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农业强国 第303节

作品:《超级农业强国

    在一方有更多选择,但另一方只有一个选择,而且对于筹码的看重程度不同步的情况下,达成谈判比齐政想象中还要轻松。

    嘉谷农牧基本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日水也拿到了特种浒苔的全套养殖技术以及相关开发授权,其中就包括最关键的红豆杉提取物“诱导剂”!

    高桥博宇也是签约后才知道,特种浒苔的生长速度固然远超于一般浒苔,但它的繁殖离不开红豆杉提取物的诱导。

    ——不同于几年前,嘉谷实验室对于特种浒苔“诱导剂”的成分研究更深入,包括红豆杉提取物中那些成分真正起作用,最佳诱导比例是多少……

    高桥博宇刚开始被吓了一跳,红豆杉提取物可不便宜啊,尤其是紫杉醇,一直是国际市场上的抢手货,高纯度紫杉醇的价格更是每公斤超过200万元。

    好在细细一斟酌,其中紫杉醇的需求量较低,其他的紫杉碱2、紫杉素、双萜类化合物等虽然价值也不低,但综合算起来,养殖一亩特种浒苔需要的“诱导剂”成本也就一万多元,相比于年均亩产百吨的特种浒苔可能创造的数万乃至十几万效益,已经算是相对低的成本了。

    高桥博宇不仅能够接受这个成本,而且还很振奋——有这种“可控性”好啊,这样才不会对生态造成威胁,能得到更好的养殖推广效果。

    “诱导剂”同样是授权生产,日水方面当然是希望授权时间越长约好,但齐政只同意十年的授权合约。

    “其实,你们与其自己生产‘诱导剂’,不如向我们采购,虽然我们产能有限,今年怕是不能提供太多……”签约后,齐政向高桥博宇建议道。

    高桥博宇摇头,傲然道:“不是我小看嘉谷,但是在生物提取技术上,我们岛国更有优势。”

    高桥博宇稍作了解就知道,中国国内的红豆杉产业,对紫杉醇的提纯技术依然还不能充分掌握,加之掌握紫杉醇提纯技术的药品生产企业不多,很多时候只能进行紫杉醇的粗提纯加工,大量的精提纯还得运往国外进行加工,譬如岛国。

    因此,他嘴上说着“不小看”,但其实内心怎么想,谁不知道呢?

    齐政也不和他争辩,笑笑道:“既然如此,那我就祝你们一切顺利了。”

    齐政的笑容稍微有点奇怪,颇有些看好戏的样子。

    高桥博宇心里有些不安,但最终,还是不改初衷。

    他带着嘉谷提供的特种浒苔藻苗,回到岛国后,马上在北海道海域,开辟了第一个特种浒苔养殖场。

    然后,高桥博宇就发现,有些不对劲了。

    特种浒苔在北海道海域的生长速度,虽然也比一般的浒苔要快,但与他看到的嘉谷浒苔养殖场比较起来,至少慢了三分之一。

    这可不单单是生长速度的问题,嘉谷能不到两周就收获一茬,但日水三周都无法收获一茬,累计下来,年均亩产可不止低了三分之一。

    他可不知道嘉谷的养殖场有“青竹百灵阵”的“催生”,而是根据嘉谷方面的反馈,觉得是海域环境的问题。

    ——他在嘉谷浒苔养殖场考察时就发现了,其所在的海域海水富营养化,当时他还嘲笑中国环境污染严重,现在想来,就有些不是滋味了。

    不过这还不是最严重的,现在更大的问题是,日水在红豆杉提取物“诱导剂”的供应上麻爪了!

    ……

    高桥博宇回国后,就联系了岛国生物医药公司的朋友,以建立红豆杉提取物的供应链。

    但是……

    “采用细胞培养生产紫杉醇等红豆杉提取物?想法不错,但没这么容易。”他的朋友直言道。

    “是技术上达不到么?”高桥博宇问道。

    在他看来,大量种植红豆杉来提取紫杉醇,来制药或作为“诱导剂”,这个思路就是错的。

    紫杉醇存在于红豆杉的根部、树皮、嫩枝及针叶中。但含量太低了,最高也不过万分之二,红豆杉资源这么紧缺,因此急需通过现代科技手段,以不同途径来高效获取紫杉醇等提取物。

    像一些国际大型制药公司,找了很多的中草药,再把这个中草药能够治病的化学模版提取出来,然后用工业的方法来合成,进而实现大规模地工业化生产。

    “不是,化学合成紫杉醇,或者采用红豆杉细胞培养生产紫杉醇,实验室里能实现;但很多关键性技术未得到解决,成本极高,要运用到工业化生产阶段还有相当长的时间……”他的朋友毫不留情地打击道。

    行吧,红豆杉提取物的工业化生产暂时做不到,高桥博宇早有心理准备,那就靠贸易采购吧。

    然而,“就算是采购,也不是说马上就能采购得到,大批量采购更是不可能……”他的朋友继续打击道。

    “你也知道,紫杉醇等红豆杉提取物之所以难得,就是因为其难以形成规模化的生产。大部分的紫杉醇都存在于树皮里面。一个树要长多少年?十年八年的树径都很小的,能有多少树皮,而且把树皮剥了以后这棵红豆杉它就要死了。”

    “这种情况下,很多种红豆杉的企业都不能坚持做下去。但从国际市场看,紫杉醇产品近几年一直保持着20%的增长率——供应紧张程度可想而知了。紫杉醇等提取物供应不是签订了长期合约,就是早早被订下了……”

    高桥博宇听着,心里开始变凉了。

    ——他低估了红豆杉提取物的抢手程度。

    别看养殖一亩特种浒苔需要的“诱导剂”不多,但如果特种浒苔的养殖面积上升至一万亩,十万亩,甚至一百万亩……那需要的红豆杉提取物数量就很恐怖了。

    且不说能不能抢得过医学界,作为浒苔繁殖“诱导剂”,首先是要考虑到成本。如果为了抢购而导致成本太高,那还有什么意义呢?

    见状,他的朋友出谋划策道:“不过现在有一个好机会。嗯,你知道嘉谷集团吧,嘉谷正成为中国红豆杉产业的后起之秀,其种植的红豆杉面积占据了中国的20%。有消息称,嘉谷培育出了更优秀的红豆杉品种,紫杉醇含量远高于正常品种,真假不好说,但我们公司正打算跟嘉谷接触一下……”

    高桥博宇张口结舌,突然想起了回国前齐政的建议——从嘉谷采购“诱导剂”。

    谁都知道,“诱导剂”是特种浒苔开发的关键。高桥博宇不希望“命门”被嘉谷掌控,理所当然地拒绝了齐政的建议。

    现在看来,还是逃不过嘉谷的套路吗?

    是的,高桥博宇觉得自己被齐政套路了,而且他有证据!

    产量达不到预期,要想产生效益,就要想办法降低成本;而红豆杉提取物“诱导剂”在成本中占据了相当的比例,如果不找嘉谷,成本很难降下来;如果靠嘉谷,又会被嘉谷捏在手里。

    而且,他还没忘记,齐政是这样说的——“产能有限,今年怕是不能提供太多……”

    这个说法意味着什么?提价呗!

    问题是嘉谷还撇得干干净净——配方人家提供了,养殖方法人家提供了,藻苗也提供了,你成本降不下来,怪谁呢?

    如果嘉谷培育出了更优秀的红豆杉品种是真的,那么嘉谷将有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红豆杉提取物供应商。也就是说,届时,特种浒苔产业能不能做大,纯看嘉谷眼色——起码在能工业合成红豆杉提取物之前是这样。

    玛的,简直是细思极恐!

    ……

    第538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

    “哈哈哈,我都替他们感到憋屈了!”

    在嘉谷总部,得知日水商社最终还是捏着鼻子向嘉谷采购特种浒苔“诱导剂”后,集团大管家王昱业大笑道。

    如果红豆杉提取物“诱导剂”只是紫杉醇,可能日水还会咬牙选择通过实验室“自给自足”。但其中还有紫杉碱2、紫杉素、双萜类化合物等自然提取物成分,日水方面摸寻一圈后,不得不承认还是从嘉谷采购的性价比最高。

    当然,此时嘉谷提供的“诱导剂”价格可一点也不温柔——日水拿到“诱导剂”的成本是嘉谷自用的五倍。

    齐政也笑着道:“当时我还怕开价过高,日水方面会暂时放弃或者缩减特种浒苔的养殖规模,没想到他们倒是咬牙应下了。”

    “岛国人是不可能放弃的。”王昱业语气肯定地说道:“不说他们为了得到特种浒苔付出的代价,单单是特种浒苔的巨大开发前景,就足以让岛国人死死拽住不放了。”

    齐政想想,也点头赞同。

    不同于嘉谷有更多的选择,譬如在生物能源方面有“超级麻疯树”,譬如在嘉谷渔场内性状表现越来越优越的巨藻……从而只将特种浒苔作为海藻肥生产的主要原材料。

    在岛国人看来,在规模化生产上足以秒杀一切藻类的特种浒苔,是生物能源、海藻饲料、海藻食品等海藻产业化的最佳之选。

    更何况,哪怕仅仅是嘉谷主攻的海藻肥,也值得岛国人大力投入不是?

    当前大部分厂家海藻肥中的海藻其实是海带。但相比于一般海带,嘉谷培育的特种浒苔,其体内积累的内源活性物质含量要远远比海带高——这些纯天然的类生长调节因子,是海藻肥区别于一般有机肥的“特种武器”,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农作物的生命活力和对病、虫、旱、涝、低温等逆境的抗性。

    嘉谷已经实打实地证明了其奇效,谁会不眼馋呢?

    “不过,越是眼馋,我就越相信,岛国人一定会寻找特种浒苔‘诱导剂’的替代品,再不济,也会想办法降低对我们的依赖。”王昱业收敛笑容,冷静地分析道。

    齐政却是一笑。

    他不是不相信王昱业的推断,但更相信岛国人寻找“诱导剂”的替代品是在做无用功——特种浒苔的诞生,本身就是在“九转涅槃阵”作用下产生变异的结果。“诱导剂”就相当于打开特种浒苔繁殖基因的那把“钥匙”。要想找到另一把能完美切合“锁口”的“钥匙”,又岂是那么容易的?

    不这样,嘉谷又怎么会如此爽快地对特种浒苔出口放行呢?

    事实上,随着嘉谷体系或改良或培育的新品种越来越多,与日水这样的外界“技术交流”肯定也会越来越多。嘉谷不怕竞争,但最好的选择,还是要掌握一定的命门,以保证嘉谷在占据绝对优势之前,不至于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

    说起来,这一招还是跟岛国人学习到的。

    齐政想起了后世日韩那场著名的“半导体撕逼”,哦,不对,应该是“吊打”。

    南韩以半导体立国的经济局势里,大量原料生命线却掌握在不动声色的岛国手中——岛国不过是切断价值不到2亿美元的几种半导体材料供应,就让产值数以千亿美元的南韩半导体产业差点“缴械投降”了。

    岛国是世界最大的半导体原料出口国,甚至是大量半导体原材料的唯一供应商。不仅仅是对于南韩半导体行业来说,对于我国半导体行业也是一样,这种稳稳卡在幕后的模式,是真的很让人头疼。

    回到特种浒苔产业化上,“诱导剂”就是关键性原料。深谙此道的岛国人,又怎么会忽视呢?

    只是,不管他们怎么挣扎,在齐政看来,都是逃不出嘉谷手掌心的——灵阵对于红豆杉强大的作用效果,让嘉谷有了掌控全球红豆杉提取物市场的坚实底气。

    说起这一点,王昱业不由得眉开眼笑:“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初衷只是为了保障集团特种浒苔‘诱导剂’供应的红豆杉产业,竟然有望成为集团的又一个‘黄金矿脉’!”

    齐政心中一动:“看来,为了紫杉醇而来的人不少?”

    王昱业带着胜利的微笑道:“超乎想象的多!”

    “紫杉醇依然是人类截至目前发现的最有效的抗癌药物,是临床首选的抗癌药物。尤其是随着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以及癌症患者的不断增多,全球对紫杉醇的需求简直旺盛的不得了!”

    “据我们聘请的国际咨询公司调查,欧美发达国家的紫杉醇原料药,包括天然提取物、半合成紫杉醇与细胞培养法紫杉醇等的生产能力合计有400~600公斤;但仅美国就需消耗300公斤左右,而美国只能生产50公斤左右。”

    “随着越来越多紫杉醇通用名药产品陆续上市,各制剂厂对争夺紫杉酵原料药的竞争,日趋激烈。这不,我们的风声一放出,国内国外的制药企业都蜂拥而来了。”

    齐政翘起了嘴角。所以说,他此前对日水商社所说的“诱导剂供应紧张”,还真的不是抬价的借口。

    ——在保证了集团变异浒苔的“诱导剂”需求量之后,嘉谷开始将更多的红豆杉提取物供应给医药界,尤其是国内的制药公司。

    “要优先供应给国内制药公司,并保证用于国内市场。”齐政特别叮嘱道。

    王昱业毫不迟疑道:“放心!我们第一批接触的,都是国内的制药公司。”

    在嘉谷成为红豆杉产业的后起之秀以前,国内的紫杉醇原液产量只有50公斤左右,而且只有很少一部分用于国内的患者,主要出口欧洲、美国和岛国了。

    就国内的市场来看,保守估计,紫杉醇需求量每年都应该在1000公斤以上。供需的严重不平衡,导致了国内的紫杉醇消费是不折不扣的“贵族消费”。

    要将其变为“平民消费”,首先要提高产量。嘉谷战略部认为,如果我国的紫杉醇年产量能达500~600公斤,那就基本能实现“平民消费”,国内的癌症死亡率也会大大降低。

    不过,五六百公斤的紫杉醇产量,如果是靠含量最多万分之二的一般红豆杉提取,需要种植的红豆杉数量就有点恐怖了。

    “好在,我们有‘嘉谷牌’红豆杉。”王昱业扳着手指,说道:“我在想着,要不要独立出一个医药原材料业务板块。毕竟,我们已经有了人参产业、红豆杉产业,还有沙漠肉苁蓉产业……”

    齐政微微点头:“嗯,我觉得可以。这样,我去整合一下红豆杉产业,你先把前期工作做起来。”

    ……

    齐政前往川省西南部的凉山地区,嘉谷的红豆杉种植基地。

    很难想象,推动“营养物质从海洋到陆地”,关连到国内上千万亩农作物营养需求,甚至将为癌症病人提供新生的源头,就坐落在这西南一隅。

    三年多的时间,嘉谷红豆杉基地已经扩展至三万亩,是国内最大的红豆杉种植基地。基地附近建立的红豆杉提取物加工厂,以紫杉醇为例,从最初的研究实验达到目前40公斤的能力,如果是一个独立的企业,其已经进入全国红豆杉产业化龙头企业行列了。

    “三年前,我是绝对不敢想能达到这个规模。”红豆杉基地的首席林业技术指导专家林贵山,对难得一见的齐政说道。

    他说的,既是嘉谷红豆杉基地,也是大嘉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