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成了皇帝的白月光 第4节

作品:《重生后成了皇帝的白月光

    姜蜜一路挣扎许久,也知逃不过要与他相见。

    茶具被轻雪塞到手中,姜蜜无奈的迈步进了寝殿。

    隔着屏风隐约看着床边坐着一个高大的身影,正说着话。

    “南边那边来了急报,突降大雨下了三天三夜,决堤了……大水冲垮了禹州那一片,朕与内阁工部户部大臣商议了派去的人选,拨银子过去赈灾。耽搁了些时辰,才过来探望母后……”

    声音清越如玉石之声,语调温和,似徐徐暖风。

    “不打紧不打紧,哀家这都是老毛病了。禹州的大水更重要,皇上爱民如子,是社稷之福。”听着太后的语气明显精神了很多。

    姜蜜脚步放轻,端着茶盏绕过屏风,低下头屈膝行礼:“皇上万福金安。”

    “不必多礼。”萧怀衍温声道。

    本是如春风沐雨般的声音,却让姜蜜后背泛起层层冷汗。

    曾经这个声音用冷漠语调命令她,“全部都脱了。”

    任她如何哭求,求他给份体面,却无动于衷。

    那样一个个难捱的深夜,让她害怕又心悸……

    “棠棠,发什么呆,还不将茶递给皇上。”太后见姜蜜站着未动便出声提醒道。

    姜蜜瞬间回过神来,屏住呼吸上前一步,僵硬地将茶盏递过去,小声道:“皇上……请用茶。”

    声如莺啼,貌若芙蕖,身如细柳,近身那一刹那拂过淡淡地桂花香。

    萧怀衍身子微微前倾,抬手接过那杯茶。

    在触及纤细地指尖的一刹那,感觉对方猛地一缩,若非他已接住了茶盏,定会摔碎在地上。

    萧怀衍神情不变,唇边噙着笑意,拨了拨碗盖,慢慢地喝了一口,赞赏道:“好茶。”

    姜太后未发现其中猫腻,将姜蜜招到床边,笑着道:“皇上喜欢就好。这是江南去岁上贡的大红袍,哀家这边还余了点,便让棠棠找出来给皇上带回去。”

    萧怀衍并未推辞,“多谢母后了。”

    姜太后见皇上肯收下,心中大慰。

    姜蜜得了姜太后的吩咐,如聆仙乐,恨不得立即退下去找茶叶。

    她刚刚移动脚步,便听到那男人道:“姜姑娘留步。”

    “皇上有何吩咐?”姜蜜声音发紧,浑身紧绷住。

    第四章

    “昨晚姜姑娘是奉母后之命来给朕送的醒酒汤?”萧怀衍语气平常,听不出喜怒。

    姜蜜不知他是何意?是问罪?还是?

    她咬了下唇,屏气敛息地答道:“是。臣女莽撞惊扰了皇上,还请皇上恕罪!”

    “是哀家担心皇上的身子,失了分寸,才让这丫头没轻没重地进去送汤的。还望皇上饶了这丫头。”姜太后以为昨日他的那一番惩罚便是翻过篇了,为何这会又主动提及?

    萧怀衍转动了一下拇指上的玉扳指,笑了笑,“母后多虑了。朕怎会怪罪于姜姑娘,朕应该赏她才是。”

    萧怀衍这话将姜太后和姜蜜都惊到了!

    对姜太后而言这是意外之喜。

    于姜蜜而言,则是心惊肉跳!

    他到底想干什么?

    萧怀衍语气悠然,“幸得姜姑娘送的汤药及时,缓解了症状,才让朕没有因醉酒而误了早朝。朕想着一般的金银赏赐对于姜姑娘来说许是太平常了。”

    他略顿了顿,又道:“还在前不久朕得了一株峨眉春蕙,便将其赏给姜姑娘吧。”

    峨眉春蕙?

    刹那间有什么东西在姜蜜脑中一闪而过,快得让她抓不住。

    姜太后听了后,很是高兴,道:“那可是难得的珍品,棠棠,还不谢恩。”

    “谢、谢皇上恩典。”姜蜜心里慌地厉害,握着帕子的手都在颤抖。

    萧怀衍站了起身道:“朕已让顾院判等会再过来为母后请次脉。母后好好休养,早日康复,太妃们迁宫一事还得由母后来操心。”

    姜太后因他来探望,又一番体贴话说了,心中愁郁散去,病情好了一大半,点了点头应下,“哀家这是老毛病了,吃些药养着便是,不劳烦顾院判再跑一趟了。之前棠棠还因哀家嫌药太苦,特意去摘桂花要给哀家做桂花糕呢。皇上尽管放心,哀家有这孩子贴心照顾着,很快便能好起来。”

    萧怀衍朝姜蜜瞧了一眼,往日会红着脸偷看他的姜蜜,得了赏赐不见欣喜,似乎有点走神,低着头不知在想什么。

    本来准备走的萧怀衍停下脚步,“是么?原来姜姑娘还会做桂花糕?”

    姜太后本就是故意当着萧怀衍的面夸赞姜蜜,见他会接过这话,脸上的笑意更深了。

    姜太后使眼色让姜蜜回话,却见这孩子不见往日的机敏,她只好替她答上:“棠棠那桂花糕做的松软可口,不甜腻,带着股花香。若是皇上不忙……”姜太后想趁机留下皇上吃晚膳。

    萧怀衍遗憾地道:“看来是朕没这个口福了。御书房还堆着好些折子没看完,得回了!”

    如坐针毡的姜蜜总算听到让她解脱的话了,微微抬了眼,视线落在那双修长的手上,只见那男人又转了一圈他手上的玉扳指。

    这是他不耐烦时的小动作,也是她入宫后相处三年才察觉到的。

    姜蜜轻嘲地扯了扯唇角,他还嫌烦?她才是煎熬难耐。

    姜太后不好继续挽留,只道:“皇上若是不嫌弃,明日哀家便让棠棠做一份新鲜的桂花糕给你送过去罢。”

    萧怀衍余光瞥见那姑娘似乎惊住了,一双杏眼忽地瞪圆了,倒是有点像山间受惊的小兔子。

    他掀唇一笑:“那便有劳姜姑娘了。”

    ……

    皇帝离开后,没过多久乾清宫的小太监就将赏赐之物送来了。

    便是心存侥幸,可姜蜜还是一眼就认出是当日在望月阁被她倒了半碗醒酒汤的那盆兰花。

    原来这便是峨眉春蕙?她当时还以为只是一盆普通的兰花。

    这盆花这儿看起来有些半死不活的样子,有几片叶子泛黄没精打采,本来要开花的花苞已经蔫掉了。

    能不能活下去都悬。

    御赐之物要是折在她手里,那便是她的大不敬。

    这哪像是赏赐之物,分明是就像是种惩罚敲打。

    他知道了什么?或是他在试探什么?

    究竟是他醒了后发现的不对?还是他昨晚根本就没有醉酒?

    姜蜜不由打了个寒颤,她不敢细想下去。

    这盆如烫手山芋一般的赏赐,只好先抱回暖阁。

    好在她在宫里那几年闲来无事也养过一些花,知道点经验。

    先让秋玉把花盆砸了,查了一下土壤过于潮湿,翻了翻兰花的根系像是水过多涝了导致发黑。

    这兰花果然娇贵的很,被她倒了半碗汤药就成这模样了。

    听闻峨眉春蕙的花期是在三、四月,可这盆却已有了花苞,可见献上这名品的人是花了心思,费了功夫。

    姜蜜拿剪子剪了坏了的根系,换了一盆土。听天由命,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

    将这些忙活完,天色已晚,姜蜜净手换了身衣裳去陪太后用晚膳。

    姜太后心情好,晚上的碧粳粥都多用了小半碗。

    在姜蜜要回去休息时,姜太后拉住她的手都不忘嘱咐:“棠棠,明日你去送桂花糕,记得找机会留在乾清宫里,多与皇上处一处。”

    姜蜜一晚上都在转辗反侧,无法入眠。

    她睁开眼睛,从床上下来,拿起一件月白色的外衫披上,推开窗户,伫立在窗前仰头看着那一轮明月。

    静谧的晚上偶尔有一声鸟啼,夜风送来淡淡地花香。

    也不知道站了有多久,姜蜜叹息一声,将窗户重新关上。

    ……

    翌日,姜蜜起了刚出门,崔嬷嬷便笑眯眯的告诉她做桂花糕的食材都备好了,只需她亲自过去一趟。

    姜蜜随着崔嬷嬷来到小厨房,看着整齐摆放的食材,几个厨娘和宫女立了一旁。

    她转过头对崔嬷嬷道:“嬷嬷,我做点心不喜太多人围着,先让她们都下去吧。”

    崔嬷嬷迟疑道:“姑娘真不用她们帮着打下手?”依她所知,许多世家小姐所谓的亲手下厨,不过是指挥着下人门动手,只需动动嘴皮子。敢情她们三姑娘真会做糕点?昨日太后醒了不见三姑娘,便问了轻雪,轻雪说姑娘去摘桂花要给太后做桂花糕,太后高兴了许久,说是三姑娘的这份孝心最可贵。

    姜蜜摇了摇头,只留下秋玉一人,吩咐她打盆清水过来。

    她挽起衣袖,将白皙修长的玉手浸没在水中。

    待到半刻钟后才拿出来,用帕子擦干净水,伸手去取食材。

    秋玉在一旁看着她家姑娘捏出花一样形状的糕点,手指在晨光中像跳舞一般,光与影交错,说不出的好看。

    姜蜜今日要做两份,一份留给太后,一份要送去乾清宫。

    在调和食材比例时,一份恰到好处,另一份嘛,不经意间有些失手,那份不过是走个场子不会有人吃,便随意些了。

    待到将糕点蒸出来,清清淡淡的桂花香迎面扑来,糕点晶透精美,看着就让人有食欲。

    姜蜜将要送去乾清宫的装好放在食盒中,另一份便让崔嬷嬷给太后送过去。

    姜蜜不紧不慢地跟着引路的宫女来到了乾清宫。守在门口的小内侍见到她们一行,便有人先进去通传。

    不多时,一个圆脸、脸上堆着笑的小太监匆匆从里头跑出来,朝姜蜜行了一礼,“见过姜姑娘!”

    姜蜜知道他,是大太监李福的干儿子成忠,往后也是皇帝身边的红人。

    “成公公不必多礼。”姜蜜道。

    成忠脸上更红了,说话也有些结巴:“姜、姜姑娘莫要折煞奴才了,唤奴才一声小成子即可。”

    姜蜜笑了笑,将手中的食盒递过去:“受太后娘娘所托给皇上送糕点,还请公公送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