单位,中方商务部就只简单地发表了一份通报,更多的反应就没有了。”法律顾问言简意赅地解释了一句。

    卢西亚诺沉默了一下,心情更加郁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