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渡 第5节

作品:《不渡

    谢长明专注地剥松子,偶尔也同他们说几句话,与同学间的关系很和谐,此时便道:“我是用刀的。”

    那人如释重负,虚情假意地问:“谢兄这样的人物,竟不是用剑的。当初为什么学刀?”

    谢长明剥松子的手顿了顿,回想起当初的情景,看了一眼掌心上的茧:“刀用得趁手。”

    那人叹了几声“可惜”,转头便与人高声辩道:“谢兄用的也不是剑,可见剑道也不是那么好。”

    谢长明并不参与,他是个活了快五十岁的人了,虽然现在年纪是十六岁,但内心已经十分苍老,也格外平和。

    若他还在当初十六岁的时候,倒是有可能提刀与人在练武台上一比,懒得动嘴皮子的功夫。

    旁边的人似乎是辩急了眼,推推搡搡,几乎要动起手来。

    谢长明正将剥了一半的松子往袋子里装,被旁边的人撞了一下胳膊,袋口朝前边歪了,右手松开的几粒松子一落,纷纷往胳膊上掉了下去。

    他的左手手腕戴了两串木珠串,两串一疏一密,木珠大小相同,颜色都是乌沉沉的黑,上头刻着些看不清的暗纹。疏的那串时常随着动作摇摇晃晃,此时间隙处又落了几粒松子。

    松子捡到一半,周围人忽然也不吵闹了,都安静下来,急匆匆地往两边移。

    谢长明抬头一看,原来是盛流玉坐不住了,要往回走。

    那些同学刚刚还偷偷腹诽盛流玉性情太过冷淡——即便是修行闭口禅,也可以用纸笔交流,总比在上头一言不发强,可见是个不好相处的鸟。

    但他一往下走,大家虽都席地坐在青石地板上,还是迅速地空出了条宽敞的路。

    盛流玉是神鸟,必然有些不可为外人所知的神通。耳朵和眼睛都不灵便,在人群中行走也很自然,看不出差错。

    此时,他从椅子上起身,走到这条宽路的正中央,两边都不挨着,衣裾没碰到任何一人。

    不知为何,盛流玉忽然停了下来,正停在谢长明面前。

    其他人的目光也都聚集在了此处。

    盛流玉抬起脚,鞋底粘了颗松子,往青石板上一跌,清脆的一声。

    他低下头,朝周围看了过去。

    最后看向了谢长明所在的方向。

    谢长明抬起眼,离得近了,才看清楚原来盛流玉眼睛上蒙着的不是普通的绸缎,而是一块烟云霞织成的轻纱。

    烟云霞是扶桑树旁的一片彩云,受太阳日日照耀。将其裁下来,织成的轻纱与火灵根最为相宜,一小片便可提供源源不断的灵力,十分珍贵。烟云霞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特点,便是覆在皮肤上即可细致地感知冷暖。

    这世上人与人、物与物之间温度总有些微不同,因为散发着不同的热量。

    难怪小长明鸟能行动自如。这也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看到了。

    两人对视了片刻,盛流玉皱着鼻子,想必遮掩在烟云霞下的眉眼也是蹙起的。

    不过是踩了一个松子,又不是什么不干净的东西,至于嫌弃成这样吗?

    不至于,所以谢长明不退让。

    他不是会惯着坏脾气小孩子的那种人。

    盛流玉却慢慢偏过头,一会儿看着谢长明,一会儿看着地面。

    他抬起脚,很是嫌弃地朝松子的方向踢去,却落空了好几次。

    大概是松子在青石板上待久了,温度也差不了多少,所以瞧不见,也踢不着。

    谢长明终于移开目光,不再看盛流玉了。

    但并不是认输。

    只是看在盛流玉是个可怜的小病秧子的分上,谢长明不与他多计较。

    他不知道的是,盛流玉方才只是想——不能吃,就离我远点。

    作者有话要说:

    鸟:想吃qaq

    第6章 舍友

    盛流玉走后,许先生大概认为大家也认识得差不多了,将屋舍的安排分发下去,勉励了几句大家要努力读书,专心修行,便让学生们都回去找自己的屋舍,整理东西,好好休息,明日有要事要做。

    麓林书院很有钱,但并不奢靡,反而提倡苦修。所以屋舍也不是一人一间,而是两人同住一间长屋。屋舍中间隔了两道墙,分出一个待客谈话的前厅,两边各住一人。

    很好,至少不是通铺。

    谢长明住在朗月院,在青临峰山腰上的一个僻静角落。传送阵是送到山脚,上来还要颇费一番功夫,谢长明走到山腰的平坦处,穿过竹林,远远地看到一片屋舍纵横交错,按照舆图上的位置,找到了朗月院。

    推开大门,里面种了几株老梅,没到冬天,也不开花,郁郁葱葱地长在那。

    谢长明走到自己的屋子,前厅里的椅子上坐了个人,穿了一身白衣,头戴玉冠,满脸堆着笑,似乎在等舍友的到来。

    直到看见了谢长明,他低下了头。

    他装作若无其事道:“道友,我是陈意白。”

    谢长明打量了陈意白一眼,几乎立刻认出,这人他见过。

    在三年前的万法门。

    三年前,谢长明装作资质不佳,被当成人丹的材料和十几个孩子一同被带入万法门,看管他们的就是陈意白。

    万法门也不是人人都知道门派里隐秘生意的。掌门和长老几乎是人人都参与,再往下能知道实情的弟子,要么是收入门下多年的心腹,要么是与那些长老沾亲带故的。

    总之,看门这样的苦活计,轮不上那些弟子,守门的陈意白也不过是个才入门不久的小道士。

    不过那时候谢长明才醒过来不久,与现在相比,模样差别很大,又过了三年,陈意白也不一定能看出什么。

    谢长明不想多生事端,同陈意白敷衍了几句,陈意白同样敷衍回来,但笑得十分真诚,说接下来的几年要好好相处。

    最后,他忽然如恍然大悟般:“谢道友,我行李还没收拾完,咱们明日再聊。”

    说完,忙不迭地往靠左的自己那间屋子走去。

    谢长明看了一眼他的背影,没有说话。

    谢长明带的行李不多,不到一刻钟便收拾完了,准备去吃晚饭。

    食堂在青碧峰的山脚,即使修仙之人的脚程快,一来一回,也要半个时辰。刚吃完饭,走回来就饿了。

    为此,住在山腰的学生特意抗议过,要布个传送阵。书院认真考虑了学生们的诉求,提出了两个解决方案。

    第一,多吃点,多走点路也不会饿。

    第二,如学生们所言布个传送阵。但维持传送阵所需的灵石要学生出。书院的食堂可以多做点饭,出灵石是万万不可能的。

    在这上学的,一半是贫穷的散修,另一半是和散修相比之下十分富有的门派子弟,但除了背后有爹有妈有爷爷有祖宗的这种,其他人也掏不出维持传送阵的灵石。

    于是,大家选择多吃点。

    谢长明到食堂的时候,里面坐满了人,同窗们一见他来,纷纷将他围住,开口长明鸟,闭嘴盛流玉。

    看来,他和那小病秧子对峙的事,已传遍了青临峰,甚至是整个麓林书院。

    一个同学忧心忡忡道:“你一来就得罪了长明鸟,不仅是我们知道了,高年级的师兄师姐也知道,都对你很好奇。”

    “那些门派子弟,本来就铆着劲想要结交神鸟,你得罪了长明鸟,要是那位盛公子说些什么,以后如何是好!”

    另有一人大义凛然道:“那些人自许名门正派,还不是一天到晚想着讨好神鸟。我们同为散修,当然是站在你这边,同仇敌忾。”

    谢长明在吵闹声中屹然不动,直到吃完,放下碗筷,不紧不慢道:“诸位道友不必担忧。”

    谢长明想叫他们不必好奇,也不必忧心,以那小病秧子冷淡的性格,想来闭口禅修得不错,不会和外人多话,那些宗派子弟也一样。长明鸟明面上是在这里读书,应当也就是做个样子,给麓林书院充场面,日后不会多见。

    到底是没将这话说出口。

    吃完饭,谢长明谢绝大家邀请他一起商量对策的好意,原本是想往藏书院看书,挂在腰间的玉牌却忽然微微发烫。

    是许先生传来的消息。

    谢长明用灵力点了点玉牌,上头浮现一句话。

    “方才陈意白说与你相处不来,要换间屋子住,最好不在青临峰,最好马上就搬。量你们相处不过一两个时辰,应当闹不出什么大矛盾。我又问了旁人,你们也没将屋子打塌了,可见还是可以相处的。不如与他谈一谈,有什么不妥之处,相互退让便是。”

    谢长明:“……”

    这个陈意白修为不怎么样,变脸倒是很精通。

    过了片刻,许先生似乎是想起了什么,又发了条消息。

    “现在这样多学生,屋舍紧张,实在满足不了他的要求。他要是不退让,打到他退让也可。但不能把屋子打塌了,要赔灵石,我也要负责。”

    谢长明明白了,抱着不能打塌房子心态,准备回朗月院和陈意白谈谈。

    一推开门,陈意白像个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在前厅乱转,红木椅子上是收拾好了的行李,抬眼见到谢长明,大惊失色:“你,你怎么回来了!”

    谢长明不与他多话,将玉牌点开,浮现出许先生发来的消息。

    陈意白看完后大怒:“你和许先生怎么能这样侮辱我!我也是正经修道快十年了的!”

    原来,许先生与他发的是:“稍等一等,我去查查有无空屋舍。”

    这,哪怕和发给谢长明的一样,说是让他把谢长明打到退让,陈意白也不会如此生气。

    谢长明瞥了一眼窗户,又收回目光,将不常带在身上的佩刀拎出来,撂在桌上,笑了笑:“道友有何不满,自可与我商讨,不必闹到许先生那里。”

    那是一把半人高的弯刀,刀鞘很厚重,是木头制的,可见刀锋并不怎么锋利,应当不是把好刀。

    陈意白梗着脖子,也拔出佩剑,剑光凌厉,看起来比那把弯刀厉害得多。

    谢长明没有将刀抽出,只是拎起刀柄,敲了一下陈意白搁在桌子上的剑鞘,又移开刀,那剑鞘便一寸寸裂开,碎成无数片。

    这,这怕是打不过的。

    陈意白脸上的怒容悄无声息地消失了,又立刻悄无声息地堆满笑容,不过转瞬之间,一般人轻易看不出他变了回脸。

    他为谢长明倒了杯茶,殷勤道:“我与谢兄怎么会有矛盾,那自然是不会有的,即使是有,也是我的错。”

    恍然大悟后便是痛改前非,更殷勤道:“谢兄为人疏冷,专心修炼,而咱们又分到了许先生门下,许先生为人懒散,又不负责,许多事都未曾交代,谢兄怕是不知道这书院里的规矩。小弟问了师兄,倒是知道一些,讲给谢兄听听。”

    谢长明注意到,隔着窗纸的注视消失了,应当是许先生离开了。

    可能是被陈意白气的。

    大病秧子带病前来保护学生,没料到听到了一肚子坏话,是很不值得。

    谢长明既然已做出威胁的举动,此时也不客气,对他点了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