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带着淘宝去异界 第241节

作品:《随身带着淘宝去异界

    使者队伍行经第二处给养地时,有勇敢的下级骑士下马品尝了那些食水,经过一夜的验证,这些食物似乎并没有添加什么迷惑心智的药物,至于其中添加的糖盐,其品质纯净一如外邦人一贯对外售卖的。几乎所有人都对外邦人的奢侈感到震惊。尽管在此之外,目之所及,农舍倾颓,农地荒废,甚至比别地看起来更颓落,不过一贯以来,外邦人更专注于经营城市,连招募流民也是以重建玛希之名将他们圈进城中,但眼见他们的势力已经通过这些给养点延伸到如此之远,却又将如此之多的土地弃置,队伍之中便有人忍不住痛骂起他们的贪婪张狂——如此豪富,他们若肯稍稍低头,王国也未必不肯租借他们一个沿岸城市,然而自踏上王国的土地至今,这些入室的窃贼竟从未尝试过去觐见这个国家理所当然的主人,宽厚的王公们只以为是这些异端自觉粗陋,不敢觍颜冒犯,谁料到他们是内藏祸心,以顺服无能的表象掩饰侵略暴行!而眼见外邦人以无耻手段收买人心,附近的领主却不敢对此施以惩戒,连盗匪都不来执行正义——用了这么多的调料和食水,粮食说不定还是从老爷们的地窖里挖出来的呢!

    胆怯、无能!真是世风日下,天道不彰!

    这位贵族义愤填膺得合情合理,但队伍之中的其他人温和地赞同之余,又委婉地截断了接下去的话题。

    侵略是人神共愤、不可容忍的,对国王利益及尊严的极大损害,然而王国此时处于艰难境地,轻言战端十分不智——外邦人实在是挑选了一个恰当的时机发难。

    若说这场旱灾是外邦人带来的也未尝不可,然而煽动困苦的人民主动去驱逐这个“罪魁祸首”的最好时机已经错过了,教会虽然主动承诺会尽最大努力去鼓动人们同异端作战,但这场信仰之战同样需要时间的酝酿,与此同时,若非有强力手段,否则外邦人那些污浊的思想仍会伴随着他们的商品传播四方。倘若当时玛希城的前城主有先见之明,也许能在水灾时有所作为,然而他已经无耻堕落,沦为外邦人的傀儡,在他当初有意无意的纵容下,借助挽救过许多生命的伤寒药物及输送各地的廉价商品,外邦人同那些目光短浅的平民的关系,也许比一般的领主更密切。虽然这一事实十分令人难堪,以至于无人承认,但一路见闻已经证实,外邦人的贸易触须已经在不知不觉间伸入王国的血脉,给虚弱的王国输入毒药一样的给养。

    在展示他们毁灭性的武器之前,外邦人已经用他们的财富侵袭了这个国家。

    这是一群什么样的恶魔啊!

    使者队伍的每一个人都深感责任重大,使命艰巨,面对如此威胁,伯爵本人的命运已然和王国联系在了一起,因而他们决定不再迟疑,在逃荒者令人烦闷的对外邦人的赞颂声中,队伍加快了他们行进的速度。外邦人似乎是对己身武力十分自信,除了那些血旗下的补给点,车队入境以来竟不曾遇见过一道哨卡,一路通行无阻,然后,他们就看到了他们想看到的东西——

    清晨微光中,在起伏的大地背后,在尘霭深处,盘旋着一片比阴云更深的暗影。

    犹如巨兽盘踞河畔,黑色怪物环卫其周,蠕蠕而行。

    玛希城,被外邦人窃取的城市,被外邦人毁灭,又被外邦人重建的城市!

    车队停在山坡上,子爵走下马车,连矜持的法师都搀着弟子的手来到他们身边,众人一同瞭望彼方,用自己的双眼见证这个怪物。

    耳闻终不及眼见,传闻总是有许多夸大以及扭曲,但今日身处此地,他们才发现真实的景象竟比传闻更惊悚。在远望术的辅助下,没有城墙遮掩,众人一眼便能望见那成群的,即将完成的厚重建筑,视线沿着那些棋盘格一般的宽阔道路延伸,无数相似的坚实骨架林立,行驶路上的车马犹如蝼蚁……这座建设中的城市之宏伟足称震撼人心,尤其这里的所有人知道玛希城才陷落了多久,然而看看这座城市,看看城外那大片的平整土地,同那些纵横交错的沟渠——

    何等令人战栗!

    众人在坡上站立良久,才默默无言地上马登车。

    压抑的车队继续前进,在他们背后,又一批逃荒者爬上了山坡,不须法术,他们一样看到了远方那座模糊的巨大城市,喜悦的欢叫响彻了天空。

    道路的状况渐渐变好了,坐骑的蹄声变得规律,装了弹簧的马车也越来越平稳,但不久之后,这种平稳和规律就被扰乱了,地面传来不自然的震动,迎面而来的风裹挟着硫烟的气味,还有那个声音,那个比野兽咆哮更低沉,还要非理性,就如同来自地底的轰隆震颤——

    使者的车队终于绕过了丘陵,钢铁巨兽迎面而来!

    即便有前探骑士早早报知众人,这一刻仍有许多人叫出了声音,受惊的坐骑扬蹄嘶鸣,队伍的阵型顿时凌乱起来,随行的剑仆一边慌乱地安抚这些并非不曾见过血火的神骏,一边畏缩地用眼角偷瞄前方不远的庞然大物,鞍上的骑士紧紧握着自己的武器,和马车中探出头,露出脸的大人们一同沉默地看着那头怪物——作战所向披靡,翻地力大无穷,日夜不休,喷火吐烟,却在外邦人手中顺服如羊——所有人都被务求验证的东西,如今就在他们前方。

    眺望外邦人的城市时,他们已经通过空中的凸镜见过它们的影像,但这仍不能减少真正直面时的窒息。这具造物并未生着利刺与尖齿,也没有长出可憎的触肢,它的具足是平坦的,行动很缓慢,但依旧令人恐惧,首先是恐惧它的力量——这样一个怪物本身看起来已经极其沉重,但比它更沉重是,是被这怪物厚重的金属臂膀环拥住的巨大轮碾,那有许多规则突起的表面生出了泥水侵蚀的锈迹,当它停留时,就像巨岩生在地上,当这具钢铁怪物平稳地推动这也许只有神话生物才能举起的金属雕塑前进时,连大地都要为之屈服——而这样的造物竟又真真切切是人造的,这才是最大的恐怖。

    哪怕不去追寻这些怪物的力量核心来自何方,不去思索造出这样一个怪物需要何等的神乎其技,仅仅只看组成了它骨骼与血肉的钢铁,王国需要多少座铁矿,多么长的时间来提炼?

    直到路旁走出人来,引导被迫后撤的车队绕过这个路段,使者们才回过神来。这是他们第一次直接同外邦人的人接触,对方自称是筑路人,正在建设一条从城市通往他方的道路,这是一个艰苦而低贱的职业,然而他们又竟敢要求他们拿出证明身份的信物——这些人看起来完全不像什么苦力,苦力是完全不可能穿着皮鞋,更不必说那样质地细腻的织物的,何况他们行止有序,肢体强健,脸色红润,与他们一路见到的愁苦贫民天差地远,当车队辚辚驶过时,他们拄着手中的精铁工具,目光肆无忌惮地打量马上的骑士和垂着幕帘的饰金车马,在他们身后,炼金巨兽隆隆前进。

    这是一个下马威。

    这令人生出一种被低视的恼怒,却又有一种不可言说的心安。他们已经进入外邦人的地盘这般深,这些异端倘若一直毫无反应,那就要人不得不疑心起他们在酝酿什么阴谋来,相较之下,这般低劣手段并不足以动摇公使们的意志。实际上,比起他们的财富及技艺,外邦人在传闻中并未展现出多少智计过人之处,虽然贵族和教士口口声声他们蓄谋已久,步步为营以阴毒手段窃取城市,但他们也说这些异端愚蠢蛮横,自寻死路——在伯爵撞得头破血流之前。

    当你的力量足够强时,进攻未必需要考虑谋略,然而一旦你需要停下来,就如一块安放的石砖,仍然足够坚硬,但水一定能够渗进去……只要你仍然是人。

    哪怕外邦人是异端,他们也还是人。

    公使们悄悄地,自然而然地转变了他们先严斥、而后威吓、最后才提出条件的计划,转而谋划用一些柔和一些的方式去达到他们的目的。虽然公使之间的关系并不太亲密,但面对如此强敌,他们大多已有作出一定牺牲的自觉,哪怕他们即将面对的外邦人首领可能确实是一名异端中的异端、一个遗族,他们也愿意暂时地为了王国与国王而忍耐——

    倘若没有这样高贵的精神,他们这些贵族又何必如此艰难跋涉,来到这样一块险地?

    于是公使的车队稳重地,优雅地在平整坚固的碎石路面缓行,经过荒林,经过被炼金巨兽开拓的原野,经过刀割尺划般规整的大片土地和渠网,来到这座完全崭新的玛希城前,所有因一路奇异见闻而起的情绪掩盖在得体的贵族礼仪之下,递交文书的骑士微抬下巴,等待那应当是城卫头领的接待者的回复时,对方笑了一下。

    “欢迎你们来到玛希城,这是一座非常友好的城市。你们来得刚好……也不太好。”这名有一双粗糙的手的外邦人砰地在文书上盖了一个红章,然后双手将之交还给骑士长,“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在今天,我们要初次地,但是极其正式地审判一些有罪之人。”

    这个布衣的男人看向对面全副武装的骑士,“包括发动了战争,并制造了屠杀的贵族。”

    不定的风吹过街道与工地,吹过浪潮般的人群,将他们的怒吼传递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杀了他!”

    “杀了他!”

    “杀了他!”

    枪声停息,垂下的枪口硝烟散去,黑衣的殓尸人从刑场边缘走到中心,用黑布盖住那些面目全非的头脸,接着开始搬运尸体,就像搬运一些麻袋。尤有余温的血液从裹尸袋中滴出来,在地上留下雨水般的深色印记,地气蒸腾,这些血滴很快便会干涸,而后尘归尘,土归土。

    生命大多殊途同归,无论他们疾病或者健康,丑陋或者美丽,一无所有或者权势煊赫。

    终点是一样的,过程却大有不同。

    范天澜收起手中的纸卷,转头对面色惨白的伯爵说:“我们确实可以给你一些优待。”

    他问:“你想怎么死?”

    当公使们仪态尽失地狂奔来到刑场,意图冲破紧密的人群进入刑场时,几排子弹打在他们面前,几乎与此同时,猛烈的欢呼如火山爆发——

    “他死了!”

    人们大叫,欢笑,他们握着拳,跺着脚,许多人一边笑,一边痛哭出声,他们重复诉说着贵族的罪有应得和对外邦人的感激,几乎无人注意那些突然来到的达官贵人。两名骑士倒在了地上,法师举着法杖的手微微颤抖,在步步围拢而来的外邦人面前,剩余的骑士组成了徒劳的防线,将他们已六神无主的公使围在中间。

    第376章 血色新约

    战斗的结束当然不等于战争的结束。

    从“传统”和造成的实际后果来说,对伯爵这样的统治者公开审判并且处刑似乎并无特别必要,对方的所有目的都没有达到,意志也在关押过程中受到极大的消磨,而作为本地统治者的代表,他一旦人头落地,开拓支队同本地统治阶级的矛盾就几无调和余地。

    但范天澜不需要这种余地。

    开始布伯平原的工作前,云深已经通过联合会议授予他非常高的自主决策权,只为了稳定一个域外市场是不需要这么大权力的。自去年以来,多个开拓方向不约而同遭遇的争端通过各种形式在联盟内部传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在有关部门的引导下,人们很不熟练地,但又兴致勃勃地运用他们刚学到的政经常识去分析这些问题,情绪多于理性的探讨在田间、在工厂、在学校和家庭中发生,虽然有许多人认为既然外部世界的人如此不识好歹,那我们也没有必要一定要把他们带到更好的生活中去。但更多的人不认为开拓支队是受到了挫折:丰富的物质生活,接连的胜利,以及持续深入的教育,在这数年间培养出了一批有极大自信的年轻人,他们不仅坚信联盟走在唯一的正确道路上,同时对效仿术师改造世界有相当的热情。

    在第一支开拓队伍出发,第一份开拓报告登出之前,火种就已经存在了。即使因为相对薄弱的知识积累和不充分的实践,让他们这种热情更近似个人崇拜,不过目前来说,这并不是工作的阻碍,何况他们的能力不足是相对于目前支撑着工业基础的那批骨干而言——在依旧维持历史惯性的外部世界,这些能够熟练地运用两种语言和文字,掌握平均初二水平的知识基础,有一定的建设经验,习惯分工合作,有严格训练出来的纪律性的年轻人,单论个体素质已经有相当的优势,而作为紧密的团体协作时,他们能够发挥更大的力量。

    依照过往数据和一些经验模式构建起来的模型,他们可以用较少的人实现对大量人群的有效管理,更何况作为这批年轻人的领导者,范天澜有极强的计划控制能力。在完成煤铁联合体的一期工程后,他带领这些人要迎接的新任务并不仅仅是扶危救困或者开拓一个中继市场,他们建设的目的,是以玛希城为基点,在本地区进行自主的社会管理实践。

    在现有的几个开拓方向中,布伯平原有比较良好的运输条件和农业生产条件,人口密度较高,而正在发生的自然灾害在客观上则加速了他们的改造进程。

    从某些方面来说,拥有授权的范天澜可以无所顾忌,为所欲为,来自工业城的物资又给了他进一步的支持。物资不必受地域限制,管理不依赖旧有秩序,本地传统的生产模式同社会结构都将被新的生产关系取代,那么本地的统治阶级也必然会失去他们的存在基础。哪怕对方主动来达成暂时的媾和,玛希城的建设既不会停止也不会减缓,一个准现代规划的城市的成长,对一个统治效率低下的王国无异于无底漩涡。

    被逼迫到绝境之前,贵族会为了生存联合起来。这是不可避免,也正是范天澜想要看到的。

    不过,对伯爵的审判并不是一个简单为了催化矛盾而举行的仪式。

    不将地区视为人和土地的简单集合,而视为一个整体的社会看待,改造城市和开展生产活动确实能产生极大的影响,不过物质世界的改变是肉眼可见的,人的精神世界却像水下的礁石,本地人是本地人,“外邦人”是“外邦人”,这种身份带来的隔阂没有特殊因素促进,将长期存在着。在财富和武力的加持下,人们能够接受开拓支队从贸易者到统治者的转变,他们在种种因素下服从开拓支队的安排,然而在扫盲工作进展到一定阶段前,强烈的语言、文化和价值观差异,会使支队的工作长期停留在技术层面。

    生活在玛希城的人们是愿意接受外邦人的统治的,因为羊群是需要牧羊人的。

    毕竟比较起来,外邦人确实比贵族老爷们强得多得多,只是这般基于生存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而产生的“驯服”,对于范天澜带领的开拓支队来说,远远不够。年轻人总是比较缺乏耐心的,何况他们的时间确实有些紧迫,他们需要同这座城市的“本地人”、“外来户”和所有在观念上仍将他们等同于“老爷”的人订立新的契约,需要在征服和奴役、宗教和封建的旧有关系上,建立全新的价值认同。

    他们要选择一个标志事件,能让大多数人参与,能让大多数人共鸣,能够从根本上表明新旧统治者的区别,真正动摇复辟基础——成为共同建设者是一种形式,成为“共犯”也是一种形式。

    来到布伯平原后,着手建设的范天澜在玛希城周围安排的哨位不多,但一些技术手段的支持加上个体的非人能力,使得他能够以不大的投入掌控一个宽广半径内的大多数突发状况,同远东君主驾临,龙族再现,或者裂隙突然打开、魔族投放大军这样不可控的危机相比,河谷平原上发生的城邦战争没有什么特别困难的地方。

    他派出了两支骑兵小队,分作两路沿着溃兵逃亡的行迹,一直追踪到伯爵曾下榻过的村庄,然后他们又追击了一段,做了一些事,然后带回来一些人,经过一段时间,这些人大多留了下来,少部分回到村庄,带回来更多的人。在开拓支队将补给点设置到有效控制区的边缘地带后,骑枪队每两日完成一次巡逻,保证了附近地区的大体安全,有关事件的调查也这个时期完成了。

    伯爵没有能在玛希城做任何事,但他在别的地方做了。三个村庄,七十八人惨死,不包括“略施惩戒”后伤重不治者。罪名是同异端交好,收容不洁之物,使用黑法术以及下毒。

    用比较通俗的语言解释,就是他们从旧玛希城领取了外邦人的药物,使用了外邦人销售的农具,家中有来自外邦的器物,奉给贵人及士兵的食物不敢用外邦的盐和糖,而是使用了过去贮藏的青盐,导致食物难以下口。

    那些被迫目睹了行刑队种种血腥手段的人告诉骑枪队,除此之外,他们的村庄还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这些活下来的农民不仅要用钱财及收获偿还,在尊贵的伯爵夺回玛希城后,他们还要将那些已经被糟蹋过一遍的女儿和妻子送到城外的军营和苦力营去,直到国王下令赦免他们的罪行。伯爵毫不讳言,即使他们的罪行确实没有判决的那么深重,为了让无知之人不再受外邦人蛊惑,他们受一些教训仍然是“必须的及必要的”。

    即使外邦人战胜了伯爵,这些村民也并不能从痛苦和恐惧中解脱,所以当能够选择时,许多人选择了迁居到新玛希城去,至少外邦人的信誉能够保证他们还在的时候是安全的。许多村民努力在新玛希城开始新生活,并对自己得到的一些补偿表示满意,在审判开始之前,几乎没有人认为伯爵会受到任何实质的惩罚——卡德兰伯爵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大贵族,历史久远,领地广阔,家族繁盛,失败并被异端俘虏对他已经是最大的羞辱,除非他的心灵已经痛苦到愿意自尽,否则任何人都应当给一位大贵族最基本的体面。即使关押伯爵的房子里有不少陶瓷,还有坚韧的床单及房梁,不过骄傲的伯爵是绝不会在手刃仇敌前向命运低头的……

    然而他被送上了断头台。

    一场极具羞辱和煽动性的审判后,外邦人在一群贱民面前斩首了他。虽然这种死亡的方式确实是伯爵自己选择的,断头台虽然是旧的,但刀磨得很锋利,他的脑袋掉得干净利落,想必痛楚比他处决过的绝大多数人都要短。加上外邦人没有将遗体丢给那些被仇恨和欢喜烧得全身发抖的村民践踏,他们甚至把他的尸体重新拼了起来,用石灰腌在棺材里以便公使团日后带走。

    如此体贴实在令人感动,以至公使们内心如火烧,也敢怒不敢言。

    两位被击中的骑士侥幸未死,外邦人已经将他们送去医治,不知他们能否归来,或者回来的还是不是当初的那两人。剩余的人按职位分在不同的草屋中居住,身上所穿的华服及法袍被以消毒之名全部取走,理由是他们可能在路上经过了疫区。于是尊贵的公使大人只能穿着单薄的麻衣,住在简陋的茅屋,被一群肮脏的、愚昧的、粗鲁的、吵吵嚷嚷的流民包围,吃着不精心的饭菜,发出不出声的诅咒。

    足足过了七日,被牢头、管教人、监视者或者一言以概之的看守带着参与了一些活动后,这支使者团才得以重新聚首。

    在这座宽阔却简单的会场中,重新换上了正装,坐在排桌旁的老爷们大多精神萎靡,虽然外邦人给了他们充足的食物和清洁的水,居所简陋却很少蚊虫,夜晚也很安静,然而只要想到外邦人是在犯了何等不可恕的罪行后将他们囚禁在如此低贱之地,愤怒就烧得他们日夜难眠。倒是那些坐在长凳上的下等仆人没心没肺,不仅个个面色红润,还有人学会了一两句外邦人的语言,即使那个机灵鬼说是外邦人逼迫所致,指天发誓他绝无可能归附异端,他的主人也已经完全不再信任他,并暗地里决定离开玛希城就杀了他。

    受伤的骑士也被搀扶来到了这里,从外表看来,受了那样可怕的贯穿伤之后,他们这样恢复得是实在不错,同队长寥寥数语之后,他们小心翼翼地坐到了长桌的边缘。

    每个人面前都被倒了一杯清水,桌边还有一半的位置是空置的。

    然后那一行人便走入了会场。

    黑发,黑眸,任何人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他。许多初次目睹遗族存在的人忍不住惊叫出声,然后夹在这一行人中的法师举起了法杖,喧哗便被他的警告压低了下去,而当那个男人抬起眼睛,用那双无底深渊般的黑眸看向他们时,几乎所有人都听到了本能疯狂的尖叫,会场霎时静寂如坟。哪怕曾与之有过短暂照面的正使本人,都不能自制地那双眼睛的俯视下战栗起来。

    这个怪物……是人类吗?

    “日安,诸位来自马赫卡国王的使者,欢迎来到新玛希城。”一个外邦人说,他是那日在城外的接待者,也是使者团此前参加的诸多活动的带领者,“请谅解这数日的怠慢,由于特殊时期,很遗憾我们不能给各位特别的优待。但在解决任何实际问题上,我们都会付出如建设城市一般的努力及诚意。”

    他侧过身,让出位置。

    那个男人走上前来。

    他的声音和他的外表一样冷酷,他说:“我来自远东工业联盟,作为第二开拓支队队长,经过玛希城三分之二居民举行的联合会议,在新玛希城建设时期,我就是临时政府的最高代表。你们可以称呼我为亚尔斯兰。”

    子爵以惊人的毅力及勇气向前走了一步,他努力挺直脊背,微微颤抖地伸出手,完成了这个外邦人的见面礼仪。

    没有人问临时政府是什么。在这煎熬的七日里,他们已经经历了足够多的见所未见和闻所未闻,在这两日半强制的参观中,几乎所有陌生的词语都同眼前的现实联系了起来,他们看到了这座城市的骨架和她正在生长的血肉,已经知道这是一头多么无与伦比的怪兽。

    于是一个比他们能够想象的都要可怕的事实摆在使者团面前。

    “时间宝贵,接下来的谈判,我们将坦诚以待。”范天澜说。

    众人肃容端坐,双方的书记官已各就各位。

    子爵深深吸了一口气,有些艰难地说:“国王要求……国王要求非法占领了王国土地的‘外邦人’:释放所有俘虏;归还玛希城;赔偿丰勋家族的战争损失;‘外邦人’的首领要押解……至少三名发动战争的罪人前往王都,自赎其罪,签下永世不易之约。”

    说完之后,他汗湿重衣。

    沉默笼罩了会场。

    范天澜从文件上抬起眼睛。

    “这就是所有条件?”

    “……所有条件。”

    “那么,”范天澜说,“我们从第一条开始。”

    迎着清晨的微风,安萨路牵着马匹走上大路,回身看向那座如梦似幻的城市,他神情有些恍惚。

    外邦人真的杀了伯爵。

    是在众目睽睽之下,经过一场严厉的,毫无转圜余地的审判,将他犯下的残酷罪行公诸于世后,以下等人的正义为名杀了他。

    他们明知国王的使者正在赶来的道路上,伯爵的性命是谈判的重要筹码,他们仍然从容不迫地、毫无顾忌地杀了他。他们获得的收益不过是一些依附者的感激与忠诚,付出的代价不仅仅是同附近领主的完全对立,安萨路确信,这么干了以后,整个王国都会变成外邦人的敌人。再来一次战争的结果也不过如此。

    外邦人当然不会愚蠢到不知如此无法无天的后果,他们就是明知如此仍然这么做了,甚至不介意顺手干掉国王的公使。虽然那些人最终保全了性命,但公使和他的随邑先是被软禁了七天,然后勉强获得一点可堪被称为使者的待遇不过五天,就丧魂落魄地滚了回去。没几个人知道他们来时是多么华丽高傲的模样,但安萨路已经和其他人见到了他们灰溜溜的背影,那是华服金饰都无法掩盖的惊慌颓丧。

    听说使者队伍中的法师在同外邦人谈判时,公开宣称从今往后绝不参与外邦人同王国间的斗争。这可是将天赋者之外的所有凡人都当做臭虫一般的法师啊,他在面对外邦人,尤其是那位黑发黑眸的遗族首领时究竟遭遇了多么可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