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93

作品:《种田宠妻:彪悍俏媳山里汉

    刀,背着空背篓又往之前的溪涧去了。

    傍晚又弄了一整背篓的鱼归来。

    只是这次她还顺便砍了一捆直长、两指余粗细的木柴,中间掺了三根长竹子,顺便又弄了一大捆的长草,边背背篓,一并扛带了回来。

    刚进院门,只见花家婶子与张大婶已经等在院子里了。

    “呀,萧家媳妇,你这是哪弄到这么多鱼啊”张大婶很是意外地开口。就连花家婶子也很吃惊,“院子里晒了这么多菌子,你这一又背篓的鱼你一天,收获可不小啊。”

    “溪沟里叉到的。”苏轻月把一捆竹子扔在院子里,背篓放进了厨房。没说厨房里还有很多菌子与鱼呢。

    她喝了口水走回院子里。

    房里萧山沉稳的嗓音传了出来,“月儿,两位婶子等了你有一会儿了。”

    苏轻月客套地道,“两位婶子久等了。”

    “没事。”张大婶说,“反正也没啥活。”瞅了眼地上的一捆木柴,“你打的这捆柴,根根直溜、粗细也差不多,不像用来烧火的”

    “我想搭架子,好晒东西。”

    “哦,原来是这样。”张大婶点头。

    花家婶子道,“萧家媳妇,我刚从隔壁村回来,王小六家还差一些素菜,可以在你这买菌子的,他说一百斤,你家有那么多不价格上能否便宜点”

    “一百斤有的。价钱嘛,王小六怎么说”

    “他是想,镇上散卖菌子是二文钱一斤,他一次买这么多,你给三文二斤,成不他还说明天早上,有些客人来得早,为了不耽误早膳,你的菌子得天亮前送到。”

    “成。”苏轻月未多加思索就同意了。

    “一百斤的重量,到隔壁村有七八里路,担子也不轻的。”花家婶子想了想,“明早反正我也要去王小六家吃酒宴的,不如我跟你搭伙上路,路上也好同你换着挑担子。”

    “那真是谢谢花家婶子了。”苏轻月也没推辞,走到院子里厨房外头搭的棚子下的那满堆的木柴上,摘了两根细长,带勾子的枝条。

    每根细勾子上窜了两条约莫一斤大小的鱼,返回院子里,分别递给花家婶子与张大婶,“两位婶子,辛苦你们了,这是一点小小的心意。”

    “使不得、使不得”张大婶连忙摆手,“早上才收了你一篮子菌子呢,哪能又拿你的鱼。”

    “是啊。”花嫁婶子也道,“萧家这日子难,不容易,萧家媳妇你自己留着吧。”

    “鱼太多了,也吃不完。”苏轻月硬塞给她们,“叫你们就拿着、就拿着吧。给家里人加点菜。”

    两人又推辞一翻,都免强地收下了。

    “萧家媳妇,那我明天天不亮就来叫你,一块去隔壁村。”花家婶子交待完,与张大婶一人拎着两尾鱼走了。

    第315章 315 挑担子2

    苏轻月走进主卧,看着三个在炕上靠墙坐着的男人,目光落在二哥身上,“二哥,鱼的价格怎么卖的”

    “活鱼镇上是五文一斤,村里有时也有人捉到了,在村子里卖,也一样的价格,死鱼就便宜了,只卖得了三文。”

    “这么便宜。”她问,“有没有人卖鱼干鱼干多少一斤”

    “听说是照猪肉一个价钱。”

    苏轻月是知道猪肉每斤十一文。她叉到的两背篓鱼,都是死鱼了,做成鱼干,大约三斤能做成一斤。

    三斤死鱼能卖九文,做成鱼干每斤十一文的话,还是鱼干划算。

    现在是傍晚,很多人家都升起了炊烟。

    鱼干得晒个十天半个月的,还要拿去卖,来钱太慢。

    天气炎热,房里桌上的水壶又空了,她给壶里加满水之后,又去了厨房,把满背篓的鱼倒了半篓在之前地上的那堆鱼上,背着半背篓的鱼,拿着先前准备好的一大把长草,取了一部份,又去杂物房拿了二哥平时称卖猎物的秤,往村子井那儿走去。

    正好要做晚饭了,很多人从地里回来了,很多人挑着桶正在排队打井水。也有些人在村子井旁边的树下纳凉的。

    “苏轻月,你背篓里背着什么呢”钱有发看到了问。

    苏轻月走到井边不远的空地上,“半背篓的鱼呢,大家有要买鱼的,过来买啊。”

    “死的活的”正在排队打井水的其中一人问了。

    一名路过的中年男人答腔了,“背篓装的还用问当然死的了。”说着脚步停在了苏轻月跟前。

    轻月认识她,上次刘香莲跳河自杀,他下水想救人的,是村里有手艺硝制猎物皮毛的杨师傅。

    “你这鱼多少钱一斤”杨师傅问了。

    “三文。”

    他伸手翻了翻鱼,闻了闻味道,“没臭,应该是刚死的。”

    轻月笑说,“是呢。刚溪沟里叉到的。”

    “把这两条称了。”

    “没问题。”苏轻月拎起古老的秤杆,挂上秤砣,把两条鱼放秤的吊盘上称了下,“两斤半,七文半,不太好算钱,不如加一条小的”

    “也可以。”杨师傅点头。

    苏轻月选了条半斤大小的鱼,“三斤一两不到点,算您三斤。”

    “好嘞。”杨师傅付了九文钱。

    苏轻月接过钱收进袖袋,用两根长草搓一下成绳,把三条鱼从鱼嘴穿入、鱼鳃处插出,穿起来,再把草绳打个结,拎给杨师傅。

    陆续又有几个人买了鱼。

    钱张氏也挑着空桶来打井水,看到苏轻月在卖鱼,不可思议了,“哎,我说萧家媳妇,你早上才打了挑菌子,哪里来的鱼卖”

    “溪里叉的。”

    “哪条溪”

    苏轻月不耐烦了,“又不是一条溪弄到的问那么多干嘛”

    一名妇女笑道,“钱张氏肯定是也想去打鱼呗。”

    “你不想啊”钱张氏扫她一眼,又问苏轻月,“萧家媳妇,你的鱼多少钱一斤”

    “三文。”

    “你看天都要黑了,你这鱼卖不掉都要发臭了,一文钱一斤吧”

    第316章 316 卖死鱼

    “不卖。卖不掉我不会自己留着吃啊。”

    “那两文”

    “三文钱不还价。爱买不买,就是吃不完,我也能做鱼干。”

    “三文就三文”钱张氏想吃鱼了,掏了掏口袋,一共就只有一个铜板,“给我称点。”

    苏轻月直接选了条小鱼,秤上一撑,“刚好三两三。”

    “这条鱼太小了你就不能多给点”

    “你要不要多给点可以,你加钱。”

    “算了,就这条吧。”钱张氏拿过苏轻月用草窜的鱼,付了钱,直嘀咕了“鱼太小,打碗汤都不太够”

    “啧啧钱张氏还真是小气”旁边有人摇了摇头,得了钱张氏一个大白眼,“你大方,你钱多是吧。我至少还买了鱼,怎么不见你掏半个仔儿”

    那人被说得一窘迫,也买了一斤鱼偿鲜。

    苏轻月的半篓鱼卖得只剩两条了,她看到王翠花也来挑水,把两条鱼用草窜了,朝她走过去,“翠花。”

    “咦,轻月,你也在啊。”王翠花这才注意到她。

    “嗯。刚才卖了半背篓的鱼,还剩两条,我看也没人买了,给你。”把鱼递给她。

    “不要,你家里现在连口粮都没有”

    “没事的,今天运气好,打了两背篓鱼不说,还得了两百二十斤左右的菌子。”

    “那么多”

    “是啊。”她又胡诌了之前别人问过的理由,“二哥以前打猎时看到了很多菌子没人采,还有条深山里的浅溪沟,水浅鱼多,我就都去弄回来了。吃不完的,你别推辞了。”

    “那好吧。”王翠花接过了,“我给你钱。”

    “不用的,送你的。说钱就见外了。”她说道,“欠你家的一两半银子,过些天,有了我再还上。”

    “不急的。”

    “那我先走了,家里还没烧饭的。刚才卖鱼得了点铜钱,我想去买点口粮,谁家有卖的”

    “张大婶家有面粉与粗粮卖。她人厚道,都照着镇上的价的。”

    ““面粉我在她家买过,原来她家还有粗粮卖。”

    “她家条件还可以。年年都有点余粮的。她家的粮也照镇上的价,村里也有人家里有多余的粮卖,但是要贵上半文一文的。”

    “嗯,那先走了啊。”

    苏轻月不用数卖鱼得的钱,她记性好,知道卖了三十斤鱼,约九十文。

    她把九十文都在张大婶家买了糙米,每斤五文,买了十八斤。张大婶给了她一个糙布袋子装,说口袋不用还了,送她的。

    还多送给她二斤糙米,连同买的一共二十斤。

    苏轻月想着自己也送了张大婶鱼与一篮子蘑菇,也就收下了,把秤杆放在背篓里,拎着小袋糙米回了萧家。

    早晨与中午都吃的蘑菇当主食,虽然才吃了两顿,晚上还真不想把蘑菇当主食了。

    还是饭好吃。

    只是,张大婶家的精米要留着自己吃、不会卖不说,精米要七文一斤,比糙米贵了二文,她一下也买不起。宁可糙米份量稍微多点儿。

    第317章 317 家里东西不够用

    这个时候也暂不挑了,有米吃好。 t蛧首发

    回到家,她说了卖了半篓鱼的钱,买了十八斤糙米,张大婶送了二斤。

    家里的三个男人也没意见,还说不用同他们说的。

    苏轻月把萧清河从主卧背到了厨房,让他坐在凳子,“四哥,你会剖鱼不”

    “会的,只是不熟练”

    “慢慢熟练了。”她找出了二哥剖猎物的剔刀给他。

    她先称了一下一担空箩筐的重量,把满桌的蘑菇与先前搁地的一堆蘑菇都放进箩筐里,扣除箩筐的份量,称了一百斤。

    箩筐里没有香菇,都是如平菇这样常见的种。

    香菇有大约八十斤,都被她挑出来晒在外头的院子里了。

    按照现代的价钱,香菇平菇可是贵多了。她认为在古代应该也一样的,所以要分开卖。

    一共打了两担满的大约二百二十斤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