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刀照雪 第10节

作品:《携刀照雪

    不知是不是有人存心闹场子,这次他才刚开口,便又有人道:“不听,不听,这段子也是老生常谈了,吕先生是掌柜的专门请来的,难道就没有一点新鲜的……”

    有的是看热闹不嫌事多的,纷纷附和道:“正是正是,老板让吕先生讲点新鲜的,咱家一定多多买点好酒支持。”早有人带头道:“小二,先上十坛的杏花村,再要十斤的切牛肉佐酒……”

    那吕先生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咬了咬牙道:“那末学就给大家说些新鲜的。大家都知道十八年前卓将军在雪岭关一剑破魔教之后不久,便被封为柱国大将军、凉州都护,镇守西北。大家可知其中缘由?”

    此言一出,四座惊异,不少人露出沉思之色。就连卓小星与沐青莲都面露惊异之色,不约而同将目光投向坐在一旁的唐啸月身上。唐啸月身为卓天来的结义兄弟,对于此事必知内情。而那唐啸月从始至终都在看着那说书人,可是他早已神游天外,仿佛陷入了久远的回忆之中,对二人的目光毫无觉察。

    自古以来江湖是江湖,朝堂是朝堂,并非是武功高强,就能领军拜将,成为一镇诸侯。那吕先生见无人能答,嘿嘿一笑道:“此事说简单也简单,世人都知道卓天来在二十年前横空出世,带领鸣沙七义生擒十大罪者。可是在此之前,卓天来是何人,他的父母兄弟又是何人,反倒从来没有人在意过。那卓天来虽是一介江湖草莽,可他却出身于大周朝一等一的清贵世家,世袭罔替的镇国侯府。他的父亲正是大周朝最后一位镇国侯卓铭,其母亲正是承圣帝皇帝李楠的长姐碧华长公主李栖迟……十八年前,柔然东侵之际,正是卓铭亲率十万大军迎敌,但是这位卓将军却在西北染上风寒,一命呜呼,父死子继,卓天来因此继大将军一职,得胜之后又被承圣帝封为柱国大将军,镇守西北……”

    沐青莲张大了嘴巴,此言实属匪夷所思。假如此言为真,卓家恐怕与周朝皇室关系匪浅,可是此言却从未见闻于江湖,当初卓天来封大将军之职时,也从未有人提起他与卓铭的关系。

    他诧异地看着卓小星,仿佛想要从她口中得到答案,谁知卓小星竟是比他还要吃惊,低声道:“你别看我,我也不知道此人所言是真是假。父亲……从未给我说过家里还有其他的人,我也从未听说过什么镇国侯府。”

    那说书先生见一下子便将众人镇住了,很是得意,接着道:“说起这镇国侯卓家可是大大有名,先祖名为卓琉,当年周朝太/祖皇帝起兵立国,这位卓将军便跟随在身边。后来恰逢北狄进犯中原,太/祖病重不能起,而北境守军屡败屡战,太/祖命卓琉代圣驾出征,甚至将太/祖的佩剑龙渊剑赐给他。结果卓琉以六万人马大败北狄二十万人军,卓琉将军如此大功,因此被封为世袭罔替的镇国侯。在这之后,卓家每一代都有名将出现,守卫北境。”

    有人摇头不信:“吕先生可不能因为卓将军与那镇国侯卓家都姓卓,就认为两者有关系。我也姓李,难道我去金陵,嘉成帝就会将皇位让给我坐不成?”

    也有人道:“不错,既然是世袭罔替,那卓将军为何没有世袭镇国侯的称号,而是被封为柱国大将军?”

    那说书先生正色道:“大家可别不信,听我细细道来。这镇国侯府是北周朝一等一的尊贵世家,为何如此说,李周皇室对卓家可谓圣眷恩隆,自卓琉之子开始,卓家每一代皆尚公主,几代下来,卓家血统早与李周皇室水乳交融。既然娶了公主,历代卓家家主无一人纳妾。可是也正是这个缘故,卓家血脉一直并不繁盛,近几代以来甚至成了一脉单传。卓家虽然清贵无比,因只与李周皇室通婚,也别无姻亲势力,竟成为北周一朝的孤臣,也算是独一无二了。卓天来在童年之时便已定亲,未婚妻正是承圣帝李楠的七公主李空花……”

    人群中忽然传来“呀”的一声惊呼,听声音似乎正是之前蜀中剑阁的那位李师妹。

    “卓天来的母亲正是承圣帝李楠的长姐碧华长公主,因此卓天来少年之时得先太后宠爱,成长掖庭中,这位七公主小他三岁,两人也算是青梅竹马。按照传统,公主及笄之后两人就会完婚……”

    偌大的客栈除了吕先生不疾不徐的声音,几乎别无声响。卓小星更是怔愣,她第一次从别人口中得知一个与自己所知完全不同的父亲。如果这位说书先生所言是真,那父亲后来又为何离开卓家,闯荡江湖,成为鸣沙七义中的老大,而且终其一生与镇远侯府再无一丝牵系。

    “可是就在卓天来十五岁的时候,他忽然离家出走闯荡江湖,从此一去不复返。三年之后,七公主已至及笄之年,可是卓天来仿若从人间消失一般。承圣帝恼恨卓家,意欲为女儿另择驸马。可是七公主却不肯,自请拜入蜀山剑阁,成为前任剑阁之主飞流剑单银河的关门弟子。据言当时公主说:‘君若在朝堂,我便是公主;君若在江湖,我愿为濡沫江湖’。可是等到卓天来再次出现的时候,已经是很多年后。他已经成为了鸣沙七义中的大哥,做下许多义薄云天,名扬江湖的大事。他的身边也已经有了另外一个女人,就是他的妻子商无音。”

    “那后来那位七公主如何了呢?”问话的正是蜀山剑阁的那位李师妹。

    那吕先生微微叹息一声:“若是你喜欢的人背弃婚约,令娶他人,你会怎么做?”

    那位蜀山剑阁的少女想了想,恨恨道:“若是我,定要杀死这负心薄幸之人,方能一消我心头之恨——”

    那吕先生笑道:“姑娘果然是性情中人,那位七公主便也是如此选择。其实在那位七公主前往凉州的前一年,也就是是雪岭关大战之时,蜀中剑阁也曾派出弟子参战,可惜那时公主剑法尚未大成,尚在闭关,所以并未参与。等她从师兄师姐口中得知此事,已经过去一年多了。那李空花自剑门一路直入凉州,横挑西北江湖一百五十九名剑者,名动江湖。鸣沙七义之中的计无咎与陆万象先后前往拦截,可是都未曾成功。李空花与卓天来约战凉州城外的落霞峰。可是两人战至半酣之时,卓天来却忽然得知消息,就在当晚,他的夫人为他生下了一个女儿。卓天来心中狂喜,当即抛下李空花返回凉州城。李空花本来情志迷乱,连番大战后到凉州城之时神智已是强弩之末,没想到在战中又被卓天来抛下。她迷迷糊糊地跟随卓天来进入凉州城,看到卓天来从夫人手中接过女儿满眼洋溢的笑容,竟然一念之下,心生魔念,就想杀死那个初生未久的婴儿……当时,她的手中长剑已经刺入婴儿的后颈,刺出一道月牙形的剑印……”

    卓小星呼吸几乎一停,如果这说书人所言是真,那个初生未久的婴儿应该便是她自己了。她摸了摸自己的后颈处,那里自幼便有一处月牙形的印记。

    作者有话说:

    注【1】:三尺龙泉万卷书,上天生我意何如?不能报国安天下,枉称男儿大丈夫。

    原作者:关汉卿出处:出自《关大王独赴单刀会》

    第16章 卓家往事

    “所有人都是万分惊骇,眼见那个婴儿就要陨命剑下,卓夫人当场昏厥。就在这时,婴儿突然发出了一阵洪亮的哭声。李空花迷醉的神识立刻被这道哭声唤醒,动作一顿。那时卓天来已经反应过来,便将婴儿抢入怀中,说道:‘公主,卓某自知负心,但是稚子何辜。你我之间若是结合,将是巨大悲剧。自我之后,再无镇远侯,卓家也不会再有驸马。你若是心中不忿,卓某这条贱命可任你处置’。李空花却叹息一声:‘我今日一念入魔,几乎杀死一名幼子,就算你不怪我,我也无颜再面对你。你我之间的恩怨,就此结束吧。自此之后,你活着一日,我不会再来西北。但是我活着一日,你也不可进入巴蜀之地’。说完竟然飘然离去。”

    那说书人轻轻喝了一口茶,悠然道:“因为卓天来本来出身镇国侯府,所以在大战之后顺理成章的便继承了镇国侯的十万精兵,领柱国大将军,镇守西北。又因为与七公主的这段恩怨,所以卓天来并未继承镇国侯的爵位……”

    故事终了,围观者有人骂卓天来负心薄幸,也有人赞那七公主性情贞烈,有情有义。

    不管怎么说,在如此无聊的雨夜听了这么一段故事,大部分人都感觉兴致盎然,呼喊小二添茶增酒,以示支持。

    卓小星却忽然长身而起:“先生这个故事说得很是精彩,但是本姑娘却想请先生再说说另外一段故事。”

    那吕先生一愣:“什么故事?”

    卓小星凛声道:“就请先生说一说这位卓将军是如何身故的故事。”她从怀中掏出一张一万两的银票,放在桌上:“若是说得好时,这一万两银子就算是本姑娘付给朱老板的茶水费。”

    四座皆惊。

    那吕先生汗流浃背道:“这卓将军是如何身亡,末学并不知情,请姑娘先将银票收起。”

    卓小星道:“那卓将军与七公主之事,你又是如何知情。”她凌空一闪,如灵蝶飞舞,转瞬已经到了那吕先生的身后,将他的后颈拎起,神情立增数分冷厉:“是何人指使你到我面前,说这样的一番故事。”

    那吕先生挣扎道:“姑娘住手,末学不过是道听途说而已,并无人指使,是朱老板邀请末学前来……末学并不知何处冲撞了姑娘……咳咳咳……”

    他的衣襟被勒在脖颈处,卡住无法呼吸,双眼一翻,眼看就要晕死过去,卓小星这才将他放下。

    西北角落里坐着的一位高瘦的道人也突然站起,摸出一张一万两的银票,道:“贫道自出江湖以来,便一直仰慕如卓大侠这样的英雄人物,未料竟然英年早逝。吕先生若是也道听途说其中故事,不妨与大家分说分说。这一万两银子也算贫道的茶水费了。”

    这时房内东首传来一袭冷冷的女声:“想不到魔教的捉鬼道人竟然也是卓大侠的仰慕者,可真是天下奇闻。”那女子大约二十四五岁,身着绛紫,面似桃花,修鼻红唇,而黛眉入鬓,一双美目深若寒潭,颇有冷艳傲然之感。

    在场众人闻言大惊失色,没想到这位看起来其貌不扬的瘦道人竟然是魔教五老之中的捉鬼道人。听闻魔教早已不涉足中原,没想到此人竟然会在这里出现。已经有些胆小的开始盘算有没有什么地方可以暂避风头。可是身处僻壤,兼外面风雨大作,又能避到哪里。

    捉鬼道人遥遥看了那女子一眼,冷笑道:“怎么,难道‘玉药天香’萼绿华怕了吗?还是当年卓天来之死与你们琅嬛胜地有关,因此怕被别人知晓?”

    那女子并不答话,冷哼一声,随手将头上的一股珠钗拔下:“小二,将这金钗拿去,与姑奶奶换酒。”这金钗看似简单,不过钗头缀以一颗明珠。可是细看之下,便会发现,这金钗采用的是罕见织金之法。将黄金融成丝线再编织镂刻而成,小小的钗身之上山水人物,栩栩如生。那钗头珍珠更是罕见的深海明珠,幽光闪烁。恐怕此钗价值更不下万金。

    这女子此刻提出将这金钗换酒,自然不是因为她恰好手上缺少银钱。而是回应那捉鬼道人的话,拿这金钗当做听那说书先生的茶水费。

    这时一旁却另传来一个女声:“师姐息怒,可别被这道人激将。”

    众人望去,却见这女子身旁,另坐着一位雪衣少女。那少女梳着随云髻,耳侧秀发垂髾,堪堪挡住了精致的耳朵,却挡不住娇脸的粉白,那种白,是干净极了的,如冰如雪,却并不似冰雪那么清冷,仿若朗照的明月一般。配上这一身雪白恰似夏日茉莉,清香怡人。

    那紫衣女子望向雪衣少女,目光中略带一些柔和:“嬛嬛,你不用管这些。我琅嬛胜地的名声,可容不得外人侮辱。”

    那雪衣少女似乎有些懊恼,圆溜溜的眼珠子一转,叫来店小二:“小二,你们店里面还有什么好酒好菜好吃的点心,通通给本小姐上一份。”

    随后又瞪向仍在坐在堂中的吕先生:“那说书的,既然师姐让你讲,那你就好好讲一讲,我们琅嬛胜地的钱可是从来没有白花的。”

    沐青莲与唐啸月对视一眼,都慢慢握上了手中的兵器。先是蜀中剑阁,接着是魔教,再然后是琅嬛胜地。今日之事恐怕不会如此简单,这个小小的山驿在如此雨夜竟然会同时出现这么多的大人物,谁也不知道此时台面之下还涌动着多少暗流,而许久未见的朱雀圣使陆瑶姬与青龙圣使辛可又在何方。

    卓小星仍然站在吕先生的旁边,看上去气定神闲。

    沐青莲眉头微微皱起,卓小星这几日刻意放慢行程,似乎是在有意拖延时间,不然三人此时或许已经接近剑门关。再观她今日的举动,似乎对今日发生之事早有所料,若是如此,她的目的又是什么?

    这时,二楼之上走下一位童子,手中拿着一木制托盘,托盘之中竟是一箱明灿灿的黄金:“我们主人说了,未想到今夜的雨驿如此热闹,既然如此,我们公子少不得也要来凑一凑热闹……”

    吕先生哑声道:“贵主何人?”

    童子答道:“金陵谢家,谢王臣。”

    江湖上没有人不知道谢王臣三个字代表的分量。

    纵然金陵谢家数百年来一直是江南一望,真正让谢家闻名天下的时间却还不算久。九年前,前周覆灭,士族争相南渡,惶惶如丧家之犬,急急如漏网之鱼。金陵谢家并未轻视这些南渡之人,倾举家之力帮助南渡士族在江南重新安家立业,更出钱出力,招募军队,守护长江沿线。更有传言,嘉成帝得以称帝,便是得到了金陵谢家的大义支持。所以在嘉成帝称帝之后,金陵谢家一举成为南朝第一世家。

    谢王臣便是金陵谢家的长孙,亦是南周二皇子广陵王李昶的好友。他在某种程度上正是代表了南周朝廷。

    那瘦道人笑了:“有意思,有意思,没想到金陵谢家也来凑这个热闹,似乎传言非虚……”他看向卓小星:“想来堂中的这位女侠,便是江湖传闻中卓天来的女儿卓小星了,那么龙渊剑也是在你的手上了?”

    早有人看到她的后颈之处,叫道:“她的后颈真的有一个月牙形的剑印,天啦,她竟然是卓大侠的女儿……”

    人群中叽叽喳喳,大部分人都已经看出今晚之事绝不寻常。魔教、琅嬛胜地、金陵谢家,现在竟然连卓天来的女儿也出现在此。而事情的焦点更是围绕在九年之前身死的柱国大将军卓天来死亡的真相。此事绝非寻常之人所能参与,江湖之事,知道的越多,死的越快。若非雨夜实在无处可去,只怕很多人只想就此离去。

    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的投向场中央的吕先生身上,他究竟知不知道卓天来的死亡的真相,又是否会说出呢?

    那吕先生苦笑道:“看来我若无法回答卓姑娘的问题,只怕今日无法离开这青泥驿了。”

    卓小星轻轻一叹:“自家父去世以来,我身为人子,无时无刻不想为父报仇雪恨。可其中缘由究竟为何,却连几位叔父都不得而知。我虽不知先生究竟是何人,有何目的,既然先生知晓许多连我这个卓家后人都不了解的密辛往事,必非寻常人,说不定也清楚家父死亡的真相。若先生愿意说出,我愿意以此宝剑相赠。”

    她的手轻轻一扬,手中竟然多了一柄宝剑。她将宝剑抽出。唯见剑身冰沉如水,却自有一道皓光直冲斗牛,几乎隔开雨幕。

    此剑,正是天下十大名剑之首的龙渊剑。

    眼见龙渊剑出世,场上发出一阵轻喝之声。

    卓天来作古多年,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见到这柄传说中的龙渊剑。场中所有的目光瞬间集中在卓小星与她手中握着的龙渊剑之上。

    第17章 暗夜毒针

    那瘦道人长身而起,盯着长剑,啧啧叹道:“龙渊……真的是龙渊剑……这把剑果然在你的手上……”

    沐青莲一惊,这柄龙渊剑按照约定是要送往金陵交到广陵王李昶的手上,没想到卓小星竟然要将之拱手让出,他哪里还坐得住,几乎就要跳起。

    一双大手按住了他,是唐啸月。

    “别动,先静观其变吧。我了解小姐,她必不会背约,沐公子稍安勿躁。”

    那吕先生摇头苦笑:“这哪里是谢礼,是追魂咒还差不多。只怕吕某今日接了此剑,明日就会曝尸在某处荒野。关于卓将军之死,在下虽有几分猜测,但并未实证,卓姑娘若执意要听,末学也可姑且一言,至于能不能信,就看卓姑娘自己了。”

    “吕先生请讲便是,是真是假我自会分辨。”

    那吕先生喝了一口茶,清了清嗓子道:“说起来,卓将军的死因便与卓姑娘手上的龙渊剑有些关系。”

    “哦?”

    “姑娘既然拿着此剑取道南下,想必也已经知道此剑来历。此龙渊剑原属大周皇室,传承至今已有两百余年,大周武将遇到敌我悬殊的战事之时,多被赐予此剑,一者为鼓舞士气,二者便是此剑乃是太-祖李芝龙得自天授,自有神力。可是每一任将军得胜回朝之后,均会将此剑奉还,供奉太庙之中。十八年前,魔教东征,与此同时,数十万柔然骑兵兵临西北。虽然卓天来率领鸣沙七义在雪岭关大败魔教,但柔然铁骑并未败走。卓铭将军临死之前,上疏承圣帝让自己的儿子卓天来承袭爵位,继大将军之位,统筹西北战事。承圣帝虽然对卓天来之前离家出走,不肯娶公主而另娶他人不满,但是还是准了卓铭的奏疏。并赐给卓天来龙渊剑,以示信重。后来卓天来果然大破柔然大军,被封为西北都护,坐镇凉州。但他却并未奉旨回到京城面圣受封,也未将龙渊剑奉还皇室,而是留在了自己手中。”

    “此举大大地引起承圣帝的猜疑。龙渊剑素来号称‘王权之剑’,卓天来私自占有拒不归还,不管是何原因,其心颇有可议之处,自此在承圣帝心中播下怀疑的种子。第二年,卓天来的夫人商无音病故。承圣帝为了表示安抚,下诏将十三公主赐婚给卓天来,可是却被卓天来以卓家绝不会再尚公主为由断然拒绝。第二年,东胡族进攻东北,坐镇幽州的慕容傲大破东胡。承圣帝顺势封慕容傲为幽燕都护,以制衡卓天来,因此种下了前周灭亡的契机。”

    “慕容傲颇有心机,他知道以自己的实力尚无法与卓天来对抗,便将自己的妹妹慕容雪献给承圣帝为妃。这位慕容雪入宫之后,很快便得承圣帝的宠爱,封为雪妃,在她的枕边风之下,慕容傲的势力范围也越来越大,初时不过占有幽州之地,后来平州、蓟州、景州都归他节制。到承圣末年之时,慕容傲已然尾大不掉。偏生这一年,后宫出了大事,雪妃仗着皇帝宠爱,冲撞了仁圣太后,被仁圣太后杖杀。”

    “仁圣太后满心以为自己是为皇帝除掉了慕容家的狐狸精,却不知是给了慕容傲起兵的借口。慕容傲起兵反叛,一路南下。仁圣太后惊惧而亡,承圣帝慌忙下诏命卓天来勤王。卓天来收到圣旨之后,立刻点军东进,与慕容傲大军大战于涿州。西北军势如破竹,大败慕容傲兵马,一直将之驱逐回幽州。便在此时,承圣帝诏令卓天来将军务交给副将,回京受封。卓天来因此带着数十名甲士回京,却在途中遭遇伏杀……”

    卓小星喃喃道:“你是说父亲的死亡与承圣帝有关?”

    吕先生摇摇头:“我没这么说,这是你自己的猜测……”

    卓小星又道:“既然西北军本已击败慕容傲,为何仅仅在父亲身亡二十多日之后,慕容傲便攻入了稷都,逼死承圣帝,建立北梁?”

    吕先生道:“这个问题末学曾有猜测,我认为慕容傲不过是诈败,幽州军看起来丢盔弃甲,其实损失并不大。他不过是在赌,赌承圣帝并不敢让西北军彻底击溃慕容傲,占据幽州之地。承圣帝固然害怕慕容傲,但是心中同样忌惮卓天来。可是卓天来从始至终并无反叛之心,不然只要他继续挥师北上,彻底打败慕容傲,占据幽州之地,再加上他的声望与武功,又何愁不得天下。他之所以愿意奉诏,只带数十名甲士入京,便是向承圣帝展示他并无反叛之心。而慕容傲也料到此点,在落日关设下埋伏,只要卓天来一死,计陆两人自然猜忌是承圣帝所下的黑手,又怎么会为他阻挡幽州军,慕容傲自然不战而胜。不过慕容傲只怕也没有想到,卓天来麾下第一人计无咎竟然也死在了落日关,陆万象一人独木难支,率军带着卓天来的灵柩撤回西北……这真是意外之喜。西北大军一退,又有谁人可以阻挡慕容傲的铁蹄。不过估计连陆万象也未曾想过慕容傲如此快攻破稷都,再兵临凉州城下。不然,纵然他再是悲愤,也应该会在幽州再将慕容傲大军拖上一段时日……”

    卓小星吁了一口凉气,心情复杂,难道真相竟是如此?

    唐啸月已不知什么时候站了起来,一双冷冽得眸子闪着精光:“先生所言,八九不离十。先生见识卓绝,绝不可能仅仅只是山野之中的一个说书人,先生今日出现在此,又有何目的。”

    那吕先生微微一笑:“末学奉命,只为在此等待卓姑娘,将当年事实真相告知卓姑娘。”

    卓小星心中一凛:“奉何人之令?”

    “这个问题,末学不能回答。但是末学能回答卓姑娘另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当然是卓姑娘日夜悬想的问题。”

    卓小星心猛地一跳,呼吸一顿。她平生最想知道的,便是当年杀死父亲的人究竟是谁,难道这个小小山驿的说书人会有答案。可是这个说书人似乎对卓天来及鸣沙寨当年旧事颇为了解,却不容她不信。她深吸一口气:“都是谁——”

    “是……”

    就在吕先生就要说出答案的那一刻,客栈之中灯火遽然全灭。凄风冷雨的夜,几乎伸手不见五指。只能听到卓小星急促的声音:

    “是谁——”

    黑暗之中却没有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