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之高嫁 第111节

作品:《八零之高嫁

    临下班,铁处长去了一趟市政府,把材料交给了林雨珍,“林秘书,您看看这份报告怎么样?”

    林雨珍扫了一眼,说,“我的意见没有用,必须张副市长认可才行。”

    铁处长这次学乖了,“林秘书,麻烦您在张市长面前,多给美言几句,咱们工程处的工人兄弟,也真都挺不容易的。”

    林雨珍简短的说,“成。”

    傍晚有事儿耽误了,回到家快六点了,一进院子,就看到倒座廊下摆了一筐桃子,个头儿还挺大,这个季节,一般的桃子早就下市了,应该是挺少见的冬桃。

    许俊红从屋里走出来,十分高兴的说,“二嫂,你看这桃子是不是挺好的,这是卫东他爸专门去现摘的!”

    赵卫东紧随其后,也笑着说,“是我亲戚村里有桃林,这桃子市面上挺少见的。”

    诚诚和圆圆很显然已经吃过了,都说,“妈妈,这桃子可甜可甜了!”

    林雨珍说,“谢谢了,有心了。”

    来到正厅,许俊红递给她一个刚洗好的桃子,说,“二嫂,您尝尝!”

    林雨珍问,“俊红,你有什么事儿吗?”

    许俊红笑了笑,“二嫂,您不知道,自从你和我二哥从家里搬出来,我见不着你们和诚诚圆圆,太不习惯了,我想,我也干脆在这边住行不行?”

    “我不住正房,也不住厢房,就住倒座就行了!”

    原本她看不上倒座,可赵卫东说,都是一样的房子,只是朝向不一样罢了,的确,二哥家的倒座也挺好的,而且旁边就是淋浴房,比金山胡同那边方便多了。

    最主要的是,搬到二哥家,二哥二嫂平时都忙,就没人管东管西了。

    她这不是九月份升了大三吗,她妈田香兰烦死了,几乎天天念叨考研的事儿,说她基础差,要早早做准备。

    去年,赵卫东顺利考上了研究生,也是受了他的影响,许俊红现在,其实也挺想好好学习了。

    就觉得玩啊逛啊什么的其实也没什么意思,家里两边的亲戚加起来,都还没有一个研究生呢。

    她就考一个出来。

    这样别人说起来,二叔家的三个孩子都上了清华,她也不会被比下去了,即便是对外经贸大学的硕士学历,那也比清华本科占优势。

    只是在家学习,她妈总不放心,老往东厢房跑,忒烦人了。

    林雨珍笑了笑,说,“你想住就住吧。”

    其实这事儿,许俊生已经问过她的意见了,反正家里房子多,而且许俊红占用的是闲置的倒座,对她的生活不会造成什么影响。

    “二嫂,谢谢你!”

    许俊红忽的一下站起来,立即就指挥赵卫东,“走,咱们去搬东西!”

    等赵卫东走到院子里了,林雨珍说,“俊红,你等等,我问点你们学校的事儿。”

    许俊红觉得奇怪,但还是从赵卫东摆了摆手,“你先去吧。”

    林雨珍说,“俊红,刚才有一句话我没说完,你来住,你自个儿想住多长时间都成,可你不能带人来!”

    许俊红一愣,明白了二嫂说的什么意思,一下子脸都涨红了。

    之前高三的那档子事儿,是她心里永远的耻辱,她不愿意想,也很少会想,只是她妈田香兰不住的提醒她,可不能再做傻事儿了,有次她和她妈吵架,田香兰还说了,别以为那时的事儿谁都不知道。

    最起码是糊弄不了两个嫂子的。

    许俊红本来还不信,没想到还真是这样,二嫂要是不知道当年的事儿,估计也不会留下她特意提这么个要求。

    但说出来可能没人信,她和赵卫东处了那么长时间,赵卫东虽然也要求过,可她没答应,直到现在,也并没有做那个事情。

    他们之间还是清清白白的。

    许俊红微微低了头,“二嫂你放心,我不会领外人来住的。”

    林雨珍又说,“你心里有数就行了,俗话说,请神容易送神难,像之前你带回来的那个白翠翠,可不要再领来了。”

    许俊红又是一愣,原来二嫂指的是白翠翠,她也笑了笑,“我现在都不跟她玩了!”

    白翠翠是之前他们一帮子闲逛的同学,嘴巴特别会奉承人,但也挺爱占小便宜的,之前很喜欢跟着她回家,白吃白喝白住不说,还会厚着脸皮跟她要东西。

    她现在几乎都不和那些人来往了。

    许俊红和赵卫东只用了两趟,就把常用的东西都搬来了,搬完之后,赵卫东没有走,咱这儿吃了晚饭,还是磨磨唧唧不肯走。

    二嫂今天的话虽然说是白翠翠,但许俊红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不得不往外赶人了,“赵卫东,你回去吧。”

    “这都快八点了。”

    赵卫东瞅了瞅正房的灯光,觉得离着倒座房其实挺远的,而且这边是俊红的二哥二嫂家,不像金山胡同那边,总让他有一种无形的压力。

    他抱了抱许俊红,低声说,“我这不是不舍得你吗?”

    许俊红说,“我也舍不得你啊,但咱们明天一早,不就又见了吗?”

    有一句话,赵卫东在心里打转了很久了,无数次都想说,此刻也是如此,他迟疑了数十秒,没想到许俊红竟然使劲推他,把他推到了门口。

    赵卫东还要脸,赶紧说,“成,那我走了啊。”

    走出胡同口,漆黑的街上没几个行人,他自行车骑得飞快,没用半个小时就回到家了。

    这会儿,赵家挺安静的,赵父是夜班,上班去了,他的弟弟妹妹也都在隔壁做作业,巴掌大的客厅里,只有他妈一个人坐在椅子上,正在戴着眼镜织毛衣呢。

    见大儿子回来,赵母笑了笑,“吃过饭没有?”

    赵卫东说,“在俊红的二哥家吃过了。”

    赵母放下毛衣针,挺犯愁的说,“东子,你们这是怎么着啊,你和俊红,这也处了挺长时间了,有些事儿,是不是应该有个说法儿了?”

    赵卫东给自己倒了杯水,不耐烦的说,“什么说法,我还在上学,她也还在上学,你见过谁上学订婚结婚的呀,总得等毕业以后吧。”

    赵母觉得儿子说的不对,“怎么上学就不能订婚了,就住在附近的,小时候你们老在一起玩,也是上了你们学校,那姑娘叫什么来着,叫芳红!人家就订婚了,前几天我见她妈了,人家说,芳红找的对象可好了,对象家全是高级干部!”

    赵卫东喝了水,抬脚要去自己的小房间,赵母拦住他了,“你这孩子,说两句你就烦了,妈是过来人,给你出出主意不成?”

    “俊红她爸,还是看不上你?”

    赵卫东说,“也没有啊。”

    因为他经常厚着脸皮往许家去,挺有眼色的帮着干这干那,就连他下棋的水平,都比之前好多了,许老爷子还夸他了。

    除了许校长还是略冷淡,许家其他人对他印象应该都不错。

    赵母说,“要是她家人没什么意见,要不这样,下个星期我和你爸都换成周末休班,亲自去一趟啊?”

    一般上门提亲,只需要托了媒人去就行了,但若要表达更多的诚意,也会有男方父母亲自去的情况。

    赵卫东现在担心的是,万一父母去了,被许校长一口回绝了,那就没有回旋的余地了,他笑着说,“妈,您急什么,就凭我的条件,还怕找不到对象啊?”

    赵母说,“随便找一个,当然好找了,但要是找一个俊红家这样条件的,不好找,你呀,就是太傻了。”

    之前她也不是没暗示过,可惜他儿子没往心里去。

    其实赵卫东知道他妈什么意思,但他总觉得那么做不地道,而且更主要的是,别看许俊红平时大大咧咧的,其实心里很有数,每次他想要再越一步,她的态度都很坚决,甚至有次还表现出很害怕的表情。

    许俊红越这样,赵卫东越觉得她太难得了。

    就他知道的,他们宿舍有两个男生,都已经和对象那个过了。

    也不光是赵家,许家也在商量许俊红和赵卫东的事儿。

    田香兰说,“广汉,我倒觉得卫东这孩子还成,倒是挺稳当的。”

    许广汉现在对赵卫东也略略改观了,对外经贸大学那么多聪明的学生,她闺女眼力也是真好,竟然挑了个这么笨的,虽然笨,倒还知道用功,赵卫东的导师他还算熟,问过一两句,没想到对赵卫东的评价还成。

    不管咋说,能读到研究生的人,都当得起一句优秀了。

    “等俊红毕业了再说吧。”

    田香兰说,“其实上着大学订婚也没什么的,你看卫东总进进出出的,是不是这样其实对俊红也不好?”

    许广汉却说,“香兰,现在社会风气不像以前了,大学里处对象分分合合都很正常,而且这订婚,也不是小事儿。”

    “赵卫东是不错,但也没有特别好,这事儿你听我的,就等俊红大学毕业再说!”

    其实,田香兰本来也不急的,但赵卫东前些天试探她了,要是许俊红以前没犯过错,没流过产,她也会装作没听懂。

    但在她心里,总觉得自个儿闺女有短处,所以才有点急的。

    许广汉拍了拍她的手,“你放心吧,你发现没有,俊红比之前懂事一点了,不再到处逛了,她现在已经在着手准备研究生考试了。”

    隔了两日,田香兰在赵卫东陪她聊天的时候,稍稍透露出了这个意思,赵卫东听了特别高兴。

    虽然还有两年时间要等,但最起码这说明,许家人认可他了。

    赵卫东回到家就把这话说给赵母听了,“妈,您就放宽心吧,等俊红大学毕业了,我们就立马订婚!”

    “那敢情好!”

    赵母是个大嘴巴,很快就把这事儿嚷嚷的不少街坊邻居都知道了,本来,赵卫东在他们这一片,算是特别出众的了,长得好学习好,不但上了大学,还考上了研究生,差不多算是独一份了。

    有人羡慕,当然有人也会嫉妒。

    赵家住在胡同尾,胡同中间有一户姓米的人家,大儿子是工人,小儿子也考上了大学,现在已经在劳动局上班了,工作清闲,待遇也好,也算是很拔尖儿的了。

    就是小儿子找的对象不算太好,是个工人。

    米大妈岁数大,早就退休了,平时她就挺要强,听了赵母一顿显摆,当着面不敢说,回到家嘟嘟囔囔的,小儿媳妇正在忙着包饺子呢,笑着问,“妈,您说谁呢?”

    “就那家在庙后面住的,姓赵的那家,不是儿子考上研究生了吗,瞧给能耐的,研究生毕业了不也一样要工作吗?”

    “还说她儿子处了个特别好的对象,女方的爸爸是大学校长,妈妈是当处长,还有哥哥嫂子也都挺厉害。”

    “可人家要是那么好的条件,能看上他家东子啊?”

    米家的小儿媳妇就是赵芳,赵帅的姐姐,她觉得听着有一种熟悉感,“这赵家的儿子在哪儿上大学啊?”

    米大妈一愣,想了半天说,“贸易大学?”

    赵芳又问,“那跟她好的姑娘,叫什么名字啊?”

    这个米大妈知道,因为赵母说的时候,总是一口一个俊红如何如何的。

    “俊红?不知道姓什么。”

    赵芳不待见赵帅这个便宜弟弟,也觉得当年的事儿主要责任是他弟弟,可这两年她日子过得不太好,虽然找的对象好,但婆婆特别爱磋磨人。

    这都结婚好几年了,还经常话里话外都说她是高攀了,不仅如此,因为她生了个女儿,而不是儿子,老太太也不满意。

    可现在都计划生育了,她倒是想再生一个,国家不允许啊。

    她这会儿心态也没有那么好了,嘴一撇,说,“找那样的对象,有什么好炫耀的,家世再好顶什么用,她是个破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