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又嫁给了摄政王 第23节

作品:《重生后我又嫁给了摄政王

    一眼就看到主子那漆黑幽深的瞳孔,浑身散发出淡漠又摄人的气息,想到前今天主子交代的话,冷夜缩了缩脖子,郁郁地重新低下了头。

    冷夜当夜,就去了赵府。

    赵诗意这两天躺在床上修养,哪里都不能去,倒是陈佳禾听闻赵诗意拒婚的事,知道赵太傅向来规矩森严,赵诗意在家中定不好受,过来看望了赵诗意。

    此时陈佳禾双眼通红,听旁边的小昭一脸不快地讲完自家小姐因为拒婚挨打的事,陈佳禾眼泪汪汪地看着赵诗意,轻声道:“姐姐一定很疼吧?”

    赵诗意见陈佳禾如此,笑了笑,反倒过来安抚她:“其实这两天已经好多了,父亲也特意宫中给我拿了些伤药过来,就是碰到会有些疼。”

    陈佳禾用帕子抹了抹眼角,拿过小昭手中的蒲扇在赵诗意背后轻轻扇着风,微风通过薄薄的丝绸飘进赵诗意的背后,凉丝丝的。

    “这点事怎好让你来,你在一旁陪着我说着话,我就很满足了。”

    陈佳禾低头,带着一丝鼻音,白皙的手臂在赵诗意一旁晃动,“既不能替姐姐受苦,妹妹只好在这些小事上帮帮姐姐。”

    赵诗意见她执意如此,便不好再劝,又笑着和她说起其他。

    过了一会,陈佳禾似乎有些疑惑,问她:“姐姐,姐姐是不是和轩王爷认识?”

    赵诗意口中的话一停,抬头看向近在咫尺的陈佳禾,许是有些累了,陈佳禾此时停住了手中的蒲扇,那双纤细的小手素净莹白,指甲出带着健康的粉嫩,陈佳禾此时虚握着手,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自己。

    还不等赵诗意说话,陈佳禾又解释道:“昨日妹妹在茶楼偶有听闻,大家猜测是姐姐和轩王爷应该早就认识,并且轩王爷定是曾经引得姐姐恼怒,不然风光霁月的轩王爷,姐姐怎舍得拒绝?妹妹当然不信这些,姐姐的事情妹妹都是知晓的,未曾听闻姐姐提起过轩王爷。”

    赵诗意轻笑,声音如清泉叮咚般悦耳,陈佳禾的问话使得她心中隔阂又起,但她半点不漏,笑着点了点挨着她坐着的陈佳禾额头:“妹妹信姐姐,姐姐很是高兴。”

    她说完,并没有回答陈佳禾刚刚的问题,不过话外之音已经透露她与轩慎并无瓜葛。

    赵诗意心想。陈佳禾真信她,就不会拿旁人的猜疑来问她,嘴上说着信,其实心里是不信的。

    没得到确定的回复,陈佳禾果然又开始发问:“秋猎那日轩王爷特意给我们两个送了兔子,妹妹当时还在想是不是轩王爷想送给谁,前两日轩王爷来赵府求亲,妹妹才恍然大悟,原来那兔子轩王爷是想送给姐姐的。”

    陈佳禾眼中的光一点一点落下,又突然光芒四射,问她:“轩王爷这样好,姐姐怎不喜欢他?”

    赵诗意见她模样,脑袋混乱得很,这幅少女怀春的样子,难道她喜欢轩慎?

    可明明她与公主府轩世子青梅竹马,后嫁给太子轩九也算琴瑟和鸣。赵诗意摇了摇脑袋,觉得可能是自己眼花了,又忍不住反问陈佳禾:“那轩王爷这样好,我们的佳禾妹妹怎么偏偏喜欢轩世子?”

    陈佳禾被赵诗意突然的反问问得脸颊通红,她慌忙收回目光,用帕子捂住脸颊,娇声道:“姐姐~”

    赵诗意笑笑,眼眸中带着幽深。

    这几天多亏有陈佳禾的陪伴,赵诗意不至于太过于无趣。

    身上的伤刚好,父亲就给赵诗意请了宫中的嬷嬷来重新教导礼仪。

    那嬷嬷又凶又狠,脸上不带一丝笑意,即使赵诗意有前世特意用心学得很好规矩,也常常被这嬷嬷跳出毛病来。

    莫名并不管赵诗意的哀求,赵诗意知道,这肯定是父亲下了死命令交代下来的。

    可恨她不敢多说什么,自从这嬷嬷来后,父亲对母亲的态度明显好转,她不想又因为自己,让父亲再次当着众人落母亲的面子。

    赵诗意咬牙生生受着,几天下来整个人竟消瘦了一圈。

    陈氏看着女儿如此辛苦,眼中也是含着泪花,不过一想到上次赵诗意当众拒婚传得人尽皆知,她也不多说什么,只一个劲地给赵诗意补补,安慰道:“这些规矩学着对你好,你好好学。”

    赵诗意香汗淋漓,像以往每个独自忍受着的苦学礼仪才学的赵诗意一样,咬牙坚持。

    这些早已经被赵诗意刻在了骨血里,如今不过是重新来学,没过几天她就已经适应了嬷嬷的这种如地狱归来的磨练。嬷嬷的眼中也渐渐露出一丝欣赏,不过这仅限于规矩上。

    “赵小姐的言行如果能和规矩一样让人省心,那便能让人安心了。”嬷嬷略带讽刺道。

    “嬷嬷说的是。”赵诗意柔弱地看了嬷嬷一眼,眼睛里一片无辜。

    嬷嬷见自己用力一拳打在了棉花上,还要讽刺的话被堵住,不再出声。

    赵诗意在如何,也是贵人家的嫡女,她一个嬷嬷说到底也只是凭借着一份体面的佣金过来行教导之事,也若是往后这小姐发达了,记仇自己,岂不是给自己找麻烦?

    虽然嬷嬷心中她往后与赵诗意的交集说不定为零,她也不必要讲一个与自己无冤无仇的小姑娘拿捏起来,只要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便是她过来教导赵家小姐的目的了。

    一转眼赵诗意已经在家中学了很久的规矩,赵诗意已经学得很好,嬷嬷说该教的已经教完,太傅大人便留着嬷嬷让她暂且在赵诗意身旁照看赵诗意的言行。

    嬷嬷十分厌恶赵诗意之前拒婚的行为,并不是很乐意,但无奈赵家的地位不是她一个嬷嬷能得罪的起的,便只好答应,因此对赵诗意动不动就是看不顺眼。

    底下的丫鬟们见主子都被这新来的嬷嬷如此欺负,更加不敢得罪嬷嬷,纷纷都怕得很。

    赵诗意心中叹气,父亲对自己的管制越发严格这几日没学规矩,她想出门逛逛都不行。

    身旁还呆了个脸不是脸,鼻子不是鼻子的臭脸嬷嬷,这让她很是抑郁。

    好在还有王姨娘时不时端些吃食过来探望她,说是探望,其实就是过来看笑话。

    王姨娘一双眼睛闪烁着媚气,向赵诗意望来时夹杂着几分显而易见的笑意:“大小姐如今的礼仪可是学得越来越好了,四姐儿就不如大小姐,坐都坐不好,妾身本想让老爷也帮四小姐请个教养嬷嬷来,老爷却说四小姐还小,不用请。可妾身记得大小姐像四小姐这么大的时候便已经开始学礼仪了。”

    王姨娘叹了口气,道:“老爷果然还是更疼爱大小姐。”

    王姨娘坐在赵诗意对面,那些讽刺赵诗意的话扑面而来,赵诗意哪里听不懂王姨娘在说什么?这王姨娘坏得很,见父亲这几日对母亲不错,便故意过来激怒自己引起父亲的厌恶。

    可这些小手段实在不够看。

    赵诗意端端正正坐在王姨娘对面,手指拿着王姨娘送来的糕点品尝,小口小口地吃着,也不着急。对面的王姨娘安静的看着赵诗意,又问:“小姐觉着妾身这糕点做得可好吃?”

    “好吃极了,多谢姨娘。”赵诗意的眼睛不轻不淡得划过姨娘的脸回道。

    王姨娘见赵诗意这段日子明显又稳重了些,见自己在赵诗意这里讨不着什么好,便起身想走。

    却听闻外头传来爽朗的女声:“诗意可是住在这里头?”

    两人往院门口的方向望去。

    只见一身红衣,头上梳了一个简单的发髻的将军夫人同陈氏一起走进来,她那双明朗地眼神朝着赵诗意坐着的这个凉亭望来,顷刻间满脸笑意。

    将军夫人步伐极快,几步就走到了赵诗意身旁坐下,见赵诗意脸庞明显消瘦,握过赵诗意端放在大腿上的小手,惊呼道:“怎地这般瘦了?”

    王姨娘见到来人,起来和将军夫人见礼,而将军夫人一个侧脸都没给她,王姨娘站在一旁尴尬地笑。

    赵诗意给将军夫人解释自己最近学规矩,所以瘦了些,将军夫人心疼得不行,连声道:“那可要多吃点。”

    说着,又抬头细细端详起赵诗意的脸庞,少女的皮肤吹弹可破,虽然在家中,但也化了些淡淡的妆容,一双圆圆的大眼睛好似会说话般看着自己,将军夫人只觉得自己心都要化了。

    “前几日去我府上玩,你说没时间,今日我便特意过来请你过几天出去泛舟,你可别拒绝,这秋高气爽,湖边最是舒服了。”

    第34章

    泛舟,赵诗意一下子便想起了上次落水,不过赵诗意已经很久没有出去走走了,她转眼一想,还是答应了。

    既是泛舟,船肯定很大,她只要不在船旁玩耍,就不会出现什么危险。

    晚间,用过饭后,找是因便主动提了这件事,毕竟是将军夫人亲自来请,父亲沉吟片刻后便点头答应了,思索间,父亲道:“你四妹妹也许久没出去玩了,你倒时也带上你四妹妹。”

    赵诗意对四妹妹并不反感,点头应好。

    过了会儿,太傅大人似乎想到了什么,看着赵诗意后面的嬷嬷道:“嬷嬷也跟着去。”

    赵诗意一听这个,脸色微变,出去游玩的小姐一般身边不带些年龄较大的人伺候,更何况这位嬷嬷是教导自己礼仪的。这前脚刚传出自己不顾礼仪,后脚出个门便让教导礼仪的嬷嬷跟着,父亲这是公然在无形中往自己脸上打一巴掌啊!

    这是存心让人看自己的笑话吗?

    “父亲,女儿会注意的,能不能...”

    未等赵诗意说完,太傅大人抬起手示意赵诗意不必多说,“若是这点都做不到,那就不必出门了。”

    赵诗意心中不快,陈氏见状,忙道:“倒是我也跟着去的,会看好我们女儿,嬷嬷这段时间太累了,就让嬷嬷休息一日吧。”

    今日难得待在主屋为母亲布菜的王姨娘听完,有些犹豫地看向太傅大人,“老爷,妾身以为,夫人过去可以和将军夫人多交际,既然将军夫人有意咱们府中的小姐,那小姐自不应该时时刻刻跟着夫人,可以和一同过去的同龄人交涉交涉,培养培养感情。”

    王姨娘说道这里,停了下来,见重视规矩的太傅大人气色平和,才继续道:“这大小姐虽然和轩王爷的婚事黄了,但是这将军府独子的名头,也是十分不错的。”

    王姨娘看了眼赵诗意,话语中你带着笑意:“咱们小姐是个有福气的人,以后想必能嫁个不错的人家。让嬷嬷跟着不会错的。”

    赵诗意心中当即翻了个白眼,努力平息了自己心中的怒火,帕子半捂着脸娇羞地回她:“借姨娘吉言!既是将军夫人如此正是我,那我应当更守规矩些,更不能独自和那将军府公子相处了,如此,嬷嬷天天守着我,已经如此辛苦,明日休息一天再好不过了。”

    王姨娘未曾想一向在太傅大人面前乖乖巧巧的赵诗意,竟然会直接还嘴。一时之间惊讶得说不出话来,最后委屈道:“妾身也是为小姐好,她将军府夫人哪里讲什么规矩不规矩的,今日一来,妾身和她见礼,竟理都不理妾身,妾身自知身份低贱,不配让将军夫人瞧上一眼,可是小姐出门,若是再不顾礼仪,咱们赵府闺阁小姐的名声,可全都被小姐给毁了!”

    听王姨娘哭诉白天收到了委屈,太傅大人忙走过去一把搂过王姨娘,拍着她的肩膀安慰道:“你的苦我的知道,你这是为姐儿好!”

    太傅大人看向赵诗意,正准备说话,陈氏笑着夺过话头:“姐儿平日里也是乖巧知理的,姨娘岂能以一次意外就定认为我赵家养的女儿连个规矩都没有?你这话是单指大姐儿,还是说这府中的姐儿都没规矩?如果就连府中生养过得姨娘都这样认为,那我在外边听到这些编排赵府的话也不奇怪!”

    王姨娘怒目圆瞪:“夫人这是什么意思?难不成妾身还要害自己生养下来的孩子不成?”

    “那本夫人是要害自己的嫡亲女儿不成?”陈氏反问道。

    太傅大人被一左一右吵得脑仁发疼,吼道:“好了!”

    见两人禁声,太傅大人这才看向赵诗意道:“罢了,想必这么些日子的规矩你也不是白学的,嬷嬷也说你规矩学得极好,到时比自己多注意些,不管将军夫人规矩如何,你都给我规矩些!”

    赵诗意笑着应道:“是,父亲,女儿定规规矩矩的,不再给赵府丢脸。”

    此时已是深秋,正如将军夫人所说,秋高气爽。

    湖很大,背靠着一片青山,湖上面不用细数,便能看到二十来条船只。大小不一,在上面缓缓前行着。

    将军夫人还未来,湖面上吹过来袭袭凉风,赵诗意牵着四妹妹,坐在岸旁的小亭子里面等着约定的时辰。

    陈氏见两人眼睛一直盯着湖面一动不动,笑话道:“怎地都看痴了,像没见够市面似的。”

    赵诗意收回目光,看着湖面上大大小小的船只,她忽然有种千帆过尽之感,她对母亲笑了笑,还好现在她尽力过风雨,依旧对生活满怀热忱。

    岸边不知何时停了一只不算大的船只,船上的少年郎被母亲催赶着下来,慢悠悠地跟在母亲后头来到这小亭子处,将军夫人爽朗的笑容传来:“陈妹妹、诗意!”

    随后她的目光顺着赵诗意牵着的手挪过去,问道:“这也是贵府的小姐吧?”

    赵诗颖随着姐姐一同向将军夫人行礼,见对方提到了自己,她的身体不由得一紧,赵诗意感受到四妹妹的紧张,手用力握了握她的手,微笑着向将军夫人介绍:“这是四妹妹,今天也一起来玩。”

    “好好好。”将军夫人指着岸边的船道:“已经准备好了,我们一起过去。”

    船并不大,两头是露天的,中间用厚实的木头做成了船厢。

    几人走进去,船厢中飘散着一股不同于湖面上略带鱼腥味的的气息,散发着一股花香,其中又透着一丝醒脑的清凉。

    几人坐在中间的小桌子旁,立马有丫鬟端着茶过来,这船厢中飘散出的香味竟是从这茶杯中传出。

    赵诗意端起茶杯轻轻闻了闻,即使现在四处飘香,这茶杯中的味道也并不浓郁。

    她轻抿一口杯中的茶,入口甘甜,口齿留香,赵诗意闭上眼回味了一番,赞道:“好茶!”

    将军夫人爱见赵诗意这小模样可爱极了,像只慵懒的小猫。她当即道:“这茶是将军的属下送给他的,算不得什么好茶,只是想着姑娘家或许喜欢吃便带了过来,你要是喜欢,待会喊丫头给你包点带回去。”

    赵诗意才察觉到将军夫人竟一直盯着自己的,她不由面色羞赫:“这怎么好,都是别人送过来的东西。”

    将军夫人笑道:“别不好意思,这些都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在这,我家就一个小子,不想你姑娘家,还品鉴些茶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