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农业强国 第146节

作品:《超级农业强国

    张泽宏跟他更熟悉,没等他开价就笑着接话道“你怎么不说远东的气候条件恶劣多了?尤其是早霜,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太大。而且,别说远东联邦区,就是你们俄罗斯,在预防冰雹、大风等的农业防御措施和预报上,根本和我们国家没有可比性。这不假吧?”

    瓦西里笑着摇头“不,不,张,你不能这么说,你们做农业的,在哪里没有风险?再说了,同等的价位,你再也找不到这么优质这么广阔的耕地了,我没说错吧?”

    张泽宏哈哈一笑,端起香槟跟他碰了一下,以示赞同。

    等两人放下酒杯,齐政才对瓦西里说道“事实上,我们不打算直接租赁土地。”

    瓦西里面不改色,用深邃的蓝色眼睛看着齐政,等着他的下文。

    “我的建议是,我们双方联营。我们资本和技术,你土地。在投资比例上,可以算你以土地等方式出资51,我们以农用物资、基础设施的方式出资49。”齐政平静地说道。

    瓦西里闻言,神情变得严肃起来。

    要知道,按照这个方案,他无疑是占便宜的。

    远东地区地广人稀,最不缺的就是耕地,往往可以用很低的价格租赁土地。

    哪怕由于政策原因,嘉谷不能直接租赁远东的耕地,必须在他手中转租,这会导致低价被抬升。但即使抬升的地价,相对嘉谷的投资占比来说,也绝对是不成比例的。

    天上不会无缘无故掉下馅饼。

    深谙这一道理的瓦西里就摊手说道“直接租赁不好吗?我可以给你们优惠点。而且,我也更愿意出租土地,而不是炒股炒成股东。”

    张泽宏就嗤之以鼻“得了吧,出租土地才有多大利益?跟我们公司联营,随随便便都能得到数倍于租地的收益。而且你还占了大头,有什么好犹豫的?”

    瓦西里就以张泽宏刚才的意见反驳道“前提是没有碰上天灾人祸,否则就是血本无归了。”

    张泽宏耸耸肩“你以为我们千里迢迢过来,又是投资又是搞农业,没有一点把握敢这么干?再说了,资金全部由我们出,地还是你的,哪怕倒了血霉,打水漂的也只是我们而已,你不过是相当于损失了一点租金。相比于巨大的收益,这点风险,还是值得冒的吧?”

    瓦西里心动了,他觉得张泽宏有句话没说错,他们下了这么大的赌注,肯定是有一定的把握的。再怎么算,自己的损失都是有限的,但是收益是无限的。

    但心动归心动,有些话还是要问明白。

    “你们平白让出这么大的利益,除了土地,我还要付出什么?”

    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省事,齐政和张泽宏相视一笑。

    张泽宏就开口道“当然,作为合作伙伴,我们对你是抱有很大的期待的。”

    “首先是生产资料。你们政府限制优良种子、化肥和农药等入境。但是要实现农业高产稳产,利益最大化,无论是通过正规还是非正规的途径,最好是将我们的优良种子等带入远东境内。这对于你来说,应该不是太大的问题吧?”

    瓦西里想了想,这对他来说,确实不是难事,就点了点头。

    同样处理的还有农用机械,在远东地区种地就没有面积小的,都是按公顷算,无论是租赁还是自购,如果都用俄罗斯本国生产的,都是一笔很大的资金,最好是进口——当然,是非正规的进口。

    张泽宏继续说道“还有政策上的风险规避。你们国内部分政客喜欢捕风捉影,导致针对我们的土地出租政策朝令夕改;有时还可能需要应对当地官员的刁难和孝顺问题。而农业往往是前期投资比较大的行业,一旦因政策变动导致的前期投资难以收回,损失会相当大大。这个是要你来做保证了。”

    瓦西里完全理解,种菜种粮都需要大投入,建大棚、置农机、修水利等,确实最怕政策朝令夕改。不过如果自己合伙,那嘉谷就是自己人了,这种折腾自然不会落在自己人身上。于是他还是点了点头。

    “最后就是销售问题了。你们国内的粮食和农产品市场狭小,肯定大多需要销往我国,但是并不能毫无限制的销往我国,会面临出口配额以及复杂的海关程序问题。这就需要靠你的关系打通了……”

    以海关为例,俄罗斯海关运营为私有化管理,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海关联检设施陈旧,报关电子化处于初始阶段,工作人员效率较低,运输车队和进出境人员常常在俄罗斯口岸排队等待放行,政府工作人员官僚主义和腐~败较为突出。

    这种时候,就要靠关系说话了。

    尤其是瓦西里这种在远东地区关系通天的官僚子弟,他的意志,甚至比金钱还要管用……

    齐政就笑着看瓦西里继续点头。

    事实上,这种联营的模式,齐政是学习岛国人的。

    众所周知,从上世纪40年代起,岛国就开始在全世界屯田。据披露,岛国在世界各地拥有1200万公顷农田,相当于其国内农田面积的3倍左右。

    作为海外屯田最成功的国家,岛国在国外经营农场有两个特点。

    第一就是与当地人联营。岛国完全自有的农场几乎没有,大部分以共同出资的方式与当地人联合经营。外国土地,岛国农民或者企业资本和技术。

    第二是岛国不直接在海外农场种植玉米、大豆等需求量大作物,而是以与当地农户签订购买合同的方式来确保供应,因为直接经营农场收益较低。

    不得不说,岛国人这种韬光隐晦的屯田策略,确实要比嘉谷之前大开大合的购地来得高明,也更容易融入当地。

    区区一两个点的出资比例,根本不算什么——地就在人家家里,如果真要耍赖,百分百控股都没辙。

    但对于土地所有方来说,占股51和占股49,说出去完全是两个概念。

    看瓦西里的反应就知道了,虽然他没有直接答应,但也基本是跑不掉的了。

    瓦西里表示要过两天才给答复,齐政和张泽宏表示理解,继续聊了一会后,就告辞了。

    在瓦西里的住所外面,齐政就看到几个黄皮肤的男人在等候拜访。

    “岛国人!”齐政的眼睛都眯了起来。

    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看他们熟练的鞠躬,就能知道他们的身份了。

    同样来找瓦西里,如果他们是抱有同样的目的,那就麻烦了。

    齐政不在乎远东本土的资本势力,因为老毛子缺乏深厚农业传统,更多的是合作而非对抗。但岛国的资本集团就不同了,要论屯田种植,他们可是有相当的实力。

    ……

    第237章 同质化对手

    有时候吧,不想来什么偏偏就来什么。

    两天后,当瓦西里邀请齐政和张泽宏商谈合作时,齐政就在瓦西里的办公室里看到了此前瞥见的几个岛国人。

    没等瓦西里主动介绍,为首者就站起来,伸出手臂,弯腰和齐政握手“齐董事长,鄙人是丸红株式会社的太田明夫,很荣幸能在这碰上您。”

    “丸红商社?你认识我?”齐政的语气略微提高道,也就伸出右手,轻轻地与之相握。

    “是的,鄙社在中国国内投资了一些项目,也曾听说过嘉谷的大名。嘉谷这些年的发展势头太猛了,我们社长对您神交已久。我在出行前,就得到社长的嘱托,言及一定要尊敬齐董事长。社长说,齐董是他所见过的,在农业领域最优秀的商业人才……”太田明夫嘴里说着恭维的话,眼睛用余光注意着齐政的表情,见他一副安之若素的样子,不由轻视之心大起。

    齐政面色不显,实质心中警惕性猛然提起来。

    丸红商社他知道,在国内的投资虽则不显山不露水,但可不是一些项目这么简单,他们是从现代农业产业链的模式进行投资,战斗力极强。

    不过,这不是重点,关键是他们明显关注了嘉谷的存在,否则不会对自己的行踪了解得这么清楚。

    齐政就意味不明地说道“想不到我们嘉谷小小的一家公司,会被世界500强的丸红商社看在眼里,真是受宠若惊啊!”

    “齐董说笑了,以嘉谷现在的势头,不出几年就跻身世界500强了。”太田明夫笑笑,忽地说道“我们丸红商社也是首次进入俄罗斯,希望有机会和嘉谷在农业领域展开合作,共同开发远东市场。”

    这就是摆明车马抢市场了。齐政心知肚明,此时摆狠话都是闲的,于是只淡淡的道“好吧,就祝你们生意顺利。”

    瓦西里没有因为两人自顾自的交谈而觉得自己被忽视,他等两人寒暄过后,拿出几个酒杯,这次是满上了伏特加,笑容满面地道“既然你们两家都神交已久,也不用我多介绍了!来,为了大家的缘分,先干一杯。”

    还没开始办正事,就先来一杯伏特加,老毛子的通病。

    在场几人各怀心思地喝下伏特加,然后都被辣得龇牙咧嘴,引得瓦西里一阵大笑。

    喝完酒后,瓦西里才说起正题“我也不瞒你们说,你们都看上了我手中可以出租的两块大农田,一块约60万公顷,另一块20万公顷。而且你们都是想和我联营合作,连条件都差不多,这就很让我为难了。”

    齐政和太田明夫闻言对视一眼,都觉得有些意外。

    齐政意外的地方在于,据他了解,丸红商社虽然是岛国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商社,同时是岛国最大的粮商集团,但他们更多是在粮食贸易上布局,不太喜欢直接投资农场经营,即使有,也是在条件优越的南美洲巴西等地,而非在冰天雪地的俄远东地区。

    太田明夫则意外于嘉谷运营模式的转变。在丸红商社的情报中,嘉谷集团更倾向于自营,即使在美国的投资,也是以自有农场为主,想不到在来到远东后,会采取岛国人最喜欢的联营合作模式。

    商人总是喜欢有多个买家竞争的,半官半商的瓦西里也不例外。他直接挑明对立的局势,摆明了要两家更优惠的条件。

    太田明夫的反应很快,他咧了咧嘴,用特别的英语口音大声说道“我们丸红商社可以将贵方的出资比例调整到60,也就是说,贵方只是土地,就能占股60。”

    齐政瞥了太田明夫一样,也不恼火,冷静地说道“我们嘉谷可以在资金和技术的前提下,将自身的出资比例降至30”

    无论是丸红商社,还是齐政,首先都不约而同地选择降低自己的出资比例。

    这并不是因为杀红了眼的不理智竞争,而是基于战略目的的抉择。

    无论是嘉谷还是丸红商社,建立海外粮食基地,都是为了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将粮食产品等返销国内,作为国内市场的有益补充。

    也就是说,两家最终的目的,是得到更便宜的粮食原料。

    而在海外建立的粮食基地,无论是租地还是买地,如果不控制物流,成本依旧比不过跨国粮商。

    现在的问题是,瓦西里不但拥有土地,还能靠关系摆平远东的物流和进出口体系,是必然避不开的存在。

    而齐政和太田明夫心照不宣的是,无论在哪个国家的农业产业,粮食种植这一环都是最不赚钱的,后续的加工销售才是大头。说得直白点,致力于全产业链发展的两家都不将前端种植的这点小钱看在眼里。

    哪怕只是象征性地拥有少量的股份,只要控制好资金和生产资料,包括的良种、农药以及种植技术等,只要老毛子还想通过农场赚钱,就只能老老实实地合作。毕竟,老毛子自己的生产条件,实在太……

    更何况,降低自己的出资比例,能大大降低老毛子政府的警惕,从而能避开很多意想不到的阻力和障碍。

    至于老毛子平白多得的利益,齐政心里暗笑,要想马儿跑,总得多喂草。嘉谷出让的利益,也不是那么好拿的,能用得上瓦西里的地方还多着呢。

    太田明夫终究不像齐政这样,是企业的当家人,可以一言而决,眼瞅着在这个问题上得不到好处,他立马转换话题“除此以外,对于与贵方的合作,我们商社可以优厚的低息贷款,并且从种植到包销的一条龙服务。”

    这就是对嘉谷形成竞争压力最大的一环了,丸红商社在融资上占据绝对优势,岛国财团雄厚的实力让目前的嘉谷自叹弗如。

    另外,因为岛国国土面积有限,人口众多,资源匮乏,自然灾害频发。如何获取足够的资源是岛国上下考虑最多的事情。岛国财团的对外触角无一例外都牵扯到资源,无论是农业资源还是矿产资源及相关的能源开发,岛国政府都会在获得资源上投入重注扶持。

    果然,瓦西里面露喜色。哪怕是用土地出资,不用他资金;但事实上在前期他要投入的地方也不少——他所在的圈子,哪怕是利益共同体,该提前疏通的还是得疏通,该喂饱的也得按时投喂,这都是要真金白银的投入。

    如果能有合作方的优厚贷款,那很多事情就轻松多了。

    尽管在这个条件上处于劣势,但气势不能失,齐政就不慌不忙道“嘉谷背后有银行和金融基金组成的融资渠道,如果有必要的话,我们也可以为客户贷款。其实,客户融资越多,嘉谷赚到的钱就越多。但我们更倾向于尽量降低开发成本,也是为了降低客户的压力。我们不是为了赚钱,就不管不顾,无视客户资金链的黑心商社。”

    太田明夫瞪着齐政,对他的意有所指表示不满。

    齐政无视他,心里在暗自思量,丫的,遇到这种同质化的竞争对手,真特么难搞。

    ……

    第238章 国家层面的支持

    “这让我太难抉择了。”面对两家的针锋相对,瓦西里笑得后槽牙都露出来了。

    他眯起眼来,看看齐政又看看太田明夫,突然一笑,道“你们看这样如何,刚好两个大型农场,你们分别开发一个,我们先看看今年的收成,如果让我满意了……地,有的是。”

    瓦西里打的如意算盘,听得齐政和太田明夫一怔。

    两人都听出了他的言外之意。

    谁能让他得到更多的收益,后面谁就能得到更多的合作机会。

    瓦西里有一句话说的没错,在远东,土地多的是。而作为地头蛇,他也有足够的能力足够的耕地合作。

    齐政和太田明夫都意识到了他们面临的景况,一瞬间就做出了决定,不约而同地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