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刀照雪 第23节

作品:《携刀照雪

    过了剑门关未久, 便是蜀山剑阁的所在地。

    在剑阁群山的主峰天门峰上,无数楼阁依山而建,层台耸翠, 上出重霄,一直逶迤到山峰最高处。而在周围的小峰之上,随处可见一座座楼阁犹如蜂巢一样镶嵌在刀削斧劈的断崖上,每一座楼阁以栈道曲折蜿蜒, 勾连起一道群山朝天门的异景。山风一起, 便闻群山之间风铎悬响,而这风铎并非悬铃, 而是一柄又一柄的宝剑。松壑声中,万剑呼应,宏伟气象,蔚为壮观。

    在崎岖栈道之上,有不少身着白衣的剑阁弟子在练剑,他们的身姿矫健若猿猴, 灵动若飞鸟。

    见到李空花回山, 早有两个熟悉的身影迎了过来, 正是之前在青泥驿站遇到的剑阁弟子江秋枫与李梦白。

    李空花将李放扔给江秋枫道:“秋枫,你找个地方安顿他,等他醒了叫他来见我。这位卓姑娘就由梦白你招待。”

    两人一起道:“是。”

    李空花这才对卓小星道:“我尚有要事待办, 就让梦白陪你四处走走, 不必拘束, 也可见见你悬望已久的朋友。”

    等到李空花的身形消失在群山深处, 李梦白吐了吐舌头, 开心道:“阿星, 我就知道你最终还是会来剑阁的。”卓小星再次看到这位恩人朋友也很是开心, 笑道:“没想到这么快便能再见到李师姐与江师兄,我也十分高兴呢,上次在青泥驿站,多亏了两位帮忙。”

    李梦白对她挤挤眼:“感谢的话就不用再说啦。我先带你去见一个人。你掉下山崖的这两天,人家可是坐立不安,茶不思,饭不想,之前还说要和阁主一起去悬崖底下找你呢。”

    卓小星眼睛一亮道:“是沐公子吗?他也到了剑阁?”

    李梦白道:“可不是吗?他是与金陵谢家的那位大公子一起来的。他们是想来找蜀山剑阁修一把剑,阁主原本不愿见他们,让江师兄遣他们下山。听闻他们原本是与你一起,才破例召见。我们这才知道你竟然掉下悬崖,都是十分焦急,但那位谢公子倒是不慌不忙,说是竟陵王殿下既然跳崖,必定是有办法救你,我们这才松了一口气。谁知阁主听闻魔教欲抓你回天荒山的消息,竟是大惊失色,当即便一人一剑出去寻你……所幸你现在安全回来了,不然不知道那位沐公子可急成什么样呢?”

    虽然见到李空花之时,她早有预料,但是此刻听闻谢王臣真的如李放所说带龙渊剑上剑阁,还是不由得发出一声苦笑:“没想到他倒是料事如神。”

    “料事如神?你说的谁?”

    “没什么。我们先去见沐公子吧。”

    “嘻嘻,我早知道你也着急,跟我来吧。”

    凉风居位于主峰之旁的君子峰的山腰之上,历来是蜀山剑阁招待贵客的居所。这是一座重檐歇山顶式的两层小楼,翘用飞檐,像蝴蝶振翅欲飞,非常别致。

    此时,谢王臣正在喝茶——他已经喝了整整四壶,再好的茶这样喝下去也没有啥滋味了,但他仍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沐青莲在房间内不停地来回踱步。

    谢王臣又抿了一口茶,道:“沐兄实不必如此担心,有竟陵王在,卓姑娘必定会平安无事,不妨过来喝点茶,说不定马上就有好消息传来。”

    沐青莲忐忑道:“谢公子倒是对竟陵王这么有信心,可是竟陵王两次夺取龙渊剑,与我们是敌非友,我实在难以放心……”

    谢王臣坦然道:“李放与我交恶,仅仅是因为广陵王李昶的关系。平心而论,李放此人虽然心机深沉,但绝非恶徒,若说他会对卓姑娘不利,我是万万不信的。何况当时的情况,他若不想救人,只需带着龙渊剑远走高飞,以他的轻功,我们绝追不上他……”

    沐青莲皱眉:“可是……”其实这些道理他心中早已明白,然而他心中却仿若压下一块巨石,几乎无法呼吸。卓小星坠落悬崖的刹那,他的心仿佛一起坠落,等他回过神来,便见到李放如飞鸟般的凌空一跃。

    听闻谢王臣向他解释李放轻功超凡,应可救卓小星脱险,建议两人先行前往蜀山剑阁等待之时,他心中首先泛起的竟不是宽慰,而是一种微酸的嫉妒之感。

    为什么,那个人为什么能做到连自己也做不到的事。

    他喃喃道:“可是……那位竟陵王殿下为什么会要冒死去救卓姑娘,他们根本素不相识……”

    谢王臣看着他的表情,好一会才失笑道:“原来沐公子早已对卓姑娘情根深种,难怪……”他认真想了想:“若说李放对卓姑娘一见钟情,也不是没有可能,卓姑娘乃是名门之后,更有天人之姿,竟陵王今年已二十有三,迄今中馈尚虚,若是有意,也不奇怪……”

    眼见沐青莲脸色愈来愈难看,他微微一笑道:“不过,据闻自竟陵王十六岁之后,嘉平帝多次为他挑选名门之女,却皆为他所婉拒。有人说他常年随清徵真人在山中修道,早已抛却凡俗爱欲,之所以没有出家只是嘉平帝不允罢了。最后,听说是清徵真人亲自进宫了一趟,才打消了嘉平帝为他选妃的念头。数年来,我也从未听说他亲近女色,沐公子大可不必杞人忧天……”

    “山中修道……不近女色?你的意思是说竟陵王其实是个在家修行的出家人?”

    谢王臣摇头道:“我可没这么说,只是金陵坊间有这样的传闻而已……”

    想到谢家在金陵的实力,想必消息应该不至于舛误,沐青莲这才暗中松了一口气。

    就在这里,门外传来一道喜悦的声音:“沐公子,谢公子,你们看谁来了——”

    沐青莲心中大喜,立刻迎了出去。只见卓小星开心地向他奔了过来:“沐公子……”

    劫后余生,两生欢喜。谢王臣与李梦白自然都是知情识趣之人,嘻嘻一笑,便一起离开。

    沐青莲将卓小星从头到脚仔细打量了一遍,确定没有事,才微笑道:“幸亏没事,不然我这一辈子也无法原谅自己……”

    卓小星笑道:“沐公子别这么说,是我自己不小心失足罢了,和你又有什么关系?”

    沐青莲懊恼道:“我只恨自己没有早一点拉住你。对了,那位竟陵王呢,真的是他救了你吗?”

    卓小星点头:“不错,我们回来的路上又遇上了魔教的人,他为救我受了重伤,现在江师兄在照顾他。”

    “又是魔教,真是阴魂不散。”他的目光不由露出忧虑之色。

    “不过,李阁主已经将他们赶走了。在蜀山剑阁的范围内,想必他们不敢再造次。”

    沐青莲脸色稍缓,又问起她坠崖之后的事来,最后漫不经心地问道:“竟陵王既然两次夺剑,又为什么救你?”

    卓小星自出瀚海以来,身边亲近之人如唐啸月与杨桀纷纷离开,唯剩下沐青莲一人在自己身边。虽然他并非鸣沙寨的人,但心知他爱慕自己,不免更增几分信重。少女此时正是懵懂蒙昧之时,沐青莲又本身江湖上一等一的江湖俊彦,又岂无情动之刻。只是,她每每想到自家偌大家仇,朝不保夕,又岂能相累他人,于是将这种感情默默放在心底。

    此时听闻他数次将话题扯到李放的身上,又怎会不明白他的意思。她诚恳道:“此事我也曾问他,他说他曾与我父亲有过一面之缘。他救我,想是因为过往的情分吧。”

    沐青莲见她神色如常,这才放下心来,拉着卓小星坐了下来,献宝似的拿出一盒糕点来:“这一路上你肯定累坏了,也没吃上什么东西。这蜀山剑阁的伙食不错,午膳中有一味海棠酥,又甜又软,我想着你肯定爱吃,特地留下一盒,你快尝尝看——”

    卓小星打开盒子,粉色的糕点做成花瓣形状,造型小巧精致,轻咬一口,更是甜软酥嫩,直入人心。

    不知为何,素来喜甜的她突然觉得滋味寡淡,她蓦的有些怀念起与李放在崖下吃的烤肉了。

    第37章 剑之诅咒

    第二日一早, 卓小星便见到李梦白站在门外,说剑阁之主李空花要见她。

    沐青莲本来欲陪她一起去,但是李梦白却说阁主只见卓小星一人, 便只好作罢。

    卓小星跟着李梦白穿过无数曲折的栈道,才到了后山李空花所居住的空明殿。

    空明殿虽名为殿,其实只是一座位于山中的简易小楼。小楼不过上下两层,别说与天门峰上巍峨的剑阁建筑群, 就连卓小星昨夜所居的“凉风居”都颇有不如。不是亲眼所见, 卓小星实在难以相信曾经大周王朝尊贵的七公主,蜀山剑阁堂堂掌门竟然居住在如此简陋的地方。

    李梦白解释道:“阁主素来喜欢清静, 自九年前就一直独自住在这里。她虽然是掌门,但是素来深居简出,阁内一些庶务素来都是由几位执事长老打点,除非是有极为重要的事情掌门才会亲自处理。说起来,昨日可是阁主这几年来第一次离开剑阁呢……”

    卓小星听了,心中生起淡淡的感激之情, 对这位救了她的剑阁之主也愈加好奇。

    李梦白轻轻敲了门:“启禀阁主, 弟子李梦白已经将卓姑娘带到。”

    门扉无风自开, 李空花清冷的声音传来:“卓姑娘请进来,梦白可先回去,午时再来。”

    卓小星进入小楼, 只见不大的地方唯有一案、一柜、一桌、一蒲团, 布置很是清雅。室内唯一的装饰便是那案头的两盆兰花, 此时正是花期, 开得很是喧妍, 暗送幽芳。

    可是她毫无赏花的兴致, 目光紧紧投向旁边半开的剑匣。一柄断剑正安静地躺在剑匣之中, 剑身已断,犹然发出森寒的冷光。

    这柄剑她再熟悉不过,正是龙渊。自幼年之时,她便时常见到父亲悬佩此剑。人人都说此剑乃是护国之剑,只要有此剑在,凉州城便可永不受外敌侵害。她只要看到这把剑,她的心中便无限安宁。可是后来,父亲奉诏东征,不久之后竟传来人亡剑失的消息。而她下决心跟随杨桀学武之时,更是立下重誓,龙渊重现之日,便是为父血恨之时。九年之后,她终于再次见到龙渊,却已是一柄断剑。

    那天,她找到欧冶神机,询问此剑可有修复之法。这位名满天下的神铸抚剑,长叹一声:“将军已死,断剑何生呢?”

    她一路护持此剑前往金陵,固然是想借南朝之力北伐慕容氏,更是心怀有朝一日能修复此剑,再现昔日荣光的渴望。

    李空花昨日将她带回剑阁便匆匆离开,今日却在此地召见她,莫非正是为修复龙渊剑之事。她的声音微微有些颤抖:“阁主,此剑可有方法修复吗?”

    李空花看着她,面上竟隐隐露出悲戚之色。她点头道:“我昨日与铸剑楼数位长老讨论过,此剑剑阁确实能修复,可是卓姑娘真的要修复此剑吗?”

    卓小星一愣:“阁主此言何意?”

    李空花微微叹息:“恐怕你还不知道,此剑……并非为别的兵器所断,而是你的父亲临终之前以内力所折断……”

    卓小星失声道:“怎会如此?”

    “我也是见到此剑方才得出如此结论。在我少年之时,此剑便一直在保存在皇宫的武库之中。武库中遍集天下名锋,天下十大名剑中就有五把曾经保存在那里,可是从来没有任何一柄剑能在龙渊剑留下最微小的缺口。所以昨日无方剑楼的那位沐公子称此剑为他人所断,我心中便十分惊疑。因为即使是我全力出手,亦无法做到。你看——”

    李空花手腕一振,腰间长剑已然出鞘,剑光璨若星光,极为炫目,长剑向剑匣中的龙渊断剑斩去,两剑相击,仿若一场近距离迸发的烟火。

    剑光之后,只见龙渊剑身毫无痕迹,而李空花手中之剑竟然出现一道极为微小的划痕。

    李空花道:“此剑是我的配剑,便是出自当年大内武库,乃是天下十大名剑中排名第七的明镜秋霜。刚才若非我以自身内力护持此剑,恐怕此剑已然折断了。”

    她指向龙渊断剑的缺口道:“兵器若是为其他更为锋利的兵器所断,必然留下一些不平整磨痕,剑身应该还有一些裂痕。可是龙渊剑的剑身极为干净,断面更是平整光滑。像是被某种极为霸道的刚劲所折断,当此世上,有如此能力,又会这么做的人,唯有你的父亲卓天来。”

    卓小星瞠目结舌:“可是父亲为什么要这么做?”

    “因为你的父亲并不希望卓家再有人用上这柄剑,特别是你,他不希望这把剑有一天会回到你的手上。这柄龙渊剑对于卓家来说,并非荣耀,而是诅咒……你的父亲,他想保护你……”

    卓小星浑身一颤。

    李空花叹了一口气,道:“我想你已经知道了龙渊剑与你卓家的渊源。自卓家第一代家主卓琉奉诏带此剑立下不世之功开始,此剑给卓家带来无上的荣耀,也带来了卓家历代的悲剧。因为龙渊剑是一柄英雄之剑,却也是一柄至邪至鬼之剑……”

    当年卓琉北征之时,他手中只有六万兵马,面对北狄二十万的军力,纵然他百般骁勇,仍然寡不敌众,很快大军便被北狄杀得四散奔逃。他身为败军之将,逃回去也是一死,恐怕还要连累家中亲眷,便想拔剑自刎,能留下忠义之名,保全家人。

    可是就在他刎颈之时,一股雄浑霸道的力量从剑身直灌入他的身体之中,他感觉身体一阵灼痛,奇经八脉仿若被洗髓一般涌入无穷的力量,他不仅未死,还获得了近乎鬼神的神力。那一夜,他化身修罗,变得嗜血好杀,手持龙渊剑,斩杀北狄上万勇士。北狄大将被这种神威所慑,下令连夜退兵。卓琉也因为战至脱力,倒在血泊之中。

    等到天明的时候,大周士兵们将他从北狄人的尸堆中挖出来,奉为大周朝的战神。可是此时的卓琉发现自己不但失去了昨夜那万夫莫敌的神力,甚至连自己本身的功力也全部失去,甚至不如一个普通的士兵。

    一个月之后,卓琉回到稷都,他不敢隐瞒,将此事如实秘报武祖,并拒绝武祖的全部赏赐,称自己已无力报国,只求辞官归隐。

    武祖李芝龙越想越不明白,回到后宫将此事告知皇后沈镜。沈镜为此专门回到琅嬛胜地,翻阅无数藏书,认为此事应与龙渊剑有关。此剑不仅是一柄独一无二的神兵,其中还封印强大到足以摧毁一切的力量,而召唤这种力量的媒介便是人的鲜血。

    当卓琉拔剑自刎之时,他的鲜血沾到了剑上,剑中的鬼神之力被激活,助他大败柔然大军。而战斗结束之后,他的全部功力便如同祭品一样被收回到了剑中。但是,这种鲜血的媒介只可通过血脉传承。沈镜找了无数人来以血试剑,却再没有人能激活剑中的神秘力量。

    随后,此剑被供奉在太庙之中。武祖没有允准卓琉的辞呈,反而加封他为世袭罔替的镇国侯,将自己的嫡女曦圣公主下嫁给卓琉。

    一年之后,曦圣公主生下一子,取名卓昀。在卓昀两岁之时,卓琉便已去世,年仅二十七岁。据皇室密载,此剑开封之后,不仅会吸纳使用者的内力,还会吞噬其生命力。卓琉回京之后,身体便已每况愈下,即使武祖命太医全力救治,花费无数珍稀的药材。也只为他延续了三年的寿命。又三年,武祖李芝龙与皇后沈镜双双薨逝。彼时北狄已然没落,柔然部族兴盛起来取代了北狄。武祖临终之前将龙渊剑的秘密告知嗣君景帝,并要求景帝善待卓家后人,以防柔然进犯。

    二十年后,北境果然再次发生战事,卓昀再次带龙渊剑出征再次大败柔然大军。龙渊剑神秘莫测的力量让景帝惊叹,也让他感到恐惧,这样恐怖的力量竟然由卓家的血脉掌握,而并非是帝室所掌控。如果有一天卓家想要举兵反叛,李周皇室又何来反制之力?最可靠的方法便是毁去龙渊剑,可是景帝却犹豫了。若毁去龙渊剑,一旦北方蛮族再次南下,又有何人可以抵御?

    卓家为内忧,柔然为外患。就在景帝两难之时,当时的国师黄尘道人向景帝献计,称有一个办法可以让龙渊剑接受帝室之血,将龙渊剑让帝室血脉掌控,这个方法便被称为融血之法。龙渊剑已认卓家血脉为主,这一点无法改变,但通过改变卓家的血脉,也可以使之与帝血无限接近。那便是将帝室的嫡公主,皇帝的同母胞姐妹不断嫁入卓家,经过数代之后,可使卓家之血与帝血无限同源。

    卓小星这些日子经历了种种匪夷所思之事,都没有此刻从李空花口中听到的秘闻更为离奇,偏偏她却不能不信,因为李空花不仅是剑阁的阁主,还是大周朝的公主。

    “所以你与父亲的婚约,便是因此而来吗?”

    作者有话说:

    这几章主要是听李空花讲过去的事,李空花讲完之后,本文的整个故事背景才算拉完,接下来的剧情就会顺很多,节奏也会加快了。

    第38章 往事空花

    李空花点点头, 陷入缥缈的回忆之中:“我三岁的时候,我母亲生了弟弟,弟弟出生便被立为太子。自那之后, 父亲便格外宠爱我,五岁的时候,我便知道卓家的独子卓天来便是我未来的夫君。他的母亲是我的姑姑,因此他也自幼生长在宫闱之中, 与诸皇子一起进学。他少年之时便极为颖悟, 被太傅称为百年来难得的大将之才。我们一起长大,我倾慕于他, 他对我……对我亦是极好的……”

    “可是在我十二岁的时候,一切都变了。他突然离开稷都,不告而别。我四处派人打探他的行踪,却毫无消息,直到我十五岁及笄那日,才收到他的一封信, 说他永不会回京, 让我另择驸马, 以免空误容华。父皇极为震怒,要以抗旨之名将卓家下狱,那时我心中实在是爱极了他, 想着他有一天会回心转意, 力劝父亲改变主意。就算他不慕繁华只慕江湖, 我也愿意放下公主的身份, 陪他江湖偕老。那年蜀山剑阁之主飞流剑吕银河前来稷都, 我知道消息, 便求他收我为徒, 拜入剑阁学艺。那时,卓天来在江湖上已薄有声名,我派人送信给他‘君若在朝堂,我便是公主;君若在江湖,我愿濡沫江湖’,可是他却没有回信。

    “在剑阁的时间很漫长。这里的生活与皇宫之内完全不一样,我潜修剑艺,只为有一天能再站在他身边。就这样,十年的光阴恍如一瞬。可是没想到,等我终于武艺大成,觉得自己可以站在他身边的时候,却得到他已经成婚的消息,他的妻子便是你的母亲商无音。

    “那时我的心中愤怒、痛苦,又迷茫,我一路杀入凉州,给他发下战书。可是他并没有来,来的是你的两位叔父计无咎与陆万象,他们说卓天来已不愿再见我,劝我回到剑阁。可是我不甘心,嫉妒与爱憎之心让我陷入迷障,我当场立誓,如果他不敢见我,我便要每天杀人。他一天不见我,我便杀十人,十天不来,我便要杀百人。我要让整个凉州城为他的负心陪葬……”

    卓小星心里一颤,面前的李空花一身白衣若雪,气度高华,万万想不到她竟有如此歇斯底里的一面。她的声音出奇的清冷沉静,仿佛只是说着与自己毫无相干的故事。

    “我终于还是在凉州城外的落霞峰见到了他……那时我已经走火入魔,我想既然他已不再爱我,我便不如死在他的手中,我要让他一辈子后悔负疚。可是,他始终不愿意对我出手,无论我怎么逼他,他都不肯拔剑。那时,我才知道我苦练十年的剑法在他眼中是多么的不值一哂,就连让他拔剑也做不到……

    “在天明的时候,陆万象找了过来,说他的夫人产下了一个女婴。他是那么的激动、狂喜,他当即抛下我回到凉州城,甚至没有多看我一眼。我跟着他们一起来到凉州城主府,他抱着女儿与商无音在一起,眼中满是温柔与爱意。直到那一刻,我才真真正正地认识到,这个我爱了二十年的男人,是真的不再属于我了。我几乎已经疯魔,我恨卓天来、恨商无音、恨那个刚出生不久的婴儿,甚至恨我的父皇,为什么要给我订下这样的婚约。在那一瞬间,我想杀掉那个刚出生的婴儿。所有人围在一起欢笑着,没有人注意到我,我的剑很快就刺入到那婴孩的后颈之上,只需稍微用力,那个婴儿就会登时气绝,再也无法醒过来……”

    卓小星听到这里呼吸几乎骤停,这个故事她本在青泥驿站听那说书人吕秋说过一次,可是此刻从李空花口中说起,更是惊心动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