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带着淘宝去异界 第253节

作品:《随身带着淘宝去异界

    “那片云真亮。”一个年少带着嘶哑的声音说,“那个方向……那边是新玛希城吧?那边怎么这么亮!是他们的城市着火了吗?!”

    “当然不是,孩子。”另一个人说,他是个老人,“他们只是点起了灯。”

    “他们的灯照亮了天上的云?”

    “是的。”

    “那他们要烧多少灯油!”少年说,“他们哪儿来的这么多油?他们是买的吗,还是他们自己做的?他们自己做的是不是把人炼成了油……”他突然闭上了嘴,然后发出一阵干呕声。

    “给,水。”

    “啊。”喝水的咕咚声,“哈……就剩下这点儿了。”

    “给我。”又是喝水的声音,“好了,现在一点儿都没有了。”

    “那我们怎么办?”

    “新玛希城不缺水,想要多少都有。我们天亮前一定能到。”老人说,“我们可以走得更快一些,半夜就到的话,说不准我们还能睡会儿。”

    “半夜?他们没有宵禁吗?他们会让我们进到城市里吗?”

    “不管白天还是黑夜,他们都会有人值守警卫的,他们不会拒绝来求助的人。”

    “哈,他们可真是些大好人!”

    “虽然这在别地确实是稀罕事,但是孩子,在路上就没有受过这些外邦人的照顾吗?”

    少年低低哼了一声。

    “这世上可以有一个两个的善人,可没有一大——群的善人。”他说,“善人不可能在这个世道活下去的。善行善举传得越远,背后越有阴谋。”

    “如果新玛希城是一个能让好人活下去的城市呢?”

    “它怎么可能是?”少年说,“人人都说那是恶魔的巢穴。”

    “如果它是恶魔的巢穴,它就不会成为贵族的敌人。如果相信那是恶魔的巢穴,孩子,也不会陪着我来到这里。”老人说,“何况的朱尔叔叔就是从这座城市出发的。”

    “那是因为我已无处可去。奥松才是伊尔叔叔的的出身地,就算他——”少年又突兀地中断了话语。

    过了一会,他说:“如果这座城市真是这样地富有,们说它的财富像泉水,不用像河水一样流动就能涌出,为何还需要伊尔叔叔这样的人为它奔忙?如果这座城市是像他说的这样强大,为什么现在他只剩下这点儿待在这个袋子里,只有我们把他捡了起来,然后把他送回来?”

    摇晃声,喀拉喀拉的碰撞声。

    老人也沉默了片刻,然后他深吸了一口气,掩饰声调中的哽咽:“因为如所言,这是一个不能让善人活下去的世道。”

    两人不再说话。片刻之后,老人揩了揩鼻子,说:“好啦,凡事勿要多思,多思不利于行。我们还是走快点儿,早些抵达那座神奇的城市,让我这把老骨头和这把小骨头能好好休息会儿,打起精神来应付以后吧。”

    少年说:“好吧好吧……只要他们不把我们绑起来绞断脖子,哪怕是做奴隶我都陪着。”

    每当一个新的清晨来临,城市就像一台正逐步加大功率的机器,越多的部件被它催动,越多的零件为它运转,成千上万的人离开宿舍,走出食堂,投入到农田、工场、码头、仓库和安置区中。在这部庞大的已现雏形的机器中,越是接近操作中心的部门越是繁忙,临时政府所在的三层办公室一大早便已空空荡荡,只有文印部门所在的区域人进人出,颇为热闹。范天澜空着手经过了他们的门口,然后一手拿着成打的工作签到条,一手托着一叠今日份的《学习报》,签到条投入签到箱,报纸折成长条塞进信箱,就这样一路向上走去。

    他走进办公室,宽大的办公桌上已经有了一叠文件,镇纸下压着许多工作咨询条,他推开文件,抓起一把咨询条,目光一扫而过,然后在某个条子上短暂停留了片刻。

    巡卫工作组今日凌晨救助了一名十四岁的少年和一名老年圣职者,两人来自奥森郡,逃亡的原因之一是当地发生了一些严重事件。有二千多人在一场教会集会中死亡,奥森郡三分之二的主教及以下的高级教士,包括新玛希城的一名贸易商也在其中死去。作为那场集会的亲历者和极少数的幸存者,他们逃亡时将贸易商的部分遗体带了回来。玛希城的事务处已经记录了这三个月在奥森郡发生的农民起义的经过,也意识到一些这场起义遭遇惨重的失败后教会的一些异动。所以他们提供的这些情报是在预料之外的。

    由于他们所涉情况的特殊性,他们没有被马上送去入检广场,而是暂时被安置在城市边上的招待所中。那些被带回来的遗体由专人另行保管。

    事务处决定派出调查人。

    在招待所的平房里,塞力斯主教已经用过了早餐,饱足的倦怠卷上了他的四肢,不过还没有开始爬上他的大脑,与他同行的年轻朋友被叫醒时还一脸的困顿,只是为了鲜美的食物才强行打起精神,但胡吃海塞之后他就完全兴奋起来了。虽然他只在外面的院子跑了一会儿就被劝说回来等待咨情人,但这个房间有很大的窗户,玻璃干净得像一团空气,将后方玛希城的一角呈现在这名年轻人面前,不过即使只是这样小小的一角,也已经足够让少年人目不转睛。

    调查人上门的时间刚刚好。

    塞力斯主教将餐盘放到窗台上,为两位访客打开房门。

    “初次见面,我们是新玛希城事务处的调查人,我的名字是艾尔·蒋。”女人在门外说。

    “我是贝克·达勒。”另一个男人说。

    “两位给我们带来了非常重要的情况,所以我们想要了解得更详细一些,希望您能够不介意我们的打扰。”女人说。

    他们衣着朴素,面容平和,好像塞力斯才是这里的主人,主教有些受宠若惊地将他们请进去,少年还在窗边没有回头,主教轻轻咳嗽了一声,调查人轻声问:“您感到身体不舒服吗?”

    “不不不我很好……我只是有点儿,有点儿喉咙痒。”主教有一些尴尬,他侧向身后,压着声音呼唤道,“莫里斯,莫里斯!”

    少年回过头来,见到两名生人后,他一下子就从桌上跳了下来,两步来到主教身边。他紧紧闭着嘴巴,用眼神打量着来人,尤其是其中那个女人。

    对方以平静而有力量的眼神回视他。

    “这是我的小旅伴,他的名字叫泰特·库克,曾经是一名铁匠学徒。”塞力斯主教说,“虽然他同样经历了那场惨剧,但他只是一个可怜的被牵连的孩子,只有我看到了几乎所有的过程。们可以向我提出任何问题,我都将给予尽可能详尽的回答。”

    少年从眼神的交锋中败下阵来,他小声说:“们要说什么?”

    “我们想听您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蒋说,她又柔和地看向少年,“这位先生也要一直旁听吗?”

    老主教看向有点茫然的少年,然后他说:“他是个很坚强的孩子。”他将手放在少年的肩膀上,看着他,“莫里斯,我要同他们说那件事了。”

    “不是已经告诉他们了吗?”

    “不一样。”主教说,“这一次,我要把它完整地回忆起来。”

    少年睁大了眼睛,主教轻轻推着他的肩膀,所有人都在桌边坐了下来。男性的调查人提起水壶,给所有人面前的杯子都注满了清水。

    女调查人说:“关于这次讲述,首先请让我们感谢您选择新玛希城作为目的地,我们的临时政府重视您告知我们的一切消息,其次,我们尤其感谢您将伊尔先生的遗体和遗言带回我们面前,这对他的朋友和伙伴们是很大的安慰。在情况允许的前提下,我们希望您能给我们提供一切的消息。如果我们随后的提问造成了您精神和身体上的负担,请不要顾虑直接表达,我们会立即停止。”

    塞力斯神父说:“如果要说年龄给我增加了什么财富,大概就是一颗被世故厚茧包裹的心。我会告知们我所见的一切,因为哪怕我的心已经被世事磨砺得粗糙不堪,却仍被这不忍闻不能睹之事割得遍体鳞伤。我也没有其他可去之处,这世间苦海无边,人性步步沉沦,也许只有们特别的族群能够逆流而上,不再重演这些悲剧。而我的故事,就从一场绝罚开始吧。”

    ——作为一名白衣主教,塞力斯神父受到大绝罚,变成“不可接触之人”的原因是他支持了奥森郡的农民革命,而他的弟子越级控诉他对这场逆乱有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

    在起义失败前,塞力斯主教便已对自己的结局有所预料,只是对那名向上级举报了他的弟子感到有些可惜,这名弟子确实聪明而且野心勃勃,却在一个不太恰当的时期选择了一种不太合适的方式来实现。他永远都不会有未来了。其他主教比憎恨塞力斯还要憎恨这个使教区利益进一步受损的年轻人,何况在很多时候,破坏等级秩序的罪过在某方面来说比他干的那些事儿大得多。毕竟“推动革命”可以解释为使用了一些“不太合适”的方法来进行“内部竞争”,就像雇凶杀人和酒里下毒那样,谁人的身后没有影子,哪个主教完美的道德之下不藏着几件知我知之事呢?虽然塞力斯主教对起义的领头人说:“去吧,去做期望的那些事吧。如果作了决定,那就永远不要回头。”可主要的错误也不在他教唆出了一名胆敢反抗贵族的狂徒,而是他居然向弟子承认了自己曾给予这场起义力所能及的支持。

    事发之后塞力斯主教一力担下了诸多罪名,没有为自己作任何辩解。在大绝罚的惩戒下达之前,其他弟子已经全都同他划清界限,塞力斯对他们感到抱歉,即使划清了界限,这些年轻人仍然要为不属于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就像老父亲的债务也要儿子分担那样。

    作为不可接触者独居幽园的那段时间里,塞力斯主教不可避免地想到了死后之事,他这个年龄即使很快失去性命,也已经渡过了足够长久的人生,他没有太多未来得及实现的愿望,就算堕落地狱他也不会感到孤独。只是他不能不遗憾夏加尔这场农民起义的失败,这是一场必然的失败——从人们以仇恨为动力开始。

    但若非有深切刻骨、永志不忘的仇恨,这些羔羊般的农民也不会违背他们受过的教化,从温顺的极端走向暴烈的极端,塞力斯知道他们大多数人都背负着难以化解的沉重苦难,然而狂热和混乱并不能带来好的后果。老主教也尝试过劝告他们留下回转的余地,但他的教徒只是将这位圣职者恭敬地请到一边。

    “您是完全的好意……但我们只有以血还血!以牙还牙!”

    他们用极具侮辱性的语言给要他们“自赎其罪”的贵族回信;他们欢呼着将伯爵从山崖上推下去,就像他将无法缴纳赋税的农人的孩子丢下悬崖,“减轻他的负担”;他们将鞭子从司法官手中夺走,把那些曾经骑在他们头上的人抽打得在地上乱滚;他们剥下贵妇的华服,给她套上布衣,将扁担架上她细嫩的肩膀,让她用粪筐挑着自己的孩子离开;他们烧掉了地契,将粮食、盐、糖和酒从贵族们的地窖中挖出来,杀掉了贵族的马,痛饮美酒,割肉分食,畅谈敌人的虚伪与虚弱,想象有一日他们的泥足也能踏上国王的宝座。

    然而他们只是一群乌合之众,而他们面对的,是被这些残酷举动激起了同仇敌忾之心,决心将这暴乱彻底消灭的贵族联盟。并且由于他们将许多人口负担转移到新玛希城,他们有更多的粮食和金钱来供养更多的武力,双方都有意速战速决,于是他们在山谷中展开了一场大战。

    那是一场极度残酷的战争,战场上厮杀震天,血肉横飞,溪水变成了红色,尸体从山谷的这一头铺到另一头。农民们在这场战争中表现出了令对手恐惧的战斗力,他们用镰刀、粪叉、铲子和木锤,用石头、土块和自己的手脚牙齿同国王的士兵、贵族的私兵和雇佣兵们战斗,他们悍不畏死,连女人都凶悍得如同野兽,即使贵族一方必定会取得、并且他们确实取得了完全的胜利,这胜利也不能让他们有多少欢欣。王国的农民从未体现过这样的力量和组织性,很难不让人猜测他们背后是否有他人的指引,他们很快便将此归咎为新玛希城谋划的一次报复,原本贵族集成这样一个镇压联盟也未必没有试以此试炼之意,但仅仅应付一场农民暴乱就这般代价巨大,而那座怪物的城市仍在持续稳定地扩张。

    深重的阴影笼罩在贵族们的心头。

    他们对参与了战争的人展开了广泛的报复。一时之间,城镇和农村竖起了无数木杆,到处是悬挂的尸体和人头,只是因为出现了新一种瘟疫传播的迹象,他们才肯多费一些力气来处置尸体,于是乡间和山间又多了一些人皮缝制的稻草人。“暴匪作乱”时宛如死人那般躺在他们的石室中的教会此时也复活了过来,积极地配合起贵族的行动,他们鼓吹国王统治的不可动摇,宣扬等级秩序的天经地义,说人的地位早已由神明决定,只有安贫乐道才能被接引去天国,那些不肯遵从神的安排的人都是受到了恶魔的蛊惑——蛊惑他们的自然就是那万恶的外邦人——他们的灵魂已经被染得漆黑,全都死有余辜,只配堕落最深的地狱——因而,占有这些堕落者的任何财产都是合理的和被鼓励的。哪怕它们微不足道。

    塞力斯主教被除去教袍前对他们咆哮:“们才应当下地狱!们知道们干了什么?们放出了真正的恶魔,们把那无形的恶魔像瘟疫一般放进了所有人的心灵!们无药可救!们罪无可赦!”

    第392章 带他回家

    没有人在意一个失败者的诅咒。

    但有人很乐意让他多品尝几颗失败的果子,所以即使塞力斯在深牢之中,亦能听说教会的布道举动得到了多么积极的回应:无论在城镇还是乡村,人们的信仰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他们纷纷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虔诚,贵族的地位也得到了稳固,还收回了他们因战争造成的部分损失。于是就这般地,凡人尊崇教会,贵族依赖教会,在这个万物凋敝的灾年,唯有教会展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繁荣——至少奥森郡如此,哪怕他们的底层修士一样饥饿衰弱,根本没法从那些疯狂劫掠的农民手中抢到多少颗粮食,若非他们还有一份向上举报是谁被“污染”了灵魂的不可取代的权力,恐怕每日蒙主召还的教士会多上不少。但人们对此无动于衷。

    相比之下,也许是因为塞力斯主教曾多年苦修,即使披上白袍也生活朴素,即使遭遇了这样的打击,伙食也颇为苛刻,他还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着一定的体力和清醒的头脑。当然这也同那几名学生对他这位曾经的老师的照顾分不开,他们之中最聪明冷静的那个主动申请成了他的监视人,曾经是塞力斯主教向他宣讲教义,如今两人的身份发生了一种转换,由这位学生来劝说他的老师回归正途。

    塞力斯主教被关在地牢下,但他们没有剪掉他的舌头,所以每一次探视都毫无悬念地变成了争吵。

    “毫无意义!”他的学生大喊大叫,那矜持的冷静在阴暗的火光下消失无踪,“您的怜悯毫无意义!他们愚昧、短视、自私、恶毒,就算您把他们当做人一样看待,他们也不会对您有任何感激!神的牧羊人手中必须拿着鞭子,过于宽容只会让他们跑到别人的羊圈里!美好的愿望不可能改变任何东西,您只不过是用怜悯来彰显您的优越,在回归我们的天父脚下之前,所有人都活在真实苦难的世界里,谁要妄图改变自然法则的,就必将受其反噬!您在这黑暗的地牢中,可知街角洒满了鲜血,你听到人们的惨叫了吗?奥森郡已经有成千上万的人死去,我们的教区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一,可是!没有任何事情被改变!”

    “农民天生懒惰、愚昧、自私、短视,不受教化,他们如牛马一般——所以,是谁让这些牛马变成了野兽,是谁让草食动物的臼齿不得不去咀嚼血肉?是天灾吗?”塞力斯主教厉声说,“是贵族,是国王,是我们的教会!你们这些不事生产者就像吸血虫一样趴在这些瘦弱的牛马背上,即使如此你们还嫌他们吃得太多,耕得太少!是谁拿走了他们的粮食,是谁让他们赤身犁地,是谁要从石头里攥出油来?当你们要刮干净他们的最后一丝血肉,你们还要责备他们不肯沉默地死去!”

    “沉默地死去不好吗?”学生反问。

    塞力斯一时间怀疑起自己的耳朵来。

    “你说……什么?”

    “所有人都是会死的。无论他们贫穷还是富有,高贵还是低贱,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归途。这是我们怜悯的天父给所有人最大的公平。”他的学生说,“所以为何苦苦挣扎?倘若他们肯安心饿死,至少他们能死在家人身边,还有人会为他们祈祷,祝愿他们能登上天堂,那不是比曝尸荒野受人践踏幸福得多吗?”

    塞力斯主教用力喘着气,一时间头晕眼花。他想要驳斥这恐怖更大于荒谬的观点,纵然所有人类的归宿都一样是土下的寂静,但人活着的目的从来不是为了追求死亡,否则裂隙之战时人们就应当顺从接受魔族异类的统治,这世上也不会有家族的兴衰,王朝的更替。甚至人们也不应当去耕种土地,生育子女。这世上并无一成不变之物,否则为何先有裂隙诸族,后有外邦来客?

    但越是着急,他越是说不出话来,当他危险地意识到自己可能就要中风时,旁边的牢房传来了一声笑声。

    “都是借口。”那个人高声道,“懦夫的借口!”

    “你是谁?”学生皱着眉问。

    “我?”那人哈哈笑了一声,“我也是个将死的人!这世上每一日都有无数的死亡,可只有废物的死亡才无声无息!人皆有一死,可没有人会为了做一个废物出生!树木被砍下变成柴火,动物被捕杀变成珍馐,麦子和豆子被人栽下又伐倒,只为打下果实让人果腹,倘若一个人被要求死去,那也定然是有人贪图他活着创造的价值!坦然承认你们就是贪得无厌不好吗?”

    “你就是那个……外邦人的掮客。”学生看向隔壁的牢房,“纵然你仍然能说出类人的话语,然而你的本质已经非人。你的死亡必然是彻底的,你不会在这个世界留下任何东西。”

    “哦,是吗?”那个男人毫不畏惧,“我相信你们干得出来。毕竟你们也不会干别的事儿了。”

    那日之后,这位前途远大的学生就再也没有下过地牢,想必是已经发现同将死之人进行愚顽的争论“毫无意义”,并且他还有别的“更重要的事情”要忙碌。不过塞力斯主教并未因此感到寂寞,他本就是不善争辩之人,最重要的是,他在那一天后就同那位来自新玛希城的商人变成了朋友。这可远比进行“毫无意义”的争论慰藉心灵,只要体力允许,他们几乎无话不谈。等待裁之前的那些日子,他通过这名爽朗的商人知晓了许多有关于新玛希城的事情,桩桩件件都令他大开眼界。有时候塞力斯主教觉得自己简直像地下一只想要褪壳的新蝉,这位新朋友的话语助力他在泥土中打开了一条通道,他闻到了一个完全崭新的世界的气息,即使身处昏暗肮脏的地牢,他也似乎能看见那些激昂的语言背后那些非凡而光辉的影像。而假若仍是那个白袍主教,这些视听根本不会“污染”他的耳目。

    他很惭愧不能给这位朋友回馈什么有趣的经历,他出身颇为高贵,成为主教的过程也堪称一帆风顺,即使人到中年突遭变故,使得他在一个以贫苦知名的教区耕耘二十年,才因为年资而不是无人可代的贡献授予白袍,但他检索自己的记忆,实在没有多少能让人感到新奇的东西,忧伤沉郁的倒是很多。虽然这位新朋友也十分乐于倾听,但塞力斯主教不想在这最后的日子把两人拖进消极之中,唉,苦难,苦难,苦难……!

    所幸他的朋友从来都不要求他等价交换,因为光是向塞力斯说明新玛希城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就能让这位狱友获得足够的愉悦——相比那座在异族人统治下的南方城市,北方地区的这些贵族简直像一群生活在泥坑里的猪。

    他们一致认为这个比喻不太合适,虽然同样外表不佳和懒惰,但家猪是一种奉献极大的牲畜。

    虽然贵族绝对不会承认他们已经变作困兽,以他们向来的狂妄自大,但凡能看到一点对外邦人胜利的希望,他们也不至于如此疯狂。教会的疯狂就是他们的疯狂,因为两者的利益从未如此一致过。就好比主教的那名学生,他的厌世最多只有一点儿是因为畏惧人与人之间的斗争,所以他既看不到这场农民战争对贵族的打击,又无视了外邦人的存在说世界从未改变,他的言行弥漫着一种来自群体的绝望气氛——教会确实正处于一个少有的辉煌时期,但人不能睁着眼睛做梦,现实是不可逃避,活生生的、血淋淋的,王国如今的状况让这辉煌如同余烬。

    倘若不是外邦人……他们如此咬牙切齿。

    可是一切的灾难都是外邦人的原因吗?在他们将以十万计的人民驱逐到那座城中后?

    送来地牢的食物一日比一日少了,塞力斯主教却仍能坚持下去,是因为他那无法见面的狱友透过老鼠洞同他分享了偷渡进来的糖块,虽然方式颇有些不可言说,不过这位爽朗的朋友大力保证这些糖果没有受到“男人味儿”的污染。塞力斯主教倒是不会在地牢里计较这些,只是他通过送餐的次数和从透气孔折入的微光判断得出,他们的已经时日无多。

    主教对死亡的态度颇为坦然,虽然他在过去数次之质疑过天国是否真的存在,天之父的意志是否真的存在,即使没有大绝罚恐怕也去不了那永恒乐土,但若能不必再看到这人间的苦楚,永无的寂静也并不多么可怕。不过在赴死之前,他有一个小小的愿望:他最后想看一看这位新朋友的脸——无论他有一副怎么样的长相,他一定有一双热情而真挚的眼睛。也许他们还能在刑台上说说话……

    终于有一天食物不再送来。

    两人都认为教会和贵族不太可能通过饿死这般温和的方式干掉他们,他们也并没有等得太久,差不多是第二天,狱卒就来将两人拖出了地牢。在到达地面前,主教一直紧紧地闭着眼睛,因为在黑暗中生活得太久,突然的日光一定会使他目盲,他毫不抵抗,像条破口袋似的被一路拖曳前行,直到褴褛衣衫下的皮肤感觉到了风,闷热的空气也换了一种味道,炽热的光照在他的眼皮上,将他的眼珠刺激得酸痛无比,那光先是接近而后远离,不是太阳,而是火把。

    这不是室外!

    主教艰难地睁开眼睛,透过本能的泪水观察四周,他略过了头上那些轻蔑、厌恶或者麻木的面孔,在他们身体的缝隙中急迫地寻找那位朋友的身影,世界在摇晃,光那么刺眼……但他最终找到那个被往另一边拖去的身影,那个人也用力回过头来,主教看到了他的脸,只有一个短暂的片刻。

    透过模糊的泪水,主教看到了。那是一个比他想象的要年轻的人,粗眉毛,眼睛非常亮。

    他非常努力地看向主教。

    他咧开了嘴。他在笑。

    ……回到地面让他感到开心吗?

    主教被人从地上拽起来,他的脚虚弱无力,他的看守推搡着他前行了一段,然后又不耐烦地把他架了起来,主教的脚背被粗糙的地面磨出了血,但至少他们没有鞭打他。他被带出了黑洞洞的囚牢,外面不是白天,也不算深夜,黑夜正在升起,太阳已经沉入大地,半个天空烧着火焰一般的晚霞,如血的天光映亮了人的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