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21)

作品:《皮囊

    不用,陆时琛简短地说,又将话题转到了案子上,当年的校园暴力案会重启调查么?

    孟钊把水杯放到桌上:没准儿。

    真凶应该跟这起校园暴力案有关,否则不会拿到当年的录像。

    孟钊转着手里的杯子:是不是当年的录像还不知道呢。

    你是说录像有可能是伪造的?陆时琛看着他,沉思片刻道,画面应该不会是伪造的,虽然像素很差,但对于自己的儿子,赵云华应该不会认错,凶手伪造视频画面的风险太大了,倒是声音

    是这个理,不过孟钊有意停顿。

    陆时琛顺着他的话问:怎么?

    我记得刚刚那黄毛说的是,那视频画面既远又模糊,像那种偷录的成人小电影,没提过像素的事情啊,难不成孟钊打量着他,恍然大悟道,你对他说的那种成人小电影有过研究?看不出来啊陆时琛。

    陆时琛:

    第24章

    吃完晚饭,天已经黑透了,孟钊去前台结账的时候,陆时琛去停车场开车了。

    这个单已经被签了。服务生翻开票据说。

    不会吧,是不是搞错了?孟钊偏过头看票据上的字,上面居然真的签了陆时琛的名字难道是陆时琛刚刚去卫生间的时候签的?明明说好了这顿是自己请,这又是什么意思

    孟钊从店里走出来,陆时琛的车已经开到了店面门口。

    他拉开车门坐进去:你提前签单了?不是说好这顿我请么?

    陆时琛嗯了一声,没多说什么,提醒道:安全带。

    我说陆先生,孟钊拉上安全带,看着他,你是不是觉得我们警察都过得特清贫啊?行吧,相比你们这些高端金融人才,确实过得清贫了点儿,但一顿饭还是请得起的啊

    你选的这家正好在我工作的那家公司的签单范围内,下次再请吧。陆时琛淡淡道。

    行吧,孟钊靠上椅背,好不容易挑了一家餐厅,这顿居然还没能请成,那说好了啊,下次之前先把你公司的签单范围发我。

    陆时琛开车把孟钊送到市局。

    下了车,孟钊绕到车后,正准备去开后备箱,忽然察觉到旁边有人在看着自己,他一转头,是那个公众号的主笔,卢洋。

    卢洋朝他走过来,看起来有些怵他:孟警官。

    出于赵云华被逼自杀这件事,孟钊对卢洋印象不佳。他看了卢洋一眼,有些冷淡地问:你怎么在这儿,找我有事?

    我,我来是想道歉的,卢洋有些结结巴巴地说,我那天不是故意的,没想到那篇文章会被赵云华本人看到,当时以为这篇文章发出去,我这公众号就能火了,我,我家人都不支持我不出去工作

    所以你就想通过这篇文章证明自己是吧?孟钊把后备箱打开了,却没急着去拿那台主机,转身看向卢洋道,那篇文章的阅读量不低,你的目的也达到了,还来找我做什么?

    见卢洋低着头,半晌不说话,孟钊不打算跟他耗时间了,刚要转身拿主机,卢洋忽然伸手拉住他,着急忙慌地抬高了声音:我也没想到那篇文章会逼得赵云华自杀,我要是知道就不会发了,这几天我都没睡着,一闭眼就是赵云华在盯着我

    孟钊被他缠得有些烦躁,打断他道:那你想怎么办?我们市局找人去给你跳个大神驱驱邪?

    这时,陆时琛推开车门走了过来,他先是看了一眼卢洋握着孟钊手臂的那只手,然后目光移到卢洋的脸上:什么事?

    因为上次陆时琛是跟孟钊一起去找卢洋的,卢洋显然将陆时琛误认成了警察,他握着孟钊手臂的那只手松开,转而去握陆时琛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如果当时我知道

    过去的事情就不要再说了,陆时琛打断他,还有别的事么?

    有,卢洋忙不迭点头,我觉得给我打电话的那个人另有目的。

    怎么说?

    那个人其实不光给我提供了当年的事实,而且他还给我发来了完整的文章,就是我发在公众号上的那篇,他还跟我提出了条件,说如果今天不发他就把文章提供给别的公众号,我觉得这案子现在正受关注,是个热点话题,就没有改内容,直接用了他发给我的那份

    这倒是个有价值的线索,孟钊和陆时琛对视一眼。幕后推手居然提前准备了稿件,真是筹备周密

    他是怎么把文章发给你的?孟钊把目光转向卢洋,邮箱?

    邮箱地址有吗?

    有,在我手机上。卢洋从兜里掏出手机,调出邮箱的页面,递给孟钊。

    孟钊接过来看了一眼,是个Gmail邮箱,没猜错的话,这封邮件的来源应该也是境外。

    孟钊把那份邮件转发给自己,又把手机还给卢洋:这邮件别删,明天我让技术部的同事去你那儿查一下邮件的来源。

    好,卢洋点头应下,又说,孟警官,我想弥补我这次的错误。

    孟钊没把他这句话当回事,随口问:你想怎么弥补?

    卢洋信誓旦旦:我觉得这个校园暴力案件肯定有别的内情,我想把内情查清楚。

    行了,孟钊打发他说,这事儿你就别再管了,查案是警察的事情,你别再添乱就够了。他把主机扛起来,合上后备厢,转头对陆时琛道,那我先过去了,你也回吧。

    你一会儿怎么回去?陆时琛问。

    打车吧,孟钊抬起手腕看了看表,而且这个点儿,公交车也没停。

    我送你吧。

    孟钊刚要说话,一旁的卢洋这时又抬高了声音,对孟钊说:我一定会查清楚的,孟警官,我是学新闻的,在报社实习过,还写过调查类的稿子,我肯定能帮上忙

    见卢洋不听劝,孟钊朝他走近了,面沉似水地看着他道:我警告你啊卢洋,不要自作主张,离这个案子远点儿。

    他眉眼略深,神色冷峻的时候颇有震慑力,卢洋一时不敢出声了。

    孟钊看了他几秒才离开。

    等到孟钊走远,陆时琛也上了车,卢洋才悻悻地走了。

    看着孟钊迈上市局大楼前的台阶,走进大厅,不见人影之后,陆时琛收回了目光。

    他从中控台下面拿起手机,调出通讯录界面,拨通了一个境外电话。

    那边很快接通了:喂?你居然会主动打电话过来,打算回来了吗?

    还没,陆时琛说,帮我查一个号码。

    果然是有事情拜托我才会打电话啊,行吧,什么号码?发来我看看。对了,你什么时候回来,不会就留在国内不回了吧?

    事情解决了就回。

    那赶紧解决吧,公司最近高层内斗又升级了,太让人心累了

    对方开始抱怨一些公司高层的人事争斗,陆时琛看着车窗外来来往往的车辆,兴致缺缺地听着,几分钟后他看见孟钊从市局大楼里走出来了,他开口打断对方:我还有事,先挂了。

    孟钊本以为陆时琛已经离开了,但出了市局,却发现陆时琛的车还停在刚刚的地方。

    陆时琛的表现有些反常,孟钊觉得有些不对劲,他好像在刻意地接近自己。只是为了查清这案子的真相么?似乎也不像。

    孟钊走近陆时琛的车,屈起手指敲了敲车窗。

    车窗随之落下来,露出了陆时琛的侧脸。

    晚上八点多,路边昏黄的路灯照亮了整条街道,马路上车辆的尾灯飞驰而过。那张线条流畅的侧脸一半隐在车里昏暗的光线中,一半被路灯照亮。

    孟钊俯身趴在车窗边沿:真等着送我回去啊?

    上车吧。陆时琛转过脸看着他。

    孟钊盯着陆时琛的眼睛,他发现陆时琛的眼珠颜色似乎要比平常人更浅一些,也正因此,当陆时琛面无表情的时候,这双眼睛看上去尤为冷漠,让他看上去更像个精致的假人了。

    与此同时,陆时琛也在看着他。

    孟钊忽然有些好奇陆时琛失控的模样,似乎从十几年前高中开始,陆时琛始终就戴着这样一张不动声色的面具。

    但凡是人总有感情,只要有感情,就总有失控的某一时刻。陆时琛失控的时候,这张脸会是什么样的?还挺想看看的,孟钊想。

    不过,以陆时琛的相貌、家境和事业之优越,孟钊实在想不出陆时琛会在什么情境下失控。

    对视片刻后陆时琛终于开口问:盯着我做什么?

    在烧烤店的时候你不是也盯着我么?孟钊说,那时候你在想什么?

    这次是陆时琛先收回了目光,他将脸转向前面:有么?

    你这打马虎眼的水平也没比平常人高到哪里去啊孟钊笑了一声,绕到车子的另一旁,拉开车门坐了进去。

    车子开在路上,孟钊想到当年的事情,觉得还是应该跟陆时琛道一声谢。

    那个他的手指搭在车门的把手上,看向窗外,当年的事情,谢谢。

    嗯?

    我舅舅的案子,还有那本笔记。

    陆时琛嗯了一声,除此之外没再说别的话。

    也不知道十二年过去了,陆时琛到底还记不记得当年的事情了。

    车厢里轻柔的音乐存在感不高,两人不说话时有些太过安静,孟钊没话找话地提起当年的事情:对了,你高中时候的同桌还记得吧?我上次去市政大厅办事儿,还见着他了,一时没认出来,他叫魏什么来着?

    不记得了。陆时琛看上去并没有配合他去回忆。

    连你同桌都不记得了?你不是过目不忘么,那高中那些同学你还记得谁?

    你。

    除了我呢?

    没了。

    孟钊怔了怔,失笑道:这算是我的荣幸么?

    第25章

    翌日上午,技侦的张潮给孟钊打了个电话:做完修复了,不过这网吧的清空系统还是挺彻底的,我这浑身解数都使上了,也没能全部恢复数据,张潮在电话里说,你先来看看吧。

    挂了电话,孟钊去了一趟技侦办公室,走到张潮的工位旁边。

    那台从网吧扛回来的主机已经连接了显示屏,张潮见他进来,说:别报太大希望啊,就修复了两秒钟的视频。

    他点击播放,屏幕上显示出画面,几乎是一闪而过就结束了。如那个黄毛所说,这视频画面的确既远又模糊,只能看清楚那栋楼的楼顶上站着几个穿校服的少年,整个画面的色调灰扑扑的,于是站在天台边缘的穿着红裙子的赵桐便成了这个画面上最显眼的一抹亮色。

    声音修复了没?孟钊盯着那帧画面问。

    修复了,也按照你说的,跟周衍直播时的声音做了对比。张潮递给孟钊一副耳机。

    孟钊把耳机戴到头上,里面传来年轻男生的声音:真恶心,你怎么不去死啊?

    孟钊查案时看了周衍的一些直播,此刻轻而易举地分辨出,那声音的确属于周衍。

    他又点击播放了几遍,然后摘了耳机挂到脖子上,问张潮:对比结果怎么样?

    相似度99.99%。

    这声音会是合成模拟的么?

    难说,张潮侧过身子,从另一台显示器上调出对比的声波图,视频文件应该本来就被压缩过,现在数据又损坏了,是不是合成的还真不好说。

    应该是合成的,孟钊看着屏幕上那如出一辙的声波对比图,十七岁和二十七岁的声音不可能是完全一样的。他说到这里,脑中涌现的例子居然是陆时琛,当时在讯问室里,他就觉得陆时琛的声音相比高中时更沉了一些。

    确实,张潮点头表示赞同,又说,对了,还有一个东西应该会对你有用。

    什么?

    张潮从桌面上点开一张图片,放大给孟钊看。

    孟钊顿时一怔,那是赵桐自杀后的画面,画面上穿着红裙子的赵桐躺在化工楼前,脑后溢出了大量的鲜血,而站在他面前的正是少年周衍。那时的周衍尚且面容稚嫩,正抬头看向楼上。

    相比刚刚修复的视频画面,这张照片要清晰得多,难怪赵云华说她亲眼看到周衍就是凶手。

    这张照片应该不是监控录下的内容,更像是用相机拍下来的,孟钊陷入沉思,这张照片被拍下的瞬间,现场应该是怎样的情境?

    他想象着自己就是周衍,楼顶响起声音:哎!

    周衍闻声抬头朝楼顶看过去,那个人拿着摄像机,咔嚓一声,拍下了他和死去的赵桐,留下了这张合照。

    拍摄这张照片的人,极有可能就是当年逼死赵桐的真凶,也极有可能就是诱导赵云华杀死周衍的人

    必须要去查清当年的校园暴力事件了,孟钊拿定主意。

    从技侦办公室走出来,孟钊开始思考这件校园暴力事件的着手点,校方对当年的事情三缄其口,法院又恰巧弄丢了当年的案卷,这会是巧合么哪个小偷会去法院专门偷一份案卷?

    只能再去一趟法院了,当年的法官、双方的律师、庭审的工作人员,总会有人记得相关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