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男癌进入言情小说后 第205节

作品:《直男癌进入言情小说后

    不只是洛阳令,满洛阳的官宦名门都被轰动了,这等时候,没人敢打发管事嬷嬷去送礼,都是各家夫人亲自去了,将礼物留下,递个话过去,这才心满意足的离开,蔺府所在的街道接连几日车水马龙,门庭若市。

    同样欣喜的还有田家。

    田大姑娘跟陶荣和离之后就回了娘家,璐王又承诺要给她寻个夫婿。

    亲王做媒,对于皇商人家来说,自然是格外有体面的,田父感恩戴德的应了,没敢对外声张,回到家对着老妻偷着乐,说女儿有福气,以后备不住能当官太太呢!

    田夫人无奈道:“可别往外说,万一王爷就是随口一提,转眼就忘了呢?到时候被人笑话的,可是咱们女儿!”

    田父笑道:“我知道我知道,这不是跟王府管事搭上线了吗?这阵子我就时不时的找他喝喝酒,送送礼,即便王爷忘了,他假做不经意的那么一提,王爷也就想起来了。”

    田夫人又喜又忧,喜的是王爷说媒,着实体面,忧的是王爷不把这当回事,随随便便指个人过来,再误女儿一回。

    妇人和离改嫁是寻常,再改嫁第二次,那可就不寻常了!

    再说,王爷主的婚,再怎么不和睦,也不敢闹崩啊!

    璐王被迎入京城的消息传出,田父惊得半天没回过神来,回到家关上门之后,方才喜不自胜的同妻子道:“那咱们家大姐儿岂不就成天子赐婚了?陛下金口玉言,可不能随随便便找个人就把咱们姐儿给打发了吧?”

    田夫人有些意动,忙道:“那个管事,还一直联系着吗?”

    田父道:“热络着呢,称兄道弟的!”

    田大姑娘听母亲提了这事,又是好气又是好笑:“是你的总是你的,不是你的强求也没用,这事儿咱们记挂着不成,到底得陛下记挂着才成呢!”

    田夫人不乐意了:“我女儿正当妙龄,人又聪慧,配个好后生也使得!”

    又吩咐人帮女儿裁制衣衫,保养容颜:“人靠衣装马靠鞍,陛下要真是赐婚,见了面你第一眼就得把他镇住,用什么镇?当然是脸!男人么,我还不知道?呵!”

    田大姑娘:“……”

    约莫过了半个多月,京城来使接准皇后入京待嫁,又因为蔺家无人,便请项老太太操持诸事,项家众人随从,最后,又有人去请田家姑娘。

    田父一听人说京城来的使臣已经进了蔺家的门,就赶忙回家去等待消息,没过多久,送信的人果然来了。

    “说是请田大姑娘也一起入京,陛下言出必践,一言九鼎。”

    田父一阵连环彩虹屁吹了出去,直把皇帝说成了尧舜在世,文王复生。

    行李都是早就准备好的,全家人一块过去,既是往京城去长长见识,也别叫未来女婿觉得田家没人,轻看了自己女儿。

    蔺兰颐知道此事,隐约也能猜到几分朱元璋的用意,出行之后,便时常叫田大姑娘前去陪伴,两人皆是灵透之人,倒是分外投缘。

    等到了京城之后,蔺兰颐和项家人便被迎往礼部专程准备好的府邸,田家则往此前购置的府邸中去栖身。

    大婚之前,循例是不方便见面的,朱元璋出宫去,隔着帘子同蔺兰颐说了会儿话,便被礼官恭敬的请了出去,怅然若失良久之后,倒想起自己许下的说亲之事来,差人往田家和那小将府上送个信儿,叫约个时间见上一面。

    皇帝赐婚,又是登基之后第一次赐婚,男女双方都知道这所谓的见一面基本上就得定下来了。

    田父听说对方是个青年俊彦,年纪轻轻,便做了正五品将军,欣喜之余,又有些忧愁:“万一嫌弃我们是商户人家……”

    田大姑娘对镜梳妆,反倒自若:“这是陛下赐婚,他不敢。”

    小将身边也有人嘀咕:“怎么是个商户?且还是二嫁的……”

    小将也很看得开:“本朝选后妃,都不重门第呢,更别说这是陛下赐婚,天大殊荣,为臣者岂敢违逆?就算她貌若无盐,也得娶,还得高高兴兴的娶!”

    到了地方一看,那姑娘正当桃李之年,妩媚鲜艳,着实好颜色,他脸就慢慢涨红了,结结巴巴的说不出什么话来。

    田父躲在一边,瞅见他这举动,窃喜道:“肯定成了!”

    田夫人冷笑:“男人,呵!”

    ……

    后世人考察到这段历史时,会发现这时候出了一位田姓的奇女子。

    商户出身,又是二嫁,却得景泰帝赐婚,嫁入官宦人家,又得皇后看重,亲赐诰命,丈夫争气,屡立军功,得封崇信侯,自己儿女双全,夫妻恩爱长寿,殊无遗憾。

    “我的妈呀,这就是传说中的一把烂牌打出了王炸?!”

    “不算烂牌啦,起码人家有钱,嫁妆给了一百台!”

    “那个时候重农轻商的啊,一个二嫁过的女人被皇帝赐婚,与皇后交好,跟丈夫感情好,还做了侯夫人?这是什么神仙剧情!导演和编剧呢,拍它拍它拍它!!!”

    不只是后世,即便是当时,也有不少人私底下议论纷纷。

    连田氏养在身边的小孙女,也曾经在年幼不谙世事时,眨巴着一双大眼睛,充满憧憬的看着她:“祖母年轻的时候一定智谋超群,比说书先生口中的诸葛孔明还厉害,还付出了很大很大的努力,不然怎么能过得这么好,被那么多人羡慕?!”

    田氏坐在摇椅上笑:“夫妻感情须得经营,这是真的,他敬我一尺,我敬他一丈,努力是有的,但是真的说起来,我的努力却没起到什么太大作用……”

    小孙女不解道:“那到底是因为什么?”

    田氏笑眯眯道:“本来我只是一个和离了的普通商户女,那时候当今天子还是璐王,他觉得我有几分血性,便说要帮我寻个夫婿。”

    小孙女茫然道:“然后呢?”

    “后来呀,我什么都没做,”田氏笑着摸了摸孙女头顶的小揪揪,低声道:“但是璐王很努力,当了皇帝,坐稳了皇位。”

    小孙女:“……”

    还有这种操作?!

    跪求皇帝陛下也带我飞一把!

    第173章 朱元璋重返大明后23

    蔺兰颐既到了北京,婚事又是早就订好了的,赐婚的圣旨降下,不几日,便以卫国公于谦为正使、永嘉侯兼礼部尚书胡濙为副使,持节往蔺府去行纳彩问名之礼。

    三日之后,又以平宁侯兼吏部尚书王直为正使、内阁学士陈循为副使,持节再次往蔺家行纳吉、纳徽和告期礼。

    蔺家人丁单薄,这时候就剩下蔺兰颐一个独苗,好在外祖家得力,全程陪同,项老太太和几个儿媳妇一道张罗着各项琐事,同礼部等官署往来交涉。

    项家虽也是官宦人家,但跟这些个宰辅重臣打交道,却还是头一遭。

    项二太太由衷咋舌,大开眼界:“当初在洛阳时,过六礼已经足够隆重奢华,到了京城之后,才知道当初不过尔尔!”

    项大太太笑道:“藩王王妃跟正宫皇后,那能一样吗?”

    又过了半月,先前持节往蔺家去的几位使臣率领仪仗大乐和文武百官,往蔺家去行奉迎礼,文武百官与内外命妇向皇后叩首,蔺兰颐身着翟衣、头戴凤冠,正式被迎入宫中,母仪天下。

    朱元璋在宫中等候,自打能听见礼乐之声开始,咧开的嘴角就没能下去过。

    空间里皇帝们唏嘘感慨,又不无好笑:“老朱,恭喜!”

    朱元璋嘿嘿的笑:“同喜同喜!”

    行完各类仪典,再拜祭过太庙,新婚夫妻二人真正能坐下来说说话时,外边暮色已深。

    宫人们掌了灯,又送了膳食与合卺酒来,嬷嬷们笑眯眯的说了几句吉祥话,便悄悄退了出去,叫帝后二人说几句知心话。

    朱元璋今日喝的不少,人也有些醉了,手臂支在桌子上,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面前姑娘。

    红烛摇曳,灯火迷离,她的脸庞也红扑扑的,可真是好看。

    蔺兰颐被他看得有些窘然,微微垂眼,咳嗽一声,轻轻唤了句:“陛下。”

    朱元璋就笑了,又去拿剖成两半的匏瓜,只是醉的厉害,手一抖,险些跌下暖炕去。

    蔺兰颐忍不住笑了,倒找回几分从前相处时候的熟悉感,手疾眼快将他扶住,失笑道:“喝的这么醉,就别再喝酒了,明日再补上也一样。”

    “不行,要喝的!”

    朱元璋摇头,左手持住自己那半边儿匏瓜,又将另一半递给她,红线牵连在中间,两人各执一侧。

    蔺兰颐怔怔的看着面前人。

    他醉的有些厉害,手倒还很稳,执了酒壶为两半匏瓜斟酒,到半满时方才停下,又抬眼看她,神情专注而诚挚:“愿我与夫人白头偕老,生生世世相伴!”

    蔺兰颐心头猛震,不知为何,眼眶竟有些湿了。

    良久之后,她轻轻道:“愿我与夫君白头偕老,生生世世相伴!”

    四目相对,二人眸光里似乎都荡漾着什么,举酒共饮,相视而笑。

    ……

    帝后新婚之后,皇后照例要去向皇太后和太上皇后请安,钱皇后那儿朱元璋不担心,只是怕皇太后作妖,知道自己媳妇老实,也不问她,只悄悄问皇后身边的女官:“今日可还顺利?”

    女官恭敬道:“太上皇后在殿中吃斋念佛,很是和蔼,皇太后训诫了皇后几句,赐了见面礼,便让皇后回宫来了。”

    训诫几句……

    这话听着可就意味深长了。

    朱元璋眼睛一眯,第一个想法就是找个时间把皇太后收拾了,转念一想,不成啊,她再怎么不得势,那也是皇太后,真要是没了,自己肯定是要守孝的,耽误儿子出生,多亏!

    当下暂时忍下那口气,道:“没事别去见她也便是了,你们也警醒些,若真是出了什么事,第一时间告知于朕,朕来收拾她!”

    蔺皇后打外边进来,听了几句,又是好气又是好笑:“干什么呢,皇太后还能吃了我?你只管去顾及朝堂上的事情,后宫诸事,都有我呢!”

    朱元璋冷哼一声,傲然道:“你懂什么,这叫关心则乱!”说完,趾高气扬的出去了。

    蔺皇后听得脸上发臊,羞窘之余,又难免感动。

    项家人眼瞧着外孙女稳稳当当嫁入宫中,做了皇后,不几日,项老太太便带着几个儿媳妇入宫来向皇后辞别,准备返回老家去,问起新婚夫妻俩相处如何时,蔺皇后只是笑,神情恬静,难掩幸福:“只两个字,很好。”

    项老太太笑着拍了拍她的手:“你这孩子啊,有后福!”

    ……

    帝后大婚没多久,各地勤王部队纷纷抵达北京,而瓦剌方面也很识时务。

    也先带着一众亲随和朱祁镇狼狈逃到紫荆关,脱脱不花闻讯之后便上表求和,为先前南侵之事向大明致歉,声称此事皆为太师也先主张,与自己无关,好一朵纯洁的白莲花。

    朱元璋:你洗尼玛呢,脱脱不花!

    这话说的你自己信吗?!

    北征之事是他早就定好了的,从前也先大军围城时他这么想,这时候各地勤王部队到了,反倒没了胆气?

    开什么玩笑!

    是年十一月,朱元璋令于谦监国,胡濙、王直佐之,自己则带了石亨、范广、吴瑾等一干中青将领,钦点精兵十万,御驾亲征。

    先前朱祁镇御驾亲征时,满朝文武都给他跪下了,原因无他,知道皇帝菜,那就别踏马出去送了。

    这时候朱元璋御驾亲征,愣是没人敢说二话,本事在那儿摆着,谁敢叽叽歪歪?

    蔺皇后见他心意已决,也不劝阻,只是叮嘱万事小心,又去帮他准备衣衫与一干用物。

    朱元璋歪在床上,笑眯眯的看着她,跟老伙计们感慨:“又找到当年的感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