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农业强国 第210节

作品:《超级农业强国

    田父失笑:“这有什么?按照这个铜矿的资源禀赋,有的是银行追在屁股后面要求给咱们放贷呢。我敢说消息一传出去,银行的人就会找上门来,而且是提供最低的利息给咱们贷款……”

    田父说着说着,也反应过来,齐政是铁了心不掺和到这个铜矿中去了。

    再次感慨女婿的胸怀,田父也彻底清醒过来了。

    他思忖良久,坚定地对齐政说道:“既然如此,这个铜矿,我打算与国家共同开发!”

    “哦?”

    田父怕齐政不理解,解释道:“一来,这个铜矿的价值太大了,不单纯是经济上的价值,还有战略上的价值,但凭田华矿业一家是很难控制局面的;另一方面,老实说,田华矿业的技术力量也不足以充分开采利用这个铜矿。”

    齐政点点头:“伯父说得有理,我没意见。”

    事实上,齐政心里还有点小欣慰,田父总算没有被利益蒙蔽双眼。

    ……

    第364章 后悔死了

    想也知道,这样一座战略级铜矿,国家是绝对不会无视的。

    《矿产资源法》上明明白白写着呢:“国家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和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实行有计划的开采!”

    也就是说,如果田华矿业想要自己来,可能连采矿证都申请不到,更不要说疯狂地攫取了大量的利润了。

    投资做生意,不懂得舍,却一直想要有所得,迟早会被撑死。

    对于现在的田华矿业来说,还没有能力达到吃独食的程度,那么就要果断有所舍弃。

    与国家共同开发,虽然田华矿业得到的利益注定不是大头,但其中的一小块蛋糕,也足够其消化了。

    而且,先在“大树”底下低调发育,夯实基础,日后才有机会主导这种战略级矿藏的开发。

    至于日后还有没有这样的机会?齐政关注了一下阵戒里消耗最少的金系灵石,笑而不语。

    见田父做出了清醒的决定,齐政就顺势问了一句:“伯父打算怎样合作开发?”

    田父想了想,微微一笑:“说起来,我跟五矿集团的董事长算是老朋友了……”

    齐政于是也跟着笑了起来,熟人好啊,更有利于田父掌握合作的主动权,争取分得更大的一杯羹。

    “那就预祝伯父心想事成了!”

    ……

    2月,五矿集团联合田华矿业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在国内发现一座世界级的铜矿,品位之高世所罕有,确定铜储量超过1500万吨,预测铜远景资源量超过2000万吨。这也是我国最大的单个千万吨级铜矿床,为我国开辟了找矿新方向。

    该铜矿开发将实行“全面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发展”的开发原则,力争到2011年建成一期工程,实现年产电铜30万吨,预计总投资90亿元。

    消息一出,震惊了矿业界。

    尤其是国内的矿业界人士,清楚地知道这样一座战略级铜矿,放在世界上都是要打破头的,出现在国内,简直是一个传奇。

    而勘测出这座铜矿的田华矿业更是被大家所瞩目,所有人都对这个幸运儿羡慕妒忌恨。虽然其只占据了乌拉特铜矿22%的开发权益,但这已经是一块不折不扣的大肥肉了。

    而这个消息,对于另一部分人来说,简直是心情复杂得难以言状。

    在众盛资本的总部大楼。

    方父平静地向方荣轩问道:“看到田华矿业和五矿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了没有?”

    方荣轩点点头:“看到了,田伯父的运气确实挺好!”

    方父瞥了方荣轩一眼,没有在意他的称呼:“盛业煤炭的股东们情绪怎么样?”

    方荣轩撇撇嘴:“后悔了呗,有些人责怪我说当初不应该从田华矿业里分拆出来,还有些人想要重新入股田华矿业……”

    方父冷笑:“想得倒是挺美,我对田允权这个人最清楚不过了,该强硬的时候他从不手软,要不然之前也不会果断将公司最优质的煤炭资产分拆出来。这帮墙头草,他好不容易才撇开了,岂会允许再次搅和到一起?”

    顿了顿,他就轻声但不容置疑地说道:“不用多管田华矿业,已经分家了,它的好歹对我们的计划没有太大的影响。有上市的计划在,股东最多也就嘴上抱怨抱怨,翻不起风浪的。你现在要抓紧的,就是整合好盛业煤炭,做好上市安排。”

    “我知道……”

    其实,虽然对田华矿业的好运有些眼红,但分拆出来的盛业煤炭也算是赶上了一个好时候。

    今年,晋省进一步整合煤炭业,到明年,全省矿井数量要控制在1000处,矿井规模达到90万吨/年,企业规模不低于300万吨/年,实现综合机械化开采。

    曾经一夜暴富的煤老板们开始四处奔走,问政策、看价钱。按照规定,年产量在90万吨以下的煤矿,都面临着被兼并重组的命运。办矿主体将由2200多家减少到100多家,其中绝大多数是国有企业。

    幸运的是,盛业煤炭原来的年生产能力就达到了200万吨,分拆出来后,盛业煤炭向政府申请兼并主体资格,并顺利得到了批准。

    拿到兼并主体资格的方荣轩张开獠牙,目标对准了正在成批地打包出售的煤矿,打算通过重组整合、新建扩建矿井使盛业煤炭的年生产能力超过500万吨。

    扩产并不是最终目的,扩产后,趁着目前煤炭行情高涨的时机,借壳上市才是最终目标——说到底,方家父子不是意识不到煤炭价格下跌的风险,但他们可以借助上市,在行情低落到来之前薅一波羊毛,比单纯的挖矿赚得更轻松。

    田父和齐政当然都知道众盛资本的套路,田父也就罢了,不过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但他齐某人,可是最看不得对头好过。

    ……

    在众盛资本储量最丰富的的第一大煤矿,矿工们正在加紧扩建矿井,以实现单矿年产量超过200万吨的目标。

    挖掘工作在矿工头的调度下,有条不紊地推进。

    挖着挖着,有矿工发现,煤壁、岩壁上出现了“挂汗”现象,聚成许多水珠;而且煤巷中气温骤然降低,煤壁发凉,时间越长就越感到阴凉。

    矿工头心里猛然警醒,仔细一勘察,发现煤岩裂缝中发出嘶嘶叫声,大吃一惊——这是井下的高压积水向煤岩裂缝强烈挤压与两壁摩擦的现象,说明采掘工作面距积水区已很接近,若是煤巷掘进,“透水”即将发生。

    得益于田父建立的安全制度,矿工头立即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并采取加固支架,进行探放水。

    方荣轩闻讯,头都大了,现在是关键时刻,怎么这么倒霉?

    他立刻赶到现场,绷着脸问道:“现在情况怎么样?”

    矿工头汇报道:“井下6个巷道已全部灌满水,连通往地面的斜井也被淹没。人员已经全部撤离,正在组织力量进行排水和恢复工作。但排水工作很复杂,首先要对水源进行调查研究……”

    方荣轩不耐烦地问道:“告诉我,大概需要多久才能恢复生产作业?”

    矿工头面露为难之色,“这很难……”

    突然地面一阵明显的震动传来,打断了对话,煤矿井口更是轰的一声塌陷了——整个煤矿在众人的注视下……“崩”了。

    所有人目光呆滞。

    矿工头不禁喃喃自语道:“幸好所有人员都撤离了……”

    方荣轩目光狠戾地看了他一眼,悲愤地想道,好个屁啊,没有人员伤亡就不是矿难了吗?

    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方荣轩又被齐政敲了一记闷棍。

    “碧波清华阵(三阶)触发,主木水系,范围:方圆250公里。效果:清水,引流。能使泉水清净,引流违行。”

    田父那有这个煤矿的详细资料,“睚眦必报”的齐某人悄咪咪地布下后手,控制地下水通过裂隙涌入矿井工作面。当然,这个涌入速度很巧妙,前期慢,让矿工有充足的时间撤离;后期猛,甚至冲垮了矿道。

    但这对于方荣轩以及盛业煤炭所有的股东而言,绝对是一场不择不扣的灾难。

    首先,发生矿难的煤矿复产遥遥无期,盛业煤炭的年生产量暴跌,而且暴露了安全生产问题,兼并主体的资格被取消,反而成为了被兼并的对象。

    其次,盛业煤炭借壳上市的主体已经确定,多路投资者正热切期盼着盛业煤炭登陆资本市场,想不到在这种时刻爆出了矿难黑天鹅事件。

    股东们更是炸开了锅。

    有的质疑方荣轩的管理能力,田父执掌矿业的时候可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大矿难;有的计算着手中的股份还值多少钱,有谁可以接手……

    但所有人都有同一个想法:后悔死了!

    好好跟着田父干不香吗?干嘛非得谋求上市呢?如果今天还在田华矿业,单单是那个世界级铜矿的开采,就足以压倒一切黑天鹅事件了。

    方荣轩双眼布满血丝,这次变故,损失最大的就是“众盛系”了,可以说他遭遇了此生最大的挫折。尤其是齐政和田雨唯将要结婚的消息紧接着传来,他简直想要吐血了!

    ……

    第365章 以碧海蓝天为证

    另一边,人逢喜事精神爽。

    当田华矿业确定了乌拉特铜矿的储量后,田父田母都喜气洋洋地忙碌起来,寻找开发合作者的寻找合作者,调整公司预算的调整预算;齐政和田雨唯两人就没人关心了,齐政干脆“拐跑”了田雨唯。

    齐政带着田雨唯直接来到江南省海边,坐快艇出海去了。

    经过一个小时的乘风破浪,两人来到了一个岛屿。从呈环月形的码头登陆,直至听到驻扎在码头边上的人员叫齐政“boss”,有点迷糊的田雨唯才反应过来,惊喜莫名地看着齐政:“这是,你的海岛?”

    齐政神秘一笑:“不,这是你的海岛!”

    田雨唯清水秋瞳般的双眼微眯,就这么瞅着齐政。

    齐政举手作投降状:“好吧,这真的是你的岛屿。我不是说过了吗,要给你重建一个大庄园。我想,没有比一座私密的海岛更加适合建一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大庄园了!”

    田雨唯愣了一下,眨眨眼,挺翘的小鼻尖微红,随后绽放了一个清丽动人的笑容:“我的地盘?”

    齐政肯定地点头:“你的地盘!”

    于是田雨唯挽起齐政的手臂,俏皮道:“那还不赶紧带本岛主巡视一下我的地盘?”

    “遵命,我的岛主大人!”齐政呵呵一笑。

    拒绝了嘉谷员工的陪伴,两人顺着码头,绕着海边,沿着这条半月形的村道向上前行。

    目之所及,均是郁郁葱葱、密密麻麻的木麻黄林。这种酷似松针树的耐热耐旱耐湿的常绿乔木,覆盖了整座岛屿,为海岛撑起了一座绿色的安全屏障。

    整座岛屿呈凹字形,山地环绕,中间是一处辽阔的天然草坪。草坪植被良好,分布均匀,像铺展开的一方大绿毯,青翠撩人。三两只羊散养在那儿,无人打扰,悠闲地啃着青草。

    而在草坪中央,还有一个小湖泊,像是一颗明珠,镶嵌在青草绿树之间。

    翻过山背,只见岛上还遗留着不少石头房。有些已经是断垣残墙,即使是稍微齐整些的房屋,也是门窗紧闭,午后的阳光懒散地斜射到石墙上,显得沧桑而又荒凉,像是被时光遗忘了一般。

    田雨唯“咦”了一声,好奇地问道:“岛上还有居民吗?”

    齐政摇摇头:“现在没有了。这个岛屿叫邳山岛,周围海域因受洋流和大陆沿岸流水系交汇影响,曾是著名的渔场。渔业资源旺盛时全岛有近千人口,80年代以来,渔场资源严重衰退,居住的人越来越少,后不足百人留存。而如今在嘉谷的安排下,都搬迁了出去。现在,整个岛屿都是属于你的了。”

    田雨唯歪头:“……你是怎么做到的?”

    齐政有些得意地强调:“你要知道,我可是一个大富豪!”

    有钱,有影响力,很多时候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事实上,无居民海岛开发在国内早有先例。然而从沿海各地20多年间的尝试来看,海岛投资动辄花费上千万元,不少地区还得经受台风等自然灾害侵袭,收效却并不理想。于是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利用被叫停。

    但邳山岛可不是无居民海岛,世纪初还成立了一家“邳山开发有限公司”,将海洋生态养殖和观光渔业列为开发项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