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再婚夫妻 第38节

作品:《六零再婚夫妻

    “再大也坐不下六个人。”

    甜儿看看姐妹们,“五个。”

    “还有李慕珍。我跟她一起去,她能帮娘抬桶。你能吗?”

    甜儿抿抿嘴:“我长大就能。”

    “等你长大再说。”杜春分拍拍她,“睡觉。明儿早点起。”

    甜儿往床上一躺。

    杜春分皱眉:“睡好!”

    横着睡的小孩立马爬起来躺好。

    杜春分关灯。

    一夜天亮。

    杜春分叫醒几个孩子,看着她们尿痰盂里,就让几个孩子玩儿去。她往痰盂里兑几瓢水,浇菜沟里。

    洗漱后,杜春分去厨房。

    那两斤大米还没吃,杜春分用大米煮粥,青菜洗净后切碎备用。她趁着煮粥的空档给几个孩子洗脸。

    伺候好孩子,粥差不多了,杜春分把上个月买的鸡蛋打锅里,最后加入青菜、食盐和一点猪油。一锅菜粥就好了。

    这种没法跟肉粥比。可四个孩子没吃过。米香蛋香,还有淡淡的青菜香混合在一起,味道清淡却不寡淡,远远比白米粥和小米粥好喝。

    四个孩子很给面子,一人喝大半碗,撑的打嗝。

    孩子吃的开心,杜春分很有成就感,“锅里还有一点,娘放炉子上,回头饿了再吃?”朝东南方向看去,“痰盂在胡同里,想撒尿就尿痰盂里。不许随地大小便。”

    甜儿叹气:“娘,我说多少次啦?你咋就记不住啊。我长大啦。”

    “娘,我也长大啦。”小美不甘落到姐姐后面,“娘放心吧。”

    平平弱弱地说:“娘,我也长大了。”

    “娘,我也是。”安安小声说。

    杜春分好笑:“行,你们都长大懂事了。娘不唠叨。娘去找姜玲?”看到孩子点头,“不许出去,外面有坏蛋。”

    甜儿伸出小手保证:“我知道,陈月娥。”

    杜春分点一下头,收起碗筷,边去厨房边冲隔壁喊:“姜玲!”

    “啥事?”姜玲立即回,“我在洗衣服。”

    邵耀宗整个营都走了,蔡副营长没理由留在家。

    杜春分刷好锅,带着四个孩子去她家。发现她家缸里没水,就帮她挑水。

    姜玲和不好意思:“嫂子,我一个人一天一桶水就够了。”

    “你帮我看着她们四个,我去捡田螺。”杜春分补一句,“没鱼给你。”

    姜玲失笑:“我是那么小心眼的人吗?”

    “有来有往。”

    杜春分挑六桶水,“你婆婆啥时候来?”

    “老蔡回来就去接她。”

    姜玲的预产期在五月底,来得及。

    “我去找慕珍嫂子。”杜春分想了想,“你还是去我家吧。我家有吃的喝的,省得她们几个闹你。”

    甜儿气得哼一下站起来,看不起谁呢。

    “娘说错了,你最乖。可你们也得回家,看着别有人偷咱家东西。”

    甜儿的气瞬间消失,转向姜玲。

    孩子懂事也只有三周岁,渴不得饿不得。姜玲家没零食,想了想,锁上门去隔壁。

    杜春分拎着水桶到余家门口喊一声,李慕珍就拎着桶出来。

    “嫂子,干嘛去?”

    李慕珍停下。

    杜春分循声看去,李慕珍东边的邻居,一个三十来岁的女人,穿的像城里人,可气质,尤其她的笑,莫名猥琐。

    杜春分看李慕珍,谁呀。

    李慕珍:“去河边看看。”不待那女人开口,就给杜春分使眼色,快走!

    “又去抓鱼?”

    李慕珍不得不再次停下,“捡田螺。”

    “那东西?”女人一脸嫌弃,“那么脏怎么吃?嫂子,你们不是有渔网吗?”

    杜春分总有种感觉,不抓紧拒绝,一定会被这女人黏上。

    “网破了。”杜春分信口胡诌,“我们不会补。嫂子会不会?”

    那女人脸色微变,尬笑道:“我哪会那玩意。”

    “还以为嫂子会呢。”杜春分佯装很可惜,“嫂子,你家有网没?”

    女人连连摇头,不待她开口,提醒道:“天不早了,快去吧。”

    杜春分转过身翻个白眼,刚才怎么不见你说天不早了。

    李慕珍眼角余光看到,顿时想笑,“我还以为你要带她一起去。”

    “想的美。嫂子,那人谁呀?”

    李慕珍:“一团的。”

    “陈月娥的朋友?咋没见过。”

    李慕珍仔细想想,“刚来没几天。跟她——”猛地咽回去。

    杜春分想问,咋了。见她朝北看,几个女人说说笑笑,越过胡同口朝西去。其中一人正是陈月娥。她要是没看错,陈月娥手里拎的白色东西就是渔网。

    “嫂子,快,跟上去。”

    李慕珍不赞同:“她走了咱们再过去。”

    “她拿的渔网网眼特小。”

    李慕珍转向她。

    杜春分解释给她听:“小鱼只能炸着吃。谁家舍得用油?她弄上来也是扔。”

    陈月娥的人品,何止扔。她能坏的踩死。

    这个家属院的女人分三拨,一拨干过革命有学问,懂礼要面子。一拨字不识几个,但认为不能给军人丢脸,也很通情达理。还有一拨甭管城里还是农村,识不识字,都特不讲究。陈月娥就属于最后那拨。

    不阻止陈月娥,陈月娥那拨人能把鱼祸害的不敢露头。

    李慕珍连走带跑,穿过胡同朝西喊:“月娥妹子,等等,月娥妹子,等等,月娥,陈月娥!”

    陈月娥一行停下。

    杜春分三步做两步走,明知故问:“干嘛去?这么着急,越喊你走的越快。”

    “你瞎啊!”陈月娥脱口而出。

    杜春分手痒,“瞎的是你。”看了看她的渔网,“连网大网小都分不清。”

    陈月娥低头看一下,“你胡说!我按照政委说的买的。”

    “政委说照我家的买。我家的网只能网二斤以上的大鱼。你这个网多大的?二两。”杜春分打量她一番,“还是你压根不知道网有大小?”

    陈月娥气得跺脚:“你管我网大网小?又没网你家的鱼。”

    杜春分冷笑:“网我家的鱼,就不是跟你废话,而是打你。”瞪她一眼,转身朝家属区里喊:“大家都出来,都出来,看看陈月娥的——”

    “住口!”陈月娥吓得大叫。

    杜春分凉凉地看着她:“不是跟我没关系?”

    陈月娥语塞。

    那天孔营长找杜春分理论,蔡副营长当着杜春分和邵耀宗的面没说什么。第二天到部队就说给他们团的人听。

    杜春分在副食厂门口碰到陈月娥,点出陈月娥撞到野猪是她贪吃。听到这事的人跟别人一说,经过这些天发酵,全军区的人都知道他们两口子干的好事。

    这边离安东太远,军属想买东西,要么跟炊事班或副食厂的车去,要么自己开车,要么骑车。

    孔营长不敢为了一个渔网开车前往安东。陈月娥娘家穷,没自行车,不会骑。她想买渔网只能找炊事班和副食厂。

    副食厂和炊事班的人天蒙蒙亮就出发。陈月娥不想起这么早,就托人家买。

    炊事班的班长听说她干的事,很鄙视陈月娥。她不说要大网小网,他就给陈月娥买个捞虾的细网。

    这种网小,花的钱少,陈月娥还以为她占了便宜。

    她的几个朋友到她家一看网不能用,没敢往外拿。陈月娥心疼钱,不想再买,几人一合计,偷偷的去。

    杜春分家门关着。姜玲家门锁着。廖政委和江凤仪上班去了。她那一排几乎没人,陈月娥瞅准时机把网拿出来。

    李慕珍一见她有口难言,顿时知道她心虚,“陈月娥,你想把河里的鱼抓绝种,让我们大伙儿都没得吃?”

    “慕珍嫂子,河里那么多鱼,怎么可能吃绝种。”陈月娥身后的女人道。

    杜春分:“可不可能我们不知道。我们就知道政委不许用这么小的网。不服找政委去!”

    “甭拿政委吓唬我!”陈月娥一挥手,“我不是吓大的!”

    杜春分笑道:“我可不敢吓唬你。你谁呀?陈月娥。啥也不懂就敢给人戴挖社会主义墙角的帽子。我可惹不起。”

    李慕珍附和道:“陈月娥,别不服气。要不是你找政委,政委会去小杜家?这事说起来怨你。害人不成反害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小杜,咱们走。”

    “别走!”陈月娥忙喊。

    李慕珍下意识停下。

    陈月娥二话不说,往她俩桶里瞅,一见空空的,很是纳闷,渔网呢。

    “很失望?”杜春分笑道:“我们去捡田螺。要不一起去?田螺那东西政委没要求。有本事全弄你家去,我杜春分也不会跟你似的,告到政委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