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叶渡 第39节

作品:《桐叶渡

    杨沐桐点点头。

    大家都知道唐璐说的是有精神病的那个产妇,学生就问:“沐桐姐,你说为什么明知道她有精神病,她老公还让她生孩子?孩子生下来,先不说会不会遗传到这个基因,就说他有个精神病的妈,也会被人嘲笑孤立,活得那么艰苦,会不会觉得要是自己没出生过就好了?”

    杨沐桐正在喝汤,十月份的天气还是热的,休息室里开着空调,但汤有点烫,杨沐桐喝完以后脸有点红。

    她摇摇头,“我也不知道,也许繁殖是动物的本能吧,有些人你理解不了,也改变不了,只能这样。”

    顿了顿,她又叹口气,“你能做的只有做好自己,可是等你当医生当久了,会见到更多比这更难以理解的人,说不定连做好你自己都坐不到。”

    学生愣了愣,不知道听没听懂她的意思。

    杨沐桐无意多说,低头慢慢吃着饭,为了自己的胃,有空的时候她尽量吃得慢些,细嚼慢咽的,吃得很认真。

    刚吃完,陈叶的电话就过来了,“桐……杨医生,49床的盆腔b超和核磁共振结果出来了,你有时间来会诊么?”

    杨沐桐一愣,“……这么快?”

    陈叶应了声是,语气并不轻松,似乎有些压抑的焦躁,她忙问:“着急吗,我现在过去?”

    “最好现在过来,我下午有门诊。”陈叶道。

    她忙应好,“你让余医生把会诊开过来,我马上过去。”

    她以为患者的病情十分严重,将餐盒收起来以后拿起听诊器拔腿就往外走。

    陈叶组上的49床,是整个神内科目前最麻烦的病人,因为她还没确诊。

    更要命的是,“盆腔b超和核磁结果没有明显异常。”

    陈叶指着电脑上的片子给杨沐桐看,说完几不可查地叹了口气。

    杨沐桐调出患者的mri片子仔细看了看,又认真阅读过她的病历,连护理记录都不放过。

    “我前几天查了文献。”她把手掌按在病历上,“畸胎瘤确实可能导致脑炎,产生神经精神症状,就像这个患者这样……”

    她指了指病历里关于患者谵妄的那一行记述。

    陈叶嗯了声,刘翀就在一旁参与讨论,闻言道:“不过这个的发病机制还有争议吧?”

    杨沐桐点点头,但今天不是来讨论发病机制的,她便问道:“有没有一种可能,是卵巢外畸胎瘤?或者合并其他肿瘤?”

    陈叶一愣,“……你是说性腺外生殖细胞肿瘤?”

    “是啊。”杨沐桐点头,“也不是没可能,你也知道,这种肿瘤是起源于原始生殖细胞,胚胎发育期间,这些细胞在移行至生殖腺的过程中发生停滞而生成。”

    她顿了顿,继续道:“性腺外畸胎瘤好发于中线位置,比如骶尾部、颅内、纵隔、头颈部和腹膜后,你们别一处一处查了,不够麻烦的,干脆点,直接开 pet-ct看全身吧,咱们医院又不是做不了。”

    经她这么一提醒,刘翀恍然大悟地拍拍大腿,“是啊,干脆全身检查算了,没理由这样还查不出哪里有问题!”

    说完他看一眼陈叶,笑呵呵的道:“还是杨医生厉害,一语惊醒梦中人,老陈你得好好谢谢杨医生。”

    陈叶在一旁抱着手臂让余湫拿张做pet-ct要签的单子来,闻言就笑了声,扭脸过来看她。

    杨沐桐正在写会诊意见,闻言眼皮一跳。

    抬头就看见他正看向自己,下意识就觉得他要使坏,忙摆摆手道:“不用不用,这个问题,陈、陈主任到时候一查文献就能想到,不是什么很重要的意见……”

    陈叶眉毛一挑,刚要说什么,就见她已经起身,说:“会诊意见我已经写完了,今天值班事多,我就先走了,余医生有需要再叫我。”

    余湫说好,起身送她出去。

    杨微作为学生这时候很老实,跟在师兄身边静静地听着他们的讨论,直到这会儿才转着眼睛左看一眼右看一眼,在俩人之间来回转。

    同组的师姐见她发呆,伸出手掌在她眼前晃了晃,“怎么啦,发什么呆?”

    她回过神来,摇摇头,抿着嘴笑笑,“……没什么,就是在想今晚吃什么。”

    师姐疑惑地啊了声,“这么早就想这个?”

    杨微肯定地点点头,没办法,实话是不能说的,就只能瞎扯了。

    耳边传来陈叶和余湫说话的声音,“去跟她家属谈……算了,我去吧,顺便跟他们说一下现在的检查结果。”

    听着他的声音,杨微就一个感觉,自己真的好难的,明明知道知道一个巨大的八卦,却必须保守秘密不能对别人说,实在憋得太难受了。

    她甚至都怕自己哪天夜班在值班室睡觉的时候,说梦话把这事儿给秃噜出去了!

    杨沐桐一路回到科室,听唐璐说来了两个待产的,她想了想,“我跟你一起去吧,一人一个。”

    “那敢情好,谢谢桐姐。”

    杨沐桐笑笑,忙起来之后她心里就松了口气,心里逐渐安定下来。

    隔了一天是周三,也是中午刚吃完饭的时候,杨沐桐又接到神经内科打来的电话,这次是余湫。

    电话那头的声音很兴奋:“杨医生,49床的pet-ct结果出来了,甲状腺左叶下方有一个伴有钙化和脂肪组织的囊性肿块,病因找到了!”

    杨沐桐听了赶紧说恭喜,又问:“那这是要转去外科做手术取病理?”

    “是啊。”余湫应道,“请了乳甲外科的会诊,还是要等病理出来才能最终确诊。”

    杨沐桐就笑:“已经找到病因,剩下的就是这一步了。”

    “是啊,前面走了九十九步,就差最后一步了,要是这一步走坏了,那就前功尽弃。”

    再来一回像上次那样满怀希望查盆腔b超和mri结果一无所获的事,余湫觉得自己能疯。

    杨沐桐跟她聊了几句,就挂了电话。

    神内科那头,陈叶是刚结束上午在学校的课回科室没多久,拿到pet-ct结果就去跟患者家属谈转科。

    病人和家属这段时间都被折腾得不轻,几次生死一线啊,不是开玩笑的,看见医生就怕,生怕是来说坏消息的。

    现在一听说还要去外科做手术,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庆幸还有希望好,还是担忧又是一场无用功好。

    陈叶安慰家属:“我跟您这么说吧,她这抗nmdar脑炎,医学上这病有名字的,咱就不怕,一步一步地治疗,那种怎么查都查不出病因,最后医生跟你说我们决定用你的名字来命名这个病的,才叫可怕。”

    把家属劝好了,陈叶离开病房,杨微跟着他来的,这会儿也就跟着他回去。

    走了几步,他突然停下来,扭头看一眼杨微,“你说……我是不是该谢谢你姐了,上回她来会诊还没谢。”

    杨微目瞪口呆,“……啥啊,这都前天的事了!”

    而且会诊不是很正常吗,你自己一天都会诊好几个,谢什么谢,你想怎么谢?!

    陈叶嗯了声,若有所思,“今天还点奶茶?”

    杨微一噎,“……又让我装第二份半价?”

    陈叶摊手,一脸无奈,“不然呢,说实话她就不要了,我也不想的。”

    “可是……”杨微是真觉得此路不通,“上次第二杯半价,这次又第二杯半价,下次你还用?这种理由,很容易穿帮的,我姐又不傻!”

    “说得也是。”

    陈叶叹口气,继续往前走,经过护士站的时候,听见两个护士在讨论减肥的事,他心里一动。

    “杨微。”

    “……啊?”杨微心说你又想到什么幺蛾子了,可放过孩子吧!

    “我想到一个可以一直用的理由。”陈叶说道,“你就说你减肥,让她帮你喝了,不喝会浪费,她肯定信。”

    说完他点点头,觉得自己这个主意很好,“那样的话,我每天给你点吧?”

    杨微闻言一愣,忍不住反问道:“然后等过段时间我喝奶茶喝胖了,我姐一眼就拆穿我的鬼话?”

    啊这……

    陈叶沉默一瞬,承认自己考虑不周,并且提出补救的办法,“那以后我每次就点一杯。”

    让你真正走上戒奶茶减肥之路。

    杨微:“???”你这是准备一分钱不花就使唤我?

    作者有话说:

    第三十五章

    杨家老太太的生日宴定在周六中午, 杨沐桐在申城工作的哥哥杨沐梧周五晚上就回来了,在他后面进家门的,还有杨微在京市的父母。

    一家人上一次聚齐, 还是端午节,后来中秋和国庆因为都要值班,也没空回来。

    人一齐,杨家顿时就热闹起来,杨微的母亲方莹找了一圈, 没见到杨沐桐和杨微, 就问秀姨:“阿秀姐,桐桐和微微还没下班吗?”

    “桐桐说明天和微微直接去酒店,她们要去拿给老太太订的寿桃。”秀姨解释道。

    方莹又问:“我听说微微现在住她姐那儿,姐俩没闹矛盾吧?”

    秀姨笑了声, “怎么可能,桐桐那么柔顺的性子, 微微也懂事,放心吧,没事。”

    “那就好。”方莹笑呵呵的点点头,一脸与有荣焉, “我就说,我们家俩姑娘最好的。”

    秀姨笑笑, 没再说什么。

    她端着果盘从厨房出来,听见周悦和杨沐梧说话,问他:“进修的事你办的怎么样了, 有没有什么意外?”

    这是问他有没有截胡或者使绊子。

    杨沐梧摇摇头, 笑着应道:“年底或者明年一月份会出去, 去英国, 帝国理工学院旗下的哈默史密斯医院,大概待九个月到一年。”

    “回来差不多能升副主任了吧?”周悦接着问道。

    杨沐梧点点头,说大概率是,就算不是也不会等很久,周悦这才露出满意的笑容,点了点头。

    还难得地说了句不错。杨沐梧笑笑。

    他跟杨沐桐一样,从小到大就处在母亲打压式教育的环境里,她在乎他们的成绩,却并不如何在意他们的自尊心,用她的话来说,严格要求是为你好,等你长大了自然会理解我的苦心,自尊?弱者有什么自尊可言,这是个弱肉强食的社会!

    父亲看似不太管他们,但怎么说呢,一个被窝睡不出两种人,尤其是感情还不错的夫妻,所以对于母亲这些论调,他的沉默其实就是默认。

    所以杨沐梧长大之后就发现,他和妹妹其实都是一样的,对父母的感情,是尊敬有余亲近不足,敬佩他们对于学术追求的孜孜不倦和敬业爱岗的品质,但缺少为人子女对父母的眷恋依赖和温情脉脉。

    他们兄妹俩,这辈子都很难在原生家庭享受到母慈子孝这一类的温馨。

    但他不是最惨的,杨沐梧想起妹妹,那个小时候因为体弱干脆就被家长拘起来的孩子,小时候唯一优点是乖巧,长大后成了她最大的缺点。

    太乖的孩子没奶吃,他懂得表达和争取自己想要的,但妹妹不会,那时候他也不敢带着妹妹去疯,怕她生病,怕自己没看好她被家长责怪。

    再后来大点了,懂得要护着妹妹的时候,她已经成了陈叶的小尾巴。

    想起陈叶,他问周悦:“妈,陈叶哥现在还在咱们省医院?我记得他出国进修了,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