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农业强国 第317节

作品:《超级农业强国

    齐政不答,反而在地上抓了把沙子,只见挖出来就是一团土块,而不像以前那样沙子会从指缝间流失,不由得露出了一个微笑。

    “这些区域,都已经是适合种植粮食的土壤了?”

    齐政这么一问,魏明顾不上自己的问题了,昂然道:“对。这仅仅是我们沙漠土壤化两年后的效果。经过试验,已经完全适合种植小麦和土豆等粮食作物了。”

    齐政笑道:“这效果,可比我们预想的进度要快了不少。”

    “可不是。”魏明乐得笑出声来,“全靠‘进化’了的紫花苜蓿!”

    齐政恍然:“紫花苜蓿的根瘤改良成功了?”

    “对!”要不是齐政来到沙漠后一直忙于其他事务,魏明早就向他报喜了,他不想在齐政分心的时候上报,就是为了现在大声地喊出来。

    只听魏明中气十足地说道:“2年龄的苜蓿草地,每亩根量鲜重可达3000公斤左右,每亩根茬中约含氮20公斤,全磷3公斤,全钾7.8公斤。每亩每年可从空气中固定氮素24公斤,相当于70多公斤硝酸铵。如果是正常耕地,苜蓿茬地足以使后作三年不施肥而稳产高产,增产幅度甚至可达1倍以上……”

    自从嘉谷实验室发现了新台糖22号甘蔗和“南早1号”黄豆之间,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共生现象”,彼此促进生长后,就在这个方向上狂奔不止。

    不过,要想找到两种能形成共鸣的植物,而且又都具备开发价值,说是全靠运气都不为过。

    这样一来,对现有具备“共生现象”的作物进行研究改良,就成了另一个方向。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本质上就是一种共生关系。

    根瘤菌是一种长有鞭毛的杆状细菌,能从豆科植物的根毛侵入根内形成根瘤。豆科作物为根瘤菌提供必要的能量,让它破坏无机氮的化学键;作为回报,根瘤菌会为豆科作物提供有机氮,并增加周围土壤的肥力。

    紫花苜蓿就是这样一种豆科植物。

    在嘉谷的农牧业版图中,紫花苜蓿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作为牧草之王,它不仅是嘉谷农牧最重要的饲料来源之一,还能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嘉谷农业在种植业上的肥料投入。

    这样一种重要的作物,嘉谷实验室从未停止过对其改良的研究。事实上,紫花苜蓿经过实验室的改良后,已经表现出几个不同的进化方向。

    譬如适合在盐碱地上生长的耐盐紫花苜蓿品种,又譬如适合在沙漠中改良土壤理化性的耐旱紫花苜蓿品种。

    “生物共生关系就好像是生物进化的‘工具箱’。紫花苜蓿想要进化出有利于吸收养分的根系,自然条件下需要漫长的时间,哪怕是人工培育,也很难促使其完成这样的进化。但是我们通过培养超级根瘤菌,再植入紫花苜蓿根部,形成共生关系的紫花苜蓿也就完成了进化。”魏明乐呵呵地咂嘴道。

    当然,说是这么简单,但要如何让超级根瘤菌与紫花苜蓿形成稳定的共生关系,是经过实验室的千百次实验培育而成的。要不然齐政也不会只知道这个项目,而不清楚其进展了。

    齐政又想起另一个重要问题:“超级根瘤菌只在牧草上起作用?大豆呢?”

    如果在大豆上也能完成同样的进化,是不是能促进大豆大幅增产?

    魏明显然也了解过这一点,摇头道:“据说这款超级根瘤菌与大豆并不相容,针对大豆的超级根瘤菌还在研究当中。”

    齐政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将这一点暂且放在心上。

    回到沙漠土壤化上,“进化”后的紫花苜蓿就建了大功。

    “根瘤固定大气中氮素的效率大增不说,发达的根系遗留在沙土层中,经腐解形成有机胶体,可使土壤形成稳定的团粒,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再加上我们施加的海藻有机肥,沙漠的土壤化进展可不就出乎意料了?”魏明笑道。

    齐政却知道他还忽略了一点。

    “九坤六合阵(四阶)触发,主土系,范围:方圆一千公里。效果:固土,沃地。能使大地固实,肥田沃地。”

    “九坤六合阵”就像是一张“网”,在沙粒和有机营养物质之间形成有弹性的纽带。相信如果没有这张“网”,绿洲内的土壤化进程不会如此惊人。

    魏明则兴致勃勃地说出2012年的沙漠开发规划:“我们打算在新开辟出了沙漠区种植紫花苜蓿,推进土壤化;在已经改良土壤的绿洲内,增加小麦和土豆种植面积……”

    齐政打断他的话:“在新开辟出了沙漠区种植紫花苜蓿我没意见,但是,小麦和土豆种植面积暂且不要增加,还是继续种植牧草。”

    魏明一愣:“boss,这样的话,哪怕新开辟区牧草的产量不高,那也是几百万亩的紫花苜蓿啊,我们能消化吗?”

    齐政揉揉眉心,道:“嗯,海外牧草基地情况有变,我们需要增加本土的牧草供应。”

    ……

    第563章 美国大旱的阴影

    当时间进入2012年,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面临着截然不同的境遇。

    中国在某个挂逼建立起的另类的“四横两纵”水利体系的庇护下,如愿保持了风调雨顺;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却呈现出另一番景象:烈日当头,土地干涸,河床崩裂,遍地死鱼,小草枯黄,庄稼渴死……

    阳春3月本是大地复苏的季节,而对于美国中西部的农民来说,却有如丧钟的到来。按照以往,当地气候在每年11月到第二年3月步入雨季。而过去几个月来,即使在本应降雨丰富的季节,美国中西部大部分州仍旧没有见到一丝湿意。种种迹象显示,美国正在遭遇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大旱。

    在过去几年,中国国内大灾小害不断,美国人却是在风平浪静中看热闹;但今年,情况反过来了。

    所谓同一个地球,苍天饶过谁。

    对于嘉谷来说,因为齐政对于美国这次的大旱灾印象较为深刻,其实早有所准备。

    这次旱灾仿佛拉开了美国干旱的序幕,此后数年,美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持续干旱。

    而作为世界上的产粮大国,美国的气候异常也势必会带来全球粮食系统的震荡。嘉谷金融部为此已经看多粮食大宗期货,而嘉谷美国分公司也为抗旱做好了准备。

    但是,谁也没想到,这场旱灾,会以另一种形式,对嘉谷体系进行打击。

    “告诉我现在的情况!”齐政带着还想采购更多嘉谷产品的沙特人团队回到总部,交给公关部接待,就急匆匆地召开会议。

    嘉谷美国分布以视频通话的形势参加会议,视频里,嘉谷美国分公司负责人卢志威一脸严肃:“……这场从去年就初显端倪的大旱灾,比想象中还要严重。尤其是在加州,大大小小水库的储量均严重不足,农业生产面临考验。我们做好了抗旱的准备,但现在,却因此成为了出气的对象……”

    在美国中西部农业区面临着罕见的干旱,农户们不得不选择让哪些作物得到灌溉,哪些任其枯萎的时候,嘉谷美国分公司种植“专门出口中国”的牧草,在有心人的推动下,在当地引起了极大的争议。

    加州媒体称,“大旱让本地草场无法提供充足饲料,奶牛、肉牛养殖户不得不购买干草饲料喂养,但由于价格提高,很多农户已经负担不起。很多农户都在出售牲口,城里人也被告知必须节约用水。嘉谷却将极为耗水的苜蓿草大量输往中国,此举相当于向我们‘出口干旱’……”

    卢志威通报着美国分公司面临的严峻形势:“内华达州、犹他州已经向我们提出要求,必须调整牧草出口的比例,优先满足本土畜牧业需求,否则将停止对部分牧草农场的供水……”

    “像华盛顿州,有参议员提出,在这种严重旱情中,要增加牧草出口税收,作为水资源消耗附加费……”

    嘉谷在美国种植的苜蓿集中在中西部各州,恰好也正是此次旱灾最严重的地区,本来生产就受到一定影响,现在还被专门针对,形势更加不容乐观。

    “这样的针对,不仅仅是因为旱灾吧?”王昱业眉头紧锁道。

    虽然根据美国农业部旱情监控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受灾最严重的中西部地区,很多牧场处于缺水少草的处境,现在正处在一个艰难的十字路口:是把所有的牛都卖掉,然后等旱灾过去后再卷土重来?还是把“根”留住,继续高价购买饲料和饮水来饲养,以保持多年来遗传选育的优良牛群?

    但如果说嘉谷在美国的牧草种植基地,能有力挽狂澜的能力,那又未免太看得起嘉谷了。

    从数据来看,美国苜蓿干草全年产量约5500万吨。去年全美出口苜蓿干草约350万吨,仅占总产量的6%;其中嘉谷分公司的出口量是150万吨,出口额不过是5亿美元,出口苜蓿金额占美国苜蓿干草总产值仅为6%。可以说,为了这么小的份额,就对嘉谷美国分公司大动干戈,实在是太小题大做了吧?

    视频里的卢志威点点头,紧绷着脸道:“旱灾只是导火索,我觉得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生产的牧草品质太出众了!”

    国内很多牧场是根据苜蓿干草的颜色来鉴别苜蓿品质,因为人类是视觉上的动物,多数情况下用眼睛辨别事物,绿色的苜蓿干草看上去要比黄色的品质更高。

    但牛是色盲,它们一般是通过鼻子来辨别食物的好坏。黄或绿的苜蓿都无所谓,它们只会对高质量、高糖分的干草产生兴趣。

    所以美国对干草的划分主要参考rfv、粗蛋白、干物质等,划分为特级、一级到四级的分级。

    毫无疑问,嘉谷美国牧草种植基地生产出的苜蓿干草,无一例外都在“特级”行列,而且即使在“特级”之中,也是相当突出的存在。

    譬如rfv,即相对饲喂价值,是美国唯一广泛使用的粗饲料质量评定指数。rfv越高,牧草就代表牧草品质更好。拿紫花苜蓿来说,rfv为150的干草大概比盛花期的苜蓿干草(rfv为100)价格高出50美元每吨。

    而嘉谷分公司生产的苜蓿干草,rfv平均在200以上。这让人如何不眼馋?

    美国的苜蓿干草产量是有五千多万吨,但其中达到“特级”级别的,其实比想象中还要少。

    “去年,就有不少美国本土的牧场主想采购我们的牧草,但是都被我拒绝了。现在从我们遭遇到的针对来看,很难说背后没有他们的推波助澜。”卢志威解释道。

    齐政微微撇嘴。

    事实上,美国产的苜蓿是“特级”又怎样?嘉谷完成“进化”的紫花苜蓿,在rfv上比美国最优质的牧草都要高出30%。

    齐政原本还在考虑要不要引进美国基地种植,现在……得了,还考虑个屁啊!

    “不过,无论是旱灾还是牧草突出的品质,我认为都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有势力在专门针对嘉谷。我们因为,被针对的,可不仅仅是牧草业务!”卢志威表情沉重地说道。

    齐政表示虱子多了不怕痒,淡淡地说道:“说吧,还有什么幺蛾子?”

    ……

    第564章 对内不作恶,对外不手软

    嘉谷美国分公司出口的牧草,仅不到三分之一是自用。超过三分之一是为了满足国内日益旺盛的优质牧草需求,剩下的三分之一是出口日韩市场。

    国内因乳业升级对于优质牧草的需求呈增长之势不用多说,只说作为一个成熟的出口市场的岛国,也是嘉谷美国分公司的第二大牧草出口国。

    之前的出口势头有多猛,现在出口受制后,遭受到的损失就有多惨重。

    订单完不成了,违约金要怎么赔呢?刚打通的日韩渠道还能不能持续呢?这都是让人挠头的问题。

    虽然齐政决定在阿拉鄯沙漠区加大牧草种植面积,满足自用以及国内乳业的优质牧草需求应该问题不大,但损失就是损失。

    卢志威却告诉总部,这个损失还不算什么。

    “……又是绿和组织,在加州对我们的有机蔬菜水果等产品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并公布检测出多种农药成分。结果公布后,加州媒体纷纷大肆报道,我们的有机农产品销量大跌,已经有不少超市采购商拒绝采购我们的有机农产品了……”

    这下子连齐政都忍不住皱眉了。

    怎么还有绿和组织的事儿?还有,检测出农药成分残留是什么鬼?

    视频中的卢志威苦笑道:“事实上,这不过是一种偷换概念的说法……”

    绿和组织很鸡贼地只公布检测出农药成分,但是未标明含量。

    正所谓“抛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

    毒物只要达不到一定剂量,就是无毒的。比如,奶粉中臭名昭著的三聚氰胺,世界卫生组织都允许含有百万分之一;一般来说,微乎其微、不值一提的毒性含量,在科学的检测中被视为“未检出”。

    不说含量,只说有没有,绿和组织此举就是赤果果的耍流氓。

    否则,全世界使用农药很多年了,绝对的“纯”是没有的,只要仪器精密,任何国家的任何蔬菜,包括有机蔬菜,都可检出农药成分。

    而嘉谷在美国生产的有机产品,能通过美国严苛的审查,就表明了是绝对合格的。

    “问题是,绿和组织这张皮还是很能蒙混人的,大部分消费者都相信绿和组织,而不是相信我们或者政府。”卢志威无奈摊手道。

    绿和组织“鸡蛋里挑骨头”,且故意回避含量;而媒体要么是“科盲”,要么是为了新闻装“科盲”;总之,向美国“出口干旱”的嘉谷以及“欺诈”消费者的嘉谷,在美国“出名”了。虽然这个“扬名”是嘉谷避之不及的。

    而在总部会议室,齐政和王昱业等高层全部是面露愠色了。

    也就是说,除了嘉谷金融,嘉谷体系在美国的两大实体产业,都受到了严重打击?

    如果说在美国的牧草产业受损,齐政等人还不着急;那么在美国的有机农产品业务遭受重创,就让他们不得不给予重视了。

    嘉谷美国分公司的有机食品销售额已占到全美总销售额的四分之一左右,这可是一个每年至少能盈利十亿美元的“金母鸡”,如果就这样被“宰了”,谁不痛心?

    靠着这个“金母鸡”,嘉谷在海外的并购就有充沛的资金可供周转;如果这笔钱断档了,少不得要从国内抽调资金。以嘉谷今时今日的体量,资金链倒不至于出问题,但扩张的步伐被拖慢是可以预想的。

    这么一想,王昱业等人都恨不得将绿和组织给“宰了”——哪怕后面能挽回信誉,今年至少会损失数亿美元,绿和组织值这个价吗?

    如果这个“金母鸡”彻底没了,就算“宰了”一百个绿和组织,都难解心头之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