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农业强国 第26节

作品:《超级农业强国

    “最聪明的印度人移民到了西方,但移民去西方的中国人未必是最聪明的中国人。印度精英可能统治硅谷,而中国精英则建设自己的硅谷。这里外的区别,显而易见。”

    “印度的人力资源部部长就曾经大声疾呼:我们希望看到人才增长,而不是人才流失。”

    印度裔ceo从来只是美国人搭建的企业平台上的一颗螺丝钉,他既不能拥有企业,也不能提升印度本土的it水平,它们的标签仍然是“美国公司”“硅谷企业”,而不是“印度公司”。

    事实上,全球范围内创新能力最强的企业,绝少有印度人一手创建的,印度精英阶层几乎都在为欧美资本家打工。

    反观中国,这几十年来成了创业热土,在bat等it巨头之外,还有众多垂直领域的佼佼者,细分起来有成百上千个,如雨后春笋般还在不停涌出。

    在齐政重生之前,后世年轻的中国精英已经更喜欢扎堆于中国本土科技企业。有调查显示,在中国排名前25位的“最理想的雇主”中,近60%都是中国本土企业,其中有13家是互联网公司。以往名校毕业生趋之若鹜的亚马逊、苹果、谷歌、微软等美国的科技巨头们,并未成为新一代中国精英们的最理想选择。

    更有意思的是,最聪明的印度人去了美国,而有眼光的中国人却悄悄进入了印度。

    中国科技巨头们正在抢滩印度,我们完全没必要妄自菲薄,不能看到有几位印度人做了欧美跨国企业的ceo,就产生了“不如人”的感慨。

    赵琪东有些措手不及。关键是齐政的反驳中有详实的数据,有确切的事实,以至于自己就算想倚老卖老利用自己权威厉声训斥对方,也无从下口。因此只能尴尬地阴郁着脸不说话。

    齐政得饶人处不饶人,继续穷追猛打。

    “再说到人民素质的问题,大家都在国外呆过,自然知道很多外国人的素质也不咋的:地铁铁轨里堆得满满的烟头;节日庆典后到处是扔的餐盒、废纸等乱七八糟的垃圾;甚至晚上十点以后谁还敢在外面嗨谁都是嫌命大……”

    “残酷点说自由世界人民素质高,还不如说是自由世界违法违规的成本太高。文明素质的高下,与名声无关、与身份无关、与是否来自所谓高素质的发达国家也无关,而是取决于规矩是否严格、制度落实是否到位。”

    “至于吃野生动物这点,我承认国人爱吃野味,虽然从生态意义和防疫安全方面考虑确实不值得提倡。但这不过是我们饮食文化的一方面,如果非要将其上升到人性啊、素质啊等人身攻击,我也只能说,不过是老大笑话老二,半斤八两罢了。”

    “要知道,世界上最大的鸟群,就是被美国人吃到绝种的!”

    “18世纪时,广袤的北美大陆上,有两种动物的数量令人瞠目。地上跑的美洲野牛,至少有6500万头;天上飞的一种鸟——北美旅鸽,数量约有50亿只。”

    “自从欧洲人移民到北美大陆后,这两种动物遭遇灭顶之灾。到1903年,北美野牛还好,能剩下二三十只,被政府出面保护起来,所幸没有灭绝。”

    “而北美旅鸽就没那么幸运了。这种鸟肉非常好吃,关键还特别傻。据说旅鸽大队路过时,因为太容易捕杀,老人小孩扔块石头都能打几个下来。于是人们想尽办法捕杀北美旅鸽:用霰弹枪打;点燃硫磺之类的制造浓烟熏……旅鸽天性奇特,并不因为同伴死去就四散逃开,以至于死的如同雨点般落下,活着的依然保持队形不变若无其事向前飞。”

    “美国建国后,捕杀旅鸽形成大规模的产业。每天有数不清的旅鸽被送往美国东部城市的餐厅。鸽肉也成为下层阶级的食品来源之一。可是旅鸽实在太多,美国人根本是吃不完的。不过这并没有减少捕杀行为,人们甚至把鸽肉做成猪饲料,以很便宜的价格大量销售,以至于北美洲的猪都跟着开荤了。”

    “毫无节制的大规模捕杀进行了几十年后,旅鸽数量大幅减少。到了1857年,美国东部的人们发现成群的旅鸽已经难以见到。有人向州政府建议立法保护。当时政府部门的人是大笑着说,旅鸽怎么可能杀得完,你们去中西部继续杀,那里多着呢。于是针对旅鸽的大屠杀继续进行。”

    “这样又过了几十年,全美境内都很少看见成群的旅鸽了。1914年,最后一只人工养育的北美旅鸽‘玛莎’死去,这个地球上曾经最大的鸟群宣告彻底绝种。”

    “所以你们看,老外吃起野味来也不遑多让,甚至更狠,那可是几十亿的数量啊。”

    “当然,美国人是不会承认这一点的。机智的美国科学家得出一个非常适合背锅的结论,旅鸽种群遗传多样性非常低,从而导致轻易被灭绝。嗯,基因是个好东西,证明了旅鸽灭绝都是它惹的祸。”

    “这种自己的屁股都没擦干净就指责其他民族残忍、没人性的行为,倒也符合欧美一贯的风格。睁眼瞎这种事情,老实讲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如果再有美国人嘲笑华人爱吃野味,残忍而又不近人情,你大可以回唾他一口,说谁呢?老子至少没试过将几十亿的动物种群吃到灭绝,你们倒是试过了。”

    ……

    第38章 纵论(下)

    有人眼珠驽大瞪着齐政,嘴巴隙张着。

    有人听得如痴如醉,恨不得击掌为乐。

    宋芯悦心头跳得有些快,这就是田雨唯所喜欢的男人吗?

    最关键的是见识。

    方才赵琪东一番抨击国人素质的言论,添油加醋,什么乱扔垃圾啊,乱丢烟头啊,乱吃野生动物啊……听得他们是心情沉重,无言以对。

    但齐政的话语犹在耳畔,稍加揣摩,他们也觉得这番话说得真特么的有道理。

    感情大家都是半斤八两,谁又比谁高尚不成?

    齐政转瞬之间就把这个欧美乌托邦的面目撕扯得粉碎,对个中内幕信息的掌握,明显可以看得出远远超越众人。而且这场剖析,更是深可见骨,真是给了现场所有沉浸欧美乌托邦场景中的人当头棒喝。

    众人都大有一些从憋气中喘了一口气的舒爽。

    而且是越听下去,越觉得醍醐灌顶。

    “有一个国家,其元首解散国会,集立法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禁止一切政党活动;禁止公民出国旅游,享用外国香烟和饼干,违反外汇管制规定的人可以被判死刑;其工厂工作环境极端恶劣,工人们在里面牛马般非人劳动,就为了一点点仅够糊口的工资;城市边上遍布贫民窟。在城市的扩张中,警察暴力拆除贫民窟,为建造新的城市商品房腾出空间。”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国家,究竟是哪个国家呢?”

    “就是你刚刚提到的自由世界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起飞时期的南韩。”

    “这与今天南韩的印象相差得令人难以置信。别说我们,就连当代的一些南韩年轻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父辈经历过那种岁月。”

    “但这就是几代南韩人为了经济腾飞所付出的代价。可以说今天南韩人的无限风光,是前几代南韩人做牛做马换来的。”

    “我认为南韩人并不会因此就将那30年评定为黑暗与邪恶;我认为南韩人也不会骂自己的父辈愚昧无知,在那样的压迫之下还不知道维护自己的人权——没有父辈挥汗如雨,何来他们锦衣玉食?”

    “同样对比我们也可以看到,解放后30年内我们国家做的事情,却在被淡忘,甚至被否定。那样做是对不起种树的前人的。”

    “还有就是,要有做种树人的觉悟!”

    “人并非生而平等的。有的人生在乱世,有的人生在治世,有的人生在盛世。这找谁说理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运。”

    “谁不知道那些血汗工厂里工资低,工时长,甚至对身体有害啊?谁不想像今天的南韩人那样有冰箱有电视吃香的喝辣的?”

    “但这是残酷无情的现实。要想实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富强,必须有至少一代人甚至好几代人要付出这个牺牲。这在岛国,在南韩都有过相同的经历。我们可以免掉这个过程吗?不可能。”

    “必须承认我们这代人很可能还将是要做出牺牲的一代种树人。毕竟今天的中国还没有到可以舒舒服服乘凉的时候;但如果我们努力种树,我们在有生之年还是很有希望看到乘凉的那一天的。”

    所以,对于国家来说,今天还是要大力提倡奉献精神,尽管这已经被很多人嗤之以鼻。但对于我们这一代的个人来说,别因为中国和发达国家还有差距就怨气冲天。

    “我更不建议大家移民欧美国家。我只从最实际的说起,留在中国与移民欧美相比,未来哪个更划算?”

    “如果大家稍加注意,就会知道美国不管是居民还是政府简直就像一群败家子!居民是透支未来,穷奢极欲的消费;政府入不敷出,负债节节攀升。如果我们把美国看成一个企业,虽然这个企业在外界还保持着光鲜亮丽高大上的形象,但是如果真研究这个企业的财报——其实是非常弱的资产负债表。”

    “那么,你拿着自己在国内辛辛苦苦赚的钱移民欧美算什么?去当接盘侠吗?按照美国国内的债务问题,我敢说,不需要多少年,一场经济危机必然会降临。”

    “欧美国家巨额的债务最后怎么解决?这些国家不管换成什么人上台执政,解决办法只有两个——或者加税或者货币贬值——其实就是对富人剪羊毛来填这个债务坑。”

    “不为自己考虑难道不为自己的子孙考虑?好好的富二代不做,去做债二代?去为别人几代人吃喝玩乐留下一大堆债务当接盘侠?”

    想来08年之后,也不知在场的人还记得自己的神预言?但偶尔充当一回预言家,齐政还是有点暗爽。

    “还有一点无法忽视。麦卡锡主意的幽灵会随时提醒着你们,在下一代要把中国血统削弱到二分之一,再下一代把中国血统削弱到四分之一,只有到孙子那代人才可能被美国人视为自己人。”

    “众所周知,相对于大量移居美国的高素质华人,能进到美国精英阶层的少之又少,那层看不见的天花板在全美哪个领域都存在。所以腻认为在美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捎带冒犯地说,只能说明阁下不入流——别说融入美国的顶级阶层了,你甚至连那层看不见的天花板都还没触碰到。”

    统计一下美国政坛精英的背景、肤色和信仰,有些事实就是事实。你融入不进去,这与你努力与否无关,他们根本不接受你作为一个华人的努力。

    很多进入美国的华人认为,只要自己努力,一定能在美国混出个模样来。

    但事实上美国的阶层固化非常严重,你几乎没有能力冲破。他们中99%最终只能成了美国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所谓的上流社会,你几乎是挤不进去的。

    “最后,我不得不提一下欧美媒体对我们国家充满敌意的态度。”

    “我认识一个德国人,可以说是律师世家出身,就是没怎么出过国,他对外面世界的所有认知都是来自于媒体的报道。”

    “在西方媒体的荼毒下,他以为今天的国内,现在还满大街骑着自行车到处飙,只有官员才有资格坐轿车,只有北上广深才有高级建筑,人民生活水深火热,有一个邪恶的政府统治着这里,从来不管人民死活,国人出门还在坐绿皮火车,大部分人晚上睡在低矮茅房的土炕上,做梦的时候,都迫不及待地盼望着他们高贵的白人去解救。”

    “偶尔能看到现代化的建筑?别逗了,谁不知道是你们国家倾全国之力建设的,都是面子工程。”

    不吹不黑,曾经的齐政是真实认识这样的德国人。

    “这不是个例,外媒热衷于从中国身上找问题,甚至没问题也要鸡蛋里面挑骨头,乐此不疲地找出一堆似是而非的证据,拿20年前的事情来抨击现在的中国。”

    “西方媒体的屁股从来都是歪的,而且关键时候也是只认实利不认他们的道德标准,例如碰到沙特这种信仰瓦哈比主义的顽固封建国家,为了石油利益美国就坚决不谈民主跟人权了。”

    “要知道,每个沙特女性都有自己的法定监护人,通常可以是父亲、丈夫、兄弟或儿子;如果没有这个男性监护人的同意,那么女性甚至不能外出旅行、开设银行账户、不可以上学、上班;至今甚至未奉行一夫一妻制,女性不能申请离婚,甚至没有政府允许,女性不得随便结婚……这种在中国人民听起来都觉得极其荒唐可笑的愚昧国家,西方国家就装聋作哑,从不过问,甚至跟其好得俩哥们似的。”

    “在我看来,这是因为中国没有采用西方社会制度却又迅速发展,在西方意识形态里,自然是难以忍受的怪胎。中国崛起的事实,让西方价值观感觉像鞋子里一粒磕着他们的沙石。因此必须要黑化中国,污化中国,才能让自己百年建立的价值观不至于崩溃。至于印度,他们自己都知道那是笑话,自然不吝吹捧。”

    “归根到底,他们喜欢抹黑我们,是因为对我们变得强大了,所以他们害怕了,就是这么简单,其他一切都是虚的。”

    ……

    现场一片沉寂。

    男男女女目光闪烁看着齐政,神态各有不同。有打量他的;有觉得即便他说得对,但对他这种直来直去的反驳很不满的;也有眉眼低垂的,显然是在仔细揣摩思索他说的内容。

    随即是身边星眸微转的田雨唯站起,轻轻鼓掌。

    片刻的面面相觑后,哗啦啦,如倾盘大雨,满堂雷动掌声。

    此时的宋芯悦双眸波光潋滟,不由自主地跟着鼓掌。

    她看着这一唱一和的两口子,只觉得头皮发麻,这哪是普通人,简直心有猛虎啊……

    赵琪东脸色铁青,现在心头自然是恼怒万分的,但又是自己鼓励齐政开口的,不可能公然地翻脸发火,那样他可就真的威严扫地了。

    当下眼不见心不烦,抓起自己的手机,鼻翕里喘着粗气,“我打个电话……”手指夹了支烟,借着这个由头起身走开了。

    气氛变得有些尴尬,不过随着这番动静吸引了不少人过来,向在场的打听状况,这意外的插曲倒是使尴尬的气氛顿时得到了缓解。

    齐政倒没有想那么多,在他看来,既然是在一起聊天,每个人都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自然不会像其他人一样,对赵琪东唯唯诺诺。况且还是赵琪东自己先发难,重生后,世界万物在他眼前的角度也已经大不同,既然要聊,那么就就事论事,彻底聊个痛快。

    至于打脸嘛,自己就是直抒胸臆了,管你恼羞成怒的是谁,自己在乎吗?

    当然,他此时本身表现出来的稳重和大格局,和外表是完全不符合的,甚至这番气场,连赵琪东都要避其锋芒。

    现场被齐政表现折服的人不在少数,主动过来打招呼的人会主动递上名片,相约以后好好聚聚,齐政明显可见地打开了局面。

    田雨唯不由挽着他的手臂浅笑轻颦。

    ……

    第39章 野心

    这时,苏放走过来,拍了拍齐政的肩膀,“小兄弟,你说得大快人心啊,要不是场景不合适,我肯定邀请你畅怀痛饮。”

    齐政伸出手来,“谬赞了!齐政,多多指教。”

    苏放笑了,和齐政握手,“我叫苏放,小唯应该没跟你提起过我吧?”说完对旁边的田雨唯挤挤眼。

    “你们认识?”齐政很意外。

    田雨唯浅笑,“我跟苏大哥应该算半个老乡吧,已经有一段时间没跟苏大哥见过面了。苏大哥,这是我男朋友。”

    齐政恍然,好像田母老家就是在浙省,这么说来,难怪说是半个老乡了。

    苏放爽朗大笑,对田雨唯竖起大拇指,“小唯,你眼光一如既往的不错嘛,这个男朋友挑得好啊。”

    齐政也笑了起来,他喜欢苏放的个性,有话说话,大方爽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