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再婚夫妻 第367节

作品:《六零再婚夫妻

    邵耀宗不敢回,拉一下杜春分的手:“做饭去。”

    杜春分:“青菜洗了。”

    邵耀宗到厨房发现有菠菜,鲜嫩翠绿的菠菜,立即扔给警卫员。

    这边的自来水通没几年,家家户户还习惯压水,而且水质也不错,所以杜春分和邵耀宗搬过来也没把压水井卸了。

    警卫员在邵家吃住,也觉得自己该干点活。

    可他也有活就剩老杜一人了。

    老杜无聊,跟出去:“我给你压水。”

    “不用,不用,您老歇着。”

    老杜道:“坐半天也该动动了。再不动弹动弹就老年痴呆了。”

    杜春分拎着海鲜出来,听到这句停下来,思索片刻,“老杜,明儿起跟我一起去上班。我觉得得闲到月底。咱俩打乒乓球去。”

    沈舒城和沈思维父子俩还没搬过来,大院里也没熟人,以至于老杜每天无聊的不是看书看报纸就是听广播。

    老杜一听这话赶紧问:“就乒乓球?”

    “不会?那正好,我也不会。”

    老杜想笑:“我的意思有没有足球或者篮球?”

    杜春分打量他一番。

    老杜皱眉:“你什么意思?”

    “你这老胳膊老腿还想踢足球打篮球,乒乓球还不够你耍?”杜春分不敢信,老杜不愧是老杜,老了都不消停。

    老杜气得咬咬牙,朝厨房喊:“邵耀宗!”

    隔壁邻居吓了一跳。

    桂海那边小洋楼院墙用栅栏。这边的的院墙都是红砖。墙虽然不高,但想看到邻居家的情况也很难。隔壁司令的小儿子吓得手抖,险些打翻墨水瓶,蹬蹬瞪下楼就问:“妈,邵叔叔家出什么事了?”

    司令的夫人也好奇,“别说话,我听听。”说话间移到墙根处。

    “邵耀宗,干什么呢?”

    当年邵耀宗刚到桂海的时候很多票还没取消,物价不高,军人的那点工资还能养家糊口。后来刚刚捉襟见肘,邵耀宗就拿下三条线把水果海鲜全批发出去。

    虽说价格不高,架不住他几乎把全省吃不完的山珍海味都弄出去,还没有竞争对手。

    部队有了钱也不能乱发工资。工资是上面定的,他身为司令也不能改。到年底就以补贴和奖金的名义每人多发二十个月工资。

    桂海划给羊城军区,军区派人过去查到桂海军区账面上没什么钱一点不意外。因为他们也是这么穷。然而再往下查支出,羡慕的想哭。

    桂海也有很长的海岸线,那些查账的人一度怀疑他是不是搞走私。哪怕觉得不可能,可每人多发那么多工资更不可能。

    仔细查一遍,邵耀宗确实没问题,上面也没看错人,就恨不得立马把邵耀宗打包带走。

    邵耀宗身为桂海司令,打包带走不可能。所以那些人回到羊城军区就把桂海的事告诉万司令,请司令出面催一催邵耀宗。

    桂海这边安排好,人家前任政委不走,他也不能过去。所以邵耀宗安安心心过完春节。

    他的四个闺女回来,春节过得很和睦,羊城军区这边犯愁。高级军官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也不敢随意买买买。以至于越发想念邵耀宗。

    邵耀宗抵达羊城,军部给他搞个欢迎仪式。起初他还觉得过于兴师动众,欢迎仪式上不论王牌军还是后勤都找他哭穷,邵耀宗才知道这些人的真实目的。

    邵耀宗觉得他说,做生意不是小事急不得。这些人也不会相信。于是第三天就下去调研。

    他这一走就是半个月。

    虽说调研期间有鸡有鸭也有鱼,可他吃的是部队食堂。炊事班做大锅饭的厨艺能有多好。越吃越想家。

    真到家了,邵耀宗反而吃不下浓油赤酱的菜。只想吃一碗海鲜面条。面条最好是白面做的手擀面。

    前半辈子天天吃杂粮,他可不想再吃杂粮面条了。

    挂面不接地气,还总有一股机械味儿。

    杜春分因为工作的问题很不开心,邵耀宗还敢挑。杜春分就让他和面。反正他也会。

    忙着和面的邵耀宗没空出去,干脆当没听见。

    老杜气得大吼:“邵耀宗!”

    邵耀宗无奈地回一句:“春分是你闺女,是打是骂我没意见。”

    老杜噎了一下:“我不会骂打不过。你替我打替我骂。”

    万夫人不由地看向她小儿子,她没听错吧。

    万伟小声问:“杜爷爷怎么可以让邵叔叔打他女儿?是亲的吗?”

    邵耀宗的警卫员吓得立正站好,也不洗菜了。

    杜春分示意她爹看看新来的警卫员。

    老杜见状顿时不好意思再闹:“开玩笑,开玩笑。”

    警卫员不信,哪有拿这事开玩笑的。

    杜春分:“以后你就知道了,这个老杜最会耍赖。尤其说不过我就让邵耀宗上。老杜,你几岁了?”

    老杜气得哼一声:“自己压水去。”背着手往屋里去。

    万夫人和万伟互相看了看,愈发不敢信,这就完了?

    隔壁只有压水井咯吱咯吱声,确实完了。

    万夫人回到自家屋里,不用担心隔墙有耳,就问小儿子:“这邵家什么情况啊?我要不要过去看看,别回头真打起来,弄得邵政委无心工作。今年年底你爸要是也能多发二十个月工资,明年就能在首都给你哥买套房。后年你考到首都也能给你弄一套。”

    万伟想笑:“妈,桂海那边那么赚钱,是因为邵叔叔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现在竞争多了,年底能多发两个月工资就不错了。”

    万夫人:“今天晚了,我明天早上过去看看吧。”

    杜春分觉得自家没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所以家里有人院门就敞开着。

    翌日清晨,万夫人从公厕回来,刻意从邵家那边绕一下,见大门果然敞开着,老杜在院里活动筋骨,就说:“杜叔叔,起了?”

    老杜停下:“你也起这么早?”

    “伟伟得上学。”万夫人朝屋里看一下,“小杜大妹子呢?我昨儿好像看到邵政委回来了。”

    老杜以为她随口一问,也就顺着她的话说:“买菜去了。”

    “邵政委也去了?没去部队吗?”

    邵耀宗觉得由部队弄个贸易公司不太合适,很容易上升到政治层面,货物到了国外有可能被卡。于是决定跟沈家合作。

    背靠官方,货源不用愁,即便占股极少,沈思维也觉得比他弄个公司赚得多。再说了,沈思维的长子之前弄的那个公司也不用注销,前提只做珠宝生意,不跟这个公司抢。

    这样相当于沈家旱涝保收。

    沈家上下都很支持这次合作。

    邵耀宗在外面待半个月心里有个大概,准备跟沈家谈合作,所以最近不会再出差。

    老杜笑道:“没去。耀宗想吃些好的,怕小杜不买不做。”

    万夫人退休前虽然也有工作,但她主要工作是照顾爱人和孩子,闻言无法想象杜春分居然敢不给他做饭:“不会吧?”

    老杜心说,小杜不高兴,他也得饿肚子。

    这么丢脸的事自己知道就行了。

    老杜道:“耀宗可能想吃鲍鱼。”

    万夫人羡慕的咂舌,不愧是能赚会花的邵耀宗。

    老杜看到她的样子想笑,“不过有小杜在,不可能由着他买鲍鱼。”

    万家是万司令一言堂。万夫人觉得邵耀宗想买鲍鱼,杜春分不高兴不同意都没用,“他们什么时候去的?”

    老杜看一下表:“快回来了。”

    话音落下,车声越来越近。

    两人互相看看,总觉得“说曹操曹操到”。

    到门口吉普车停下,邵耀宗和杜春分从后面下来。

    万夫人失去以往的优雅,很是迫不及待地迎上去:“回来了?”

    杜春分懵了,拿眼睛问老杜。

    老杜问:“没买鲍鱼吧?”

    杜春分皱眉:“什么鱼?”

    四个闺女能赚钱,钱来的堂堂正正,用不着邵耀宗和杜春分的钱。他们家三个人其中两个工资很高,多的花不完。邵耀宗在市场上看到新鲜的鲍鱼真想买来着,“春分师傅说那东西没味儿。”

    万夫人眼中闪过一丝意外,杜春分居然真能管住邵政委,“那买的什么?”

    警卫员把东西拿下来,万夫人就看到竹笼里有个白色的东西,还是活的:“鸭子?”

    “大鹅!”

    杜春分没做过鹅,但她小时候逢年过节的时候吃过。那肉盖上锅盖煮,香味也能飘二十米。所以看到卖鹅的,她果断买一只。

    要不是为了馋的大院里的小孩都往她家跑,杜春分这辈子都不想做鹅。蜕鹅毛特麻烦,得小半天。

    万夫人吓得连忙往后退。

    杜春分忍不住看她。

    万夫人怕她误会,解释道:“我以前被鹅拧过。太疼太吓人,我现在一看鹅就起鸡皮疙瘩。”

    杜春分递给警卫员。

    警卫员赶紧送屋里去。

    万夫人这才敢靠近:“还有什么?”

    杜春分:“一副猪下水和一点小龙虾。”

    “什么虾?”万夫人忙问。

    杜春分打开袋子。

    万夫人眉头紧锁:“你买这个干什么?这些都是臭水沟里的东西,还是当年小鬼子弄来的。你想想要是好东西能往咱们这儿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