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87)

作品:《头号玩家(快穿)

    然而

    然而,风乍起,吹皱一湖春水,仿佛是一夜之间,舆论的情况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最初,只是有一些风言风语在说,某些大型石油钻井平台、某些大型煤矿,需要进行关闭。

    这个消息,只是投入湖中的一颗小石子,引起了极其微小的波澜,仿佛很快就会被时间抹平。

    慢慢的,慢慢的,流言的范围与内容,开始扩散了。

    一位百万粉丝的油管主播,在他最新的视频中透露了一个绝密内幕:

    绝大多数电力公司、石化公司、以及相关产业,都要进行裁员原因是因为新能源开发在即,所有旧能源行业的人都会受到极大影响

    这一个消息,一下子牵住了无数有切身利益者的心。

    开始有人自发地,在网络上讨论这个消息,询问它是不是真的、恳求它不要发生。

    一颗一颗的小石子,被投入了湖中,湖面的波纹也跟着一圈一圈地进行着扩散。波纹的褶皱之间相互碰撞,引起了更大的反应。

    在开始搅浑的水中,有人给出了实锤。

    那是一家目前还在营业中的中小型石油集团,由于其采油地点幸运地没有受到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波及,因此一直维持着全力生产。

    而这家发展前景不错、拥有上千名员工的公司,已经下定决心开始裁员,接下来将将把重点放到石油化工与深加工的行业上,并将原来最重要的、也是人员最多的几个部门进行完全撤裁。

    而这家公司给出的理由是:由于受到新能源前景评估的影响,决定抓紧时间进行集团转型

    之前已经说过,第三次世界大战,使得许多公司受到了波及,很多人都在无助之中失业,不得不竭尽全力地去寻找一份勉强可以糊口的工作。

    而还拥有着工作的人,则更加珍惜手上的事业,生怕一个不小心丢了工作,就要陷落到目前疯狂而无助的失业大潮之中。

    而就在这种背景下,失业这个词,从战争前本就非常可怕的词汇,变成了现在这样更加可怕的词汇;而大规模失业相关的新闻,更是戳到了无数人敏感的心。

    节奏慢慢地起来了,湖面还是翻卷起小小的波浪。

    不断有人曝出各种石油、煤炭等行业需要转型、需要裁员的实锤信息,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这些信息里变得惊慌失措。

    而引爆所有一切的,是一份极其真情实感的自白书。

    在这篇文章之中,作者用自述的口吻,叙述着自己身为一个快40多岁的中年人,如何上有老、如何下有小、如何为长辈的身体与健康担忧、如何为儿女的生活与学习操心。

    而在超凡时代到来之后,他又是如何坚持着,如何极其小心翼翼地维护着他的小家的平衡。

    第三次世界大战发生之后,他的妻子失去了工作,全家所有老老少少,都只能靠着他那微薄的工资,来维持着生活。

    他只能更加勤奋、更加用心地工作,挣扎着在时代的洪流中,寻求着自己的一份平衡。

    他只希望他的儿女还能够安安心心地上学、他和他的妻子在日常生活中不会挨饿、他的父母能有一处容身之所

    然而,新能源的出现,打破了他这极其微弱的愿望。

    就在刚刚,他接到了公司裁员的辞退书。

    裁员的理由是,新能源即将兴起,公司不得不进行业务调整,将要放弃石油这方面的布局;而他的年龄太大,公司觉得他肯定无法适应这种公司的剧烈转型,因此只能遗憾的将他辞退了。

    他拿着那份辞退书,心情急剧地崩溃。

    为什么是他呢?为什么老天爷要这样对他呢?

    为什么他那极其微小的愿望,都无法被这个时代听到呢?

    他沉默着找了一个无人的角落,然后控制不住地嚎啕大哭。

    男人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他只想问问,他究竟做错了什么?

    做错了什么啊!

    这一篇文,由平淡、到震撼,文字虽然浅白,但感染力充沛、共鸣感十足,能让无数的人,想到自己同样在第三次世界大战中那战战兢兢的日子:

    身边有无数的亲人朋友们在失业,或者自己就是失业大潮中的一员;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进化动物植物的觉醒,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全家人都指望着自己,而自己却不堪压力

    这文章,难道仅仅说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40多岁的中年人吗?

    这分明是在说每一个人。

    这分明是在诉说着,在这样一个时代中的大部分人们的心声。

    或多或少的,大家都有着相同的经历。

    也因此,一瞬间,这篇文就爆火了,在网上被无数次地转载、被无数次地评论、被极其快速地扩散着。

    舆论,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呢?

    黑的能说成白的,白的能说成黑的。

    把自己放在大众的立场上,然后你所有的对立面,就彻底成了反抗大众的力量。

    那些舆论是假的吗?那些故事是假的吗?

    不。

    也许有一些艺术加工,但放到现实的环境中,真的是有无数无辜的人,确实会受到这样的波及。

    不然的话,光凭那一篇自白书,也不可能引起如此多的转发、评论、共鸣了。

    然而情绪氛围的塑造,也就是在这些看似真实的故事之中了

    小小的波浪开始翻腾,一个接一个地,最终汇聚成了山呼海啸之声。

    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一个又一个石油行业、煤炭行业、乃至汽车行业等等相关领域的人,不断地站了出来出来,开始接连发出自己的声音。

    紧接着的,是诸多的公共知识分子、知名油管主播、Facebook粉丝排行榜Top人物。

    他们用表面上非常理智的态度,分析着如果新能源变革速度太快,将会引起怎么样的社会波折;

    他们用表面上非常中立的口吻,指出了新能源可能存在的诸多弊端。就像当初的核电站一样,他们说这种灵石新能源,才刚刚被发现,又与进化动物植物的觉醒相关,其实有很大的危险性,不应该快速推广,应该做长期实验才对;

    他们用表面上非常客观的立场,提出一点都不客观的建议,呼吁政府与企业考虑到大众的诉求

    理中客,理智、中立、客观,你在表面上看到他非常有道理的言论的时候,就已经深深落落他言语背后的陷阱了。

    那最初的微小波澜,终于变成了山呼海啸,也终于以一种排山倒海之势,开始涌向四面八方。

    到了这一刻的时候,新能源,已经从网上原本人见人爱、广受欢迎未来的希望,

    变成了危害大众切身利益、可能影响到上亿人失业、可能拥有潜在极大危险性、绝对不应该快速被推广的地狱的恶魔。

    没错,甚至有人用地狱的恶魔这种词汇来形容灵石新能源。

    甚至,还有很多人认同这种称呼。

    灵石新能源,简直是转瞬之间,就从天堂堕落到地狱,变成了人人喊打的坏东西。

    人们直接把灵石新能源与下岗浪潮联系在了一起,进行指责与谩骂,进行发泄与侮辱。

    如果稍有相反的意见,就能被指责成为脑残粉、洗地狗、水军,说为新能源辩护的,都是那些投资新能源的大公司,想要维持自己公司的股价,因此洗地来着。

    这种套路其实非常常见,见面什么都不说,先给人扣一个脑残粉/洗地狗/水军的名头,影响吃瓜路人的感觉,然后再断章取义,抓住话语中任何一个疑似漏洞的地方开始胡搅蛮缠、指鹿为马、顾左右而言他,并通过偷梁换柱、乱泼脏水、偷换概念等诸多行为,把话题扯到天边去,简直非常有你和他谈理智,他和你谈感情的精髓。

    谁只要不站在我这一边,那就一定是新能源公司的水军。新能源公司势力多么大啊,我们一定要团结对抗他们!

    偏偏那些所谓的投资新能源的公司,一个个安静如鸡,没有一个对外发声,几乎是默认着这泼到头上的脏水。

    支持新能源的人,无辜地辩论着:我不是水军,我是真心认为新能源对人类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

    然而反对者振振有词地,给予了极其理由充沛的反驳:我们才是站在大众的立场上的啊!

    是啊,能发出最大声音的人,才是站在最大众立场上的人。

    《隐形守护者》里说,民众需要的只是一个宣泄口,并不在意谁是真正的汉奸。

    网络是最廉价的泄愤渠道,网民需要的,是参与的满足感和爆棚的存在感,至于事情背后的真相、至于隐藏在舆情中的推手,又有谁去关注呢?

    当舆论的力量真正成型的那一刻,一切的辩解都是最无力的。

    这个时代,不就是如此吗?

    海对岸,白头鹰国,埃里克美易能源集团。

    所罗门.亚特伍德在办公室里关上了Facebook的页面,转而用夸赞的口吻,对面前的人表扬道:你做的非常棒。

    你已经抓住了这个时代所有事物的精髓,所罗门.亚特伍德往椅子背上一靠,说,这是一个眼球经济的时代,这是一个地球村的时代,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想要在这个时代生存,想要在这个时代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利益,你就必须学会如何抓住眼球、如何操控舆论。

    这都源自您的教导,面前的汇报者略带矜持地弯了弯腰,以示恭敬,是您指点着我们,走向这条注定胜利的道路的。

    哈哈哈哈哈,所罗门.亚特伍德不禁笑起来,看上去,他对这一个非常明显的马屁反应良好,很早的时候,我就意识到,舆论是怎么样容易操控的一件东西,大众是怎么样容易愚弄的一种生物。

    你需要跟他们讲理吗?所罗门.亚特伍德交叉起了双手,露出了一种惬意的表情,不,你只需要挑起他们的情绪。

    相比于理智客观的分析,其实还是情绪的感染,更能够鼓动人心。

    现在社会上所有的舆情战争,无论是娱乐圈还是政治时事,搞得都是同样的一套。

    理智与情感,哪一个更重要?汇报者笑眯眯地接口道,语气依旧带着恭维,是您让我知道,情感可以压倒所有的理智分析。

    是啊,奢求人类维持理智,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而我们要利用的,永远是这一点,所罗门.亚特伍德的语气,带着一丝些微的感慨,当一个人开始认同一件事情的时候,他就会开始情不自禁地,批驳这件事的对立面。

    所罗门.亚特伍德的说法,正是这一次舆论翻转中的重要指导思想。

    就拿那份全网闻名的自白书来说,当你被里面生活的辛酸所感染,当你和那在第三次世界大战中战战兢兢的故事产生了共鸣,当你开始认同、开始同情自白书的主角的时候,

    你就已经开始潜意识地批驳,那引发他下岗事件的灵石新能源了。

    更不要说,这篇文章的所有要素,都选择得极其合适。

    为什么会选择一个快40岁的中年人作为主角?

    因为网络上最容易被情绪煽动的主力,是十来到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但如果用十来到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作主角,与本文的下岗潮背景不符年轻,就意味着未来,年轻人失业,那还是有可能再找一个工作的,其所能造成的渲染感、绝望感等等,都不够强烈。

    也因此,文章的撰写者干脆将主角的年龄上调到了四十岁,也就是十来到二十来岁的年轻人的父亲一辈,同时着重描写他对孩子的关心,什么希望他的儿女还能够安安心心地上学,什么如何为儿女的生活与学习操心,这都是为了唤起网络主力的同理心。

    还有那些关于第三次世界大战时的心理描述、那些生活中遇到的繁杂的琐事,反正怎么符合大众心理、怎么能唤起大众的心思,就怎么做。

    有这样一篇爆火的文还不够,他们还推出了一二三四等诸多套餐,各种年轻白领失业、父亲失业导致可能无法继续学习等等的故事,基本涵盖了所有你能够想到的触及面。

    除此之外,切身的利益,会比什么星辰大海的未来,更加触动网民们的心情。

    按照网上的内幕消息,下岗潮将会波及10多个行业、上百家公司,这怎么能不让人感到胆战心惊、感到情同身受、感到发自内心地愤怒呢!

    我只是提供了一个思路而已,所罗门.亚特伍德用谦逊的口吻说道,而你对这个思路的执行,做得非常到位。

    在这种事情里里,我们需要真身上场吗?说着,所罗门摇了摇头,我们当然不需要。我们甚至不应该真身上场,一旦真身上场,反而容易惹一身骚。

    没错,我们要做的,汇报者恭恭敬敬地微笑着,接口道,从表面上看,也就是透露那么几个内幕消息,让某些公司正式发布那么几个裁员公告而已而这种事情,本来也是他们必须要去做的事情。

    而底下我们做的事情,汇报者笑起来,又有哪一个不长眼的小家伙,敢于对抗这种无数大资本、大财阀联合起来的势力,爆出什么惊天内幕呢?他是彻彻底底不要命了吗?

    得罪某国政府的人,其实还可以向其余国家寻求政治庇护,比如棱镜计划的爆出者,尚且还有某个毛熊国作为后路;但得罪某些跨国财团的人,那下场,可是真的极其悲惨。

    更不要说,这一次的活动,背后可是一大堆的大公司、大财阀、大资本。网上有些不对言论的人,早就接到了相关的警告,谁还敢做一丁点出头的事情?

    就比如说,这次网上投资新能源的公司们,成为了网友敌对的对象,但那些公司,有一个敢对外发声吗?

    他们是不要自己公司的前途了,还是更夸张一点的,不要自己的性命了?

    每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型跨国公司,真的就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王国,一切的黑暗面都隐藏在光明的影子之下,表面上看,无比光鲜亮丽。

    也多亏了我的同盟非常给力,所罗门.亚特伍德微微一笑,在各种爆消息、搞混水、打关节的节奏上做得非常好,相关的支持也非常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