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通房后我跑路了 第69节

作品:《穿成通房后我跑路了

    府衙的消息贼灵通,李瑜才没来两天,且又是微服,居然就传到焦县令耳里去了。

    那毕竟是秦王府里的小公子,他在京中的名声焦县令是有所耳闻的。

    如今千里迢迢来到这地方,焦县令委实不敢怠慢,也害怕李瑜在自己的地界里出了岔子,这才过来瞧瞧,怎么都得把大佛请回官驿,好生伺候着。

    当时焦县令是穿的常服,宁樱并不知其身份。他的仆从上下打量她,问道:“这儿可曾来过京里人?”

    宁樱一下子就警惕起来。

    还是焦县令主动亮明身份,她才匆匆去后院唤醒李瑜。

    午休被打扰,李瑜很是不快,拿被子把头盖住,让他们候着。

    宁樱瞧得着急,忙道:“我的大爷,焦县令这会儿还在食肆里等着呢,你赶紧起来出去应付,勿要让他们在我这儿耽搁了,要不然又要围一大帮人上来观热闹!”

    李瑜不为所动。

    宁樱扒开被子,强行把他拽起来。

    那厮偏不依,死死抱住被子道:“哄我,把我哄高兴了就出去应付。”

    宁樱:“……”

    她懊恼之下揪了一把他的屁股,李瑜哎哟一声,不满道:“你怎么能趁人之危呢!”

    宁樱粗俗道:“又不是没摸过。”

    李瑜:“……”

    不要脸!

    最终那祖宗还是出去了,不过是宁樱伺候他穿衣洗漱整理妥当才出去的。

    外头果不其然又聚了好些人围观,有人识得那焦县令,不由得小声议论起来。

    稍后李瑜从后院出来,焦县令忙起身向他行礼。

    李瑜回礼。

    焦县令毕恭毕敬道:“不知李修撰远道而来,下官有失远迎,还望李修撰海涵。”

    李瑜皱眉道:“焦县令这般大的排场,倒叫我惶恐。我此次同巡漕御史张胜一块儿下江南,过来办点私事,原本是微服,你却给我搞了这么大的动静,让我如何是好?”

    焦县令:“……”

    李瑜不耐道:“焦县令且回去吧。”

    焦县令忙道:“这可使不得,市井杂乱,不是李修撰安身的地方,还请你同下官去官驿落脚为妥。”

    李瑜抱手瞧着这个老头儿,还真是固执。

    焦县令又道:“官驿已经为李修撰备好了房间,还请李修撰勿要推辞,这也是下官的本职所在。”

    见对方这般坚持,李瑜看向梁璜道:“把客栈里的物什都送到官驿去。”

    梁璜应声是。

    焦县令又做了个请的手势,李瑜这才背着手去了官驿。

    大佛离开食肆后,宁樱长吁一口气,晚上总算可以睡个好觉了。

    这不,他们前脚才走,后脚朱婆子就过来探情形,显然也听到了传闻。

    宁樱头大如斗地应付。

    朱婆子心里头有点恐慌,因为看那架势多半是跟官家有关,民不与官斗,他们这类小民最怕惹上官家事。

    宁樱耐着性子安抚一番。

    好不容易把朱婆子打发走了,索性把食肆关了图清净。

    李瑜这才没来两天就搞得食肆被街坊邻里集体围观,宁樱也挺郁闷。那厮非要跟她耗,她又跑不掉,只能拉扯僵持。

    眼下也想不出好的法子来解决,那便继续耗着吧。

    接下来的两天李瑜都会出现在食肆,他似乎已经习惯被众人集体围观了,真跟招财貔貅似的无比淡定,有时候甚至还会坐在食肆里同梁璜下一盘棋。

    对此宁樱只能甩小白眼儿。

    两人坐得住,倒是街尾的秦氏坐不住了。

    先前差官媒赵二娘去提亲,结果宁樱也未回复,这下又听传闻说宁樱的前夫找上门来,怎么都觉得怪怪的。

    秦氏心里头不踏实,又不好意思让自家大郎上门打听,便又找了一回赵二娘,托她再走一趟。

    赵二娘应了。

    这日下午赵二娘上门,当时李瑜不在食肆,翠翠把后院的宁樱喊了出来。

    那赵二娘也是个直爽人,开门见山询问起宁樱前夫的事。

    宁樱听了连忙摆手,辩解道:“赵娘子误会了,我就是个寡妇,哪来什么前夫。”又道,“那人跟我前夫家有些渊源,此次下江南办事,顺道过来瞧瞧,倒叫街坊邻里误会了。”

    赵二娘没见过李瑜,只听传闻传得厉害,将信将疑。

    宁樱继续道:“寡妇门前多是非,像我这样的妇人,纵是以前的夫家家境殷实一些,也是配不上那般郎君的。”

    赵二娘八卦道:“我听他们说生得可俊了。”

    宁樱笑道:“是挺俊的,所以才说传闻不可靠,我这样貌怎么可能有那般俊的前夫,一听就不靠谱儿。”

    这话赵二娘倒是信的,又试探问:“那杨家,你是个什么态度?”

    宁樱:“且让我再仔细考虑考虑可成?”顿了顿,“都已经是嫁过的人了,总得谨慎着些,免得又伤心。”

    赵二娘点头,“你的考量也没错。”

    之后两人又说了些其他,赵二娘才离开了。

    她把从宁樱这里得来的情况告知了秦氏,秦氏坐在小板凳上拍大腿,说道:“我就说嘛,传得神乎其神的。”

    赵二娘:“想来那姜娘子没有说谎,她这样条件的妇人,怎么可能有个体面又英俊的前夫?

    “过来的时候我还特地打听过,他们都夸那前夫生得俊朗,且衣着考究,贵气非凡,一看就不像普通人家的郎君,听得我直摇头。”

    秦氏也不信,“若真有这般好的前夫,何故跑到这儿来呀?”

    赵二娘:“所以我信姜娘子没有撒谎,听着就不靠谱。”又道,“秦大娘若真把她给相中了,就让大郎主动着些,都是已经成过婚的人,也用不着太过拘束。”

    秦氏点头。

    赵二娘:“姜娘子说会谨慎,便让大郎多走动走动,让她安下心来,这段姻缘应是能成的。”

    秦氏笑道:“明儿我就让大郎过去看看。”

    于是次日秦氏便赶着自家儿子去食肆看看。

    杨大郎被逼无奈,他虽然也觉得那姜氏不错,但到底脸皮子薄,不好意思频频去打扰人家。

    怎奈自家老娘不停的在耳边唠叨,只得走了一趟。

    秦氏擅长做点心,很得翠翠喜欢。

    这回杨大郎特地给翠翠带了点心来,说是杨瑞吃过翠翠的杂糖,家里做了好吃的都惦记着她的。

    翠翠高兴不已,接了他的点心往后厨去了,兴致勃勃道:“娘子娘子,杨家郎君给翠翠带点心来了!”

    听到这话,宁樱起身道:“你接了?”

    翠翠:“接了,是杨瑞给我的。”

    宁樱指了指她,出去了。

    杨大郎看到她时有些不自在,解释道:“家里做了些点心,瑞儿说给翠翠也留些,便捎了过来。”

    宁樱笑道:“杨郎君有心了,翠翠就是贪吃。”

    杨大郎:“孩子都贪吃。”又问,“上回瑞儿吃过翠翠的杂糖,便惦记上了,屡屡问我是在哪儿买的,不知姜娘子可否告知,让他解个馋。”

    宁樱请他就坐,说道:“在隔壁街张老儿的杂糖铺子买的。”又问,“这些日瑞儿去私塾可还习惯?”

    杨大郎无奈道:“一回来就叫苦连天,往日被骄纵惯了,狠该守守规矩。”

    二人就杨瑞的话题讨论了起来。

    宁樱跟他说话很是放松,杨大郎也自在了几分,两人有说有笑的,并未留意到李瑜主仆从官驿那边过来了。

    猝不及防看到她跟一个长相周正的男人打得火热,李瑜顿时不快,拿着折扇指了指食肆,问道:“那人是谁?”

    梁璜:“小的不知。”

    李瑜瞥了他一眼,又问:“先前林正说有人上门提亲,姓什么来着?”

    梁璜应道:“好像姓杨,是木匠,住在街尾。”

    李瑜瞅着食肆里的二人,心下有了几分揣测。

    他就不信宁樱敢在他的眼皮子底下给他戴绿帽,索性压下心里头的不痛快,折返回去,进了斜对面的茶肆去了。

    那两人的废话真多,他足足坐了茶盏功夫,杨大郎才离开了。

    李瑜酸得跟什么似的,当即起身去兴师问罪。

    杨大郎前脚才走,李瑜后脚就进门,板着一副棺材脸,活像谁欠了他千儿八百似的。

    后院里的宁樱正同翠翠尝杨大郎带来的点心,瞧见李瑜进来,翠翠热情递了过去,说道:“这是杨郎君带来的,可好吃了!”

    宁樱暗叫不好。

    果不其然,李瑜用折扇指了指那莹白的米糕,问:“哪个杨郎君?”

    翠翠正要说话,宁樱忙打断道:“今日二公子又想吃什么,我一会儿去做。”

    李瑜刨根问底,“哪个杨郎君?”

    翠翠见他面色不虞,害怕地跑了。

    李瑜的视线落到宁樱身上,酸溜溜道:“姜娘子很有一番本事,我就问你,在我坟头上蹦得可快活?”

    宁樱沉默着咽下米糕,知道他动了怒。

    没有哪个男人能忍受得了被戴绿帽,更何况两人的关系目前正在胶着中,他定是容忍不了的。

    但眼下这情形她一点都不害怕,反而觉得很该好好利用起来,故意做出一副委屈的样子,吞吞吐吐道:“妾身有些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李瑜给她辩解的机会,自顾去了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