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渡 第12节

作品:《不渡

    如果灵力被压抑了会如何?

    于是,许先生课上到一半,就见坐在最后一排的盛流玉若隐若现。

    他以为是自己眼花了,揉了下眼,盛流玉依旧若隐若现。

    作者有话要说:

    谢六:没有缘分,制造缘分。

    第13章 许先生

    这位许先生的事,也在书院里流传甚广。

    许先生姓许名潜林,出身自修仙世家,是个不折不扣的仙三代。不仅如此,他从小天赋便高,不到十岁便修到筑基,被家里寄予厚望。若不是后来出了意外,许潜林兴许便会按照父亲的期许长大,振兴许家。

    他十岁那年,家里偶获一件仙家至宝,被人灭了满门,唯有他藏在后花园的桃树上,遮掩了气息,活了下来。

    自此以后,许先生便入了覆鹤门,那是个小门派,门派里大猫小猫两三只,修为都不大高深。

    许潜林修到十五岁,已是门派中除了师兄外修为最高的那个。

    又过了几年,许潜林忽然离开覆鹤门,开始在江湖上闯荡,可不知为何,身体越来越差。

    他年少时也是风流人物,东洲的人议论纷纷,猜测是覆鹤门的功法有问题。

    许潜林出来解释,说是修炼操之过急,走火入魔,与覆鹤门的功法并无关系。

    但谣言既出,梁子已经结下,许潜林本来只是离开,自此后与覆鹤门恩断义绝,再无关联。

    再后来,许潜林又离开江湖,来了麓林书院,再未离开一步。时间久了,大家都忘了许潜林也曾是十五岁元婴圆满的人物,只把他当成普通的教书匠了。

    许潜林也成了许先生。

    但这位许先生与旁人不同,他修为高深,远不是其他先生能比的。若是原先不知道也就罢了,现在已经察觉到了不对劲,盛流玉的幻术便骗不了他。

    课上到一半,许先生忽然停了下来,皱着眉,长久地注视着盛流玉。

    谢长明确定,许先生已经发现盛流玉的不对劲了。

    于是,他轻轻敲了敲左手的珠串。

    另一串不动木回应似的发出低声嗡响,从屋子另一边的“盛流玉”手中一跃,消失得无影无踪,转瞬便回到了谢长明的掌心。

    “盛流玉”呆住了,低头怔怔地看着掌心,似乎不明白方才还在这里的东西去哪儿了。

    不动木对呆呆傻傻的幻象而言是很新奇的玩具。

    他虽是个假人,倒也有几分真,不似木偶,全靠背后提线。

    而且从目前的状态来看,真正的盛流玉并未关心放在外头的幻象,任由他自由发挥。

    谢长明将不动木重新戴回左手。

    许先生移开目光,从椅子上站起来,在讲台上道:“方才讲了那么多,大家听得昏昏欲睡,也不知听进去几句。不如根据我方才所言,绘制一幅东洲大致的地形图,标上值得注意的地方,下课前交上来便可。”

    底下的学生怨声载道。

    许先生不与他们生气,和气道:“这图的成绩要折算到年底的考核里,你们不画也不是什么大事。了不起,这一门过不了,明年继续上罢了。”

    周围骤然安静下来,手忙脚乱地拿出纸笔。

    许先生居高临下地瞥了他们一眼,下了讲台,走到“盛流玉”身边。

    “盛流玉”并不理睬他。

    与对待谢长明不同,此时的幻象倒是很有几分真正的盛流玉的风采——很冷淡,不理会人,乍一看,很容易将不明所以的人糊弄过去。

    许先生敲了一下桌子。

    “盛流玉”依旧不动如山。

    许先生耐心全失,从宽大的袖口中掏出玉牌,在上头写了一行字。

    旁人都在奋笔疾书,谢长明只在纸上描了几笔,余光关注着另一边的动静。

    只见许先生在玉牌上写道:“盛流玉,这里坐着的你,是假的罢!”

    消息发出去有半刻钟,并无消息传回,坐在椅子上的幻象屹然不动。

    看来盛流玉要么是没收到消息,要么是坚持不承认。

    但许先生在麓林书院待了这么久,很擅长治这些逃学少年。

    他的脸黑到极致,反而不再生气,心平气和地威胁道:“这是头一回,便算了,饶你一回。下一次,你若是再不来,我就要将长明鸟用幻术逃课的事昭告天下了。”

    这句话一从玉牌上被发出,下一刻,座位上的幻象忽地消失,再无踪影。只有一根碧绿色的翎羽飘飘摇摇,还没落到地上,便被许先生接在掌心。

    谢长明心道:那小长明鸟大约是要被气死了。

    作者有话要说:

    鸟:勿扰,已经入土为安。

    第14章 污人清白

    终于到了中途休息的时间,众人如丧考妣,交上了自己都不太能看明白的东洲地形图,不大有人能注意到最后一排少了个盛流玉。

    陈意白倒是很开心,据说他从云洲一路赶往东洲,别的不怎么样,舆图看得很熟,很有自信。

    他转头寻谢长明,有心要炫耀,凑巧看到盛流玉不在,八卦之心骤起,问道:“谢兄,你坐在后头,知道这盛公子去哪儿了吗?”

    谢长明从容道:“我不知道。”

    陈意白道:“前几日看你和盛公子坐在一起,还以为你要与他套交情。不过这样也好,那位盛公子实在不是什么好打交道的人。”

    谢长明道:“怎么说?”

    陈意白道:“前几天,我与他一同上了好几节课。课上的时候,有人找他搭话,或是闲话,或是讨论问题,他一概不理,看起来是很高傲的神鸟。”

    这与方才不大一样。

    谢长明敲敲桌子,那幻象就抬头,很温顺地看着他。他递不动木过去,幻象也温顺地接下来,当成玩具。

    与盛流玉本人相比,幻象就天真可爱多了。

    谢长明甚至觉得,用几粒松子就能把幻象拐走。

    但实际上不能这样做。如果真拐走了,怕不是要和盛流玉结下血海深仇。

    不妥,很不妥。

    谢长明问:“那座位旁的字,前几节课也有吗?”

    陈意白点头:“他的性格也太冷淡了。即使是那些出身高门的弟子,平日里同我们争几句,也没有说话不应的道理。”

    谢长明皱了皱眉:“他是修闭口禅,不是刻意不搭理人。”

    陈意白不服,还要辩:“即使是修闭口禅,点个头也不行吗?”

    盛流玉不说话,头都不点,有听不见的缘故,有修闭口禅的理由,也有他本身就不怎么想搭理人的可能。

    但那都是盛流玉的权利,毕竟是一只小鸟,不想搭理人也是情有可原,谢长明觉得不由别人置喙。

    谢长明道:“你也知道,那是别的名门弟子。即使是阮小姐,也是住在八人的院子里,想要布置法阵,都要同你商量。”

    陈意白问:“那又如何?”

    谢长明压低嗓音:“可盛流玉一人独住峰顶,可见他的不同。名门弟子有许多,神鸟却只有一个。”

    陈意白道:“也有几分道理。”

    谢长明继续道:“再说,他是神鸟,难免会些别人不知道的法术。你能知道,他听不到别人说的那些闲话?”

    大约是说了旁人坏话,陈意白一直显得鬼鬼祟祟,此时被谢长明一吓,连忙道:“你不要吓我!”

    谢长明温和地笑了笑:“我近日看了本闲书,里面记载了种异兽,说是无论世上何处有人谈论到它的名字,这异兽都能听到那人所说的话。普通异兽如此,神鸟又会如何?”

    陈意白被吓得不轻。

    虽然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盛流玉是个小聋瞎。但他此时不说通陈意白,难免下一次陈意白还要多嘴,毕竟陈意白不大聪明,且反复无常。

    如此一来,永绝后患。

    接下来的一节课,陈意白和旁人一起如丧考妣。

    下课后,屋子里的人迅速走得一干二净。

    谢长明随着人群走到外面,却没下山,而是藏身在青竹林里。

    许先生单方面同盛流玉约好在青竹林前见面,要把那根翎羽还给他。

    制造出普通的幻象不算太难,而这幻象要长个人的模样,能自己动,对旁人的举动有反应则很难。幻术是借翎羽织成,那根碧绿色的翎羽自然不是凡物,不能私自昧下。

    过了片刻,许先生走到路旁,倚在树上,身旁跟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

    那小姑娘叫青姑,长得与一般小姑娘不大一样,有几分英气。据说是许先生的外甥女,从凡间接到身边的。但传闻中许先生当时全家都被杀害,除了他一个人,连条狗都没留下,也不知道这外甥女从哪里扒拉出来的。

    青姑小小年纪却十分老成,将许先生管得束手束脚。

    只见她从手上的挎篮里掏出披风,先是将许先生团团裹住,又拿出一壶热水,好说歹说灌了半壶。

    许先生喝个热水也能呛到,咳嗽了半天。

    青姑皱起眉,发了好大的脾气:“谁让你昨夜非要对花饮酒,今日又咳嗽!”

    许先生边咳边道:“人生得意须尽酒。”

    青姑忙着给他拍后背,个头矮,又拍不着,只能嗔道:“你这病秧子的模样,哪里得意了?”

    许先生对她没有对学生的半分严厉,只是诡辩:“不得意,便更要尽酒了。若是过了岐山,就再也喝不着了。”

    青姑瞪圆了眼:“你非要说这些丧气话吗?你要是现在去了岐山,就是早夭,知道吗?”

    许先生看着她:“人生七十古来稀,我已经快到了。要是死了,也算是喜丧。”

    青姑看样子很想捶他,忍了一会儿,忍住了,毕竟对方是个病秧子:“像你这样的修士,活不到几百岁就是早夭。”

    谢长明站在青竹林里,将外头的一切看得很清楚,也能看得出许先生说的并不是玩笑话,而是很认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