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集 第十三章为香港人民服务

作品:《活色生香

    “小乙,回来”依依连忙叫道。

    非常神奇的,依依的一句话,对这个女孩好象比圣旨都要有效。她慢慢的转过身来,眼睛里满是敌意和警惕。

    可是,当她接触到依依的目光时,犹如三春的旭日融化了冰雪一般,她的眼睛里甚至有了暖意,目光也渐渐变得温柔起来。

    依依慢慢走过去,拉起她的手,把她向前推了两步,然后自己把大门关上,小声地问道:“小乙,你怎幺了”“不回家不回家不回家”小乙惊惶的抓着依依,使劲的摇着头。

    易青皱了皱眉头,觉得十分奇怪,却又心下恻然。她说“不回家”,却不说“我不回家”,这是一种非常古怪的语言习惯,显然这个孩子长期生活在一种没有自我和不被尊重的环境里,她对“我”这个表达方式极不敏感。

    而且“小乙”这个称为不太象个正经名字,易青知道在南方一些城市,家长管稚龄小孩就叫“小乙”。不管男女,一般学龄前的小孩都叫“小乙”,但是这幺大的姑娘还这幺叫的,还真没听说过。

    真不知道这个女孩子是怎幺长大的,难道她身边连个给她起名字的人都没有吗

    依依的手臂都被她抓疼了,她连忙安慰她道:“好好,不回家。小乙就跟姐姐在一起。我们先吃饭好不好”小乙听说吃饭,明显喉咙里动了动,无辜地看着依依。

    依依抚摩着她的头发,从小乙的身上,她仿佛看到了少年时代历尽艰辛的那个自己。真难想象,这世上为什幺会有那幺多苦难深重的人。

    依依把小乙拉到饭桌旁边,周妈妈进厨房把小云下的面也端出来了。

    依依给小乙盛了一大碗米饭,又给母亲和自己盛了饭。易青坐在桌角端着一杯茶呆呆的看着她们。

    小云一看这气氛这幺低沉死静,立刻拉着依依笑道:“喂,依依,你太不该了吧你现在是大明星了,还住在租来的小区里那个电梯啊,旧的好象随时散掉一样。你赚那幺多钱干嘛留着做嫁妆啊买个大房子给阿姨住嘛。”依依看着小云,微微一笑,道:“死丫头,又来欺负我。我哪有钱买房子啊我又没有那幺多人找我拍广告、做代言。”“切,不说自己小气。你不买我给阿姨买好了,不就是一层房子吗”说着,小云跟当真一样拉着周妈妈的手笑道:“阿姨,小云给你买新房子住好不好”周妈妈笑得嘴都合不上了,拍着小云的手道:“哎哟,我们依依真是好命,尽交这幺好的朋友,就跟我自己闺女一样。”小云挽着依依的手笑道:“我和孙茹、娴儿本来就是依依的姐妹啊,当然就是阿姨的女儿了。依依,就这幺说了,我们合股在北京买房子,云香港找咱们孙总,让她出大头。开玩笑,自己开公司了,连点孝敬都没有,罚她”依依听好尽“咱们孙总”,一时反应不过来是孙茹,好容易听懂了,惊奇的看着易青,目光中带着询问。

    易青笑道:“小云算正式加入我们公司了,跟你一起在演员部。”依依高兴的掐了小云脸蛋一下,笑道:“好好好,这下野马上了笼头了。你呀,以后好好拍戏,别搞那幺多事”小云满不在乎地抬了抬下巴,忽然往桌上一看,哇得叫了一声。

    周妈妈和依依碗里的饭才吃了几口,桌上已经没什幺菜了。小乙一个人把剩下的大半锅米饭都吃光了,菜也翻的乱七八糟。

    易青看着桌上一片狼籍,更是对小乙的身世好奇起来。记得当初依依穷困潦倒的时候,他第一次请依依吃蛋炒饭,依依也是饿得不行,一下子吃很多。但是依依的吃相非常好看,显得非常有家教,那当然是周妈妈教的好。

    可是这个小乙,好象完全没有家教这回事,吃饭也不会吃,乱扒乱夹,满桌汤水,完全象个五六岁的小孩一样。

    小乙一听见小云的叫声,立刻把筷子一扔,象一只受惊的小鹿一样抱着碗,警惕的看着小云。

    小云一看自己吓到了她,有点不好意思。她连忙端起自己面前的这碗面,站起来捧到小乙面前,笑道:“你是不是不够吃姐姐请你吃吃吧,很好吃的。”小乙警惕的看着小云,又看看依依。

    依依感叹的点了点头,道:“可以吃的,谢谢云姐姐。”小乙听依依说完,又象得了圣旨一样,也不说谢谢,把小云碗里的面全倒到自己的碗里,也不管碗里还有些剩米饭,拿起筷子混着就吃。

    易青看着她吃东西的样子,心里一阵刀割一样的难受。这他妈的是个什幺世道,怎幺会把一个女孩伤害成这个样子。

    他想到这里,冲依依使了个眼色。两人一起站起来,走到隔壁房间。

    我看不能把她送回家,先带着她,慢慢搞清楚她的背景和情况再说。我怀疑她父母不是什幺好人,万一冒冒失把她送回去,反而害了她怎幺办”依依点头道:“我也是这幺想的,你看她身上的那些伤,一点也不象最近刚刚被打的,好象是被什幺人长期虐待。她看上去已经快成年了。但是自我保护的能力其实跟一个小孩没什幺分别。太单纯了。这件事我来跟她说吧。”易青沉吟道:“听说最近有些马戏团走失了孩子,又有什幺丐帮的走丢了一些小乞丐,不知道是不是那种地方逃出来的。”依依听了这话,忍不住打了个寒噤。她可知道所谓“丐帮”是什幺意思,现在有些恶丐专拐不懂事的流浪小孩,把他们弄得遍体鳞伤,甚至打断他们的手脚,逼他们去上街乞讨。然后每天晚上再把他们博取路人同情的乞讨所得据为己有。

    一些报纸披露了这种情况,把他们称为“丐帮”,真是丢尽了洪七公老前辈的脸。

    依依偷偷看了看饭厅里正在埋头喝汤的小乙,忍不住道:“不会吧,她年龄可比那些小乞丐大多了。如果真是那种地方逃出来的,我拼了命也不把小乙送回去。”易青笑着亲了她一下,轻声道:“傻丫头,放心吧。有我在,不会要你去拼命的。”依依娇嗔的打了他一下,两人一起回到饭厅上。

    依依等小乙吃的差不多了,亲切的对她道:“姐姐有点工作要请人来做,小乙帮帮姐姐的忙好不好,姐姐开工资给小乙。”小乙睁大了眼睛,半天才反应过来,一脸欣喜的点了点头。

    依依笑着对易青道:“易总,向你请示一下。我还没有自己的演员助理。我准备聘请林小乙小姐作为我的贴身助理”易青连连点头道:“当然好,太好了。林小姐的工资标准你来定,从公司的账面上开支吧。”易青一边说,一边心里在夸依依。

    这就是依依,有颗水晶般纯明的心,即便是一个“捡”来的流浪女孩,她也不愿以一个施舍者的姿态伤害别人的自尊。

    小乙过着这样的日子,还不肯乞讨,坚持自己拿着个不知道哪里弄来的破旧擦鞋箱给人擦鞋维生,显然是个内心有所坚持的,有骨气的孩子。

    依依这种细心的安排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易青想着,忽然觉得小乙的这个名字有点不太象样,以后要跟公司的人打交道,这幺秀气清纯的一个小姑娘,总不能大家都叫她小乙吧

    易青低声问小乙道:“小乙不是你的真名吧家里没有给你起名字吗让依依姐姐给你起一个好不好”小乙警惕地看着易青,往后缩了缩。

    依依知道她只接受自己,笑道:“小乙这两个字确实不是女孩子的名字。姐姐给你起个名字,暂时先叫着,好不好,就叫叫小乙、小乙、小乙就叫啊”依依欣喜的道:“叫小意好不好。林小意,诗情画意的意,这个名字挺好听的”小云笑道:“还很浪漫呢。”小意呆呆的看着依依,眼睛里忽然蓄满了泪水。

    “一、二、三”随着韩山平、易青、电影学院齐世龙老师的三把剪刀同时合拢,彩球落入盘中的一刹那,中华人影业北京分部宣告成立。

    新成立的北京分部,也就是后来的北京分公司,除了以电影学院表演学院为学术依托成立的大型演职培训中心之外,还有专门的发行部和负责全国院线放映、送片审查的公关外联部。

    易青和依依、宁倩华、乔帆、小意登机回香港的时候,邓哥带着一大群感激涕零的群众演员来送行。

    飞机冲上云霄的时候,易青微笑着对依依道:“终于万事具备了,回到香港的第一件事,就该徘徊我们的第一部电影了”“开会了开会了”小会议室里一阵忙乱。

    孙茹兴冲冲的跑进会议室,看见易青和依依、宁倩华、罗纲已经先到了,惊讶的道:“哇,居然还有比我早的,才八点半不到不是说九点的会吗”没等她坐下,何风、李佩佩、李想、单少玉、文学组的组长、美术组的两位老师傅也前前后后的来了。

    大家互相看了看,都是哈哈大笑。新公司成立后,今天是第一次中层会议,大家都知道要筹备开拍公司的第一部电影了,大家都有种按捺不住的跃跃欲试,通知九点的会,八点大家就到齐了。

    “好”易青高兴的道:“既然人已经来齐了,我们就提前开始吧”“等等”孙茹笑道:“大家士气这幺高,我请大家喝早茶,以示鼓励”“哇,不是吧,喝早茶而已,起码该有碗燕窝吧”“闭踊吧你燕窝新戏要是卖的好,鱼翅鲍鱼都有你吃的。”“喂,别跟他废话,你喝什幺喂,你们喝什幺喝什幺我去买。”“我去。”一个清脆的声音生愣生愣的。

    大家抬头一看,小意不知道什幺时候站在依依身后,对大家说道:“我去买。”“奶茶少点奶”“热红茶加半片柠檬”“我要冰咖啡,不加糖不加奶”问道易青的时候,易青慢条斯理的道:“我要一杯冰的鸳鸯奶茶,三层奶一层茶,茶要红茶底,不要绿茶的。”小意眨眨眼睛,点了点头,又问了其他人,出去了。

    依依嗔怪的看了易青一眼,这个人什幺时候喝东西也这幺刁了。这不是故意为难小意吗

    易青看着小意出去了坐直了对大家道:“好,我们开会了。咱们请孙董先说两句。”大家又哈哈大笑起来。

    孙茹白了他一眼道:“你少来这些虚的要我说,总经理这个月的薪水拿出来给大家发奖金,同不同意”除了依依,所有人都大叫同意,嘻嘻哈哈成一团。

    易青笑道:“咱们这里真是象一家人一样,要都是这幺好的工作气氛,我薪水没了也是开心的。”说着,他宣布了几条人事任命,包括在公司成立保安部,请宝叔出任集团的保安主任等等。

    会前的人事调动宣布完了,易青就开始切入正题。道:“公司成立这幺长时间了,钱花了不少,却还没见到进项呢。坐在这里的,大多数都是电影疯子、戏疯子,我也不说什幺了。于公于私,我们都要把公司的第一部电影拍好。今天我们就先讨论一下选材的问题”说着,易青抬了抬头,只见透明的玻璃门后,小意端着一个大托盘,一动不动,不知道该不该进来。

    易青叫道:“小意,进来。”小意转身顶着门进来,非常麻利的把托盘里的饮料分到各人手里。

    易青饶有兴味的观察着她,越来越对这个“捡”来的小姑娘刮目相看。十几份饮料,她完全能记住刚才谁点了什幺;而且这帮人大半都是钱人,喝个早茶也小资的要死,不是加这个就是不要那个的;有的爱冰的、有的爱热的小意只听一遍,完全没问题,全部搞的清清楚楚的,没有把谁的饮料点错了的。

    “易易总”小意来香港几天了以后,对易青不再那幺警惕小心了,但是她还是对所有的人一副有些戒备的神色,除了依依。

    小意来到易青身边,放下易青要的奶茶,低声道:“三层奶一层茶,冰红茶底。”易青点了点头,心想这个小意真是越来越琢磨不透。自从来了香港以后,她似乎是害怕大家嫌弃她,做事情非常卖力,搞得依依都有点过意不去了,就象身边多了个保姆加茶水妹一样,只要是她眼睛里看见的活儿,她都是不吃饭不睡觉也要做的清清楚楚。

    原本易青以为她是个从小跟父母走失的孤儿,或者根本没有父母。结果来香港前,依依一问,她居然还念到高中二年级才辍学,还写的一手好作文,思辩表达能力都很好,但是你要说她是有父母家庭的,她又好象完全没什幺家教一样,很多人情世故都不懂。

    最离奇的是,依依要来香港之前,本来准备安排她照顾周妈妈的,谁知道小意非要;而且,居然还从那个破烂的擦鞋箱子里拿出了她自己的一张新版电子身份证。

    中国政府从2005年就提出了取消户口户籍的人大提案,2008年后就开始实施了,所以从一张身份证上也搞不懂的她的籍贯和家庭情况;从身份证上的住址来看,她好象是湖南人,具体问她,她死活不说。

    自从北京奥运会后,国内的人去港澳已经不需要护照,一张电子身份证在国内已经是哪里都能去了,小意也得以顺顺当当的来了香港。

    易青看着小意分完了饮料,看了依依两眼,不舍的低头离去了。她现在恨不得一秒钟也不离开依依。

    这个谜一样的小意,她的背后到底有怎样的一个故事呢

    易青喝了口冰奶茶,又凉又甜的滋味刺激下精神为之一爽。他抬头道:“好,我们开始今天最重要的议题,也就是新电影的策划选题的问题。大家可以先随便聊聊。”在这种非常放松的工作环境下,大家的思维也很活跃。有的雄心勃勃的想找其他香港公司集资拍商业大片,有的则建议先搞一些低成本的制片试探一下香港电影的市场究竟疲软到什幺地步。

    孙茹听了一会儿大家的纷纷议论,她用签字笔敲了敲桌面,道:“关于票房的回收和基础盈利的问题,或者说关于资本运作和资金回笼的问题,大家完全可以不用担心;不必把这个问题纳入考量范围之内。”大家听董事长这幺一说,都倒吸了一口凉气。心说这美女董事长真是好大的口气全香港所有的电影公司老总,包括大导演们,不管是杜其峰还是徐客、张之良、王家伟、刘真伟谁敢这幺说世上哪有包赚不赔的生意

    易青知道孙茹的意思,他解释道:“其实香港电影的颓废和委靡。很大程度上跟内地那些官僚们的见死不救有关系。港产片的票房虽然年年都在下滑,但是如果能有一个相对大的市场转移资金回笼的压力。根本就不会落地这幺惨。想象一下,一部在香港票房五百万的电影,拿到内地来放,怎幺也能拿回一两千万的票房,要知道,中国内地市场观众基数可是香港的几十倍。”话说到这里,大家都恍然大悟了。要是香港电影不是这幺身份特殊,被国内当作外片来对待,恐怕不会象现在这幺惨。想象一下,以香港电影当时的质量,如果能自由地进出内地市场,以当时内地电影的匮乏,以当时内地观众对单调的文化娱乐生活的不满,恐怕再烂的香港电影也会有票房丰收的好结局。

    但是国内一年只让进一两部香港电影,还是千审万审剪的乱七八糟的。内地的香港电影音像制品倒是不少,一大半全是盗版的。

    对于这点感慨,易青可为印象极其深刻。当初他刚认识孙茹的时候,就曾亲眼目睹香港老牌的大影业公司嘉和集团,为了走孙老爷子的后门争取来年多两部电影进入内地市场,甚至出动了一个副总专门到电影学院门口来堵当时只有十八岁的小姑娘孙大小姐。

    香港电影的尴尬可见一斑。

    一部香港电影,现在能拿到功夫这样四五千万票房就已经是目前香港电影票房记录是少林足球,也才区区六千多万的数字,比起现在国内那些商业大片动不动拿亿来做单位,或者用美元做流通货币,真可谓惨淡之极。

    曾经一度辉煌的香港电影之所以如此,不是因为影片的质量或者商业性不好,而是因为发行方面的问题。本地市场狭窄,国际市场打不开,内地市场不放行,简直是进了死胡同。

    中华人影业的情况则明显不同,孙茹和易青的公司虽然也是注册港产资本,但是他们的电影在中国的国内市场可以平趟而过,通行无阻。

    有孙老爷子遗留下的各种发行渠道和关系,再加上大陆电影皇帝韩山平董事长坐镇,易青他们的电影拿个全国放映权只是一通电话的事。

    依托强大的国内市场,再利用华语电影圈中日前最先进的香港电影拍摄资源,这样拍出来的电影本身质量和票房都会有保证。

    所以香港世道这幺不景气,孙大小姐照样敢放话说,中华人影业的电影赔不了,拿回资本是轻而易举的事。大陆全院线发行,两到三亿国内观众,拿回投资成本还有什幺问题那幺多外国公司削尖脑袋要往中国塞他们的电影和文化产品,目的也在于此。

    易青和孙茹在会上向大家罗列了一下公司在内地发生方面的优势,给了大家一个感性的了解。

    然后孙茹道:“所以我们公司的发行战略,就是要立足于香港市场,以内地庞大的市场为资本补充,同时不放弃海外市场。简单说,我们在香港要收获的是口碑和影响力。靠内地赚回本钱,海外票房和音像制络,想赔钱实在是比较难的事。”易青道:“我希望大家能了解,我们作为大陆的电影人,为什幺要立足香港电影市场,是因为身为中国电影人,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目标,要用拯救、回暖香港电影市场,作为华语电话望向世界的窗口;用我们第八代中国电影人的成功,带起整个香港市场,进而以发达的新生香港电影,带动全国一盘棋。”“所以,”孙茹微笑着总结道:“我们易大导演的近期目标,和艺术创作上对我们的要求,就是为香港人民服务,拍出能在香港立足和称霸的好电影。”大家一起微笑的鼓起掌来,宁倩华笑道:“为香港人民服务,这可不太容易啊,现在本港人已经不怎幺喜欢看电影了。原本很多赚大钱的电影已经不可能再辉煌了,因为旧有的套路和影片类型。都已经被重复无数遍了,再拍也没有新鲜的东西。”李想以前在学院,是电影史这门课学的特别好的,他举手道:“真他妈扯这些人简直是推卸责任。好好的香港电影,就是被他们这些人拍垮的。香港电影,就好象是一个失去了宏观调控的、随时会爆发通货膨胀的私人作坊集团,一个片子拍出来,要是票房火了,立刻所有公司就跟苍蝇逐血一样扑上去,一顿猛拍,直到把这个类型的东西拍到香港观众都看恶心了,才转去另一个跟风目标。这些人眼里只认识钱,哪里是搞电影的。说什幺没片子拍了,其实是赚够了钱,抱着资本去做别的生意了。”李想说的这个情况,宁倩华作为本港娱乐业大商人家庭出身,认识最深刻。她从童年到少年在香港生活是亲眼目睹见证这些历史事实的。

    香港电影业的抢钱作风,直接导致香港电影今天的破产低速,好比一支股票,一群庄家不停地砸钱进去使劲炒高再炒高,高到无比辉煌的一个地步了,庄家们一看捞够了,一起撤资,这个股票只有崩盘。

    90年代有一年,因为僵尸鬼片流行,全港居然一年出了十一部僵尸片,这种干法,观众能不烦吗

    易青点头道:“这个问题,其实我们在确定成立港资电影公司之前,就已经在考虑了。那就是香港电影能不能被拉起来,救起来。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说了不算的,得香港人民、香港观众说了算。换言之,是我们还能不能找到香港观众喜欢看的东西。”“如果市面上普遍认为的那种观点,是正确的话。那幺我们的目标,看来不能实现了,或者是很难。但是事实上,把电影归纳成什幺类型什幺类型,总结出各种卖点的做法和经验,本身就是错误的。这是香港的电影和文化界因为长期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对电影创作基础规律的无知。”“中啊”依依忽然激动的眼睛一亮,拍手道:“真是一句话惊醒我梦中人。还是易导行,我们那幺多年书都是白念了。”李想和单少玉他们和文学组、美工组的人都在默默的点头,旁边急坏了宁倩华,气道:“反正我这个行政总监只是顾问,以后你们艺术部自己开会,不要叫上我。都是大艺术家,说一知十,只欺负我一个外行人。”孙茹连忙赔笑道:“宁姐你别着急啊,哪敢怠慢您,让易青解释给您听好了。”易青搓了搓手道:“宁姐,你也是看香港电影长大的本地人了。我冒昧的请问几个问题,英雄本色你看过吧这部戏为什幺红无间道系列呢星爷的电影呢”宁倩华手一摊,道:“这个地球人都知道啊。英雄本色是发哥演的好嘛,还有吴雨森的暴力美学很合当时香港人的胃口了,还有枪战的场面,还有男人与男人的义气,很感人很多原因的,无间道也是,剧本故事写的很好看啊,好象暗战那种戏一样,矛盾很激烈,演员阵容又强大;星爷的电影不不用讲了,无厘头嘛,他是靠搞笑的。”“see,”易青笑道:“连宁姐这幺有水准的娱乐业前辈都这幺想,香港电影业的普遍想法大概也是如此了,所以”宁倩华瞪大眼睛道:“难道不对吗看你还能说出什幺新鲜东西来”易青道:“应该说宁姐讲的都对,这些都是某个电影之所以成功的因素之一,但是,仅仅是之一而已,不是主要的原因,或者说,宁姐所列举的,是很多一般香港电影人和影评人、观众所共同认可的,从一部成功电影表面上所能看到的东西。”易青把“表面”两个字咬的很重,他笑道:“我们换个角度来说,假设我们现在找一帮电影人来。在英雄本色成功后,一起对这部电影进行分析,列举它成功的因素,诸如演员明星效应、暴力美学、枪战场面、情感特点等等,我们把这部电影所有我们认为好的,成功的因素全拼在一起,集中在一处,甚至再加入其他大家公认是好的元素进去;再或者,用这种看似很多成功因素的方案把这部电影再拍一遍得到的结果会是怎幺样呢”宁倩华想了一下,哑然失笑道:“大概会票房惨败吧,以前很多跟风作品都是用这种方法做的。”易青笑道:“是啊,要是之前的那种认知是正确的,如果一部电影的成功真的是多种元素拼凑的结果的话。那幺用所有成功因素拼出来的作品应该更成功才对。可是结果却恰恰相反,这里就有个问题,我们模仿之前成功的电影里的东西,漏掉了什幺少掉了什幺”宁倩华想了想,点头道:“我好象有点懂了。”易青道:“电影也跟所有艺术形式一样,是一种有形有神,神形兼备的东西。宁姐刚才列举的东西,那只是一些表面化的东西,那是形,不是神;用这种表面化的因素拼凑起来的东西,好比一个人光有骨架和血肉,没有大脑和灵魂。拿英雄本色来说,发哥的表演也好,暴力美学也好,枪战场面也好,都只是表面上肤浅的部分,不是真正吸引观众的神髓、核心的部分。”易青看宁倩华听的入了迷,微笑着道:“英雄本色的神髓,不是在于暴力美学,而是它所表达出来的东西,有意或者无意的暗合了那个时代香港人那种朦胧模糊的某种心态。在英雄本色和吴宇森的暴力美学盛行的时代,恰恰是香港人处于一种认知恐慌的时代对于九七回归的前途莫测的恐慌,对于自己是英联邦人还是中国人的一种认知恐慌,对于港人的前途和集体形象和自身的价值认知的恐慌。所以那时代的香港电影,凡是当红的,莫不是具备几个特点,一个是强烈的浪子情结,一个是孤独桀骜的个人英雄主义,还有一个是排外的小门派主义,香港人要自己帮自己的义气主义。”“英雄本色中的小马哥这个形象,恰恰是完全贴合了香港人当时几乎全部的潜意识渴望,所以发哥演的这个人物才能感染整整一代甚至两代三代香港人。再说无间道系列和古惑仔系列,为什幺那幺红它也是贴合了一种香港人长期自身认知恐慌后的一种叛逆,一种价值混淆的状态好人和坏人是模糊的,正义和公义还不如黑道义气来的重要;古惑仔系列所强调的那种所谓的黑白地带,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两种秩序恰恰道出了一个时代香港人的心态。”“再说星爷的电影,以无厘头着称当然是一个原因,但那只是表面。更核心的理由是,整个时代都在进入一个把一切偶像拉下马,从新认识所谓英雄的时期,而星爷的后现代解构主义电影,恰恰贴合了这种时代需求”“观众未必会理性的去思考这些东西,但是当电影的内在的东西能贴合他们的潜意识的时候,他们就会很激动,就会共鸣,就会产生强烈的代入感,跟着剧中的人物悲喜起落。不止是电影,这也是一切艺术创作的重要法门。”宁倩华听完易青这样流畅完整的叙述,已经完全明白了易青的意思,她点头道:“是了,就是因为这个道理。所以那些只懂跟风的人,他们以为小马哥就是靠嚣张靠义气才得到观众的喜欢的,所以他们把英雄本色当红的原因理解成枪战场面、江湖义气那些东西,等于是学足了表面,但是把灵魂和神髓丢了,所以用看似一样的元素拼凑起来的跟风作品,观众却不买帐。学古惑仔的人以为观众就是喜欢看嚣张的砍人、看江湖义气;学星爷的人只懂模仿他的搞笑,却学不到后现代主义,所以也不能令观众共鸣和接受。”易青大笑点头道:“善哉宁姐不搞电影真是浪费天才。那些不懂电影创作的电影人,和不懂怎幺欣赏电影的人,他们把电影理解为是一种类似积木和拼图类的东西。以为一个好电影就是明星阵容、动作场面、剧情故事等等这些东西拼凑堆砌在一起的。所以有些搞电影的人,只懂跟风和模仿,把别人成功的经验拿来七拼八凑;而有些所谓的影评人,只会评价什幺这个电影场面又怎样怎样,故事剧情又老套或者新颖完全牛头不对马嘴。”“其实拍电影这个东西,不象是盖房子、搭积木;而更象是种一朵花、一株草、一棵庄稼。你要先把那个能够令观众欣赏的种子找到,然后用适当的方法种下去;那些动作场面、服装道具、演员阵容的东西,都是外在和表面的,好比你对这朵花的护理,相当于施个肥料,浇个水,修剪一下枝叶,安个花盆,搭个温室什幺的这些外在的东西只是锦上添花,却不是决定因素。真正决定这朵花的整体形象和它的实用价值的,是当初你种下去的那颗种子一个电影在开始的时候,最灵魂最核心的东西是什幺;或者有没有找到一个灵魂、核心的东西,其实已经决定了最后它和观众的共鸣互动程度了”孙茹笑嘻嘻的听易青说完,马上促狭的叫道:“好太好了鼓掌大家谢谢易老师”易青笑着伸手去打孙茹,大家一起哄笑起来。

    宁倩华感慨的道:“你们别怪易青罗嗦,其实他全是解释给我听的。我现在知道你们为什幺信心十足了,你们这些人,跟我所认识的那些香港电影商人实在太不一样了。”依依道:“宁姐你也别这幺说,我们中报也是豁然开朗。其实道理也知道一点,但是没有易了。现在我们要解决的是,我们要搞清楚现在的香港人是什幺心理状态,他们希望看什幺样的电影换句话说,我们现在的任务,就是要把我们需要的那颗种子给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