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之高嫁 第122节

作品:《八零之高嫁

    两个小孩的手,的确都热乎乎的,林雨珍说,“穿这么少,在外面待的时间长了就冷了。”

    因为烧着暖气,屋子里温暖如春。

    孙嫂给她倒了热茶,还端来一盘点心,说,“一路上累了吧。”

    林雨珍笑着说,“还好。”

    客厅了比以前多了一架钢琴,是许俊生才买的,前些天许俊生带着俩孩子去大姨家做客,大姨家有钢琴,诚诚和圆圆一下子就喜欢上了。

    闹着也要。

    许俊生就去琴行订购了几乎是最贵的一款。

    “雨珍,你看,还不错吧?”

    上辈子家里也买了钢琴,她闲着没事儿也学了学,虽然谈的不算太好,但也很能弹一些曲子了。

    林雨珍放下水杯,坐到琴凳上,循着记忆弹了一串音符,圆圆大声说,“妈妈,你会弹呀,真好听!”

    这钢琴买回家都好几天了,因为都不会弹,只能乱弹一气,都快沦为摆设了。

    林雨珍说,“我跟着同学学了一点,弹得不太好。”

    她弹了一首简单的入门级曲子《致爱丽丝》。

    一大两小听完都立即给她鼓掌,诚诚说,“妈妈,你弹得太好听了,你太厉害了!”

    圆圆也说,“对,妈妈什么都会,妈妈,你教我们弹钢琴吧?”

    会弹琴和教人弹琴,这是两码事,林雨珍教不了两个孩子,而且,她哪有这个时间啊,至多一周回来一次,经常是两周才回来一次的。

    还是得请专业的老师来教。

    她摇了摇头,“妈妈弹得水平很一般,而且不懂乐理知识,必须专业的老师教你们才行。”

    许俊生说,“我已经给他们找好了老师,明天就会来了。”

    第二天上午十点,钢琴老师如约上门了,这老师姓方,叫方晨,是一家音乐学校的钢琴老师。

    人长得不算太漂亮,但身材很好,很会打扮,因此整体加分不少。

    她谈了一首简单的《雪之梦》,弹完之后,诚诚和圆圆都感叹太好听了。

    于是就定下来了,每次一个小时,每周两次,方晨上门教学。

    上辈子,这个方晨也是孩子们的钢琴老师,孩子们都很喜欢她,许俊生对弹钢琴也很感兴趣,一来二去的就跟方晨很熟了。

    有一次,她出门逛街,无意间发现,方晨竟然做了许俊生的车,为此她和许俊生大脑,但后来事实表明都是误会。

    那天,是方晨说有急事,正好碰上了,只是搭载了许俊生的车。

    闹到最后,谁都没有错,反倒是她无理取闹一样。

    这辈子这事儿都还没有发生,她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太过敏感了,既然都是误会,所以还是用了这个方晨。

    毕竟她的专业水平还是毋庸置疑的。

    当然了,她顺便也是想看一看,以现在的眼光,到底上辈子那件事,她是不是真的无理取闹。

    方晨给孩子们上了一节课就走了。

    诚诚和圆圆新鲜劲儿都还没过去,很认真的坐在钢琴旁边练习指法,还会很认真的彼此纠正。

    第70章 工作

    两个孩子虽然都已经习惯了,妈妈在家待上两天就要离开了,但临走前,诚诚和圆圆还是哭了。

    孙嫂有点歉意的说,“今天两个孩子醒得都太早了。”

    林雨珍给两个孩子擦了泪,亲了亲诚诚,又亲了亲圆圆,说,“妈妈下下周还会回来的,并且会在家多待几天。”

    圆圆抽噎着问,“几天?”

    林雨珍说,“六七天吧。”

    诚诚有些质疑,“真的吗?”

    “那当然了,妈妈什么时候骗过你们啊?”

    因为马上很快就要放年假了,青县县政府最近气氛很轻松,莫县长早就说了,年底全体都有奖金,而且还会有过节的福利。

    后勤上准备的很简单粗暴,就是一块肉,一箱子蔬菜。

    老百姓过年,不就图个吃,图个乐呵吗,肉和菜全有了,白面馒头白面饺子也都不缺,也就成了。

    又发钱又发东西,这是多少年没有的事儿了。

    林雨珍却是有点忙,年底了,即便是小地方,各种总结会议也是一场接着一场,而且还经常是党委和政府一起开会。

    只要是文教卫体相关的,都需要她这个副县长来主持。

    但这种忙,和之前的忙不一样,这种是很有盼头的忙,她在会议上不但总结了今年的工作,还展望了明年的前景。

    希望明年青县各方面都再上一个台阶。

    年底了,许俊生也很忙,药材公司自身要完成盘点和清账,以及和其他往来的账目,还有外地也派驻了业务员,也要汇总各地的汇款。

    除了这些事儿,还有很多貌似不起眼的小事儿,但也特别重要。

    比如,珍生医药不会给客户提成,但过年过节会送节礼,今年的节礼准备的挺丰厚,有大米,有烤鸭,还有一桶花生油,都是大家伙儿能用得上的东西。

    公司规定的是,由业务经理负责分发给各自分管的客户。

    发生了李越勇的事情之后,珍生的大客户,许俊生都是攥在自己手里的,因此他也要开车给人送东西。

    这天上午,他拉了不少礼品,从公司里出来刚拐到大路上,就看到方晨焦急的站在路边,还冲前面的汽车招了招手。

    许俊生一看就明白了,估计是想搭载顺风车的。

    这种事儿不多见,可他也遇到过,现在北京也有出租车了,这种事儿就很少碰到了。

    他看见前面的车打开了车窗,但方晨一脸的失望,估计是车主没答应捎人。

    许俊生是个热心肠,主动招呼方晨,“方老师,你要去哪儿啊?”

    方晨看到他就笑了,挺着急的说,“我要回西城,家里有点急事儿!”

    “那快上来吧!”

    也是巧了,许俊生也是去西城,车子走到西单附近,方晨下车了,说了一大堆感激的话。

    许俊生不以为意,觉得这就是捎带手的事儿,开着车就走了。

    隔了两天,方晨来上课,下课结束之后也没走,而是陪着两个孩子一起玩儿。

    诚诚和圆圆都挺高兴,立即跟方晨显摆家里的玩具屋。

    这会儿,许俊生在客厅喝茶,孙嫂在做饭,陈姐见孩子们有人陪着,也去厨房帮忙了。

    方晨随意的问道,“圆圆,你妈妈怎么不在家啊?”

    “我妈妈在很远的地方工作,平时不在家。”

    诚诚很自豪的说,“我妈妈是县长,特别厉害。”

    这天中午,许俊生刚出公司,竟然又碰到了方晨,不过这次她倒没有急事儿,而且不是一个人,和一个朋友一起,说是来东郊这边吃一家刚开的饭店的。

    东郊这边,的确开了一家挺好吃的羊肉馆。

    方晨问,“许大哥,你这是回市里吗?”

    这次还是许俊生把方晨和另一个姑娘送到西城了,到这儿他还没多想,这都住在四九城,碰巧了也是有可能的。

    两个孩子的钢琴课,一周两次课,一次是周三,一次是周日。

    周日这天,方晨来上课,九点钟的课,十点钟上完,但她自个儿没走,而是跟着孩子们玩儿,玩到十一点多,许俊生说了一句留下来吃饭,她就真的留下来吃饭了。

    吃过饭,孩子们都睡午觉了,方晨不得不走了。

    但她却在过门槛的时候,不小心崴了脚。

    没办法,许俊生又开车送她回了西城,在胡同口,方晨说,“许大哥,真是不好意思,净给您添麻烦了。”

    “我爸刚托人买了顶好的白茶,见天儿的喝,您进来喝几口茶吧。”

    她说的挺随意,北京人互相串门喝个茶都挺正常的,而且这话容易产生歧义,许俊生就听岔了,以为方晨的爸爸在家呢,就跟着进去了。

    谁能知道,方晨家竟然没人,她爸妈都不在家。

    方晨手忙脚乱的要给他现泡茶,许俊生一脸不高兴的出来了。

    回到家,他就跟诚诚和圆圆说,“以后方老师不来上课了啊,爸爸给你们找别的钢琴老师。”

    两个孩子都还挺喜欢方老师的,都着急的问,“为什么呀?”

    许俊生说,“方老师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回不来了。”

    一开始,他总觉得,他这都结婚了,都有俩孩子了,是真的没往那方面想,现在一琢磨,这不是糊弄傻子吗,明眼人一看就能看出来,他这是当局者迷。

    这世上,哪有那么多巧合啊。

    指定是有人有心为之。

    两周后,林雨珍回到家,正好该是学钢琴的日子,她好奇地问,“陈诚圆圆,怎么不见方老师来呀?”

    圆圆回答,“妈,方老师好几天没来了,爸爸说,她1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

    林雨珍笑了笑,“是吗,那样的话,肯定就没法来上课了。”

    诚诚失望的说,“妈妈,我还挺喜欢方老师的。”

    许俊生从外面走进来,十分少有的冷着一张脸,说,“方老师有什么好的,爸爸会给你们找到比她更好的老师!”

    晚上,孩子们都睡了,林雨珍和许俊生并排躺在床上聊天,主要是聊各自的工作,许俊生得意的说,“雨珍,你猜,我今年赚了多少钱?”

    林雨珍故意说了很低的数字,“二十万?”

    许俊生嘁了一声,“再猜!”

    “五十万?”

    许俊生怒了,“再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