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世权臣 第428节

作品:《再世权臣

    沈柒微微笑了:“自然是我奉旨杀的。褚渊传来的帛书上只有一个鲜红的叉,我知道景隆帝这是要辽王死,用以坐实清和帝容不下藩王的流言,让那些心存不满与反意的藩王破罐子破摔地干脆造反。这种手段,是为‘罔臣’,他对当年的易储派就用过。”

    “王氏乱军、藩王、北漠同时发难,犹如在龙椅周围架起柴堆,大火越烧越烈,皇爷……他亲手点火去烤儿子,也不怕把贺霖烤焦了!”苏晏连连摇头,“幸亏辽王死得早,否则进京‘勤王’的军队里加一支他的,恐怕就不是那么好对付了。也幸亏阿勒坦——”他陡然闭了嘴。

    沈柒道:“论心性,论手段,景隆帝可比我狠多了。”

    苏晏叹了口气,说:“难怪皇爷假死一事,是交托给你来执行,原来你二人早就有合谋。”

    似要证实自己所言非虚,沈柒从怀中掏出几张帛书递过去。苏晏接过来翻看,果然有张打着红叉,还有一张写着“惊蛰”二字,不知何意,但的确是皇爷的笔迹。

    “‘惊蛰’又是何意?”

    “春雷炸响,惊醒一切蛰伏之冬虫,意味着弈者的势力尽出,我们可以准备收网了。”

    苏晏微怔,像叹服,又像切齿:“老男人,真的厉害,也是真的狠!”

    “有时我也想过,景隆帝究竟是为了什么才去对弈这盘棋?是为江山社稷,为亲儿子龙椅稳固,还是为……醒后重掌乾坤?”

    苏晏看想沈柒:“你这话什么意思?”

    沈柒道:“他借你的手在下棋,正如藏身幕后的弈者借鹤先生的手在下棋。你不觉得,他与弈者很像么?像这样‘不情人而情天下’的帝王心性,真的适合你交付真心?”

    苏晏怔然不语。

    沈柒伸手抚摸他的脸颊、肩头、后背,哑声道:“娘子,天底下只有为夫一人,是全心全意只为了你的……”

    牢门外传来一声重重的咳嗽。

    苏晏一惊,望向门口,赫然见到一张黑如锅底的脸:“……褚渊,褚炭头?”

    “炭头”是褚渊的乳名,他倒是不在意被亲朋好友这么叫。但褚渊出现在此处,也就意味着景隆帝的眼睛与耳朵出现在此处,于是沈柒的脸也黑了。

    褚渊无视了沈柒,径直走到苏晏跟前,躬身抱拳:“苏大人,皇爷命我来接大人出狱。”

    苏晏冷脸道:“出什么狱,我不出狱。皇爷想召见我,那就降一道圣旨过来。”

    褚渊连忙解释:“并非召见,而是皇爷知道诏狱环境简陋,怕大人辛苦,故而派卑职来接大人。”

    苏晏半点面子也不给,转头吩咐沈柒:“七郎,你帮我一起捡棋子,正好我左右互搏得腻烦了,想找人对一局。”

    沈柒嘴角笑意微扬,起身去帮他捡散落拾满地的黑白子。

    褚渊被晾在一旁,尴尬地道:“苏大人,卑职也是奉命行事……”

    “我知道。”苏晏语气平淡,“我没有为难褚大人的意思。只是我真不想出狱了,就想躲个懒。外头有回京主事的皇上,有满朝文武,不差我一个。”

    褚渊无奈,只得行礼告退。

    沈柒看着褚渊出了牢房,走到门口想把牢门锁上,忽然见门缝处一颗乌溜溜的大药丸,混在黑色砖石间,看不分明。

    他眼神数变,忽而渴切,忽而厌憎,忽而又一片木然,直至听见身后苏晏一声唤:“七郎?”他才猛然清醒似的,从眼底放出淬火刀刃一般锋锐而狠厉的寒光,将靴底踩在药丸上用力一碾,将其彻底碾做尘泥。方才转身回顾,温声道:“来了。”

    北镇抚司的马车上,褚渊面带愧色地对景隆帝禀道:“是臣无能……”

    景隆帝抬手,阻止他继续请罪,无声地叹了口气,提笔写道:“朕不愿公开露面,以免惊世骇俗。他若不愿出狱相见,朕也就只好入狱一趟了。”

    

    第443章 诏狱风云际会

    “……清河?”

    苏晏蓦然回神,“唔”了声,停滞的指尖落下一粒白子。

    即使沈柒在围棋上毫无造诣可言,也能看出这一子下在了自寻死路的围地,是个恶手。他望着神思不属的苏晏,心知找他对弈不过是个逼走褚渊的借口,便道:“你有心事,这棋不下也罢。”

    苏晏干脆推开棋奁,正襟危坐:“七郎,你方才所言,有两件事我十分在意。”

    沈柒垂目注视棋盘。黑子本不敌白子,却因对方失神后的恶手而瞬间扭转了局面,这个恍惚于黑方而言是巨大优势,于他却并非好事。

    苏晏问:“你说皇爷对弈这盘棋,是为了醒后重掌乾坤?他不仅冷眼看诸般势力逼宫,暗中更是煽风点火,而自己却按兵不动,迟迟不肯露面,是有意将亲儿抛出去做钓大鱼的诱饵,一来彻底铲除弈者的力量,一来为自己铺就复辟之路?”

    沈柒窥测着苏晏的神情,心下斟酌后答道:“天无二日。自古未有子继大宝,而后又还位于父者。唐朝李渊与李隆基做了太上皇,是因为他们自知大势已去,若是不禅让或退位,恐怕会死得不明不白。可即使他们退居深宫,依然被心怀忌惮的亲儿子困于孤殿,抑郁抱病而终。清河,你好好想想,景隆帝何等心性的人物,难道甘心这种凄凉结局?”

    苏晏摇头:“不,皇爷与小爷,绝不至于此!”

    “谁能保证?一个人连自己的真实心意都未必能完全参透,更何况是看别人?哪怕这个别人是生父与亲儿。”沈柒短暂地停顿片刻,又道,“从前清和帝年幼,景隆帝于他而言是不可逾越的存在,如今他已羽翼丰满,内忧外患一除更是根基稳固。倘若两龙相斗,清河,你夹在中间又该如何自处?”

    苏晏不说话,手指揪紧了腿上的衣料。

    沈柒长叹口气:“清和,这两代帝王,或许任何一个单列出来都是万民福祉,但他们却不是你的真命天子——哪一个都不是。”

    牢房内一片沉默,只有彼此的呼吸声在缠绕,亲昵无间而又各自心事重重。

    苏晏注视着大势已去的白棋,忽然又道:“还有一件事——那封暗示我阿骛被绑架的密信,是七郎你画的么?幸亏来得及时,我让阿追赶去怀仁,堪堪截住了鹤先生的手下,否则豫王被弈者钳制,后果不堪设想。”

    沈柒眼角微微抽动了一下,毫不犹豫地答:“是我。”

    “——放你娘的狗屁!”牢门被用力推开,褚渊手提一串铁钥匙,横眉怒目站在门口。

    苏晏吓了一跳,转头看他。

    褚渊似乎意识到自己因一时愤怒而失态,连忙退到门旁,抱拳谢罪:“臣莽撞失礼,有污圣听,臣有罪。”

    景隆帝在褚渊退开的人影后方现了身。

    苏晏缓缓睁大眼睛,一瞬不瞬地盯着他的皇爷。手边油灯光焰依稀照亮了门外的幽暗,景隆帝装束低调,只在苍色直裰的外面披了一件霜色薄缎斗篷,风帽罩在头上,眉眼陷在帽影中看不分明。

    苏晏看着对方步步走近,心中说不清是惊是喜、是悲是辛,也许是因为这一天实在等待了太久,终于降临时反而有种不真实的幻杳。他感到一阵轻微的眩晕。

    景隆帝在他床榻前站定,伸手掀开风帽,露出一头半长乌发。

    一年多过去,新生的头发已长至脖颈,仍不能成髻。乌发的主人似乎不愿将就,一丝不苟地将额发梳得光洁,并用细绳扎了一小束压在脑后,两鬓发缕固定不住,任其垂落于肩,显得成熟、端肃又儒雅。

    苏晏眼神有点发虚,喃喃道:“比我还长了啊……”

    景隆帝嘴角微露笑意,伸手揉了揉苏晏的后颈,又将指尖探进帽沿,轻柔拨弄他脑后毛茸茸的发根。

    苏晏骤然清醒似的,把脸一沉,挥掉了对方的手,直接在榻上行了个觐礼:“臣苏晏,叩见……先!帝!”

    这“先帝”二字怨气满满且用词不祥,在外人听来有诅咒之意,把褚渊的黑脸听成了墨绿脸,正待上前劝阻,景隆帝却朝他摇了摇头。

    忠心耿耿的御前侍卫统领只得退了回去。苏大人在皇爷心中是什么分量,褚渊比谁都清楚,他惹不起也不想惹,但对在场的另一个桀骜旧臣他却是丝毫不给面子,低叱道:“沈柒,见君不拜,是想犯上?”

    沈柒面无表情地下了榻,低头行礼:“臣沈柒,叩见皇爷。”

    景隆帝朝他虚抬了一下手指,示意平身,随后亲自去扶苏晏的胳膊。

    苏晏胸膛里堵着口恶气,较劲儿似的不起身。景隆帝无奈地叹口气,侧身坐在了他旁边的榻沿,改扶为抚,如同对待一件失而复得的秘宝,轻轻触摸他的肩背。

    沈柒眼底赤红涌动,伸向刀柄的手青筋毕露。褚渊眼疾手快,一把按住了他的手背,厉声警告:“你方才假言诓骗苏大人,妄揽君恩为己功,就已经是犯律的大罪,怎么眼下还想刺驾不成?!”

    苏晏吃惊地抬起头:“七郎,你……你先告退吧。我有事面奏皇爷。”

    褚渊却不愿他轻易为沈柒解围,毫不客气地拆穿道:“卑职在打开牢门锁时听见了几句,实在不忿这厮狡诈,不吐不快——给苏大人的那封密信是皇爷授意卑职画的。皇爷原本亲自执笔,但因墨宝精湛,换了左手作画仍是容易识别,便由卑职自告奋勇代笔。

    “皇爷牵挂豫王殿下,担心小世子遇害,又知道苏大人身边有个绝世高手荆红追,若是派他去营救,定能保世子安然无恙。之后,苏大人果然派出荆红侍卫,那段时间卑职便奉皇爷之命暂离御前,暗中保护苏大人,直至小爷化名率军与大人同去霸州,方才回到御前侍奉。

    “否则就沈柒这阴刻利己的性子,又与豫王殿下有嫌隙,如何会出手搭救?”

    苏晏听褚渊说得条条是道,转而问沈柒:“七郎,真是这样?”

    沈柒被抓了包,却没露出任何窘迫之色,反而朝褚渊露齿无声冷笑一下。褚渊佩服于他的无耻,朝天翻了个白眼。

    倒是苏晏生出护短之心,再次替沈柒圆场:“那也多亏沈柒及时从敌营获取情报,还请皇爷宽恕他一时错念,妄言贪功。”

    景隆帝不语。

    褚渊为他喉舌久了,下意识地代为回答:“一言一行得窥心性,可见沈柒此人心术不正,嘴里没有一句实话。之前他可还说过什么混账话?”

    苏晏觉得有点不对劲,看了看褚渊,又望向景隆帝,眼神中略带疑惑。

    景隆帝忽然伸手端了棋盘,起身走到方桌旁放下,避开了他的视线。这下苏晏更觉得不对劲了,跳下床榻跟过去,问道:“皇爷为何不说话?”

    褚渊正要代答,景隆帝用狭长深邃的眼睛斜乜了他一眼。褚渊凛然且了然地把话咽回去,对沈柒道:“皇爷宽仁,没有降罪,你还不赶紧告退?”

    沈柒不动声色地盘计着,试探道:“未奉皇命,不敢告退。”

    褚渊道:“曾经同为御前亲卫,我竟不知沈七郎会迟钝到需要皇爷开了金口才能明白圣意。”

    沈柒充耳不闻,朝景隆帝行礼:“臣自知有罪,请皇爷训示。”

    景隆帝嗤笑一声,有些不耐地挥挥手,是让他滚蛋的意思。

    沈柒却自下而上地抬眼看他,带着隐晦的审视与逼迫:“皇爷此前数度教诲于臣,犹如醍醐灌顶。如今臣同样求皇爷赐下玉语伦音,回去一定奉为圭臬,好好反省己身。”

    “——你敢逼君?!”褚渊变了脸色,将手搭在腰刀的刀柄上。

    沈柒挑衅般歪了头望向褚渊,正待开口,苏晏忽然道:“七郎,你与炭头都出去,把门关紧。”

    被点名的两人齐齐怔了一下。

    苏晏面沉如水地走过去,一手揪住一人袍袖,往牢门外推搡。结果两个孔武有力的练家子,谁都不敢用力挣脱,唯恐劲力反震,把手无(有)缚(撵)鸡(人)之力的苏阁老给震出什么内伤来,就这么被赶出牢房去了。

    牢门在身后沉重地关闭。褚渊怒道:“欺人太甚!”

    沈柒以为他骂苏晏,眼底杀机骤起,当即一掌就往他脸上招呼。

    褚渊举臂格挡,动了真火:“说中了心虚,要动手怎的?去地牢外头,免得惊了圣驾!”说着手上却不等换地方,一拳捣向对方腰眼。

    沈柒刚见面的娘子又要拱手让与他人独处,此番更是一肚子邪火无处发泄,正好把送上门的褚渊拿来撒气,两人在狭窄的甬道拳来腿往。

    地牢之前被褚渊用锦衣卫指挥使的腰牌清了场,此刻没弄出更大的动静来,但因地形受限,束手束脚打得不痛快,两人便一边打,一边朝入口去。

    诏狱入口外值守的校尉见两个人影破门而出,半空中寒光闪烁、劲气惊人,无不紧张变色,叫道:“有人劫狱?!”

    于此同时,朱贺霖在北镇抚司大门外翻身下了赤霞飞,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台阶。指挥使龙泉唯恐圣驾有失,率一队腾骧卫紧紧追在他身后。

    原来,顺天府府尹带领着衙役,将沈柒留下的那一大箱证据匆匆抬到吏部。经开箱验看无危险物品后,吏部官员亦是觉得兹事体大,立即呈报内阁。

    其时首辅杨亭正被嘴脸陡变的便宜师侄气得心口疼,听闻此事后犹如当头一棒,也顾不上心口疼了,当即把箱内证据一一取出,召来阁臣们逐一审阅。

    细看之下,众人皆是大吃一惊。箱中证据包括宁王名下不止一处的私采矿井图纸、与瓦剌鞑靼常年的铁器战马交易记录、七杀营的建立与规划详案、隐剑门与真空教曾经在各地的店铺产业与利润输送账本、还有宁王以弈者身份写的亲笔信……林林总总堆成整整一箱,十分详尽。

    这些证据并未分类罗列,而是随意堆在里面,还有些莫名其妙的暗语密函。似乎提供者是在临时搜罗了宁王的密室之后,把能找到的东西都丢进去了一样。

    “这、这些东西来、来历不明,真的可、可信?”江春年质疑。

    杨亭皱眉:“这些证据直指宁王便是逆贼首领——弈者!事关重大,必须交予皇上定夺。来,带上箱子,都随我去奉先殿求见皇上!”

    结果朱贺霖不在奉先殿。他进入京城后,先是一路被正阳门大街两侧围观的百姓顶礼膜拜,继而在奉天门广场接受百官朝拜,安定人心。好不容易抽出身来,连内廷的宫门都没进,就动身直奔北镇抚司的诏狱去了。

    此时此刻,新帝策马疾驰来到北镇抚司,前任锦衣卫指挥使与前任御前侍卫统领正在诏狱前打成一团,而“先帝”与两朝元老苏大人正在铁门紧闭的牢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