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每天都想夺舍我 第2节

作品:《夫君每天都想夺舍我

    “前面那个叨叨半天的小丫头,能不能帮个忙啊!”他突然点名。

    大半夜的山头,哪里还有第二个小丫头。

    初意仍警惕的缩在墓碑后,高声问:“你是哪里的人!”

    他竟哀怨起来:“我都快饿死了,还问我哪里人,小丫头你没有同情心呐!”

    初意犹豫的看了看坟前碗里的两个馒头,一手拿一个,蹲着往那儿靠近些,道:“这有两个馒头,你先顶一顶。”

    说罢,她往黑影那扔去。

    只听砰砰两声,又闻哎哟惨叫声。

    她扔得挺准,全部砸他脑袋上。馒头冬夜易变硬,砸过去不亚于两颗石头。

    听他没了动静,初意不免担心:“老人家?没事吧?”

    “有事……差点被你砸死。”男人喘着气坐起身,手上握着两个馒头,敲了敲,当当响,果然硬得像石头。

    初意道:“放怀里捂一捂就软了,我都是这么做的。”

    说罢,一阵饥肠辘辘的声音,是初意肚子发出的,在这安静的山头格外清晰。

    这几日她都是靠土地庙的奉果充饥,她原本想等守灵后再吃这两馒头,不期撞见个饿坏的老人家,只好先给他充饥,反正庙里还有点食物。

    “呵!”男人语气讥诮:“没心眼的傻丫头,你自己捂一个吧!”

    一个馒头飞来,初意手快的接住,咽了咽口水,忙将馒头放入怀里捂好。

    两人正安安静静的捂馒头,忽闻猎猎朔风,刮过山头,俯荡山林。

    冷风卷着刺骨的寒气,灌入初意单薄的衣裳内。她双臂抱胸,禁不住打了个喷嚏。

    原本饿得无力的男人突然站起来,抬头朝空中高声喊道:“主上!我在这儿呢!”

    蹲在地上的初意也抬头望去。

    只见空中一人凌风而来,驻足月下。

    逆光中,她看不清他模样,只能大致端量出他身形高大、体态健阔,将身后的月亮尽数遮挡。

    月光在他周身罩下莹白的水色光晕,就似浑身泛着仙光神辉。

    初意出神的将他望着,这是……神仙?

    她打小爱听长辈们讲神仙的故事。

    他们说:神仙的衣裳是云彩做的,腰带是虹光绣的,轻柔飘逸,不同凡物。神仙出行全靠飞,腾云驾雾,御风使器。即便走路,也是行步如风,踏地无声。

    那空中之人,可不就是这般?

    且神仙心地仁慈,会救济受苦受难的凡人。

    思及此,初意连带着胆量也壮大几分,仰头就问:“你是神仙吗?”

    两人目光一转,不约而同看向她。

    拿馒头的男人没忍住,噗嗤笑出声来。

    看他笑,初意有些莫名其妙。

    他起步走到她身前,蹲下来,与她平视。

    初意这才看清他的样子:他有着两只宝灯般明亮的眼睛,两撇青须蓄在人中。声音听着沧桑,面容却不苍老,甚至比姑父还要年轻。

    原来是她误会了。

    “我叫淮舟,你呢?”他笑出几分和蔼。

    “初意。”她回道:“初晴散寒,意往春阳。”

    这是爹爹给她取的名字,寓意也是爹爹教的。

    “初晴散寒,意往春阳。”淮舟念了一遍,点点头:“是个好名字。”

    头一回有人当面夸赞她的名字,初意不好意思的抿着嘴。

    怎料他面色陡然严肃:“别人若敢将馒头砸我脑袋,此刻早已丧命。见你是为帮我解饥,便不与你计较。可你却误以为他是神仙……”

    初意警惕的退一步:“他……不是吗?”

    第二章 假扮魔尊,潜入魔域。

    “当然不是。”淮舟捋着胡须,笑道:“不过,他比神仙还要厉害。”

    天上的神仙会呼风唤雨、招云引雷,还可以活很久,十分厉害。

    比神仙还厉害……

    她不懂,问道:“那他是什么?”

    淮舟道:“许多神仙见到主上就心惊胆颤,你猜猜他是什么?”

    “走了。”上方之人似不豫,打断他们的谈话。宽袖一摆,即生旋风,将淮舟扯上半空。

    初意仰头望去,只听呼呼风起,二人早已消失在夜空。

    淮舟的声音悠悠传来:“来日如有机会再见,定还今日馒头之恩。”

    初意越发迷惑,所以他们究竟是什么?

    ***

    空中,淮舟拿出捂软的馒头,细嚼慢咽。

    凡间的食物,他吃不惯咽不下,遂每次来凡间,除却饮水,绝不将就添食。如今饿得前胸贴后背,白馒头都香喷喷。

    他正吃得有滋有味,忽遭北边大风呼啸而来,撞在结界上猎猎作响。

    袭来的寒风挟霜裹雪,来势汹汹。

    “今夜有雪。”沉默许久的男人突然开口。

    淮舟顺过话:“那小丫头身子单薄,倘或不找一处地方御寒,估摸挺不过今晚。”

    “因为一个馒头?”他丢来一句没头没尾的话,却目视前方,仿佛只是自言自语。

    淮舟慌得囫囵咽下一口尚未嚼碎的馒头,差些噎住。

    主上寡言时就会如此,要么说前半句,要么只说后半句。

    猜得出话里的意思,固然是好。若猜不出,他也不会多言半句。可苦了他们这些手下,只怕遗漏什么关键的暗示。

    好在他与主上相处最久,十句能猜出七八句,方才主上要问的应该是——因为一个馒头,所以开始同情她?

    他道:“属下若真同情她,就会帮她从那些村民的屋里夺些御寒的衣物,果腹的食物,再找一处避风的洞穴,供她过冬。”

    方才在山头,他听清了初意在墓碑前断断续续的几段话,也大致了解些情况。

    但他不是救苦救难的神仙,她再如何疾苦,与他何干?

    他们是魔族,魔族从不同情外族。

    ***

    果如他们预料,这夜北风过境,气温陡降,骤落初雪。

    正在碑前守灵的初意冻得寒颤阵阵,哆嗦不停。实在扛不住,急忙下山,寻到间小山洞避风。

    冷风是避过了,可气温太低,即便躲在洞里,也无法抵御酷寒。

    初意将身子蜷缩成一团,两手不断摩擦手臂,试图生热。

    渐渐,她冻得浑身僵硬,意识模糊,昏昏沉沉的闭上眼。

    不知许久,周身暖意融融,就像被柔软的被窝包裹。

    她睁开眼,朦胧的视线中,恍惚看见一个人蹲在身旁。她没法扭动脖子,只能瞧见他雪白的衣裳。

    这是来接她的鬼差吗?初意浑噩的想着。

    可她见过的鬼差皆是一身黑,官帽也是黑的。不像这人,周身泛着光晕,就像被煌煌的太阳照着。

    “我死了吗?”初意受不住这醒目的白,闭上眼。

    未得回应,她以为猜对了,竟笑起来:“那我可以去看景儿了。”

    她正心怀几分期待,身子陡然悬空,被对方抱起来。

    “原以为你这生会过得顺遂,想等你长大些再来接你,怪我考虑不周,一开始就该带你离开。”

    初意不明白他的话。

    但他怀抱暖和,像小时候爹爹做的暖炉,她便不住的往他怀里钻,蜷缩着身子,像一只要冬眠的豚鼠。

    “往后就随我去鹤山修行,再不遭这苦。”

    修行是什么,鹤山又是哪里,初意还是听不懂。

    不过,只要不挨冻,有吃的,去哪儿都成。

    ***

    八百年后,仙界鹤山。

    中央峰峦耸峙,两旁遥接峻岭。耸立的主峰高擎云烟,峰石色深如墨,活像昂立的鹤头,故名鹤山。

    鹤山是佑圣真君,孟阆风的居所。

    八百年前,孟阆风将初意从凡间带来此处,教她修炼仙术,学习仙法。

    彼时的初意又惊又喜,愣不敢相信自己被神仙收为弟子。

    孟阆风与她解释:“你有修仙的慧根,且前世积累善果,我恰有缘渡你成仙。”

    初意才伏地跪拜,滴泪叩了三个响头。

    她的确有慧根,加之勤学苦练,不过五百年,便修得仙体,得道为仙。

    这些年,她随师父于凡界修行,帮玄门抓过作恶的妖,帮地府收过闹事的鬼,结识三界仙、妖、鬼、精。

    唯独不识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