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嫁(双性/Nx1)

作品:《美强短篇

    在偏远乡村有一个大家族,是为林氏一族,这个村子也都是由林姓之人组成,最特别的地方是,这个村子并非多个小户组成一个村子,而是一大户所组成,而且所有人的关係都很紧密。

    这当然是有原因的。

    不过这要从很久以前说起。

    当初这里是片蛮荒之地,十里之内,杳无人烟,只有一对夫妻到这边开垦拓荒,可因为这是片荒地,又只有他们两个人力,赚的钱自然d an. 不多。

    这对夫妻有两个儿子,十来年过去,都已经到了适婚之龄,无奈爸妈没有那幺多的钱给他们俩同时讨媳妇,后来这对夫妻想了个法子,乾脆只要一个媳妇入他们林家,而这位媳妇就一人侍二夫,反正他不管是和谁生那也都是属于林家的子孙。

    夫妻俩都觉得这是个好办法,儿子们也勉强同意,毕竟共有一个老婆也比罗汉脚一辈子来得强啊!

    后来在千辛万苦之下,媒婆好不容易才找到个肯嫁过来这荒山野岭还得须一人侍二夫的女子。

    这女子父母早亡,是由他伯父、伯母养大,可毕竟他不是伯父、伯母亲生的,自然得不到疼爱,甚至是被虐打长大,他也想着嫁就乾脆嫁远点,永远别回来这伤心地,和夫君好好过日子就行。

    媒婆对林氏夫妻和他们的小孩这样说,夫妻俩这才减少了疑虑,毕竟女子肯嫁到这边实在稀有。

    就在洞房花烛夜,兄弟俩掀开头盖才发现这怎是一名女子,分明是一个高壮的汉子,连忙大叫媒婆过来。

    媒婆解释,这汉子并非单纯的汉子,而是下面有男女两套性器官的双儿,不仅生小孩没问题,还因身材高壮可以帮忙下田工作,且不必像对女子那样得好好供养。

    夫妻俩因为媒婆的三吋不烂之舌被说动了,甚至一起劝说儿子俩,不过儿子俩还是觉得不好,他们原本期待着身娇体软的老婆来陪他们,结果竟是个高壮的汉子,要他们如何接受。

    媒婆这下可苦恼了,他如何能说会道也不能把汉子变成娇软的千金大小姐啊!

    此时穿着一袭红衣坐在床上不发一语的人拉了拉媒婆的袖子,让媒婆附耳靠过来,同他说了一些事。

    媒婆再将这略隐晦的事情偷偷告诉告诉林氏兄弟:铭恩说他那边很小、很窄,定能让你们俩都很爽,让你们别把他退回去,他会安分守己做个好妻子。

    见兄弟俩被这闺房之趣的话语打动,媒婆再加把劲,甚至拿出一些助兴的药给他们,终于让兄弟俩同意。

    当晚他们仨人也的确快乐赛过神仙。

    后来铭恩给他两个老公生了四个儿子,四个儿子是谁和铭恩生的他们也都不知道,索性老大、老三当作和大老公的儿子,老二、老四当作和小老公的儿子。

    四个儿子分别叫做林琴、林棋、林书、林画,不过虽说是有分别,但也因为没有真正检验过血缘关係,两个男人都把四个孩子当作是自己的疼爱,无亲疏之分。

    四个孩子长大后为这片土地充实了人力,开垦的速度也加快不少,可是钱都拿去盖房子了,讨媳妇又变成了问题。

    因为有铭恩这个先例在,这次没什幺芥蒂得也只讨了一个媳妇,不过这位媳妇要一人侍四夫。

    铭恩认为如果要一人侍四夫,定不能找一般女子,一般女子无法同时承欢四人,索性直接让媒婆找个健壮的双儿,且一定要先把这些事情告诉人家,别误了人。

    这次的媒婆和铭恩那次是同一个人,果真有效率,找了个帅小伙,且他愿意侍奉四个老公。

    帅小伙名叫允翔,因为四个老公的努力耕耘,生了六个儿子,后来这六个儿子即便有钱了,也承袭父被和祖辈,共同娶了一个妻子。

    也不知道是什幺巧合造成的,铭恩入门后,林家开始兴旺,不只是人丁兴旺而已,连家产也是,不过两代的人就可以盖一栋大房子。

    再说允翔入门,林家竟直接晋升为小康之家,因为在开垦土地时挖到一个箱子,箱子里面有为数不少的黄金,让林家瞬间有钱起来。

    其中最神秘的是,嫁到林家的双儿无论生多生少都只会生出儿子,也造成了林氏阳盛的结果。许是因为封建迷信,林氏一族的人在这样多个巧合之下,便觉得娶个双儿能招来好运,且他们多是能生能养之人,不只让林氏富有还能传宗接代,娶了能带来莫大好处。

    因此林氏一族衍伸出一种传统──同一辈的人要共娶一个双儿。

    这称为族嫁,意思上就是说入门的双儿并非单单嫁予一人,而是要嫁给一族人──同一辈的兄弟们共同娶一个老婆,每晚轮流上他,如此很快就会有孩子,连算怀孕的日子都免了,除此之外还能享受双龙或其他多人行的乐趣,不只增进同辈兄弟的感情,连闺房之乐都增添不少。

    后来更甚至发展出特别的规则,如果上辈的双儿过世了,那些丧妻的男人们也能和下辈的双儿行房,造成了公公和媳妇不伦的结果。

    不过这对林氏一族而言并非不伦,这是他们族里的规定,也不会有人不满,只是苦了双儿多不少人需要侍奉,后来连下田工作都免了,只须待在床上给人操,然后怀孕生子,在给人操大肚子。

    族嫁到现在依旧存在,林氏一族也依旧昌盛,只是他们生存于杳无人烟之处,再也无人发现他们的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