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农业强国 第217节

作品:《超级农业强国

    嘉谷的沙漠生态经济开发,分为四个环节——防沙治沙、生态修复、土地整治、沙漠产业开发。前两阶段以公益为主,后两阶段则追求产业及效益。

    前两阶段在某人的作弊下,所需时间和完成度都出乎开发团队的意料。

    于是,魏明等人在小心翼翼呵护着得来不易的沙漠绿洲的同时,也在进行把沙漠绿洲变为良田的探索。

    土地整治是重要且难度极大的一环。

    沙地比较贫瘠,结构松散、漏水漏肥,不能形成土壤团粒结构,不适合直接种植农作物,要把沙地改造成耕地,首先要对沙子变为初具耕作条件的土壤。

    经过努力和大量投入,开发团队整治出3万来亩土层松散透气、结构适宜的耕地,刚好可以作为嘉谷农业的土豆种植试验田。

    谢开济首先随着魏明参观经过改良的试验田。

    为了抵御土地风蚀,开发团队平时不让耕地有任何裸露,不但耕地周围都种植了防护林,即使还没种植农作物,地里也生长着“绿肥”紫云英。

    “上一茬的紫云英在冬季已经被打碎还田,加上添加海藻有机肥、石膏粉等与沙子组合配方,沙子中的有机质大量增加,初步形成了适合作物生长的胶结土层。而随着作物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中粉粒和粘粒富集土层会向下运移,彻底将沙漠变为良田。”魏明抓了一把土,展示给谢开济看。

    谢开济满意地点头。

    魏明继续介绍道:“我们与天叶公司合作研制的改良版水肥一体化微喷灌管理系统已经覆盖这片试验田,能利用风能,把水溶性化肥与水一起输送至农作物的需水部位;而且还按照中科院的要求,建立地下水位动态监测机制,随时监测地下水位变化情况……”

    谢开济抚掌赞道:“很好!现在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了。而我此行已经将‘东风’带来了!”

    ……

    以嘉谷实验室如今的育种水平,土豆的脱毒繁殖技术已经不在话下。

    这么大的种植基地,当然要采用机械化种植。

    先进的机械设备早就运过来了,这些设备有进口的,有国产的,动辄上万美金,都被小心地放置在营地的库房里。

    有了这些“大家伙”,土豆播种并不困难。

    以420亩为一个单元的规范化种植圈里,一个驾驶员凭借着一台仅机头就价值80万元的拖拉机,可以一次性完成肥料、土豆种的播撒。只需要两名拖拉机手,再配备协助装卸的两名工人,两天即可完成一个单元的播种工作。

    但播种下去后,后面的跟踪照顾才是最费精力的。

    比如掩埋的深度,要保持在15公分最好,一定的深度可保证足够的水分;又比如因为地处沙漠,风沙大,据当地有经验的农民说,播种好的土豆刚长出绿芽却在一夜之间被完全掀出地面的事情经常发生,要注意重新掩埋……

    然而,这些经验丰富的农民们诧异地发现,这片种植基地乃至开发出的绿洲,那叫一个风平浪静啊!别说沙尘暴了,大风都木有,顶多就是轻风拂面。

    对此,魏明开玩笑道,大概风都跑到风电场那边去了——恰恰一语中的。

    白天,通过微喷灌系统为土豆补水补肥;晚上,时不时水雾弥漫,滋润冒芽的土豆苗;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沙壤土土质疏松,这些因素都为土豆生长提供了优良条件。

    等到谢开济邀请李东亮过来参观之时,已是万亩绿色的土豆叶装点着一望无垠的田畴。

    “到了8月份,三万多亩的土地上开满了或紫色或白色的土豆花,那才叫壮观。”谢开济昂头说道。

    沙漠土质极为松软,踏出一脚都能留下留下很深的脚印。在土豆地里,顺着绿色的土豆根茎,轻轻拍开松松的沙土,六七只小小土豆清晰可见,颗颗滚圆饱满。

    “我记得有个薯片广告:在广袤的土地上,一颗颗土豆如同炮弹一样从大地飞向天空,在空中炸开变成薯片。你还别说,到了收获的季节,可以想象,这片土地满满的全是土豆,还真的像是天上下的一场土豆雨……”

    李东亮说得太形象了,仿佛眼前浮现了一幅土豆丰收的场景,谢开济都不禁笑了起来。

    而就在此时,魏明走过来,告诉两人,百事公司的一位经理过来拜访谢开济。

    “百事公司?现在过来拜访我干什么?”谢开济疑惑道。

    李东亮突然想起了什么,将目光放在土豆田里:“我有点印象,百事在达拉特旗同样有一个沙漠土豆种植基地,离我们的草原牧场不远。我估计,应该是为了土豆而来的。”

    “哦?”

    ……

    百事公司中国区的农业计划经理黄玉清确实是为了嘉谷的土豆而来。

    在中国年销售额达30多亿美元的零食市场上,百事的乐事薯片业务慢慢成为了主角之一。为了确保本地化的薯片生产,百事公司不惜代价在沙漠里建设了2万亩的土豆种植基地。

    但由于销量的增加,百事自有农场目前只能满足该公司在华土豆需求量的40%,剩下的仍然源于采购。

    百事并不打算作为一个农业公司存在,作为一个专业的国际食品企业,找到方式与当地种植大户合作,让他们做百事的土豆供应商,才是王道。

    但优质的供应商可不是那么好找的,往往有资金的对农业兴趣不大,有兴趣的又缺乏资金或者合适的种植土地。

    更何况,百事对于作为原料的土豆有相当高的要求。例如,土豆的形状要比较规则,芽眼要浅,这样较容易清洗和除皮;土豆的糖分含量要低,这样高温烹炸的时候不会变黑;要便于储藏……

    最好还是在沙地里种植土豆——如果在泥土地里种植土豆,土豆会往蓬松的地方长,造成土豆的形状不规则。

    所以,一听说嘉谷农业在腾格里沙漠种植土豆的消息,黄玉清就知道,百事公司最理想的合作伙伴来了。

    她知道嘉谷集团:有实力,能进行现代农业式的规模种植;而纵观嘉谷系的产品,无不品质优越,完全不用担心满足不了百事的要求。

    只是想不到……

    参观可以,但合作的话,就被谢开济坚定地婉拒了!

    “为什么呢?如果是收购价格上的问题,我们还可以商量……”黄玉清诚恳道。

    目前,普通土豆每吨价格不过600元左右,百事提供的收购价格达到了每吨1100元,这对于农民无疑有莫大的吸引力,但对谢开济而言,想都不用想就拒绝了。

    谢开济只推说嘉谷农业种植的土豆被预定了,至于跟百事的合作,暂时没有这方面的计划。

    黄玉清悻悻离去,但她丝毫不打算放弃,尤其是参观了嘉谷土豆种植基地长势极好的土豆后,促成与嘉谷农业合作的决心更坚定了——回去让总公司出面,从集团层面促使两家的合作。

    李东亮也看出了这一点,幸灾乐祸地笑了起来。

    谢开济无奈揉揉额头:“百事的眼光真不错!”

    “嗯?”

    “要知道,土豆其实有适合作为蔬菜的品种,有适合作为加工的品种。”

    “我们培育的两个品种,一个是中早熟品种,油炸薯片成品率高,色泽金黄而均一,外观食欲感强,品味香脆可口,比百事惯用的‘大西洋’品种还好,是一个非常好的加工品种;另一个干物质含量达到30%,淀粉超过20%,块茎大而整齐,食用品质优良,耐贮藏,极为适合加工成全粉……”

    “我不管百事知不知道这一点,但有这样的利器在手,我们干嘛不自己利用起来,拓展土豆加工产业链,借助嘉谷的品牌影响力,推出我们的土豆产品?”

    “有道理!”李东亮赞同道,“只是百事估计不会轻易放弃谋求合作。”

    谢开济撇撇嘴:“牛不喝水,还能强按头不成?不说百事了,对了,你的牧场还没‘圈’下来?”

    ……

    第378章 谋划万亿牛肉市场

    说起牧场圈地,李东亮眉开眼笑。

    相比于嘉谷农业辛辛苦苦这么久才改良了一“小块”适合耕作的沙漠土地,嘉谷农牧真的可以说是“跑马圈地”。

    “这边太像我去过的澳大利亚内陆地区了,气候干旱,且蒸发量大,环境承载力较差,土壤肥力也不足,虽然不适合耕作,但适合种草啊,更适合用来放牧。”李东亮乐呵呵道。

    谢开济脸都黑了,什么叫不适合耕作?什么叫适合放牧?你丫的这是想独吞?

    但李东亮继续打击他道:“尤其是我们集团培育的紫花苜宿,太适应这边的环境了。又能防风固沙,又能通过固氮改善沙质土壤,还能发展牧业……真可谓是沙海上种草,增绿又增收!”

    谢开济黑着脸看着嘚瑟的李东亮,后悔提起这个话题了。

    他无法反驳,因为,嘉谷开发的百万亩绿洲,有大半面积被种上了牧草。

    正如李东亮所说,这边的气候,如果有较为丰富的降雨,大概率会自然恢复为草原,最适合放牧了。

    当然,有了灌溉设施等人工科技的介入,能改变土地的开发方向。但就目前来说,在沙地上,种草肯定比种庄稼更有优势。

    李东亮最后宣布:“所以我决定了,嘉谷农牧要在这边,建设一个大型牧场,用来养殖肉牛!”

    谢开济一愣:“肉牛?嘉谷农牧终于打算进军牛肉市场了?”

    李东亮坚定地点头。

    从国人消费的主要肉类来看,嘉谷农牧在养猪方面规模最大,鸡鸭养殖虽然规模不大,但好歹也有一定的名气,但在牛肉上,毫无存在感。

    没办法,之前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奶牛养殖上,无论是资金还是场地,都无法兼顾肉牛养殖。直到现在,嘉谷农牧才具备了养殖肉牛的条件。

    “我们对牛肉早已饥渴难耐了!”李东亮搓搓手说道。

    谢开济想了想嘉谷农牧的现状,缓缓道:“也是,作为一种较为高档的肉类消费品,牛肉通常都会卖得比猪肉要贵,这是一个大市场。”

    他对于嘉谷农牧选择进军牛肉市场毫不意外,最主要是,嘉谷农牧有丰富的养牛经验,上手很容易。

    只是没想到嘉谷农牧刚启动了海水养殖项目,又同时拉开了肉牛养殖的战线。

    对此,李东亮挤挤眼:“海水养殖那边,是连同boss给老板娘的海岛开发一起进行的。我们主要提供技术力量和协助管理,投资由boss独立承担。”

    简单来说,就是齐政将海岛开发连同周边渔场开发打包成一个独立运营项目,独立投资,嘉谷农牧只是提供协助,顺便积累积累海水养殖的经验。

    谢开济瞬间懂了。虽然目前公司没多少分红,但齐政在刺客基金中是有个人占股的——毕竟当初是靠他的私人资金起步,即使后来经过整合并入嘉谷集团,也在其中保留了相当的个人份额。

    刺客基金过去两年在次贷危机中狂揽了上百亿美金,也就是说,大老板的小金库也富得流油。

    不过是为了媳妇一掷千金,又有什么好奇怪的?

    只能说,李东亮这厮运气贼好,平白“捡了”一个渔场来练手。

    也难怪,无论是奶牛牧场,还是养猪场,前两年疯狂投资的嘉谷农牧,在今年算是彻底进入了收获的季节,可不是有精力折腾了吗?

    “相比于猪肉而言,牛肉的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和胆固醇含量较低,组成更接近人体需要,容易消化吸收,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也是因为价格较高,消费市场还没有彻底释放,但随着消费升级,我估计,这是一个万亿的市场!”李东亮说回了正题,“而牛肉贵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供应实在是少。”

    可不是吗?

    母牛十月怀胎,一胎一般只生一头。相比之下,一只母猪怀孕只需4个月,一窝能生十几二十头小仔猪;而母鸡更是不停的下蛋、下蛋、下蛋——这就是“落后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力”的区别。

    如果从生长时间来看,差距更是大得让人绝望。

    一头牛,从受精开始到最后得以屠宰需要38个月。相比之下,同样阶段的商品猪只要10个月左右,比牛足足快了将近2年半!

    “这可不比你们种土豆啊,挖个坑种下去,不用半年就收获了。我们搞养殖的,没有一两年的布局,根本别想有回报……”李东亮“诉苦”道。

    谢开济面无表情:“呵呵,也不看看集团在你们身上砸进去了多少资金?”

    “咳咳……”李东亮一时语塞。

    一个集团,资源总是有限的。给了这个,那个得到的就少了。嘉谷农牧这两年的疯狂投资,其他子公司的负责人不是不眼红,但集团战略规划如此,上头的齐政和王昱业又有足够的威望,所以其他人最多也就酸两句,倒是没有什么矛盾。

    但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就说不过去了。

    见势不妙,李东亮强行转移话题:“反正吧,有这么大的牧草基地,有这么大市场,正是进军牛肉市场的最佳时机。”

    目前市场上牛肉供应主要由国内、进口两部分组成。

    当然,国界形成天然阻断,导致牛肉市场其实是割裂的市场,进口牛肉完全无法满足国内市场。目前的牛肉消费主要还是由国内产量满足——还是那句话,没有其他国家能够“养活”中国人。

    目前我国肉牛存栏量稳定在6000万头左右,巴西、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牛肉主产国的产量总和也不够我国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