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再婚夫妻 第386节

作品:《六零再婚夫妻

    不然以后生意好起来,她们天天上门询问,她可受不了。

    老王同志等的无聊,到厨房门口瞅一眼,见又是杜春分亲自掌勺,禁不住跟老朋友的家人们显摆,“有口福了,小杜做的。小杜可是有证的一级厨师。”

    老王夫人忍不住说:“你说多少次了?”

    “你不懂。”老王同志摆手,“哪天让小杜给你们露一手。”

    饭店不大,他嗓门不小,里面虽然开着火杜春分也听见了。

    龙虾上齐了,万夫人帮她煮面的时候,杜春分就做了一锅文思豆腐。

    考虑到他们可能吃饱了,就找几个小一点的汤碗送过去。

    老王的夫人舀一勺,近距离看到豆腐丝跟线一样,顿时服气。

    外行人不懂,喝到口中就像三伏天喝了一口冰凉水,舒服的很就直接问:“这汤怎么做的?看起来清淡,没想到味道不错。”

    老王的夫人也忍不住显摆:“告诉你也不会做。这白色的东西是豆腐。咱们做菜炖汤的那个豆腐。”

    外行人惊得张大嘴。

    小孩子们直呼:“好细的豆腐啊。”

    外行人回过神来立即问:“杜师傅,你厨艺这么好干嘛做小龙虾?”

    “我没钱开大酒店。不卖小龙虾,在街边卖这个东西,来来往往的普通市民也吃不起。”

    众人忍不住同情她,接着就说:“你这个龙虾价格可以再提一下。”

    杜春分笑道:“现在小龙虾便宜。别人看我卖得好,跟风的人多了,小龙虾供不应求价格上涨,我再在涨价的基础上调高一点吧。”

    有人立即说:“那我们可得趁着便宜多吃几次。”

    杜春分谢谢他们捧场,接着告诉他们晚上还卖。

    这些人原本没打算晚上再来。

    他们要的面条是送的,杜春分又送一份汤。他们只给个龙虾钱,总觉得杜春分亏大了。

    傍晚就让孩子拿着盆过来买。

    结果这些孩子越过热闹的四岔路口就停下来开吃。

    孩子的家长以为小孩子去买,杜春分不认识他们所以缺斤短两。然而不经意间看到孩子嘴上油亮油亮,登时气得揍孩子。

    偷吃不承认不说,还险些害得他们误会杜春分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不过也是托了这些孩子的福,胡同里的邻居看到孩子等不到家,不由得对小龙虾好奇,其中不差钱的就拿着盆买一些。

    这些人一盆一盆往外端,看愣了行人,忍不住过去问:“卖的什么?”

    万夫人道:“小龙虾。都是今天刚钓上来的。可以当菜也可以拿来拌面拌饭。一家人一份就够了。对了,还剩门口那么点。”

    行人朝外看去,大铁盆里顶多还有五六斤。

    厨房里不断传出香味。

    餐厅那边更有几个半大孩子敲着盆等着。

    行人被这阵仗搞得不买像错过一个亿,“那给我,给我一份。我回去拿盆。”

    “你快点。晚了可能就没了。”万夫人实话实说。

    那行人立即把钱付了。

    他家虽然在附近,可把车子送回去,再拿着盆走过来,也差不多快二十分钟。杜春分开了几个灶,放好调料让其他人看着火,所以出菜很快。

    等那行人过来,大铁盆里就剩他的一份。

    餐厅里没有一个客人。

    行人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种没有客人还能把菜卖光的餐厅。

    别说他,杜春分等人也是第一次遇到。

    老杜之前还问杜春分,他帮忙招呼客人,给他开多少工资。

    结果拉开架势的老杜愣是没有用武之地。

    万夫人看到碗筷干干净净,两盆小龙虾也卖的一干二净,跟做梦一样:“全卖完了?”

    第185章 小美相亲

    杜春分被她的话逗笑了:“不信咋地?”

    万夫人不知道该怎么形容此刻的心情,她都做好卖力吆喝,甚至卖不出去打包回家让家人帮忙吃的准备了。

    “我信。只是这太容易了吧。”

    要说这个杜春分也忍不住说:“确实太快了。不过这么快明天也不能准备这么多。”

    老杜赞同:“龙虾便宜也没青菜便宜。现在关门吗?”

    杜春分摇头:“不行。”

    为了以防有事无法告诉客人,她特意找人做个小黑板。杜春分就让人把小黑板拿出去,写上“小龙虾已售空,还有别的菜。”然后再把那些菜名写上。

    老杜道:“我来。”

    杜春分不禁说:“这事您是一点不客气。”

    “你们的字能看吗?”老杜反问。

    一个个都不敢跟他争了。

    老杜的字不光可以看,而且很好看,匾额上“小杜的店”那四个字也是老杜的字。今天上午十点钟挂上去,隔壁早餐店的人还以为杜春分找书法家定做的。

    得知老杜亲笔写上去的,早餐店真想请他也给他们写一个。只是他们的店名好好的不需要换。再说了,做匾额也得花钱不是吗。

    万夫人不禁问:“小龙虾卖完了,就算有别的菜也没人来了吧?”

    周围的人都知道她们店小龙虾是特色。

    杜春分道:“还没到六点,关门不合适。没人来咱们也得待到九点。我去做点吃的,先吃饭。”

    万夫人不懂饭店的规矩,经营上她会给出意见,但杜春分听不听她都无所谓,“老王什么时候过来?”

    “可能会让那个小程在他家吃了饭再来。”

    万夫人好奇:“很熟吗?”

    老杜进来解释:“老王中午过来吃饭的时候我打听了一下不是很熟。不过因为是他侄子的秘书,今年春节没回去被叫去王家过年,所以也不算陌生。”

    万夫人知道市长不止一个秘书,能被叫去王家肯定挺看好他:“这样就行了。亲生爹娘也不一定了解自己的孩子。”

    杜春分赞同:“对啊。我煮点面怎么样?还有不少小海鲜,咱们吃海鲜面。”

    只要是她做的饭,甭说海鲜面,青菜面或者葱油拌面他们也没问题。

    万夫人开口道:“都行。”

    不是在家里,小美的相亲对象又随时有可能过来,杜春分自然没时间做手擀面。可她因为掌握了煮挂面的技巧,所以这碗海鲜面并不比手擀面的味道差。

    小美在家里。

    杜春分煮面的时候老杜就往家打个电话。待她处理好海鲜把面做好,小美正好从斜对面公交站台下来。

    万夫人端着面出来,下意识说:“欢迎光——”看清楚来人,猛然睁大眼睛,不敢置信地问:“你你你——”

    杜春分赶紧出来,以为出什么事了。

    顺着她的视线看去,一个摩登女郎出现在眼前。

    这个摩登女郎跟甜儿那种穿着紧身上衣,一头大波浪烈焰红唇的还不一样。她化着淡妆,像是没涂口红。穿着灰色毛衣,同色半身裙,半身裙里面像是浅色毛裤,脚上踩着黑色小短靴。头发也卷了一下,只是发尾的地方,柔润的搭在毛衣上面,整个人成熟温婉极了。

    这人也不是旁人,正是小美。

    老杜见两人很惊讶,朝外看去看到小美这身打扮,高兴地笑着说:“不错!”

    “不错吧。”小美走进来,落落大方的在他面前转个圈,“是机关那些人最喜欢的款吧?”

    万夫人回过神坐下来了还忍不住看她:“小美这样真好看。跟港城那边的人一样一样的。不过你怎么知道那些人最喜欢你这样的?”

    老杜道:“她猜的。”

    万夫人听出他潜在意思:“不是?”

    老杜点头:“他们确实喜欢宜家宜室的。但不是小美这种长相。大部分人喜欢的都是文工团那种款。”

    万夫人想想她认识的人,“好像还真是。小美,你有点太时尚了。”

    杜春分点头:“穿上羊皮也像狼。”

    小美气得想拍桌子,“娘!”

    “看看,露馅了吧。”

    小美瞪眼:“咱俩打一架吧。”

    杜春分知道这是真急了,抬抬手:“当我没说。锅里还有点面,吃吗?”

    “不吃。免得待会儿想上厕所。”小美停顿一下,“万一正吃着他来了多尴尬。”

    杜春分不懂现在的孩子:“他来你就不吃了?你俩要是能成以后还得过一辈子呢。”

    “第一印象懂吗?他可不是我爹。两句话就能糊弄过去。”

    那个小程年纪轻轻就能当秘书,哪怕分给他的工作极少,他能干好也不容易。这里可不是宁阳,更不是桂海,而是羊城。

    杜春分觉得他要是跟钟更生一样聪明,确实得慎重:“那我们可吃了?”

    小美点头:“我下午在家吃了点水果,不饿,您别担心了。”

    杜春分让那几个即将转业的军人把锅里的面分了。

    老王局长也怕跟吃饭的客人撞上,所以特意算着时间出门。

    八点钟过了饭点,即便有客人也是零星一两个。两个年轻人不论去楼上还是在楼下都不会被打扰。所以他和小程就是这时候到的。

    这时候确实没人了。

    他们早来半小时都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