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刀照雪 第28节

作品:《携刀照雪

    李放哑口无言。

    “谢王臣在剑阁等殿下归来,是为谢某一人之义。可是力保龙渊剑到金陵,将之交到广陵王李昶的手中,却是谢某身为人臣应尽之忠。我早已下定决心,待龙渊剑修复完成之后,与殿下再续上次之战,公平决战以决定龙渊剑归属。不料,殿下抢先一步动手,因此,谢某只能将决战提前。否则若让殿下安然带着龙渊剑回到襄阳,谢某又如何向广陵王交代呢?”

    李放心知此战无法避免,长叹一声,腰间软剑“莲粲”已然出鞘,化作如匹如练的剑光,向谢王臣袭去:“广陵王能有谢家的支持,是他之大幸,却是你之不幸。今夜的萤火,又是为谁而哀歌呢?”

    谢王臣不闪不避,迎剑挺上。两道人影一黑一白,一者丰神隽逸,一者潇洒绝伦,缠斗在一起,剑光交迸出灿烂的星火。

    很快李放就感觉不对了,每当他手中的莲粲剑靠近谢王臣之时,便仿佛遇到一股有如实质的铜墙铁壁阻止他的剑气继续向前,自己无论如何也无法伤及谢王臣分毫。

    他眉头微皱:“金钟罩?”

    早前,在谢王臣与百里不胜打赌之时,他早见识过谢王臣传承自天下第一佛宗无量寺的金钟罩,可是直到自己亲身对上,才察觉到这门功夫的无赖之处。谢王臣丝毫无惧兵器之威,只与他近身搏命。每次自己的剑气一靠近对方,便化于无形,与此同时,谢王臣的手中宝剑已到了自己近前。若非自己反应及时,身上早已被戳了几个洞。

    吃了几次亏之后,李放转向谢王臣下腹的“神阙”穴攻去。谢王臣的金钟罩虽然已练到第九重,可正如百里不生所说,这门功夫要练到浑身毫无罩门,须得保持纯阳之体,而谢公子风流多情,不免留有破绽。上次百里不生与谢王臣的三箭之约,也正是因为识破他的罩门乃是在下腹“神阙”之处,才将谢王臣一箭重创。

    谢王臣脸上露出紧张之色,急忙后退,手中宝剑亦仓皇变招,挡住这一记杀招。李放觑得机会,又怎肯轻易放弃,剑招一招比一招凌厉,攻向谢王臣下腹之处,谢王臣手忙脚乱,只听的“砰”的一声,谢王臣手中宝剑竟断成两截,李放将剑气凝成一线,向谢王臣神阙穴贯入。

    这时,他听到耳边传来一声轻笑声:“殿下以为我会留下如此明显的破绽吗?”

    剑气贯入神阙之位,却仿若泥牛入海,消失无踪。他自以为必中的一招,竟然再次落空了。

    “忘了告诉殿下,我最擅长的武功并不是剑法,而是掌法。”

    紧接着李放感到脏腑之处传来一阵剧痛,整个人已经被击飞了出去。

    李放只感觉身上肋骨已经断了数根,他吐出一口鲜血,强撑着站了起来:“你……”

    没想到自己大大失算,竟然中了对方的算计。谢王臣早已将自身罩门转移至他处,却诱使他攻击神阙穴,再故意让宝剑被断,让自己误以为他已不成威胁。随后谢王臣再一记重掌直击胸腹,等他反应过来,却已然太迟了。

    谢王臣的声音再次响起:“殿下武功盖世,若是公平对决,我自然不是对手,所以不得不略施小计。殿下应也知战场之上兵不厌诈的道理,希望殿下九泉之下,不要怪我。”他的声音冰凉,再非昔日温润和煦,而是充满了冷酷嗜血的意味,他双掌再次聚力,就要向李放拍去。

    李放擦了擦嘴角的血渍,不可置信地看着他:“你真要杀我?”

    谢王臣眼中闪过一丝挣扎之色:“老实说,虽然殿下与广陵王在朝堂争斗多年,但在今日之前,谢王臣从未想过有一天要致殿下于死地。可是这些天来,殿下所表现出来的才智与能力,每每让我觉得只要有殿下在的一天,广陵王便永远无法成为南周的储君。谢王臣身为人臣,自当为主分忧,一劳永逸地解决麻烦。”

    他每次更多了解李放一点,他就愈发觉得与竟陵王相比,谢家所选择扶持的那个李昶简直就是一个废物。更让他感到不安的是,对于南周而言,或许李放是一个比李昶好上太多的储君,甚至让他想倾心追随。这无疑与谢老爷子的意思相悖,更是与谢家的百年大计相悖。

    所以他只能选择杀了他。

    厉掌再次破空而出,黑色人影就地一滚,仿若一尾游鱼一般消失在幽草之间。

    李放在荒草之间穿行,他的骨头仿佛泡在血水里,叫嚣着最尖锐的疼痛。他不敢停下,却也找不到出路。蝶虚梦衍似乎隔绝了外在的空间,自成一个独立的世界。他心中明白这并非真实,而是谢王臣用某种诡术影响了他的感知,使他觉得自己在向前行,实则一直在一个圆圈内打转,就像鬼打墙一样。

    即使如此,他也不能停下,只有不断向前,才能与谢王臣保持相对安全的距离。

    天上的血月越来越模糊,薄雾更增凄迷,让人几乎不辨视线。这时,前方的荒草突然闪烁起漫天的幽光,无数闪着青色幽光的蝴蝶翩翩飞舞,倘若不是心知深陷死神的幻境,他几乎要沉浸于这绝美的盛景。

    他抬起头,视线所及之处,一身白衣的谢王臣优雅地行走在蝶影之间。

    “蝶虚梦衍是幻术,也是真实之境。如果殿下技止于此,今日便合该长眠于此。殿下是我倾心赏慕之人,应有一个盛大的葬礼,就让这些蝴蝶与殿下同眠于这最美丽的幻境吧。”

    谢王臣双掌并起,起手结印,掌心发出淡淡白光,此乃出自佛门无量寺的无上绝学,梵圣如来掌。

    恰在此时,李放动了。

    他从背上抽出了一把剑,一把通体漆黑、造型古朴的重剑。

    终招之前,他竟然舍弃了自己一直惯用的软剑“莲粲”。

    但是谢王臣既然已决定今日要将李放截杀在此,又怎会为区区外物所扰,他双眼微闭,梵圣如来掌已排山倒海般向李放轰去。

    江风仿若被撕裂一般,发出一声尖锐的呼啸,在这轰鸣的巨响中,谢王臣听到耳边传来幽幽一叹。

    “你听过昙花盛开的声音吗?”那声音几不可闻,却又仿佛亘古之初的回响。

    谢王臣一怔,昙花确实是盛开在暗夜之中,但是如此荒郊野岭,又怎会有昙花?

    作者有话说:

    没想到吧,谢王臣也是心机狗

    第46章 一瞬昙华

    “一瞬昙华——”

    在这生死攸关的电光石火之刻, 李放手中之剑发出一声轻吟。

    李放周身真气暴涨,接着便是一剑斩出。

    墨色重剑突然打开,仿若一把黑色的雨伞。这伞赫然便是当初李放从百里不生“剑”下救他时所用的那一把。

    谢王臣手中掌势一顿。接着他看到那黑色的伞在暗夜中碎裂开来, 黑色的剑躯在剑劲的催动之下寸寸崩裂,变成无数柄飞剑,仿若一朵盛开的昙花。每一柄飞剑不过寸许之长,刃薄至几乎透明, 却携带着无比凌厉的剑劲——

    这是剑招, 更非剑招——

    刹那之间,他已被无数的飞剑包围。

    这是较之百里不生更为霸道的破金钟罩的方法, 无数飞剑同时攻击他周身七百二十处穴位,不论他将罩门藏在何处,都无法避免被重创的结局。而只要罩门被破,他的金钟罩便如同虚设。

    七百二十柄飞剑,足够将他扎成刺猬。

    谢王臣瞳孔微缩,然后瞬间放大。

    他浑身冰冷, 身上的血也仿佛忘记了流动。

    这种被同时攻穴破除罩门的方法他并非没有考虑过, 但是在今日之前, 谢王臣从未想到有人能同时驾驭如此多道的飞剑。即使是唐门最微小的暗器,也从未有人能同时发出如此之多,更遑论在飞剑飞出之后仍然精准的掌握每一柄飞剑的攻击方向。

    “你竟然早已经突破了洞微境——”如此强大的剑法, 早已突破了九品的极限, 甚至入神境也无法做到, 这是洞微境才会有的剑法。

    哪怕他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但是仍然低估了李放的极限。

    ——这就是他与李放的差距吗?

    他从未感觉过死亡离自己如此之近。

    这恐怕才是李放隐藏至今的真正实力。这样的杀招原本绝非用来对付他的, 但是他自作聪明将李放逼至如此绝境。假如他早知如此, 绝对不会托大孤身在此拦截李放。可是一切都已经迟了。

    冰冷的剑气突破他的穴窍, 在失去意识之前,他发出的那记梵圣如来掌终于先发后至,打到李放的身上。

    原来竟是两败俱伤之局。

    未知过了多久,谢王臣缓缓醒来,发现自己正躺在一张温暖舒适的大床之上。

    “呃——”他微微坐起,发现自己并未像他想象的那般被无数柄飞剑扎成刺猬,甚至除了气海有所损伤之外,他的身体几乎完好无损,全无外伤。

    他打量四周,发现自己正躺在成都最负盛名的小琼楼里,这小琼楼是谢家的产业,他对此地颇为熟悉。此时已是入夜时分,宫灯之内,正亮着昏黄不明的烛火。

    在烛辉的余光之末,只见一个狭长的剑匣正安静地躺在不远处的几案之上。

    等等,这个剑匣似乎正是盛放龙渊剑的那一个。当初正是他带着龙渊剑上蜀山剑阁,他对此再熟悉不过。

    ……

    “公子,您醒了。”一道熟悉的人影走了进来,正是此行跟随他入蜀的谢家侍卫首领寅虎。当初他因为龙渊剑失窃之事,同卓小星、沐青莲一起往剑阁追踪李放,因嫌侍卫们太引人注目,便与他们分开行动,再到成都小琼楼会合。不想在蜀中剑阁耽搁数日,到成都又遇上司心烛失踪之事,也一直没来得及与他们会合。未想刚一睁眼,倒是再次见到这位跟随他多年的下属。

    “现在是什么时辰?我昏迷多久了?”

    寅虎道:“禀公子,现在是戌时,公子睡了一天了。”

    “一天……”谢王臣道:“是你救了我吗?还有竟陵王怎么样了?”自己如何能死里逃生?以竟陵王那一招的威力,即使谢家的侍卫再多十倍也不可能将他救下。

    寅虎一脸错愕地看着他:“什么竟陵王?”

    谢王臣一怔,道:“你就说你是怎么找到我的?”

    寅虎道:“当初公子与卓姑娘、沐公子离开兴元城之后,我们便按照公子的吩咐先行前往成都,在小琼楼等候公子差遣,昨日从小琼楼龙掌柜口中得知公子已经入城,并且与谢家船行的掌柜联系的消息。但公子既然并未发信召唤我等,我们也不敢贸然与公子相见,以免坏了公子的事。”

    谢王臣不耐道:“说要紧的。”

    寅虎一愣,感觉今日的大公子似乎格外的焦急与烦躁,便捡重点说道:“今日清晨属下起床,便有人送来一封信到小琼楼,信上说公子人在岷江南岸钓鱼矶头,重伤昏迷。属下大惊,连忙快马赶到,到了那里果然见到公子一人躺倒在江岸之上,身上似乎并未受伤,却不知为何昏迷未醒,属下便将公子带回小琼楼。对了,还有这个剑匣,当时正在公子身旁,属下便一并带回了。”

    “当时江岸边是否还有他人?岸边的那艘渡船呢?还有,那个送信的人是什么人,有询问过吗?”

    面对谢王臣四连问,寅虎心知此事恐不简单,答道:“那个送信的人,属下已经问过了,只是居住江边的一个渔民,不过他住的地方离钓鱼矶不远。据他说,他一早出门准备打渔,却遇到一位身穿黑衣的人。给了他二两银子,让他将信送到小琼楼。属下看信之后立刻赶往钓鱼矶头,当时岸边只有公子一人,更没有船……啊,不对,当时属下看到江水下游不远之处似乎隐隐有一道船影……”他小心地看着谢王臣:“公子身负金钟罩的绝世武功竟然也会受伤,不知道与公子动手的是何人,如此厉害,难道是百里不生又折返回来欲对公子不利?”

    谢王臣听完了寅虎的话,脸色几变。难道是李放手下留情,他既不愿伤害自己性命,又让人送信给寅虎来救自己,这又是为什么。

    若非如此,他又如何能在那可怕的剑招下保住一条小命。

    他心中突然生出一种莫名的感受,叹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恐怕此人的武功更在百里不生之上,已达入神境的巅峰,或者已经突破洞微境也说不定。若非他手下留情,恐怕你只能看到我的尸体。不过他受我两掌,恐怕也不好过。”

    他站起身来,走向几案之上的剑匣,打开一看,那断成两截的绝世名锋果然安静的躺在其中,谢王臣皱眉思索道:“奇怪,就算他不愿杀我,但他既能乘船遁走,甚至能找人送信通知寅虎,应该完全有能力带走此剑,为何要将之留下呢?”

    “大公子说的是谁?”

    谢王臣眼中露出晦暗不明的光芒:“我说的正是竟陵王李放,我昨日做好万全准备打算在钓鱼矶将他一举杀之,也好为广陵王与谢家除去这个心头大患。谁知此人能为已臻入神境巅峰,一招破去我的金钟罩,唉,这次大大失算了。”

    ——似乎自从李放出现在蜀地之后,他所办的事情没有一件成功的。

    寅虎听了大吃一惊:“公子竟然亲自对竟陵王动手?而且还没有杀了对方,此事大大不妙,竟陵王本与谢家不对付,此事之后恐怕携怨报复,我们是否要立刻禀告老太爷……”谢王臣虽然已是谢家内定的下一任家主,但若是与竟陵王正面为敌,此事还是需要告知谢家真正的掌控者,以防来自竟陵王的反击与报复。

    谢王臣点点头,从桌案上找出纸笔,正欲写信,忽又停住:“不……竟陵王既然手下留情,说明他暂时并没有与谢家直接冲突的打算……我现下如将此事回禀爷爷,恐怕弄巧成拙。”他搓手道:“罢……此事等我回金陵之后再向爷爷面秉,眼下先处理龙渊剑之事为要。”

    寅虎又道:“另外有两个消息,一者是从金陵那边飞鸽传书发来,是说今年二月,慕容傲已密封他的第二十五个儿子为淮北王,掌管部署在淮河前线的淮北军团。老爷子说无事换帅,东线战事将起,命公子你赶紧处理好蜀中的事,尽快回到广陵王府,辅佐广陵王备战。”

    谢王臣微微皱眉:“第二十五个儿子,可有关于此人的消息?”

    寅虎摇头道:“没有,慕容傲精力旺盛,荒淫好色,听说他的子女多达九十几人,除了正室所生的三名皇子之外,其他的皇子从未参预朝事,因此也素来不为人所关注。这位皇二十五子,在被封为淮北王之前,也从来没有在稷都贵族圈出现过,虽然北方的密探仍然在尽力调查此人来历,但是还需要一段时间。”

    谢王臣点点头道:“另一个消息呢?”

    “另一件是来自稷都的情报,为了传回这个消息,我们谢家在稷都的密探折损三人。据说,五日之前,北梁圣使辛可、问锋途等人将龙渊剑献给慕容傲,不料慕容傲当庭大怒,说他们受人欺骗,所得的龙渊剑乃是赝品,据说有北梁帝师之称的闾丘明月也受到斥责,脸面无光。慕容傲敕令几人将功赎罪,找回龙渊剑。据闻北梁四圣使当日便离开稷都,恐怕已经秘密潜入巴蜀,公子须得小心应对。”

    谢王臣失声道:“什么?”

    作者有话说:

    男主要暂时下线几天,至于他为什么把剑留下,等他出场之后会自己解释。

    第47章 雪岭旧事

    谢王臣来到万盛兵器铺时, 已是午夜。

    他本已做好当一个不速之客的准备,因为龙渊剑之事委实太过重要,迟则生变。

    虽不知李放为何会将龙渊剑留下, 但修复此剑无论对于他谢王臣来说还是对于天下大势来说都十分重要,让他无暇去思考其中缘由。现在只能寄望司心烛能尽快修复这柄传说中的宝剑,至于司心烛是否安全回来,他根本不担心。李放并非残忍嗜杀之人, 他既然能放过自己, 更不可能为难一个无冤无仇的剑阁长老。

    万盛兵器铺一片灯火通明,卓小星疲惫地趴在桌上, 双眼通红。昨日众人便从凤鸣山对岸的香炉山找起,希望找到一点蛛丝马迹,然而李放的轻功已臻踏雪无痕的境地,竟是毫无线索。再加上山中道路崎岖,众人搜索一日一夜,人困马乏, 竟是毫无所获, 只好先回万盛兵器铺再做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