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农业强国 第245节

作品:《超级农业强国

    目前,水果已成为继粮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农业种植产业,而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水果生产国和消费国,整个行业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红利期,以及……变革期!

    要说嘉谷能垄断全国的水果,那江恒肯定觉得这是个大笑话;但要说嘉谷能在推动水果行业变革的过程中,攫取最大的一份蛋糕,嗯,不怕说,江董事长比齐政还要有信心。

    敏锐的业内人士都可以感受到,从桂省开始,水果行业启动了一场由产业链上游开始的,通过打掉冗余流转环节,以性价比作为武器的自上而下的变革。

    这样的大鳄,江恒觉得,还是以合作为上。

    ……

    “不就是面积大点,库容大点,自动化程度高点,冷链标准全点……艾玛,真羡慕啊!”参观着嘉谷冷库的江董事长还想在心里挑剔两句,但实在是编不下了。

    相比于自家水果市场的冷库,嘉谷的这个大型冷库明显更大更先进——看那智能物流网络,可对所有冷链车进行定位,实时监控车内温度,确保货物新鲜度;看那装卸货,全部采取室内作业,不受天气影响,保证24小时全时段的存储、分拣、周转功能……

    “齐总,这是重器在手啊!”江董事长咂咂嘴,心思复杂地叹服道。

    齐政不过淡淡一笑。

    家兴水果市场的当家人上门拜访,寻求双方的合作机会,老实说,齐政是有些意外的。

    因为某种意义上,嘉谷国际算是正在“革”这些批发市场的“命”。

    但江董事长振振有词,传统批发市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被彻底取代,而且,随着嘉谷的供应链规模越做越大,也需要覆盖更多的销售渠道,批发市场也是一个补充。

    而且,长期来看,哪个渠道对品质的要求都是越来越高,批发市场也不等于差货的集散地。

    难得见到这么主动的“竞争对手”,齐政倒是没有拒绝他的合作提议,而且也爽快地同意了他参观嘉谷大型冷库的要求。

    不过嘛,参观了之后,江董事长确实是五味杂陈。

    怎么说呢?

    这么多年来,包括水果在内的生鲜行业,一直没能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

    究其原因,行业大多数人会用“生鲜难做”这四个字一言以蔽之。

    不可否认,水果生鲜产业链复杂冗长,冷运物流成本高昂难以普及等原因确实从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生鲜的发展。

    水果江山都是一个苹果一根香蕉堆积而来,一切变革都应该以效率和增长为首要目的,但建设供应链、提升物流速度及扩张区域都需要烧钱啊,不断的烧钱啊。

    而且,仅仅是烧钱还不够——其他行业,用资本的力量就可以买一条产业链,但在果蔬生鲜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很多环节是无法用钱买的,需要用时间和心力去打磨。

    比如像眼前这样:

    “嘉谷对于水果的分级和包装,很有经验嘛!”想起在自家批发市场内一车车没有包装的水果,江董事长算是知道什么叫“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齐政反而摇摇头:“不敢说有经验。实际上,我们哪怕是经过多年的摸索,也没有一套细化的水果品质评价体系。目前只能在安全、营养、外观、规格等维度上有标准,对于口感还没有定量化的标准。”

    江董事长“……”

    他眨眨眼,看着一脸认真的齐政,突然想说一句mmp。

    能在安全、营养、外观、规格等维度上建立标准,你还要啥自行车?那他们这些靠“一看、二闻、三品尝”检验水果的,算是白瞎吗?

    江董事长表示不想继续这个话题,转而说道:“我听说嘉谷在桂省推动水果种植的进化,不容易吧?”

    “我去过桂省,虽然当地随处可以见到大片大片的果园,但很多果园却属于多个果农,基本上是你家三棵我家五棵的局面,这种大面积无序的种植,简直是水果产业链进化路上最难被改变的环节之一……”

    他绝对不是幸灾乐祸。

    但事实上,提升水果品质就需要从源头上改变农民的种植观念。这恰恰是所有有意果业的投资者最头疼的问题。

    最常见的就是农户不注重品质,过分追求产量,滥用化肥或膨大剂等增产手段,最终导致验货时无法完全达到客商的要求,而不收又会打击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江董事长见多了这样掉坑里的同行,在他看来,嘉谷虽然实力不俗,但对此应该也颇为头疼。

    但齐政悠然道:“还好。我们嘉谷在桂省的水果基地建到哪里,基本就能提升一种水果的品质,就带动一方果农致富。”

    “至于合作农户的态度,其实还是蛮认真积极的。为了符合我们的标准,都自觉自愿地改进种植技术……”

    对上江董事长怀疑的目光,齐政笑了笑。

    “其实很简单,我们给出的价格让农户满意了;而且我们嘉谷对农户的组织,还是有点心得的……”

    江董事长蓦然想了起来,嘉谷可不是新丁,那是在农业领域摸爬滚打了多年的行家,堪称“十年磨一剑”。

    所以人家有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胆量从一省着手,打通从产地一直到终端销售的层层壁垒,一点也不奇怪。

    再看看眼前系统的仓配网络,冷链物流体系及水果标准化管理标准,这是过去这些年不动声色的积累——行业内已经传开了,从第一个冷库开始,嘉谷一直亏损了七八年还在坚持。

    果然是人狠话不多。

    正所谓,人生最困难的是坚持,最可怕的是一直坚持。

    算了算了,这样的狠人,还是老老实实地想着合作吧。

    嘉谷在今年进入了实质性的攻城略地,在果业有一家独大之势,跟在后面摇旗呐喊难道不香吗?

    ……

    第432章 嘉谷系的战斗基因

    呵,抱大腿的。

    ——哈,你不也是?

    在嘉谷配送中心总部,家兴水果市场的董事长江恒和潘华碰面,双方的眼神那是你来我往。

    好吧,其实两人是老熟人了。

    传统的农业供应链嘛,主要也就三种模式:农户主打经营模式、超市主导经营模式、批发市场定向模式。

    两人一家是超市模式,一家是批发模式,在江南省都是有一定规模的玩家,家兴水果市场还一度是永嘉生鲜超市的供应商之一。

    对于永嘉一直凭借着抱嘉谷的大腿,扶摇直上,江恒早就眼红了。

    “老潘,你的日子好过咯,听说有投资机构给你们估值50亿元以上,还要给你们投资?”江恒斜睨了潘华一眼。

    潘华乐了:“没错,是有这回事!”

    齐政悠闲地在另一边喝茶,给两位老朋友留出寒暄空间。

    江恒忍住翻白眼的冲动:“岂止,我还听说,你拒绝了那些投资机构的投资?”

    潘华笑眯眯道:“也没错,且不说估值合不合理的问题,关键是,我们也不缺发展资金啊!”

    “……”

    炫耀,绝对是炫耀!

    江恒简直想呸他一脸。

    虽然人家确实是炫得起。

    永嘉社区生鲜超市,在国内的生鲜玩家中,虽然远不如家乐福、沃尔玛等外资巨头那样博人眼球,甚至一直被其股东之一的永惠生鲜的光彩所掩盖,但江恒知道,这是一个被低估的选手。

    不声不响的,永嘉社区生鲜的门店规模和销售体量已不可小觑。到目前为止,永嘉社区生鲜门店数为300家左右,销售规模近五十亿。

    不过,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背靠着嘉谷巨资建设的农业供应链,再加上与永惠生鲜同一运营体系的协同效应,永嘉社区生鲜迅猛的发展势头,也吸引了资本界的瞩目。

    虽然他最终拒绝了资本机构的投资,但其想象空间之大可见一斑了。

    江恒看不得潘华得意的样子,故意说道:“业内很多人可不是这么认为了,他们觉得,你这是有自知之明,永嘉这种社区生鲜店,最多只是一种过渡业态,等经济不景气的阶段过去,大卖场会重新兴起……”

    潘华倒是真的翻了个白眼,毫不客气地怼道:“说这话的人,才是最没有自知之明的!”

    “如果往前推十年二十年,这么说倒也不无可。那时国内有名的零售企业都是百货商场,楼上做家电、服饰,楼下做超市,那是因为我们当年的居住形式多叫家属大院,所以一说买东西就去市中心。”

    “但是近十年来,国内的聚居形式可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就是房地产带动起来的小区聚集形式,把一个地方整个扒掉然后盖十几栋二十几栋一模一样的楼,然后把同样的年龄阶层、同样收入水平,甚至几乎同样家庭结构的人突然地聚集在这里。”

    “生活方式发生如此之大的变化,商圈正在被小区一块块切割,零售肯定也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敢说,市中心的百货很快会不行了,大卖场也不行了,而我们这种社区超市,将分享小区商业红利。”

    “便利店这一实打实的例子不就明摆着?老美发明了便利店业务,但他们最好的零售业态是沃尔玛这种大卖场,反而在岛国、菲律宾等亚洲国家大放异彩。说到底,这就跟聚居形态有关系——老美地广人稀,岛国居住密集……”

    江恒听得一愣一愣的。

    虽然吧,他并没有觉得社区生鲜是落后的形态,但最多也就认为是一种补充,还真的没有从这个角度看待。

    现在听来,社区生鲜,居然代表着未来?

    看着陷入思考的江恒,潘华揶揄道:“所以说,老江,你要不要也来混个大区合伙人当当,不过,在本省你没机会了,你可以试试跨区域……”

    无论是永惠超市还是永嘉社区生鲜,都采取总部战略管控、大区分权管理的经营模式。

    简而言之就是强区域、弱总部,让更多管理职能权限下沉到大区,让各大区能根据不同的经营特点精细化匹配管理模式,使得大区合伙人对经营风险共担、利润共享。

    因为倚靠嘉谷的供应链优势,永嘉社区生鲜在不同区域依然拥有同样质量的标准化、高效化的生鲜供应,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运营成本控制、库存管理、品牌形象建设等方面上。

    但是,江恒“哼”了一声,直击要害道:“你先盈利再说吧。”

    虽然不需要自建冷链物流等耗资巨大的重资产,但永嘉社区生鲜至今还是处于亏损状态,这既有市场的接受度原因,也有快速扩张的原因。

    当然,这也是外界不看好社区生鲜的重要原因之一——抱着嘉谷的大腿,居然也不能盈利,前途在哪里?

    但潘华瞥了淡定含笑的齐政一眼,同样淡定地说道:“嗯,不怕说,股东暂时都对盈利没有要求,我们基本也没有这方面的压力。”

    “现在是占地盘为主。我们做社区生鲜的,需要的是离小区门口最近的地方。未来的小区零售,就是我们的距离和密度让对手无可奈何。”

    “眼下的亏损算什么,我们永嘉社区生鲜的布局,就不是为当下准备的,而是为未来准备的。我们考虑的是五年、十年以后的事情,考虑的是一千家一万家店的规模如何去管理的问题……”

    比如在永嘉总部,也学习嘉谷的农产品供应链中央处理系统,也在开发自己的销售管理系统,要做到门店所有商品都数字化。这在前期当然是投入不菲,但随着跨区域发展,企业管理半径增大,这套系统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受齐政对数字化重视的影响,嘉谷体系上下无不积极拥抱数字化时代,而这一优势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加明显。

    不得不说,江董事长再次悟了:这厮,同样是一个可怕的选手!

    难道,这就是嘉谷系的战斗基因?

    能长时间忍受亏损,十年磨一剑,默默布局,而等到人们注意到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庞然大物,势不可挡了。

    很朴实无华的战略,但只要看准大势,总能笑到最后。

    当然,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有大腿支持!

    现在抱大腿,应该还不晚吧?江董事长默默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