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再婚夫妻 第281节

作品:《六零再婚夫妻

    校长刚刚碰到邮递员得知是给邵家四姐妹送录取通知书,立即把存在他那里将近半个月的奖金等物全部拿来。

    他临出门碰到司令,两人一打招呼,司令得知邵甜儿这么给他军区长脸,就让当时跟他闲聊的几人随校长过来。

    司令倒是想亲自过来,只是甜儿毕竟是探花。她这个探花分量重,往后的探花不一定有她得的艰难。这一点别人不知道。今天他过来,过两年再出探花,他不亲自过去,人家肯定得有意见。

    甜儿上前:“我?”

    “是的。邵甜儿同学,你的录取通知书到了?”校长问。

    甜儿还没来得及放屋里,就递给他。

    校长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确定是真的,专业和学校也对,立即还给她:“恭喜!”

    “谢谢。”甜儿心里好奇就问,“校长找我,就是,说恭喜啊?”

    校长道:“哪能。这是咱们省里和市里给你的奖金。收好!”说着把两个信封递给邵甜儿,“这一封是市教育局局长亲自给你写的信。希望你不忘初心,再接再厉。”

    此言一出把邵家一众全搞蒙了。包括杜厅长。

    老杜经常去省机关单位,可从没听说过探花也有奖金。

    杜春分问:“真是给甜儿的?”

    校长:“我都带来了还能有假。对了,这里面还有司令的一点心意。因为邵甜儿同学不光是探花,还是咱们宁阳市的状元。”

    邵耀宗认识随校长过来的那几人,他朝那几人看去,几人笑着颔首。

    其中一人忍不住羡慕:“邵旅长,你有四个好女儿啊。”

    校长闻言想到只顾夸甜儿,倒把小美、平平和安安忘了,“对,邵小美,邵一平和邵一安也不错。我记得邵一平想学法,对吧?”

    平平道:“是的。”

    校长:“这些天我跟你们之前的班主任,还有局里的同志聊过,这个法律比邵甜儿的专业难多了。你可得有心理准备。”

    平平之前没心理准备,经她爷爷一说,不出意外,勤勤勉勉能做到他如今那个职位,平平就有了心理准备,“我知道。”

    校长看到老杜,恍然大悟:“杜老都跟你说了?那就好,那就好。”转向邵一安,“邵一安同学,你也得有心理准备。革命前就没有几所学校有计算机这个专业。后来又赶上革命停了十多年,师资力量这块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样。不过上面既然今年就敢重开这个专业,不可能让你们自学。到了学校切勿着急。”

    安安不禁说:“我什么都不懂,急也不知道往哪方面急啊。”

    “是这样的。听说这些好的大学图书馆藏书很多,实在没老师上课,就去图书馆看看相关资料。”

    安安:“谢谢校长提醒。”

    校长转向小美就忍不住叹气。

    小美好笑:“我的学校也是正规大学啊。”

    校长不甘心,“三百多分的成绩上戏剧学院。你——杜师傅,邵旅长,你们怎么就不拦着点啊。”

    杜春分:“你可以拦,把她的志愿改了,你咋不拦着点?”

    校长噎的说不出话。

    老杜道:“我倒是觉得这个学校大有可为。说不定哪天小美写的剧本就上了语文课本。”

    校长不禁问:“不是表演专业?”

    小美:“爷爷说我这个成绩应该能再修一个。”

    校长心里顿时不那么难过:“那你可一定得学编剧。这个专业能吃一辈子。像表演专业,等你三十多岁就只能演妈妈之类的角色。等过了四十岁,就得演大妈,再过几年就得演奶奶和姥姥那些角色。这些角色可没多少戏份。就算工资比年轻演员多,奖金也没法跟人比。你写剧本就不一样了,一个本子的稿费可能比你一年工资还多。”

    “这么贵?”小美惊呼。

    校长很不希望这么聪明的孩子去拍电影:“你能出版,一本稿费够你吃三年。”

    小美的心动了,“那我到学校就问问。”

    校长满意了,“那我们先回去了。”

    杜春分等人把他们送到门口。

    王金氏从隔壁出来:“毛蛋,还吃不吃?”

    杜春分不由得转向少年。

    毛蛋顿时急了,抓住他奶奶就往屋里拽。

    杜春分摇头失笑。

    小美忍不住担心:“老师要是不同意怎么办?”

    老杜:“那你就自学。图书馆有资料。不论写剧本写小说,老师能教的都有限,更多的是靠你自己。”

    邵耀宗赞同:“写剧本就像你娘做创新菜,即便刀工相熟,万事俱备,脑子里没那个想法也没用。”

    小美似懂非懂的点头:“我大概懂了。”

    老杜反而有了新的担忧:“小美,爷爷得提醒你一句,贪多嚼不烂。”

    邵耀宗险些忘了这点,看向甜儿、平平和安安:“人的精力有限,别想什么都抓到自己手里。”说完,视线不由自主地停在甜儿身上。

    甜儿跺脚:“爹啥意思?”

    邵耀宗:“还没开学你就想着换专业,你说呢?”

    甜儿噎了一下,不服气:“你也说是换专业。又不是两个都学。”

    “别吵了,吃饭。”杜春分对邵耀宗道:“她们都不小了,知道轻重。不知道的话,就回来给咱们当保姆,照顾你爷爷。”

    甜儿不禁说:“我才不要!”

    老杜故意逗她:“不伺候你爷爷我和你爹娘?”

    “您老别曲解我的意思。”甜儿瞥他一眼,就去厨房。

    杜春分盛菜,注意到油罐子里的油不多了,不禁说:“这高考都考两轮了,这吃肉吃油什么时候才能不要票啊。”

    甜儿不禁说,“油和肉要票也没关系,啥时候能不吃这玉米面啊。娘,我现在看到这黄不拉几的东西就反胃。”

    杜春分:“就这黄不拉几的东西,你万姥姥一家一年到头都得算着吃。你们每天能吃饱就不错了。”

    邵耀宗赞同:“对。对了,甜儿,看看校长奖你多少钱。”

    “对,对!”小美都忘了,“都怪校长那么多话。”

    安安从甜儿兜里拿出来:“我看看。”

    甜儿抬手把馍筐塞给平平:“这是给我的。羡慕吗?羡慕以后好好学。听说大学每学期都有奖金。爷爷,我没说错吧?”

    老杜好奇:“听谁说的?”

    小美:“陈鑫的大哥陈森。”

    杜春分一听到陈家兄弟,忍不住说:“刚刚忘了问校长,他肯定知道陈鑫报的哪个学校哪个专业。”

    老杜:“多半是北边的军工大学。他那个成绩上普通军校太亏。上军事学院出来当军官,他那个跳脱的性子和情商又不太合适——”

    甜儿笑喷。

    老杜的话被打断。

    甜儿:“还不合适?不就是不长脑子。”

    老杜道:“不长脑子等于笨。他的成绩可是跟安安差不多。”

    甜儿想想确实不能那么说,“不论哪个学校过几天他都得去报道,到时候——我的亲娘老天爷啊!”

    一家人看过去,甜儿刚刚说话的时候无意识把钱拿出来,全是崭新的大团结。

    邵耀宗和杜春分瞧着信封很薄,以为没多少。

    甜儿这些年经手的钱,最多的时候也不过是一张大团结,所以她压根不知道十张乃至更多多厚。

    小美顿时无法淡定:“快,快数数多少。”

    杜春分看那个崭新程度,不禁问邵耀宗:“这是从银行刚取的吧?上面那张旧的应该是司令给的。”

    “肯定的。”邵耀宗补一句,“就算不是,也是找银行以旧换新换的。看来宁阳市局是真高兴。多少?”

    甜儿不会数,那张旧的塞兜里就数新的,本以为拿一张,手指一搓才发现是两张。

    “爹数,我别数错了。”

    邵耀宗接过去,顿时不敢信。

    杜春分忍不住问:“多少?”

    邵耀宗抬起头来,对上四个闺女的八只眼睛,“两百!”

    四姐妹倒抽一口气,本以为一百五就了不得,居然是两百。

    邵耀宗:“这里面有个单子,省里奖一百,教育局八十,学校二十。司令的没在上面,应该是临时加进去的。难怪那张跟这些钱不一样。”

    四姐妹想说什么,忽然就觉得一切语言都显得苍白。

    老杜不禁说:“如果不是省里只给一百,市局不好意思超过省厅,我估计他们也得给一百。”

    邵耀宗:“可能他们就是准备了一百,一看省里才给一百,这二十就给校长,以学校的名义给甜儿。”

    甜儿想想去年陈森是大院考得学校最好的,一分钱没奖,“我觉得爹说得对。”

    杜春分忍不住说:“甜儿给学校争光,这个钱还用校长出?再说了,校长是差那二十块钱的人吗?”

    甜儿和邵耀宗同时说:“不像!”

    杜春分瞥一眼两人,钱夺回来塞信封里,“存起来吧。”

    “存,存起来?”甜儿怀疑听错了。

    杜春分:“你们的生活费我和你爹出,你们四个一样。这个钱是你靠自己的本事赚的。小美,以后不论得多少稿费和奖学金,爹娘都不要你的。平平,安安,你们也一样,存起来留着以后用。人这一辈子长着呢,不知哪天就需要钱。”

    老杜赞同:“你娘说得对。到首都再办个银行账户。我们离得远,哪天需要钱也不用我们取了送过去。”

    甜儿不敢信,她即将有一笔两百一十元巨额存款,“真给我啊?”

    杜春分:“不想要给我也行。回头我跟你爹天天买鱼买虾买羊肉。”

    甜儿连忙背到身后。

    杜春分转向小美、平平和安安,“是不是没想到读书好了这么有用?”

    三周岁之前,姐妹四个的生活不稳定。然而那时她们还不记事。

    自她们记事以来,家里就不缺吃不缺喝也不缺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