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再婚夫妻 第89节

作品:《六零再婚夫妻

    平平领着安安出来,就眼巴巴看杜春分。

    杜春分伸手。

    小孩愣住。

    杜春分眉头一挑:“不是让娘帮你剥核桃?”

    小孩慌忙把核桃递出去。

    杜春分握住拳头,咔擦一声,把裂开的核桃给她。冲安安伸手。

    安安抿嘴笑笑就把核桃递出去。

    杜春分把核桃仁挑出来塞小孩口中,“好吃吗?”

    安安使劲点了点头。

    杜春分转向甜儿:“去厨房拿个小菜盆装半盆,娘给你们弄开,去堂屋慢慢吃。”

    甜儿高兴地“哇哦”一声就往厨房飞。

    “慢点!”杜春分怕她一脑袋摔炉子上。

    甜儿卖个耳朵给她娘,我行我素,端半盆核桃都不耽误她扭秧歌。

    蔡家婆媳二人好笑地摇了摇头。

    杜春分把小孩的脸转向两人。

    甜儿歪着脑袋看她们,看得蔡母和姜玲不好意思笑。

    杜春分一手攥着一个核桃,几下就把核桃捏完了。

    姐妹四个到堂屋往地上一坐,核桃放中间,左手挑出核桃壳往外扔,右手捏着核桃仁往嘴里送。

    姜玲不禁说:“可真会吃。”

    甜儿转过头来。

    姜玲下意识说:“没说你。说你娘。”

    “你说我娘干啥啊?”甜儿大声问。

    得,还不如说她。

    姜玲赶紧找杜春分。

    杜春分也没想到闺女这么护她,正好她这几天打算在自个家试菜,“我说改天做小肠吃,你姜姨说我会吃。”

    小美忙不迭道:“娘,我要吃大肠面。”

    杜春分:“知道了。先吃你的核桃!”

    大肠小肠这种猪下水姜玲和蔡母很早以前就吃过。但她们做的味道很一般,跟杜春分做的酸菜炖大肠没法比。

    蔡母虽然会过日子,但不会委屈自己,更不会委屈儿子儿媳妇和她大孙子。

    听人说一碗大肠炖酸菜虽然五分钱,可里面全是菜和肠,很实在。蔡母就算了一笔账,要是自己做,费时间,还得浪费一块煤球。不如买的合算。

    蔡副营长中午不回来,一碗菜足够她们婆媳二人吃的。所以只要食堂开着,她们想吃费事的菜,比如酸菜鱼,就去食堂买。

    半年下来,蔡母没买十次也有八次。

    酸菜炖大肠吃多了,蔡母潜在意识认为她说的是小肠炖酸菜,“小肠也能炖酸菜?”

    “不知道。”杜春分实话实说。

    姜玲问:“那嫂子咋做?”

    “卤啊。”杜春分补一句,“不止小肠,鸡杂鸭胗,猪头猪耳朵都可以卤。”

    姜玲好奇地问:“也能搁一块卤?”

    杜春分点头:“只是卤的时间不同。不过这种办法只限家常。”

    姜玲笑道:“咱们又不卖。嫂子打算啥时候做?”

    “过几天吧。学校食堂收拾好再说。”

    跟梁冰他们打一架,杜春分心累身体也累,午饭都不想做,可没心思整那玩意。

    杜春分把坛子放向阳的地方晾晒,就洗小米搁炉子上慢慢煨。

    蔡母看了看天,顶多十点:“做这么早?”

    杜春分没回答先问:“你早上咋煮粥?”

    姜玲被问懵了:“就,就那么煮啊。”

    “肯定跟我家不一样。我们睡觉前封炉子的时候,掏一点小米放钢筋锅里,然后放上窝头和糟鱼,第二天早上起来正好可以吃。”

    蔡母不禁问:“煮一夜能好吃吗?”

    杜春分:“小米那东西得慢煮。早上做的话,邵耀宗八点前到部队,我六点就得起来。煮的时候还得时不时搅拌一下。我有那个时间和耐心,甜儿她们也不允许。一会儿要洗脸,一会儿要抹雪花膏,一会儿又要尿尿,再盯着锅里,能累死我。”

    “这么麻烦?”

    婆媳二人异口同声。

    杜春分:“大火煮的可能还没我焖一夜的好喝。”朝厨房看一下,“我把炉子拉开一点,慢慢煮一个多小时,等邵耀宗回来正好吃饭。”

    姜玲想回家试试,就拿眼睛瞟她婆婆。

    蔡母也想试试,真跟大火煮的差不多,以后就不用起那么早。

    这边太冷,最冷的时候得比蔡副营长老家低十到十五度。年前年后两个月,蔡母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学校食堂。期间一度想回老家。

    屋里虽然暖和,整天在屋里窝着,她快憋疯了。

    最近这几天天气好,都说暖和了,蔡母还是觉得跟她老家下大雪一样冷。

    要不是太冷,早上再忙,听到杜春分要打孔营长,她也得出来看看。

    蔡母撑着墙壁站起来。

    杜春分:“用热水。”

    “热水煮粥?”姜玲不禁问。

    杜春分点头:“你试试。煮大米粥的时候也可以用这种法子。我觉得还行。”

    炉子封上也能把烧水壶里的水烧热。

    蔡母到家摸摸水壶,果然热了。

    姜玲用热水洗点小米,然后又把剩下的热水倒进去,一块煤球只烧一点点就把粥煮好了。

    蔡母看看煤球,中午不用换。晚上不做菜,用热水下面条,那煤球能撑到睡觉前。这样就能省一块煤球。

    姜玲经常做饭,一看煤球烧的程度就能算出还能烧多久,“春分嫂子真会过日子。”顿了顿,“每天省一块煤球,一个月下来够买一条鱼了。”

    蔡母想起一件事,学校开学,杜春分和四个孩子在学校吃,邵耀宗不回来,她们早上换一块煤,晚上再换一块,一天两块就够了。

    半年下来光煤球就能省不少。

    难怪陈月娥知道杜春分不喜欢她也要去食堂,肯定也算到这点。

    陈月娥有那个脑子,当初也不会把平平和安安认成杜春分的闺女。

    话又说回来,邵耀宗在办公室待得心痒难耐,坐立不安,以至于时间一到就往家跑。

    一口气跑到家吓得杜春分以为天塌了。

    “咋了?”杜春分压低声音问:“真是特务?”

    邵耀宗被问愣住,随后想了想,道:“还不确定。”

    “那你咋了?”杜春分上下打量他一番。

    邵耀宗干咳一声,很是不好意思说:“我怕你等急了。”

    杜春分觉得她此时应该感动,可她只想笑,“师长和政委知道了,我有啥可急的。”忽然想起他刚刚说的话,“不能确定啥意思?”

    邵耀宗见厨房冒烟,示意进厨房说。

    厨房离廖家远,离蔡家也远。孩子在堂屋,不用担心孩子听来去,哪天不过脑再说出去。

    杜春分也觉得厨房合适,递给他一个小板凳,顺手把炉子拉开再煮一会儿粥。

    邵耀宗小声说:“你听到的那个六十一是人名,也是代号。”随之把他从师长那儿知道的告诉她。

    杜春分听到“感情纠葛”四个字,眉头微皱:“你说那个六十一五十多了?”

    “陆拾遗!”

    杜春分:“都一样。可江凤仪说梁冰才四十。俩人差这么多,梁冰又不是丑的没人要,逮住一个是一个。啥人不好喜欢,喜欢那么老的,图啥?图他老啊。”

    “嘴下留情。”邵耀宗赶紧说,“感情纠葛这点只是猜测。不论是真是假,他都担得起‘英雄’二字。”

    杜春分点了点头:“好吧,好吧。没说他啥时候回来?”

    “他有下属,肯定有官职在身。这个的人不可能离开太久,一周就了不得了。”

    杜春分:“那时候你爹娘也该收到你的信了。”

    现在再说起老家的事,邵耀宗只觉得烦,因为他爹娘和弟弟太过分——不光骂他,还骂杜春分和两个孩子。

    邵耀宗:“先不说他们。快开学了,米面油盐都准备齐了吧?”

    杜春分想起她打算试的菜。

    “我下午再去食堂看看。”

    橱柜、面缸检查一遍,杜春分就去副食厂,让副食厂帮她拉一百斤黄豆和一百斤红薯粉。

    随后几天杜春分想到什么又添添加加,直到开学前一天。

    正月的最后一天,早上,杜春分去副食厂拿她订的小肠。洗干净就借助筷子把小肠卷起来。每个都有十公分左右。然后下锅焯水,最后用她调的卤汁炖。

    炖两个小时,香味出来正好赶上家家户户做饭。

    有别人家的饭菜香遮掩,前后邻居没注意到杜春分,可左右邻居被她吸引过来。

    蔡母出来,江凤仪打开门。

    四目相对,俩人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