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农业强国 第76节

作品:《超级农业强国

    因为加对牛的营养成分是有破坏作用的。多一份,就多一份破坏,这是自然界不变的定律。复原经过两次超高温处理,营养成分的损失可想而知了。

    严格来说,用粉还原成所谓的复原,本就是一些牛市场企业在市场急剧膨胀而源不足时,想出来的一种蒙骗消费者的办法。

    但是很遗憾,在各品牌磨刀霍霍的压力下,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将会有更多的公司生产还原,或者提高还原在牛中的比重,继续打低价牌。

    价格战让牛越来越便宜,也越来越没有牛的味道。牛变淡了,也难怪有人说,中国90后出生的人,没有喝过真正的牛。

    当然,与毒相比,还原喝不死人,因此也说不上犯法。虽然国家要求还原必须要醒目地标注“复原”三个字,但如今真正执行的没有几家企业,政策形同虚设。也就说,复原一直是被当做是纯鲜牛来销售。

    所以,长白业已经是几乎所有产品都是还原了,这虽然是有些疯狂,但作为业市场的潜规则,行业中的明眼人都知道,最多也就是鄙视一番,还谈不上能致其于死地。

    杨业口中长白业的丧心病狂,是另一个真正致命的问题……

    第110章 败露

    第二天,《瑞市报》率先拉开了“还原”揭盖子的系列报道。

    长篇累牍的系列报道,使得“还原”这个概念开始深入人心。

    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不过是一次业的通识教育,最多也就给消费者留下个印象。

    紧接着其他媒体对长白业的“还原”的曝光,将瑞市人们的注意力紧紧地锁在了长白业的上。

    因为这段时间以来,长白业不计成本的降价促销,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最起码大家都喝过了长白业的牛。

    这还了得,原来我们喝的都是营养缺失的“再加工牛”?

    这时候的消费者可不记得购买长白业牛时,对低廉到几乎白送的价格的赞叹了。

    谴责长白业的声音不绝于耳。

    长白业反应也不慢。

    一方面,其请来的“专家”在媒体上为“还原”,不,应该叫“复原”做平反。虽然引发了各界对复原的争论,但是也将注意力从自己上转移开了。

    另一方面,长白业召开了发布会,郑重其事地向消费者道歉。这反而赢得了不少赞赏。

    归根到底,复原虽然有欺骗消费者的嫌疑,但是确实是一种安全的食品,一些营养的缺失而已,又不致命。

    但郝云飞看着电视上长白业假惺惺的面孔,露出一丝冷笑。

    及至第二天,新闻记者经过明查暗访,正式揭露了长白业以过期变质的回炉生产新品的黑幕。

    看到电视上过期的牛被露天堆放着,虽然这些牛还没有拆箱,但已经沾满尘土,有些箱子已经破损腐烂,周围苍蝇横飞。

    听着新闻里的介绍,这些回炉的牛竟然会堂而皇之地再次回到消费者的餐桌上。不少喝过长白业的消费者已经有呕吐的感觉了。

    震惊!

    离奇的愤怒!

    匪夷所思的黑幕!

    如果说复原只是企业恶竞争的一种偷换概念的营销策略的话,那么回炉的出现,则是这个行业恶竞争带来的道德底线破裂的问题。

    先前消费者是多么善良地原谅长白业,现在对其就有多么憎恶厌恨。

    人人喊打已经不足以形容长白业的处境了。

    到了这一步,质监、卫生、工商、农业、工会共同成立联合调查组着手启动调查,长白业的管理层已经被管控起来。

    真相很快就被查出来了,长白业存在严重的回收“过期”再加工的问题,相关责任人已经落网,至于长白业,已经毫无翻之地了。

    这一起事件,影响巨大,甚至引发了国民对业的信任危机。

    影响最大的,无疑是与长白业一起打价格战的青阳业。

    而郝云飞早有预料。

    青阳业的郝云飞向农和贩子鞠躬致谢的形象在各大媒体传播;当时主动退出恶竞争的价格战的细节开始流传;同时青阳业向媒体开放生产车间,媒体记者可以零距离参观从产品灌装到出库流通的过程……

    有对比才有差距。

    竞争的两家的企业,一家踏踏实实地从农手中收,加工,上市销售;另一家走歪风邪道,恶竞争打击对手,最终人人喊打……

    两个形象简直不要太鲜明。

    在郝云飞的精心安排下,青阳业化险为夷,形象反而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可谓因祸得福了。

    当然,明眼人还是不少的。这一系列的巧合,总有人会看出端倪来的。

    但那又怎样,难不成还有人想不开去为长白业翻案吗?

    可能最恨青阳业的,是那些想用回再加工的企了。在当前的舆论氛围下,正在用或者想用的企,无不战战兢兢,唯恐被发现。

    ……

    当杨业和郝云飞联袂走进齐政的办公室时,齐政就知道,杨业找到了精于营销的搭档了。

    齐政也很高兴,嘉谷业的哼哈二将就是眼前的这对了。

    等他们坐下来后,齐政率先问郝云飞“以你的手段,老实讲,当初青阳业怎么会落得如此下场?”

    郝云飞故作叹气“唉,虎落平阳被犬欺啊,谁叫我穷呢?”

    齐政和杨业都哈哈大笑起来。

    齐政看着郝云飞,半开玩笑地追问道“当初那么果断将公司卖了,现在可后悔否?”

    郝云飞还认真地回答道“真没什么后悔的。我不喜欢将公司扛在肩上的感觉,太累了。至于钱的话,一生能花多少钱,我卖掉公司的钱已经够花一辈子了,家里的老头子只要公司发展得好,在谁手上并不重要。”

    齐政点点头,他知道郝云飞是这样的人。

    有本事,但很多时候,没有一定的条件,还真的发挥不出来。

    就拿这次的价格大战来说。

    郝云飞夺回源需要资本支持,打价格战引长白业入局需要资本支持,后期媒体造势更是需要资本支持,离开了资本,任他有千般想法,可能也只落得个公司破产的下场。

    当然,他的眼光以及果断,即使破产了,也不会难过就是了。

    郝云飞不适合管理一家公司,因为他偏行诡道之事。

    像现在这样,由杨业掌舵,他作为营销策划,绝对是双剑合璧。

    “对了,这次你们引起的还原和回炉事件,引起了业界的普遍不满。”说起正事,齐政严肃道。

    杨业点点头,这是在他的意料之中。

    国内品市场在无序竞争的同时,在一些方面又保持着高度的一致,这便是国内业市场的潜规则领域了。而这些潜规则领域中,还原和回炉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如今被青阳业大咧咧地展现在公众面前,业界的恼怒可想而知了。

    “以后我们很有可能会被联手打压了。”杨业沉稳地说道。

    齐政看到这两人,都没有什么害怕之,郝云飞甚至还有些兴奋的感觉,也是醉了。

    不过心里倒是很满意两人的表现。

    业界的敌视,齐政也没有什么感觉。

    毕竟,嘉谷业肯定是不走寻常路发展的。即使他们联合打压,能有多大的作用还真不好说。

    而且,最关键的是,国内的业市场,需要一次凤凰涅槃。到时,只有浴火重生后的企,才能有资格与嘉谷业相提并论了。

    第111章 难

    “你们觉得,牧业的未来一定是走向规模化吗?”郝云飞突然问道。

    杨业和郝云飞作为嘉谷业的管理核心,趁此机会,三人就业的未来展开了交流。

    而郝云飞抛出的这个问题,让齐政和杨业都是一愣。

    看到两人疑惑的目光,郝云飞将他之前在简宿村了解到的农的状况简单说了一下。

    听完郝云飞的解释后,齐政和杨业对视一眼。

    杨业就率先说出他的看法“其实从根本上来说,农、贩子和企之间复杂的利益关系,都源于当年‘公司+农户’模式的选择。这种模式创立的初衷,主要是让农民通过发展畜牧业,实现农业的增收。”

    “怎么说呢,这一模式有褒有贬。但就业行业来看,我觉得是隐患大于优势。”

    齐政则耸耸肩“我是坚定的大农业模式支持者。特别是牧业,除了大规模经营,我并不看好分散式经营。”

    无论是从应用灵阵的角度考虑,还是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思考,齐政毫无疑问都是支持走规模化发展道路的。

    郝云飞有些郁闷,这么说的话,最起码嘉谷业会慢慢淘汰“公司+农户”的模式。那他想为农们做些什么的话,岂不是得不到任何支持?

    两人倒是难得看到郝云飞突发善心,因而也不介意讨论深入一点。

    杨业慢条斯理地说道“应该说,公司+农户的模式在发展之处是比较合理的。这一模式将农户和公司各自的优势进行了合理的分工,分散了风险,提高了效率。中国能实现从贫国到业大国的历史跨越,这个模式功不可没。”

    “我觉得是因为那时穷,只能采取分散的模式经营。”齐政插话道。

    杨业被噎了一下,但细细想来,觉得还有道理。

    “其实吧,我更喜欢从质量安全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从这个角度去看的话,其实安全隐患很严重。”齐政从毒事件出发,从结果推理过程。

    “这个问题还不是业独有的。事实上,农业产业化的‘公司+农户’模式是中间环节存在问题。现代化的加工企业,规模大,节奏快,而农户是分散的,两者之间的结合必须要把握好中间环节。”

    杨业立刻点头赞同“齐总这看法精辟。企业和农户之间就是需要这么一个桥梁。关键在于,这个桥梁由谁来指导。”

    “纵观全球一些养殖业发达国家的模式,多是由农民自发组织业协会或牛合作社,这样才能从实际出发,保护农自的权益。而我国嘛,多是由政府介入,但政府不是生产者,它只能以政策扶持、监督生产、保障服务的份出现,在经营活动中无法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

    郝云飞若有所思,“所以,关键是这个中间合作组织呗。”

    杨业说道“你要这么理解的话,也没有问题。”

    齐政补充说道“本来吧,在农联合体和企业之间,业协会应当发挥桥梁的作用。但我们省、市协的作用嘛,呵呵,仅限于技术指导和疫病防治。”

    “没办法,我们的协属于官办事业单位,有名无实,既缺乏行业权威,又缺乏企业和农的信任,唉……”杨业也忍不住跟着吐槽一下协。

    齐政觉得,杨业最后那句语气词,其实是代表着“渣渣”的意思。

    “如果由我们来建立一个互助基金会呢?”郝云飞不死心。

    齐政一挑眉,“那么问题来了,谁主导基金会呢?”

    郝云飞想了又想,确实没有两全其美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