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叶渡 第59节

作品:《桐叶渡

    陈叶对上她的目光,沉默片刻,怂怂地眨了一眨眼,扭头看向车来车往的街道。

    周末的时候,陈叶将碰瓷一只猫留在家,带着三只小猫回了凤凰巷。

    他的堂妹、陈为民的女儿看了他拍的照片,特别喜欢这几只小家伙,尽管人还在京市念书回不来,也强烈要求爸妈帮她抱养一只。

    “先帮我喂着,等我过年回家就带过来!”

    考虑到未来即将要远行,陈叶特地将最强壮最捣蛋的老大留给她,然后把温顺文静的老四留给祖母和母亲。

    老三已经送给他的干儿子早早,孟荔看着剩下的老二,问道:“这个呢?不留在家跟老四作伴?”

    “这个……”陈叶拎起小老二,晃了晃,“送给对门吧,养一只就够费钱了,两只那还得了。”

    孟荔:“……”咱们家倒也没困难到连两只猫都养不起。

    她似笑非笑地看着陈叶,自己生的儿子,想什么她难道还能不知道?

    她抱起小老四,问:“它有名字没有?”

    陈叶摇头,孟荔捧着小猫,揉了揉它的肚子,道:“叫团团吧,你看它缩起来就这么一小团的。”

    “随你。”陈叶噢了两声,把小老二放自己怀里,“我去隔壁问问要不要猫。”

    因是周末,隔壁陈家倒是人齐,老爷子和老太太在家,周悦和杨致远两口子也休息。

    听见门铃响,秀姨来开门,看见陈叶就愣了愣,“……是小叶啊,快进来坐会儿。”

    陈叶抱着猫进门,秀姨一眼就看到了,先是夸猫长得好看,一看就很贵,然后好奇地问道:“你哪儿来的猫,买的呀?”

    “收养了只怀孕的流浪猫,它生的。”陈叶一面解释,一面在院子里停下来。

    他没有进屋的意思,直接就问秀姨:“秀姨,你家要猫么?就剩这一只没人领养了。”

    秀姨一愣,“啊?你不养啊,那么漂亮的小东西,你养着多好啊,我看现在很多年轻人都爱养猫。”

    陈叶笑笑,“我养着它妈呢,有一只就够了,再说我那么忙,也没空照顾这么小的猫。”

    秀姨一听,觉得也是,于是点头道:“那你给我们家呗,猫爱静,在家待得住,还能陪陪老爷子跟老太太。”

    “它很乖很粘人的,陪爷爷奶奶是真不错。”陈叶把猫给秀姨,交代了一些什么时候打疫苗什么时候去绝育的事。

    还特别强调别让它出去,容易走丢,“我记得以前桐桐捡过猫,送巷子口的卢家养,后来溜出去玩走丢了,卢阿姨难过了好几天。”

    但更难过的是杨沐桐,原本她虽然没有养那只猫,却经常可以和它玩,能喂它火腿肠,结果有一天它再也没有出现过在这条巷子里。

    不知道是出去之后迷路了不懂得回来,还是出了什么意外,又或者干脆是被偷猫的人抓了,以前野味市场红火,容城可是有人吃猫肉的。

    秀姨应好,又问它叫什么名字,陈叶原本想说让她取一个,可话到嘴边又变了,“它是一窝里的老二,叫圆圆。”

    秀姨噢了两声,说:“这名字不错,比咪咪好听。”

    陈叶忍不住嘴角翘翘,笑了起来。

    把猫送出去之后,陈叶就回去了,秀姨把猫抱进屋,老太太从房间出来,看见她怀里的猫,疑惑道:“哪儿来的猫?”

    “小叶抱来的。”秀姨解释道,“说是他收养的流浪猫生的,送剩最后一只,问咱们家要不要,我见挺好看的,就想着养一只也好,家里有点生气。”

    老太太听了微微一愣,然后叹气,“是啊,孩子们出去之后,家里就越来越安静了。”

    说着她揉揉猫咪的头,“有一只猫跑跑跳跳也好。叫什么名字?”

    “圆圆。”

    “团团圆圆的圆圆?那不错。”

    作者有话说:

    陈医生:希望碰瓷儿快点把妈妈带回来。

    桐桐:←_←

    第五十一章 (捉虫)

    家里多了只小猫叫圆圆, 这个消息是秀姨发信息告诉杨沐桐的。

    杨沐桐问起怎么想起来要养猫,秀姨就说是陈叶抱过来的,说是一窝里的老二, 陈家养的是那窝里的老四,叫团团。

    团团圆圆?

    杨沐桐愣了一下,随即失笑,心说也不知道是谁起的名字,这么吉利。

    笑完之后, 她上网订了猫窝猫砂盆之类的生活用品送回去, 刚付完款,就接到方铭的电话。

    方家是杨家在凤凰巷的邻居,方铭跟陈叶和杨沐桐他们是同一拨长大的,之前杨家要改造厨房装洗碗机, 杨沐桐还从他那里拿到了很大的折扣。

    杨沐桐接起电话,笑着问他怎么有空给自己打电话, 方铭道:“是有些事想找你帮忙。”

    “方铭哥你说,能帮的我一定帮。”杨沐桐忙道,不说人家前不久才帮过她,就是冲着从小就认识的情分, 她也能帮就帮。

    方铭道:“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想问你哪天有空, 我带个人去找你看看病。”

    “我周三下午和周四上午都在门诊。”杨沐桐道,“要是很急的话,也可以直接到住院部去找我, 没手术的话, 一般都在的。”

    方铭听了就说:“那我周三带她过去吧。”

    杨沐桐应了声好, 忍不住有些好奇地打听:“是不是嫂子不舒服?”

    “不是, 是她妹妹。”方铭叹口气,“前几天她陪我丈母娘从老家过来玩,你嫂子就说她胖了,记得她以前挺瘦的,怎么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就胖了。”

    “然后我丈母娘说她胳膊腿都还挺细的,肯定是因为经常坐着不动才有小肚子,你嫂子一开始没想太多,结果前天你嫂子她们单位体检,做b超的时候听一个同事说自己做过那什么……囊肿手术……”

    杨沐桐听到这里问了句:“卵巢囊肿?”

    “啊对对对,就是这个,你嫂子同事她就是做了这个手术,因为以前就查出有囊肿,不仅没自己消掉,还长大了,只能做手术,你嫂子就问这个病有什么症状没有哇,同事说会肚子变大但胳膊腿没什么变化,你嫂子立刻就想到她妹妹,担心得不得了,一定要带她去看医生。”

    又怕别的医生不可靠,想起来邻居杨家的女儿是妇产科的,这才让方铭给杨沐桐打电话。

    听完来龙去脉,杨沐桐笑道:“嫂子这样想也没错,这情况确实应该注意,到时候你们过来我给她做个检查看看吧,要是真有问题咱们就早治疗,没有就当是花钱买安心了。”

    方铭也说就是这么想的,客气了两句,就挂了电话。

    过了两天就是周三,杨沐桐上午做了四台剖宫产手术,中午做了一台顺转剖的,胎头都能看见了还是生不下来,她只好用手堵着胎头,和唐璐跟着一路飞奔去手术室做紧急剖腹产。

    忙完回来整个人都有点懵,连着吃了几颗巧克力球,直到嗓子眼儿都觉得要被齁得糊住了,这才停下来,觉得好了不少。

    唐璐掐着腰在旁边喝水,见她这样忍不住啧啧两声,“这么甜,沐桐姐你是怎么吃得下去的啊?”

    杨沐桐眨眨眼,手里的巧克力纸搓得沙沙响,“甜么?我觉得还好,可能是因为我比较喜欢吧。”

    她好像从小就喜欢吃巧克力,那时候爷爷奶奶还年轻,有时候会出差去远方,回来时会带很多东西,其中就有又香又甜的巧克力,分到手后她都舍不得吃,藏起来一天吃一点,总希望那种甜味可以长长久久。

    每次见她这么珍惜那一点巧克力,陈叶和杨沐梧都会把自己的那份分给她,不过也有不同,杨沐梧是一分为二,要给一份给杨微,而陈叶则会把自己的都给她。

    然后在她面前耀武扬威:“看我对你多好,你以后只能跟我玩,听到没有哦?!”

    她总是乖巧地点头,然后尽职尽责地给他当小尾巴。

    后来巧克力成了过年过节的必备,口味越来越多,国产的进口的,可是放在桌上却不一定会有人吃了,都怕甜怕胖,只有她还喜欢那股甜中有点微苦的醇厚可可香。

    杨沐桐总觉得,生活有了很多变化,但有时候又会觉得还有以前的影子。

    她等唐璐喝完水,和她一起去休息室吃午饭,吃完午饭休息了半个小时,就该去门诊了。

    诊室外的走廊里已经坐满等候的患者,有认识她的就打招呼:“杨医生上班了。”

    “是呀,上班了。”杨沐桐笑眯眯地应道。

    进了诊室,发现灯开着,电脑和打印机也开了,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她就摆了一下手,对学生道:“叫号吧。”

    方铭带着妻子和小姨子到妇产科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三点,门诊热闹得很,他们旁边坐的都是来产检的孕妇。

    方铭的妻子看得眼馋,小声道:“你说咱们要不要生二胎?”

    “你疯了?”方铭震惊地看向妻子,满脸写着你是不是有病,“就豆豆一个就够折腾了,还生?”

    妻子撇撇嘴,“我这不是看孩子可爱嘛,再说了,豆豆不挺好么,男孩子哪有不调皮的。”

    方铭吐槽:“你这亲妈滤镜简直比马里亚纳海沟还要深。”

    夫妻俩在斗嘴,小姨子心里紧张,因为来看病的是她,那种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未知实在让人坐立难安。

    她坐了一会儿,干脆起身跑到杨沐桐诊室门口去,靠在门口墙壁上小心往里探了一下头,看见一位满头金发的白人女性背对着门口的方向。

    她对面的女医生戴着蓝色的手套在翻检查单,口罩挡住了她大半张脸,只看得见她形状漂亮的一双眼。

    她用英语问道:“when was your last c-section(剖腹产)?how many weeks?”

    对方回答是四年前,说了个日期,杨沐桐就点点头道:“okey,so this time it should be around 39weeks,maybe a little bit earlier but we'll see……”

    她的声音温和,语气不疾不徐,是很流畅标准的美式发音,听起来有种独特的韵律感,方铭小姨子听了一会儿,跑回姐姐和姐夫身边,八卦地道:“这个医生讲英文好好听,要是当年我们高考英语听力有这么清晰,我估计还能多考几分。”

    “这有什么稀奇的,人家可是容医大七年制的高材生。”方铭的妻子翻个白眼,又说,“你想屁吃,英语听力就是为了筛你这种人的,自己成绩不好怪听力不清楚。”

    她妹妹疑惑道:“医科大这么厉害?”

    方铭道:“沐桐当年的高考成绩比你高了快一百分,据说还是压线进的七年制,她哥哥成绩比她还好,上的是八年制,现在在申城的医院工作了。”

    话音刚落,还没等小姨子惊讶,他妻子就问:“杨医生她哥哥是不是还没结婚?那可是杨家唯一的孙子,家里富裕,工作又体面,你说要是……”

    说着看了一眼自家妹妹,没有把话说完。

    尽管如此,方铭还是第一时间get到了妻子的意思,嗤笑一声,“劝你别打主意,省得算盘落空不说,还坏了两家的情分,就你妹的学历,杨家就看不上,特别是周阿姨,以前上学的时候,对沐桐这个女儿都堪称苛刻,更别提对儿媳妇。”

    杨沐梧和杨沐桐确实是别人家的孩子,但是别人家的孩子是那么容易做的吗?

    他妻子又问:“那周阿姨对女婿也要求这么严格?我看杨医生也没结婚。”

    方铭想到陈叶,眉头一挑,“应该吧,别人家的事,你少操心。”

    方铭的妻子一听,撇撇嘴,这才不说话了。

    诊室里,杨沐桐送走这位金发碧眼的外国友人,叫了下一个病人进来,大概差一刻就四点的时候,看见方铭的妻子陪着个跟她长得很像的年轻姑娘进来。

    方铭就站在门口,没有要进来的意思。

    杨沐桐招呼道:“方铭哥,嫂子,你们来了。”

    方铭笑眯眯地点了一下头,“沐桐,我小姨子就拜托你了。”

    杨沐桐眼睛弯了弯,应了声好,让方铭的妻子帮忙把门关上,然后开始问哪里不舒服。

    回答说没觉得哪里不舒服,本来没放心上,但被姐姐一说又变得很担心,“主要是我前年做过检查,b超医生说我有卵巢囊肿,大概两厘米大小,说如果不长大的话就没事,会自己消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