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当神探 第250节

作品:《在年代文里当神探

    哪知道还没开口,兰静秋已经走开自去坡度最大的位置查看了,老刘也不好总盯着她,两人认真查找着线索。

    这山坳没人来,草很厚野花很茂盛,有被踩被折损的地方,草很快就支楞起来掩盖住了痕迹,所以得认真查找,他们几个人分块找了一遍,没发现别的痕迹。

    老刘就说:“这里只是抛尸地。”

    兰静秋点点头:“没错,是在别处杀了,把血迹处理干净才扔下来的。”

    老刘见她主动接自己的话,分析得也很认真,不带任何情绪,不由心中一叹,看来自己还是落了下风啊,心里再有气也不能影响工作,人家这境界确实是高。

    两人正准备结束搜查,就听到明杰说:“这看起来像是鱼眼睛!”

    兰静秋赶紧跑过去:“在哪里?”

    “眼眶里,很小,不容易发现。”明杰指出位置,让小田过去拍照。

    老刘不禁看看兰静秋,惊讶地说:“难不成还真跟卖鱼的有关系?”

    胡队长特意离远点看了眼尸体:“还真有点像做鱼前片出的花刀,不过剖腹后塞进稻草可不像是要做鱼啊。”

    兰静秋说:“也许是某种仪式或者是习俗呢。”

    小田说:“查过了,没有往人肚子里放稻草的仪式或习俗。我倒是知道稻草鱼的做法,不过是肚子里放上糯米,用稻草把鱼捆上,也不会往鱼肚子里放稻草啊。”

    之前胡队长他们查河边剖腹案时就已经查过往鱼肚子里塞稻草的习俗,不过没有找到相关资料。

    这次胡组长看着面前的尸体,皱眉说:“静秋,你回去查查市志,再问问宣传部门,他们不是管民风民俗的吗?看看有没有这种往人,或是往鱼肚子里塞稻草的习俗。或者把人当做鱼来祭祀的习惯。”

    兰静秋答应下来,老刘却皱眉,他跟她搭档,难不成也跟着去查民俗,他干脆说:“这事你一个人没问题吧。”

    兰静秋看都没看他,只点点头。

    胡组长瞪了老刘一眼,他只好道:“没问题我也得跟着啊,咱们不是搭档嘛!”

    兰静秋已经懒得理他了,这哪里是真率啊,简直是幼儿园水平,查案还想斗气。

    尸体经过明杰的初步判断,至少已经死亡四十八小时以上了,具体时间还得把尸体拉回去做进一步分析。

    胡组长拿着假人,从上边模拟把人扔下来的动作,看看在哪里用什么姿势能把尸体扔到远离峭壁的那边,还呈靠坐着的姿势。

    兰静秋说:“嫌疑人也许个子不高,他试图把尸体扔下悬崖,但力气有限只能扔到这里,用力过大时很容易脱手。”

    老刘说:“上边的脚印没法查了,只凭尸体的位置来判断身高太离谱,他扔的时候可能发生任何事情,也可能他并不想把尸体扔下悬崖,就是想被人发现。”

    “也有可能,毕竟河边那具尸体就是被展示出来的。”兰静秋说。

    兰静秋记得卷宗上写着是散步的人在长椅旁发现的,显然抛尸的人是想让人发现尸体。

    她打量着山道,曲折蜿蜒,很多地方只能同时走三个人。又去问了景点的管理人员这里的客流量,现在游客不多,也就是周六周日跟节假日人多一点,所以找目击者也是难事,如果那对小情侣的包没有掉下去,也许这具尸体会一直扔在这里,直到臭味熏天,景点的工作人员下去查看。

    尸体被抬下山,胡组长说:“这种路如果是一个嫌疑人的话,只能背上来,为什么要把人弄成这样,再背上来扔到山坳里?”

    大家各种猜测,兰静秋往下走时突然又想起昂山,也不知道那里的公园有没有开建,这种山景公园,确实很适合藏尸,但这个嫌犯是为了藏尸吗?不为藏尸的话,为什么要把人背上来扔在这里。

    她想不通,一下山就跟老刘去图书馆找市志,可看着厚厚的市志,她有些气馁,这得翻到什么时候。

    老刘问了图书馆的管理人员。

    对方也没详细看过,只问他们:“你们想看哪个年代的,有时间索引啊,我帮你们找。”

    兰静秋哪里知道时间,老刘描述一番,说想找类似的记载,对方却被吓到了,什么也找不出来,兰静秋干脆说:“先把市志借走吧,回去查。”

    两人接着去找管民风民俗的部门,路上,兰静秋看着庙门口坐着的一群老头老太太,突然道:“该去问问活历史啊。”?

    第356章 鱼贩

    兰静秋跟老刘还真就下车, 跟这些老人家聊起来,上点年纪的人普通话说不好,兰静秋说的他们也听不太懂, 只能让老刘来问, 她在一边记录。

    结果几位老人家都摇头,没听过什么往鱼肚子里放稻草的事, 人肚子里更没有。

    倒是有位老大爷说:“听说做干尸的人会把内脏掏空了, 往里边放东西,咱们这儿没那种事。”

    他一说做干尸,旁边几位老人家有点受不了,都问老刘到底怎么回事,老刘怕吓到几位老人家,只说随便打听打听, 有个老大娘就说:“咱们这里风土人情好得很, 哪有那种邪□□, 警察同志,你们也太能想了吧, 还查风俗。”

    老太太指指她臂膀上的红袖章, “真有这种风俗我们还能不知道吗?早找上门去了。”

    老刘叹口气, 兰静秋也觉得气馁,是啊,哪会有这种古怪的风俗, 也许这个调查方向就是错的,还不如直接去把所有卖鱼的摸查一遍。

    不过他们既然来了, 还是查了半天, 到天擦黑才回重案组, 尸检报告已经出来了, 明杰估算的死亡时间没问题,也就是说人是两天前死的,尸体还在水里泡过。

    兰静秋回想着尸体的样子,指指这一条:“应该不是泡过,是冲洗过吧,泡时间太长的话尸体不是那样子。”

    明杰说:“时间肯定不会太长,应该是刚死亡时泡进了水里,去掉了血水,所以运输抛尸的途中才没有留下血迹。”

    胡组长他们已经把发现尸体的小情侣问过一遍了,现场也勘察一遍,没有任何发现,他说:“从周围的痕迹看,尸体应该是在死亡后,也就是两天前被扔过去的,肯定是在半夜或凌晨,山下就有居民区,没有目击者。”

    他说着在案情板上把两起案子对比着写下来,“第一起是四十岁左右的男性,身份未知,第二起也是三十五至四十五岁男性,身份暂时未知,共同点是眼睛都被挖去,第一起眼睛里被放了龙眼,第二起受害者眼框里放了鱼眼珠。不过两人一个是剖腹一个是凌迟。”

    小田说:“但是明杰不是说两位受害者身上的伤不是同一件凶器吗?”

    兰静秋道:“第一起是剖腹,第二起是凌迟,凶器不一样很正常,凶手一定是根据需要来选择凶器,不能以此判断凶手不是一个人。”

    “没错,确实不能判定不是一个人,可也没有足够的证据能证明凶手是一个人。”胡组长接着往案情板上罗列两起案子的细节。

    老刘说:“只看挖眼我就觉得应该是同一个凶手,模仿做案的可能性不大,不过这抛尸地点一个在河边一个在山上,有点奇怪。”

    明杰也说:“是啊,往山上背尸的行为难以理解,那路也不好走啊,而且尸体上有磕碰的痕迹,也就是说有可能是凶手背不动了,拖着受害人的尸体上山。”

    “山上能藏尸的地方其实不少,再用点力气把尸体扔下悬崖,没人会找到尸体,就算没扔下去,真要抛尸的话,爬下去也要把尸体推下悬崖啊,凶手就把尸体一扔,走人了,他是急着去处理别的受害人,还是有意在挑衅?”兰静秋说。

    “挑衅?”老刘看看她,“你也太敢想了,挑衅警察吗?那还不如像你说的直接扔到大街上。”

    几人正讨论着,小田的搭档老何拿着画像过来了:“招领启示已经发到各派出所了,老孟赶去了报社,应该明天就能刊登。”

    胡组长点点头,看着案情板上这两个人的资料皱眉:“都回去休息吧,明天开始摸查,希望有人能认出受害者,要是像第一起案子的受害者一样身份存疑,就麻烦了。”

    已经过了晚饭的点,大家回家的回家,回宿舍的回宿舍,没吃饭的跑去了食堂,兰静秋坐在办公桌前翻着那本市志,还有一本记录宁州市风土人情的书,这种行为可以说是大海捞针,但在没有线索的时候,也只能这么找了。

    为什么要剖腹,为什么要挖眼?为什么要片人肉?胡组长说那是凌迟,凌迟是把人肉直接一片片从身上切下来,周宝贵对小周做的才叫凌迟,那具尸体却像是片鱼一样,肉还连在尸体上。

    如果不是在举行某种仪式,那就是单纯的变态,在尝试在摸索着,凶手想看看什么样的手段,能让他得到更大的愉悦感,更好的发泄。

    兰静秋是有目的地在找,翻书的速度很快,一时却没什么发现,她正想去食堂吃饭,就听见身后有人说:“我还以为你在用功,原来在敷衍啊,这么翻能查到什么?”

    是刘组长,她哼了一声,懒得理会,老刘却把一个饭盒往她面前一放:“食堂八点就下班了,你以为二十四小时等着你吗?在这里装样子也不去吃饭,有意思吗?”

    “你那只眼睛看到我装样子了,我翻得快就没看内容吗?自己做不到就觉得别人也都做不到,刘组长,你不会是有阅读障碍吧,查东西也要一个字一个字的念出来才行?”

    老刘哈哈的乐,他突然发现把兰静秋惹毛了,还挺好玩的,就像只炸毛的小猫,眼睛瞪得溜圆。

    兰静秋一看他这表情,也不由叹气,都说不跟他计较了,把他当空气,怎么又吵起来了。

    “刘组长,我不饿,不敢也不需要你照顾。再说就您这样的,我要吃了你打来的饭,等下次有争执,还不知道您怎么嘲我呢!”

    兰静秋说着拿起那两本书回了宿舍。

    老刘拿起饭盒苦笑,看来是把人得罪狠了,他这张嘴啊。

    兰静秋打着手电把那两本书翻完了,什么也没找到,凌晨才睡下,第二天吃过早饭,又精神抖擞地到了办公室。

    胡组长见人来齐了,就说:“加上昨天,二号受害人已经死亡三天,没有人报失踪,很可能又是一个无名氏,招领启示发下去了,在有人来认领前咱们只能下去摸查。”

    他看了眼兰静秋:“我看了多角度的照片,这两具尸体确实很像被收拾好的鱼,在菜市场卖鱼的,经常去钓鱼杀鱼的也要重点排查。”

    老刘却说:“要这么说,眼睛是怎么回事?杀鱼的是绝对不会把鱼眼睛扣出来吧。”

    说完他又赶紧跟兰静秋说:“不是针对你啊。”

    “呵,针对也没事,我也只是提出设想,胡组长也只是安排摸查,就算什么线索都没有不一样要摸查找线索吗?现在只是提出一个调查方向,你急什么?”

    “我没急啊。”老刘摊摊手做无辜状。

    办公室里的人都知道他跟兰静秋有矛盾,都觉得让他们两个当搭档实在不合适,这样针锋相对还怎么查案子。

    就是胡组长也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他把大家打发去查案,把老刘单独留了下来。

    “你看看你像什么话?跟你比起来,人家小兰多大度多专业,跟个姑娘记仇,而且还是你先挑衅人家才回击的,你说你多丢面吧,怎么还不知道收敛。”

    老刘挠挠头:“我是真没怼她,这不话赶话吗?我就是在分析案子而已,胡头儿,你们想多了。”

    “是我想多了,还是你说太多了,你自己清楚。”胡组长上下打量着老刘,突然有点明悟,“我说老刘啊,你不会是春心萌动吧,就跟那些孩子一样,喜欢小姑娘就去拉人家小辫。”

    老刘吓了一跳:“胡头儿,你可别瞎说,我跟她怎么可能,人家那一看就是富贵花啊,我这就是臭狗屎,哪哪儿也不搭,这点自知之明我还是有的。”

    胡组长被他逗乐,“你这脾气确实是臭狗屎,不过人不错,等歇班我跟你嫂子说一声,让她帮你找对象,这位确实不合适,刚见面就吵,谁也不服谁,你俩要成了,还不得天天搁家里全武行啊。”

    老刘再三表示自己绝对没那个意思,就是被个小丫头下了面儿,觉得难堪,“确实是我小肚鸡肠了,胡头儿,我知道了,肯定不再惹她。”

    不过等他再见到兰静秋时,突然不自在起来。

    兰静秋以为他心怀鬼胎,一看就说:“刘队长,胡组长骂你,跟我可没关系,你要不想跟我一队就赶紧跟胡组长说,咱们别互相折磨。”

    “怎么会互相折磨,走吧,别耽误时间了。胡头儿跟我说的是别的事,跟你没关系。”老刘不知道从哪儿掏出个□□镜戴上了,还跟兰静秋说:“多准备点道具,丝巾啊帽子,眼镜之类的,下去侦查的时候用得着。”

    兰静秋今天一身简单的运动服,哪用得着搭那些东西,她看出他是没话找话,也没搭理。

    两人骑车来到鱼市,先转了一圈,观察着形形色色的鱼贩,老刘注意到一个有异常的鱼贩,观察一会儿才发现他只是想藏匿起一部分钱,比如鱼卖了一块钱,他往大拉链里放八毛,藏起两毛钱塞到案板底下,没一会儿,鱼贩老婆来了,把褡裢接了过去。

    显然这位是个妻管严,想在妻子不在的时候藏点私房钱。

    兰静秋没看那个鱼贩,她在看鱼,还问人家:“为什么要把鱼眼睛遮起来?”

    大部分摊位都有水盆水箱,这摊位的鱼就在那么扔在地上的塑料布上,摊贩不停的在塑料布上洒水,那些大鱼眼睛都被纸糊着,小鱼倒是随便扔着。

    见兰静秋问,摊贩就说:“这鱼还没死呢,一见光就翻腾,遮着眼睛老实躺着能多活儿会儿,要不要来两条,新鲜的,比现捞的便宜。”

    兰静秋摇摇头,又去看别的摊位有没有遮鱼眼睛的,转了一圈也只发现就那一家。

    “那家有问题!”她跟老刘说。?

    第357章 赌徒

    老刘看看那个摊贩, 好奇问兰静秋:“有什么问题?”

    听兰静秋说了缘由,他不由笑起来:“这就是摊贩的小伎俩,什么怕会乱跳, 从鱼眼睛一眼能看出鱼的新鲜度, 他是怕人看出不新鲜,卖不出去吧。”

    兰静秋还是说:“我想查查他。”

    结果这位鱼贩还真没什么问题, 就是太懒太投机, 从来不会准备水箱这些东西,人家等在运鱼的车旁,买缺氧快死的鱼来卖,因为市场上这样的摊贩很少,价格低,他生意倒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