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皇太女后搞基建 第155节

作品:《穿成皇太女后搞基建

    大中午的,阴凉树下,众人聚在一起说话。

    折青这回学聪明了,带着宗童坐在了超市的大树下,这里人来人往,要买东西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各式各样的,所以也没人注意到他们。

    听见众人在说迁都的事情,她笑一笑,掏出一块果干吃,一边吃一边看四周,正好看见一辆运送货物的马车到了跟前。

    她抬眼,也没动,只手指蜷缩了下,宗童就将伞打开了。

    他按了按伞柄的某处,伞缝里就出现了无数的毒针向外射出,那还没得及抽刀砍人的刺客便晕了过去,剩下的被藏在暗处的隐卫们迅速的带走了。

    折青坐在原地,一边啃果子一边叹气,“现在出来,真是越来越不让人舒舒服服的玩了,我一个月也就出来一次,气死我了。”

    宗童嘴巴一抿,隐卫们嘴巴一抿。

    折青:“……”

    她不得不道:“但是带着你们,我觉得还是很安全的。”

    只不过这些日子忍不住来刺杀她的刺客越来越多了。

    正想呢,就见齐兆来了,他跑的气喘吁吁,道了一句,“殿下,没伤着吧?是属下无能,没将刺客拿下。”

    折青这才站起来,道了一句:“无事,宗童早就发现他们了。”

    她看着散落在地上的东西,道:“让人来送去超市吧,东西应该还是好的。”

    周围的人早已经震惊住了,一群人连忙跪在地上齐呼皇太女殿下千岁,折青就觉得她这般被认出来,以后可能要换一身行头了。

    正在这时候,就见一人惊讶的看向她。折青也看过去,笑了。

    走上前去,“是你啊,你不在茶馆呆着,怎么来这里了?怎么样,我给你的迁都消息,还准确吗?”

    那人就猛磕头,“准确,准确。”

    天爷,他竟然还想过跟皇太女殿下一起干贩卖消息的勾当。

    实在是胆大妄为。

    第98章 天文学天才

    曾自明曾经从皇太女殿下这里得到过两次消息。

    他曾经“屈居”在秦宽手下的时候——彼时秦宽在做消息贩卖生意, 他是下线,就经常想要单干。

    后来秦宽成了宣传部的部长,忙的没时间打理他们的消息贩卖, 导致让别的人抢去了先机,于是曾自明就痛定思痛, 自己创办了一个。

    ——其实早就想夺权。

    那时候皇太女殿下还没确定加冕呢, 他看着皇太女殿下像是个贵人, 于是套了近乎,得到了准备的加冕日期, 从而一举成功。

    后面便是上次的迁都消息。

    曾自明觉得自己应该是可以千古留名了。

    毕竟,谁敢干他这般的事情?

    反正, 就是莫名的骄傲。他见皇太女殿下不介意之后,还说起了自己这些年对于消息渠道的见解。

    “我们刚开始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殿下, 您不知道,做这一行有危险。”

    曾自明好似激动极了, 什么话都不藏私,道:“比如说上回有夫人想知道自己的夫君有没有外室,雇了我们去, 谁知道跟踪的时候被打伤了, 他们家还不赔银子, 哎, 这都没法说理去。”

    折青:“……”

    嗯, 这是已经发展到私家侦探的地步了。

    曾自明继续道:“不仅如此,有时候我们想要点与众不同的消息,不得不日夜守在别人的家门口,睡也睡不好, 吃也吃不好。”

    折青:“……”

    嗯,这是一家集私家侦探和狗仔队于一身的消息贩卖渠道。

    曾自明:“殿下,就这样,我们一直还受人诟病,上回,我们想去申请减税,还被拒绝了。”

    折青:“……”

    行了,无奸不商,这是逮着机会跟她要特权来了。

    她笑着站起来,“那就多交税,都是为了禹国。”

    曾自明就迅速的哎了一声,转而继续掏心掏肺,“殿下,我们知道,做咱们这一行的,都不怎么吃香,所以,我们为了积德,希望上天保佑外,还专门成立了一个教育基金会,没得到一笔银子,就要拿出一定的数额捐出去,草民自小在京都长大,所以这笔银子,按照之前朝廷下达的政令,是为了家乡做出贡献,所以,草民就将银子给了京都小学,用这笔银子买课桌,买课外书,还想捐个小型的图书馆。”

    折青就道:“这是好事,你尽管去做。”

    多做公益。

    这是不知道何时起,被下面的人用来讨好她的法子。

    上行下效。

    她还没行,但是他们已经猜透了她的心思。

    又知道她是女人,所以一直都很关注姑娘们读书的事情,所以有很多银子都开始往教育以及小姑娘们的身上倾斜。

    更有甚者,已经准备长期跟孙香一般,为了丝州的女校捐银子了。

    到了他们这个份上,银子已经是数字,花在哪里,怎么花,才是他们应该考虑的事情,至于花多少,无所谓。

    钱生钱,才是硬道理。

    于是平日里拿去应付官员的银子,就被拿去做慈善了,慈幼院里走一次——战争让太多的孩子们失去了父母和家人,所以他们要给银子。

    无儿无女的走一次。这是孤寡老人,有亲戚,不符合慈幼院的规定,不能收,有些地方愿意收,但是老人不愿意去,为什么,觉得丢人。

    于是就算老死,也不愿意进去。

    这也要给银子。

    然后是教育,这就别说了,更有一些愿意长期支持偏远地方搞修路搭桥做建设的,那花的银子也不少。

    曾自明除了做出教育基金,还用自己的名字开始在一些偏远小学里面建图书馆。

    曾自明图书馆——多美好啊。

    他还想捐一些私人小学呢。就叫做曾自明小学。

    折青就道:“不是还有幼儿园吗?你可以去做这个。”

    曾自明就露出恍然大悟的样子,道:“果然是殿下,草民受教了。”

    折青:“……”

    这人,应该是捧人捧惯了。

    不过她身边的人知道她的性格,好久都没有这般说过话了,于是笑了笑,跟他告辞,带着宗童去了平安巷。

    平安巷子里,这个时候空荡荡的。

    她走进去之后,只有罗玉松跟阿福在。

    两人又在……出辅导书。

    这银子真是越赚越上瘾。

    折青也觉得不可思议。虽然她觉得卖辅导书一定会很赚银子,但是没想到这么赚!

    阿福出题目,罗玉松改题目,两人的配合打的很好,而且罗玉松自己也出作文书。

    也就是以前的政论题。

    见了她来,罗玉松抽出时间来跟她诉苦。

    “您不知道,如今外面有很多不愿意读书的人骂我呢,说我换着法子在这里出题目,出了一本又一本,大人们买回去,小孩子们写断手。”

    折青发现了关键点:“你没有出门,怎么就知道别人骂你呢?”

    阿福顶着一双黑眼圈走了出来,道:“殿下,您不知道,玉松哥喜欢去听别人夸自己。”

    折青笑起来,“你这个毛病还在啊。”

    阿福如今学的东西越来越多,懂的也越老越多,等到自己能帮上雪生等人忙后,底气就更足,也敢在她面前嘲笑几句罗玉松了。

    这就说明孩子活的很好,她就道了一句,“你们一定要记得多睡觉,不要总熬夜。”

    正说着,就见古三回来了。

    他背着背篓,里面放满了日常需要采购的东西。

    有罗玉松和阿福用的最多的笔墨纸砚,还有他自己喜欢的精美瓷器——这是从崔明桐那里套用孙香的关系便宜得来的。

    然后便是给宗童和丹青两人买的。

    折青看了看,都是吃的。

    古三行礼之后,将东西放下,询问折青要不要留下来吃饭。折青摇摇头,“今日沐休,但是晚间得回去,就不吃饭了。”

    已经过了中午,再吃就是晚饭,禹皇如今作为留守老人,经常念叨让她过去陪吃饭。

    于是便起身离开,古三要献殷勤,非得跟着。跟着就跟着吧,三人往大街上走去,最近新开了一个美食园,折青准备去看看。

    吃是不吃了,如今世道乱,她已经没有权利在外面吃东西了。

    与此同时,一个大概十一二岁的少年也走进了美食街。

    他叫梁十三,原本是楚国十三皇子,回来赵田杀了楚皇后,他被救到了禹国,遇见了先生,就一直跟着先生读书。

    后来,楚天齐找人来杀他,却被先生等人发现,提现布置了人,这才幸免于难。

    然后先生便带他来了京都定居,他已经在这里上课多时了。

    先生一家也都来了京都,对外,他是先生的侄子,跟着先生一起住,叫先生大伯父,对内,他也是众人捧在手心里的家人了。

    梁十三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不过因为身份原因,他对楚国的事情还是很敏感的。于是今日没读书,拿着伯父给的银子出来买吃的,便在听见两个人讨论楚国的事情时,停了下来。

    “这楚国啊,三代皇帝都不行,刚开始那个楚皇,残暴昏庸,懦弱无能,后来的赵田也没用,被个谋士给占了皇位,自然了,这谋士喜欢用阴谋诡计,正大光明的打架就不行了,这不,就被咱们给打了。”

    “哎,现在是不是要打秦国了?”

    “不知道,这要看秦国乖觉不乖觉。”

    “要我说,就该趁机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