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的早餐店[末世] 第24节

作品:《楼下的早餐店[末世]

    于是,他叹一口气:“我平时就很少拍照,更别说录像了。我大概有镜头恐惧症,这……实在来不了。”

    女记者本想再劝劝。

    毕竟这张脸,实在是很帅。

    他要是成了五大队的活招牌,多能提升民众安全感……

    佟蓝在一旁听了半晌,一直在沉默,这会儿忽然开了口:

    “第一次面对镜头,多半都会紧张,我来帮帮他。”

    女记者招招手:“对对,你坐这边,跟他正常说话。”

    佟蓝坐在桌旁,拿起筷子,顺手从盘中夹起一块鸡肉,并抬头看了古宏一眼,说:

    “没事,就当看不见镜头。实在紧张,就盯着盘里的肉。”

    她一直找着话题和古宏说话,一旁坐着的祁恺旁若无人,本来吃得就香。

    被这两人影响,古宏搭着佟蓝的话,夹了块鸡肉在嘴里,感到浑身自在多了。

    摄影师扛着摄影机,稳步走过去,又慢慢平移。

    从不同角度拍了些镜头后,女记者凑到摄影机前看了眼,说道:“可以了,这些主要做素材视频使用。会剪辑以后,根据采访对话的内容,适当放进新闻里。”

    接着,她看向一旁站着的林呦,说道:“林呦吧?来,该你了,围裙用不用拿掉?”

    林呦想了想,说:“不拿了吧,本来就是做早餐的,穿着显得真实。”

    女记者点头:“行。”

    两人出了早餐店,佟蓝跟出去,站在镜头外的墙角,看着林呦。

    说不紧张是假的,镜头一照,女记者好听的播音腔一起,林呦指尖就有些发抖。

    佟蓝见她紧张,也不由揪起一颗心。

    有些词是林呦提前写好准备过的,比如怎么介绍早餐店现在的食材存储情况,市民购买时需要注意什么,告知市民蔬菜“特殊种植”所拥有的的治愈疗效……

    这些话全在肚子里,但女记者的问题一起,把话筒递给她时,林呦就每次基本都还挺顺,只是总会忘上两句。

    几遍下来,林呦就有些气馁了。

    “这新闻采访,也挺难的啊……”她靠在早餐店外的墙上,感慨说。

    女记者鼓励她:“你这已经很不错了,我遇上的采访对象,什么样的都有。平时大家还都还好,可面对镜头,一句话都说不利索的也大有人在。”

    林呦抬起目光:“真的吗?”

    女记者点头:“当然,刚才那古宏不也是?”

    “放轻松,你词儿比较多,慢慢来,不要有太大心理压力。”祁恺的声音从一旁传出来。

    林呦看了眼转角处,佟蓝、祁恺、曲非、古宏都在。

    这四个人正专注看着自己,看得她更紧张了。

    “不行不行,你们回去吧还是,你们在这儿,我更容易忘词了。”林呦说道。

    佟蓝转身推了其他几个回去:“走走,咱们别给她添乱了,也别耽误记者的时间。”

    祁恺回去前,还没忘继续给林呦打气:“加油啊!实在不行,我去买个超大提词板,绝对让你离多远都看得见!”

    林呦偏头看向他:“没多难的事,买提词板多不划算。而且一看词,我目光就钉死了,采访会不流畅。”

    话音刚落,女记者就眼前一亮:“倒不如,咱们改一种采访方式。”

    林呦好奇:“什么方式?”

    女记者提议:“你边做早餐,咱们边采访?刚才你一直盯着镜头看,姿态确实有些僵硬。不如你完全放轻松,就当自己是平时做早餐的样子,当我只是随便问几个问题。你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或许回答时该提到的点,就都能想起来了。”

    这倒是个好主意。

    林呦目光都有些盯酸了,这会儿松一口气,活动了下略有些僵直的背。

    两人重新回到早餐店。

    林呦站在锅灶旁,打开燃气,把早上没做完的煎饼面糊端出来。又把柜子下面鸡蛋、葱花、酱料等调料摆在桌边。

    镜头还没开,林呦就已经熟练地将面糊倒在热了的锅灶上。

    这是她原本每天早上都会做的事情,所以动作熟练自然。

    女记者和摄影师对视一眼,点了点头。

    摄影师把镜头盖打开,对准林呦。

    女记者开始询问。

    但这次,她把话筒收了起来。

    就像普通来客询问店老板一样,语气中减少了几分正式,变得柔和许多。

    毕竟从这个场景、角度拍摄,无法做成通常意义上的正式新闻采访视频,只能剪辑成类似纪录片似的表达,所以这样的问法反而是恰当的。

    林呦边把一颗鸡蛋磕在碗边,边说着备好的话。

    但这次,她似乎不用怎么思考,就把想说的内容全表达了出来,仿佛已经练过无数遍。

    或许是因为状态不紧张,所以反而不容易忘词。

    佟蓝、祁恺他们站在旁边,屏息听着,终于松了口气。

    林呦状态不错,女记者问的几个问题,她都对他如流。

    一番对谈下来,视频素材已经有了。

    刚好,林呦手里的煎饼也做好了。

    她把煎饼装进纸袋,递给女记者,说道:“给你做的,你可以尝尝。”

    女记者接过煎饼,咬了一口,惊觉味道不错,不要发自内心夸赞了一句。

    吃完煎饼,她和摄影师又在店里取了其他的景,但是刻意避过了厨房的冰柜和后排的篮筐。

    这些是尚之胜交代过的,要避免外泄的部分。

    走之前,女记者和林呦留了联系方式,并告诉她,如果成片出来了,会首先让她看下。

    采访终于告一段落。

    下午整个店里的人又都忙了起来。

    每次篮筐的蔬菜刚搬出去,路过的行人都会停下脚步,过来捎上些。

    这时候能看到如此新鲜的蔬菜,实在太难得,菜叶不蔫,肉色鲜嫩,只怕被人抢光了。

    担心错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所以很快买菜的人又排起长龙,一直从早餐店门口排向附近一条街的街角。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队伍,林呦坐在冰柜前,用吸尘器吸的手都发了麻,但是依然不能停下来。

    另外,太多人围在早餐店门前,所以本该早上关闭的早餐窗口,到现在还开业。不停有人来这里买煎饼、馄饨。

    佟蓝就一直站在后厨窗口前,不停地为他们做着餐点。

    今天林呦教她的种类不多,售卖的早餐种类也不多。

    不过,相比整条大街上都关门了店来说,有的吃就已经不错了,所以大家也都不挑。

    而佟蓝不停制作这两种食物,手法也变得越来越熟练。

    之前打鸡蛋时,很容易把壳磕碎在碗里,现在有客人要在煎饼里加蛋,佟蓝可以双手同时打两只鸡蛋,而且保证每颗蛋都完好无损。

    下午的时间,所有人都是连轴转,没有休息的时候。

    尤其下班时分,一些还在工作的上班族更是加入了购买蔬菜和餐点的队伍。

    懒得做饭或家里缺少食材的人,在外卖平台也很少运送的情况下,就选择到窗口买一些餐点回去。

    古宏更是跑来跑去,往超市送了几十桶鲜奶。

    终于,天黑了下来。

    人们纷纷回了家,购物筐前的队伍才慢慢短了些。

    祁恺、曲非把菜框里的菜卖完后,就没再装。

    所有人忙完手里的工作,回到店里,坐在椅子上休息。

    不过今天虽然累,但所有人心情都还不错。

    或许是因为看到那些购买蔬菜和餐点的市民,脸上洋溢起看到希望的兴奋,感到自己做了些有价值的工作。

    休息一会儿后,林呦吃了两只核桃,精神恢复了些。

    她忽然有了新的提议,说道:“大家饿了么?我这里有个烤炉,还是新的,没用过,晚上就一起吃烧烤吧?”

    祁恺一拍大腿,说道:“太好了,之前我跟朋友去野外野餐,每次都是我来烤肉,我手艺还不错,今天也让你尝尝。”

    古宏忽然想到什么,问:“店里有没有串肉的竹签?”

    林呦一皱眉:“哎呀,好像还真没有。”

    古宏说道:“我今天跑了好几趟超市,知道哪个超市有竹签,我去买,马上回来。”

    说完,他长腿卖出玻璃门,很快上了车,驱车离开了。

    佟蓝自告奋勇道:“呦呦,我来帮你洗菜洗肉。”

    林呦掀开布帘去了厨房后,把不同种类的肉搬出来。

    这些肉被储存在冷冻空间里,有些还需要化冻。为了化冻更快,佟蓝拿了只小盆,叠在放了肉块的小盆下面,用热水把冰块捂开。

    接着,她把肉块放在水龙头下缓缓冲洗,洗好的肉就交给林呦。

    林呦负责切成小块,放在不同的盘子里备用。

    现在就等着古宏买回那些竹签,把它们串起来。

    这之后,曲非把店里的烧烤架搬了出去,把煤炭放进去后,开始点火。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这门煤炭迟迟点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