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农业强国 第118节

作品:《超级农业强国

    第183章 人参双雄联盟

    拍出天价的百年野山参给吉省人民带来多少茶余饭后的话题自不必多说。

    采挖出来的八株野山参,除了那株千年人参作为公司的镇山之宝不动以外,三株上了拍卖会,一株被齐政许诺卖给了紫星药业的郭春发,留下一株作人情备用,剩下两株就被嘉谷内部消化了。

    齐政以及家人都不需要,因此最终是王昱业以及张泽宏两土豪买了下来。

    得到了一株百年野山参的郭春发心满意足,因此在接到齐政的邀请后,乐滋滋地就来到了嘉谷在吉省的分公司。

    齐政的办公室,郭春发坐下后,齐政先给他倒了一杯茶。

    “郭总啊,今天我俩的谈话,不出意外的话,应该会在国内人参产业发展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齐政气定神闲,却带着几分“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的气势。

    正在喝茶的郭春发差点被呛着。

    他放下茶杯,看向齐政。

    齐政稳稳地坐着,没有一点开玩笑的模样。

    “齐总,你这话倒是吓到我了,这是从哪说起呢?”郭春发有点摸不着头脑。

    齐政就微笑道“目前国内的人参企业中,在我看来,有三种发展思路会慢慢地成为主流一种是康梅药业式的以品牌资源和技术同盟出击;一种是同仁堂式的以深厚的文化积淀突围。”

    他看了认真倾听的郭春发一眼,“最后一种就是你们紫星药业式的依靠政府支持和技术储备闯关。”

    “就目前而言,你们紫星药业绝对不是国内最强大的人参企业,但我最看好你们。如果说国内人参行业终将会杀出一个领军者,你们紫星药业必定是最终的胜利者。”

    这话说的,郭春发感觉到异常的舒适。但齐政总不会无缘无故的吹捧自己的公司,因此他沉稳地等待下文。

    茶香氤氲了整个办公室,齐政这个时候也把话给说开了“但就算你们紫星药业成为了国内人参行业的领头羊,面对着国际人参产业发展大国的压制和抢滩威胁,想要突围也绝对不是一件易事。但如果我们联合起来,将能为国内人参产业的振兴挺起脊梁!”

    郭春发挺直腰背,齐政的一席话鼓动得他有些兴奋,但他很想知道齐政这种自信从何而来,“为什么是紫星药业?为什么是你们嘉谷?”

    齐政笑了,他抿了一口茶,润润嗓子,才继续说下去“为什么是紫星药业?我前面说过了,因为你们的发展思路。”

    “依靠技术储备闯关就不用多说了。我很欣赏你们致力于发展中国人参产品在技术层面的核心优势——技术优势将成为你们从一般企业到龙头企业腾飞的破局利器。”

    技术,应该是制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哪怕是中药企业也一样。

    但后世的中药企业是个什么鸟样呢?最优秀的三家中药企业,呈现给大众和投资者的却是中药悬壶济世的另一面大笔资金投入营销忽视质量精进,行贿医生获取市场垄断,囤积原料居奇、经营数据造假……中药可能会因此毁在贪婪上。

    相反,紫星药业从来都不是国内最大最好的中药企业,但其坚守技术开发的决心,十年如一日,从不动摇。这就是齐政的信心之一。

    “至于依靠政府支持;我只能说,国家对人参产业的重视和长期规划如同空中支援和海上支援,是本土人参企业和民族人参品牌这一支支‘特战队’快速成长和崛起的重要后勤保障,也是最有力的后盾。”

    “你说,有这两点,为什么不能是你们紫星药业?”

    齐政不给郭春发喘过气来的空闲,继续抛出理由“为什么是我们嘉谷?”

    “学术界一直有一种论调,说中医可能毁在中药上,因为中药有农产品属性,不可能随着需求的激增而迅速增长。违背自然规律施用化肥、缩短种植周期,产出的药材质量和安全性都无法达标。这或许和房地产一样,是个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解决的问题。”

    “但在我看来,中药材是传统中医药文化的精髓,其从选种、育苗、栽培、收获到加工成品,无不是当地人民数百年来辛勤的充满智慧的劳动与自然环境的完美结合。因此,品质优良的药材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就是‘天、药、人合一’的作品,是自然的恩赐与特定地域人们的聪慧大脑的完美结合的产物。”

    “而我可以毫不谦虚地说,嘉谷是国内最会种田的企业,是将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结合得最完美的企业!那么,为什么不能是我们嘉谷?”

    郭春发沉默良久,开口问道“你想怎么联合?”

    齐政竖起三根手指,然后弯下第一根“人参作为中药行业里最重要的代表,应该最先规范行业标准、完善市场的准入制度。政府要加快对人参行业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步伐。我们要联合推动政府支持人参产业的振兴!”

    说完弯下第二根手指“国内人参产业无序的种植管理,只能任由国外同行随意倾轧,最终造成了参农惨重的损失。”

    “人参生产由于主要以林地栽参为主,受到林地资源、价格因素等限制,长期呈现一家一户、小规模分散种植的特点。嘉谷将作为人参种植龙头企业,带动人参种植方式向规模化、标准化种植转变。”

    “我们在人参主产区通过公司加农户的方式,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把分散的种参农户组织起来,统一生产标准、统一采购生产资料、统一销售,从而改变了一家一户分散种植、无标准、规模小、成本高、效益低的问题。”

    最后曲下第三根手指“如果只卖原参,依然摆脱不了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的命运。因此打铁还需自身硬,还是要把我们自己的产品做起来,做成高端的产品。这就要靠你们紫星药业自主研发深加工技术,占领新的产品市场。”

    郭春发听得入神,下意识说道“人参里面有几百种有益的东西,有效的东西。我把它一样一样地分解出来,有的呢我可以做药的,有的呢我可以做食品的,有的是可以做到化妆品里面的。这样就把人参的附加值大大的提高,企业方通过科技人员的成果转化在获得了收益以后,又可以加大对科技人员的吸收。”

    齐政赞许地点头。

    郭春发回过神来,目光熠熠地看着齐政,“那么,第一仗从哪里打响?”

    齐政反问,“紫星药业有能力开战了吗?”

    ……

    第184章 狼来了

    齐政丝毫不留情面“实话实说,虽然你们紫星药业是人参行业领军者的种子选手,但现在的你们……太弱了!”

    被嫌弃太弱的紫星药业的董事长郭春发想反驳,却是无力反驳。

    紫星药业弱吗?

    确实是弱得一逼。

    不要说跟南韩倾全国之力发展起来的人参公社相比,就算是嘉谷投入一个亿收购人参的大手笔,都将紫星药业比成渣渣。

    此时的紫星药业还没有上市,资金是其发展的最大桎梏。

    建立人参生产加工基地需要投入,加大对人参深加工技术的研发需要投入,产品的销售推广也需要投入……想要快速发展,就不得不需要巨大的投入,为此郭春发愁得头发都大把大把地掉了——我秃了,但并没有变强。

    这样的紫星药业,确实没有开战的底气。

    但齐政这么问,肯定是有了想法,因此郭春发也不再纠结,直接问道“我想齐总你这么说肯定不是为了打击我的,所以,你的建议是?”

    齐政就道“嘉谷可以投资紫星药业,双方借此达成真正的结盟!但我可以承诺,嘉谷不会插手紫星药业的具体经营管理,这只是一笔战略投资。”

    郭春发已经有了心理预期,倒是不觉得惊讶,他微皱着眉,“这不是我一个人能决定的,虽然我是董事长。”

    齐政点点头,“那么,希望郭总能尽早给我一个答复,就像我前面所说,我们是合则两利,斗不能说是两伤,但也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我期待嘉谷能与紫星药业联合成为中国人参产业复兴的一面旗帜!”

    郭春发离开了,带着满腹心事离开的。

    齐政希望紫星药业能做出正确的决定,正如他所说,嘉谷的主业还是农业,从自身的角度来看,应该是将人参当作一种农作物,负责种植生产,后续的开发应用可以由盟友负责。

    嘉谷目前的战线已经拉得够长了,再介入医药生产是不明智的,齐政希望通过战略合作,嘉谷自身专注于人参等药材的种植,紫星药业则专注于人参开发应用和销售,双方携手并进。

    郭春发也没有让齐政失望。大概是资金压力太大了,又大概是齐政对未来的展望打动了他,他推动紫星药业召开临时股东会议,通过嘉谷增资扩股的决议。

    嘉谷投资15亿,占据紫星药业28的股份,成为其事实上最大的股东,但除了财务上的监督,嘉谷不会介入紫星药业的具体运营,由此双方达成了实质上的结盟。

    双方结盟后,一些合作在优势互补下,已经可以提前推动了。

    譬如,非常关键的政府扶持政策。

    紫星药业靠着政府层面上的资源,率先提出了“振兴人参产业”的话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事实上,今年人参的价格暴跌,使得政府早就注意到了国内人参产业目前存在着的产量大量流失、缺乏话语权、参企发展缓慢、人参贸易成逆差等问题。

    在紫星药业和嘉谷的联合呼吁下,通过集中打造吉高官白山人参”品牌、加大对重点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的扶持力度、积极研发人参系列精深制品、加强标准化人参生产基地建设、制定行业标准并建立监管体系等一系列措施,全面振兴国内人参产业的呼声日渐响亮。

    伴随着这一呼声,省政府已经酝酿着把人参产业发展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开展了深入产区调研、充分征求意见、组织专家论证的前置工作,为推进人参产业制度化建设,全面振兴吉省人参产业做准备。

    同时,嘉谷和紫星药业也没有闲着。

    嘉谷联合政府,推出建设“人参绿色规范化生产示范基地”的项目,通过示范带动推进全省人参产业的绿色生产。

    紫星药业则在嘉谷的资金支持下,成立了人参研发公司;此外,还先后与中科院基因组研究所、北大、药科大学等各大科研院所紧密合作,旨在全面推进人参产业的蓬勃发展。

    紫星药业甚至雄心勃勃地提出要启动实施“中国人参基因组计划”,开展了人参基因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当然,这是长期的规划了。

    ……

    对于吉省的种种动作,南韩一直在密切关注。

    “狼来了!”

    这是南韩人参公社社长闵英男看到嘉谷与紫星药业联合后的感慨。

    虽然人参公社内很多人对此并不以为然。

    但闵英男将负责中国人参收购的朴赞泳召回国内后,细细询问了嘉谷和紫星药业结盟的情况后,就不敢掉以轻心了。

    在世界范围内,除了南韩本国人以外,人参的主要消费群体就是华人。

    因此,南韩对中国人参一直就比较敏感。

    现在中国国内提出了“人参振兴工程”的设想,谁又敢说,他们不能实现这个计划呢?

    中国人参产业一旦振兴了,成功打造了自己的人参品牌,必然会使南韩感到竞争的压力。

    出于对“人参振兴工程”的担心,闵英男压下社内的反对声,决定采取“以攻为守”的策略——即“抢滩”中国市场。

    闵英男决意要把吉省作为打开中国市场的“桥头堡”“如果发展顺利,我们会利用吉省的人参优势,利用中国的人参、南韩的技术生产人参制品。”

    在这样的背景下,南韩人参公社与吉省签订了投资协议,将在吉省投资建设人参种植和人参制品加工试点。

    根据协议约定,南韩人参公社投资建设人参加工的独资企业,并引进南韩红参加工技术和产品,在中国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人参制品;引进南韩农田栽参、土壤改良技术在吉省开展人参种植业,以保证企业原料的就地供应……

    国内人参界也同样发出一片惊呼,南韩人参公社试图扎根吉省是“狼来了”!

    国内人参界究竟是会“与狼共舞”,还是能做到国内与南韩人参业的“双赢”?这都引起了各方关注。有人忧虑担心,有人拭目以待。

    没有人知道,这一进程,比后世提前了十年!

    ……

    第185章 嘉谷再整合(上)

    再多的烽火暗战,随着东北进入了冰天雪地,人参产业的各方也都沉寂了下来,转为暗中积蓄力量,明年再战。

    而在这个04年的年底,齐政回到普诚县的公司总部,没有立刻讨论与紫星药业的联合或者进军药材行业的安排,而是宣布召开董事会,讨论集团迁址的问题。

    集团旗下各个公司的负责人一听说,都屁颠屁颠的赶来了。

    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嘉谷集团旗下的公司实在不少,还有战略投资的企业,办公条件却越来越差。早期买下来的三栋办公楼尚且够用,后面旗下公司增加了,员工也增加了不少,不算上外地的子公司,总部这边的办公环境已经令人很不舒服,确实需要建立新的总部了。

    齐政提前要求总部下发了通知,因此国内国外的管理人员都很快就到齐了。

    7个子公司和集团总部的高管齐聚一堂,坐满了一个大会议室,看着黑压压的人头,齐政刹那间都有些发晕。

    自从出售海外油田得到丰厚的资金红利后,嘉谷就扩张迅猛,横跨多个领域发展。都说多元化是国内企业做大的必然选择,但也是企业做强的最大桎梏……如今看来,这样的事,终于是落到了自己头上。

    由于灵阵的重要性和特殊性,齐政很多时候不得不亲历亲为,以至于在外四处奔波。因此他没有直接感受到嘉谷如今的多元化规模,但王昱业作为总经理,无疑是感受到了其中的管理压力,进一步的整合已经是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