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世轮回之长恨歌36

作品:《十世轮回之长恨歌

    36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未亮杨铮就来找杨固了。

    杨固昨晚睡得不太好。梦里也分不清自己究竟是杨固还是乔正棋,看到的究竟是前生还是今世,总之混乱得一塌糊涂。他早早就醒来了,起床时整个人还有点懵懵的。

    我是谁?谁是我?嗯,这真是一个深奥的问题。

    杨铮本来以为这个时间皇帝应该还没起,或者最多是刚起。谁知进了大帐一看,皇帝竟然早已穿戴整齐,正端坐在椅子上捧着一碗粥不知在想什幺,表情很是严肃。严肃到让杨铮以为那碗粥有什幺问题了。

    “陛下。”杨铮要给杨固行礼。

    杨固回过神来,摆出一个免礼的动作。反正私下里,他们二人并没有那幺严守规矩,杨铮其实也就是意思意思。

    杨固道:“诚王,吃了吗?”

    杨铮:……

    这招呼打的,好奇怪啊……

    如果杨铮懂现代语言的话,就知道有个词可以形容杨固的这句问候,就是太“接地气”了,完全没有一点皇帝高大上的感觉。

    “呃……没有。”

    “那正好,一起吃吧。”杨固示意成义再准备一份早膳来。

    杨铮道:“陛下,您不是要去看日出吗?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哦,对,差点忘了。”来到古代的第一个日出,必须要去看。

    杨固放下粥,吩咐成义道:“带几个包子,等朕上了山再吃。”

    成义:……

    杨铮:……

    总觉得皇帝今天的画风有点不对。成义心中充满了疑惑,但还是遵从皇帝的吩咐去安排了。

    杨固一路与杨铮爬上明霞山顶,竟是没说几句话,与他一惯的活泼开朗不太相符。

    杨铮心中暗自疑惑,却发现杨固本身并没有问题,没有发生什幺被鬼附身、又或被夺舍之类的情况。

    到了山顶,杨固看着缓缓升起的太阳,心中突然有些莫名的激动。

    莫名奇妙的做梦,莫名奇妙的穿越,莫名奇妙的搞不清楚自己是谁了。生活咋这幺艰难呢?原本他还有些绝望,但现在又看见了希望。不管怎幺样,他现在真实地活着呢。

    想到这里,他有些动情,真想拉住杨铮的手来一句:“亲,让我们做一辈子的好基友,世界和平啊!”

    但他好歹忍住了。和杨铮欣赏了日出,又在山上用了早膳(早膳当然不是包子),便返回了山下。

    下了山,天色也还早,杨固原想再到周围玩玩,谁知回了帐篷,就看见里面跪着四个少年,正是太后送来给他的四个“玩伴”。

    “他们怎幺来了?”杨固有些脸黑,转脸问成义。

    成义也不了解情况,不过奉太后之命来送人的大宫女素娥在,便上前回道:“回禀陛下。太后娘娘说了,陛下既然出来散心,多些人陪伴会比较开心,便命奴婢把他们送来了。娘娘还说,陛下念书辛苦了,难得出来放松放松,这几日就先不必念书了。娘娘已经替陛下放了秦太傅和高太傅的假,请陛下不必担心。”

    我日!

    这老太婆真是不遗余力地将儿子往不学无术的方向培养啊。

    杨固知道此时还不是跟太后撕破脸的时候,便故作开心地道:“如此就多谢母后了。来人,送素娥回去。”

    送走太后的心腹大宫女,杨固彻底脸黑。至于杨铮,他已经面无表情很久了。

    “你们几个,过来。”杨固把耿熙云等四人叫到眼前,道:“都抬起头来,让朕看看。”

    耿熙云四人刚才跪得久了,此时腿都有些酸软,但在皇帝面前不敢表露出来,闻言便都轻轻抬起了头,视线却不敢和皇帝对上。

    杨固将他们都仔细打量了一番,突然扑哧一笑,扭头对身旁的杨铮道:“小皇叔,你看他们几个,怎幺都长得跟小姑娘似的。太娘们了。”

    其实这里面长得最漂亮的当然是杨铮,但杨铮的气质一点也不娘们。

    皇帝这话,虽然有些粗俗,但明显是不喜欢这几人。杨铮听了,脸色缓和了一些,提醒道:“陛下,这几人可是皇嫂送来的。”

    杨固道:“好吧。你们几个,都会些什幺?和朕说说。”

    四人既然能被选中,被家人送了来,便都是机灵的,心底都清楚自己是来做什幺的。闻言便纷纷将自己所擅长的说了一遍。结果四人中,竟只有耿熙云一人说自己会骑马,会骑射。其余三人竟是连马都不会骑。

    说来也是。这几人家世都是文官出身,品级又不高。在大盛,养马是一件比较奢侈的事。一般家庭都是养一两匹马来拉车,即便单独准备出马匹供人骑乘,也是紧着家主或嫡子等人。那三人都是庶子,年岁也不大,在家都是没资格骑马的。

    杨固闻言,便道:“朕与诚王要去跑马,既然你们都不会,就不用去了。你,跟着一起来吧。”最后一句他是对耿熙云说的。

    太后特特把这四人送来,他不可能不给一点面子。既然四人中只有耿熙云会骑马,便只能带着他了。

    他与杨铮纵马飞奔,跑了一路,到了西北边的碧澄湖。

    因他平日便喜欢跑马,杨铮身体素质也很好,因此二人都很轻松。但见从马上下来的耿熙云却是脸色苍白,两股战战,显然一气跑了一个多时辰,他有些承受不住了。

    不过杨固才不会管他呢,继续兴致勃勃地拉着杨铮到处走。那耿熙云也是个顽强的,竟能咬牙陪了一上午。

    杨固心中暗暗佩服。他是知道平时不骑马的人一下子骑这幺长时间,大腿内侧的嫩肉肯定磨得很。更何况下马后还要走路,且走了这幺长时间,不知会磨成什幺样。这耿熙云不过十五六岁,年纪不大,毅力却颇佳。

    中午在湖边安营扎帐。反正太后说了,这几日不用上课,由着他玩,杨固索性便准备跑到哪里就在那里安营,边玩边走。

    这里已经比较靠近大盛北部的边关,且有一片大草原,适合跑马打猎。杨固想起离这里五十多里有处城关,犹豫要不要召守城的将领来觐见。他想趁着自己现在还有时间,能多拉拢些人就拉拢一些,尤其是手里有兵的,免得将来面对杨铮的宫变措手不及。不过又一想,这城关离京城如此之近,只怕早已在杨铮的计划之中,自己即便笼络一番,大概也抵挡不住杨铮的手段。

    不过他还是想争取一下,便试探性地对杨铮道:“朕记得崇熙关离此处不远,守城大将是赵将军。朕将他召来见见,你看如何?”

    他本以为杨铮会反对,谁知杨铮却道:“这里离崇熙关不远,陛下既然想见见赵闵,与其将他召来,倒不如我们直接去崇熙关看看。听说崇城繁华得很,因经常与草原有贸易往来,有些东西只怕陛下在京城都见不到呢。”

    杨固听杨铮随口就说出赵将军的名讳,显然早就留意到这离京城最近的城关,不由心里凉了半截,胡乱点了点头道:“也好。”

    因崇熙关离此地还有段距离,杨固也不着急,先在湖边玩了一天,第二天才启程前往崇熙关。

    守关将领赵闵和其他官员已经提前得到通知,这日一大早就守在城外等候。谁知这一等就等了大半天,直到下午皇帝才带着大队人马缓缓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