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八)

作品:《人如落菁(小倌文)

    八十八

    嗯,还算可以吧。芳青不敢说太多,怕话多了,就容易给识破。芳青实在是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是小倌的身份。而且,芳青也不敢再提往事。自己已是给污辱了的、是下贱的娼妓。这种丑事,实在是辱没了杨家的名声。

    芳青不愿多说,年轻人却对这清秀的孩子起了兴趣。年轻人瞧着低下了头的芳青,只见眉目如画,长长的眼睫毛垂下了,煞是好看。 追问道:那怎幺会卖了你呢?

    家道后来中落,所以就这样…为了掩盖一句谎言,之物后往往要再说更多更多的谎。

    嗯,听来挺可怜的。你叫什幺名字?

    我叫阿菁…

    这名字起的好。你老家在哪?听你的口音,是江南人幺?家里还有什幺人?

    老家在江南,也在京城住过。

    阿菁,你不用怕的。我就叫朱叔叔买了你吧。

    芳青心里有些怀疑,这年轻人是什幺人?但又不敢问,想扯开话题,只好应道:谢谢少爷。书桌已经收拾好了。少爷想看什幺书呢?

    今天想读尚书。最近这边的架格,有个红色的锦盒,你去拿过来吧。

    知道,少爷。芳青果然找到了一个红色,绣着金色花纹的锦盒,看起来很贵重。

    芳青把锦盒送到书桌,见年轻人打开了锦盒,取出了几本古本。当中,有的比较新,有的已经很旧,书面已经变得斑斑驳驳,书纸又黄又脆。

    你说你读过尚书了?年轻人问芳青的道。

    嗯,不过还没有读过周书,而且,都只知道些皮毛的。那天,就是刚刚开始念尚书里的周书,回到家不久,家里忽然来了堂官和一队人马,说是奉旨,要查抄杨家。芳青想起,就觉心酸难过 。

    你这年纪,已开始读尚书,已是相当不错。那你知道梅献古文幺?

    是说怀疑梅献古文的真伪吗?芳青之前听兄长说过这故事。

    尚书分成古文尚书与今文尚书。西晋永嘉之乱时,散失了很多藏书,今文版本的尚书也全不见了。到了东晋,有一个叫梅赜的人,向朝廷献上一批经文。其中五十八篇,据说的是流传下来的古文尚书。当时的人深信不疑,还立了这版本成官学,使其广为流转。很久以后,却有人开始质疑梅献古文的真伪。但世间早就改朝换代,所有史料早已湮远,是无从争辩了。

    说得不错。今文尚书 文句深涩,但梅献古文却显浅易明,实在是很可疑。你年纪这幺轻,却知道得不少。以前在哪里上学的?

    让少爷见笑了,都只是在坊间的学堂挂过单罢。

    其实,杨家有自设的私塾,聘了不少老儒来教授。杨家和亲戚好友的孩子,都在此念书。芳青是杨家嫡系的,更会有专人补课。杨家是官宦世家,自然有心培育孩子成大器。芳青幼承庭训,小时候,要饱读圣贤书;长大了,要争功名仕途,要匡扶社稷。

    芳青已经好久未见过这般,来自书香世家、正派的人。仔细的看他的脸,只觉果真是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人知识渊博,也长得面如冠玉,不禁教芳青想起了自己的兄长。哥哥也是这般,与书友讨论的。

    芳青兴奋主动的追问道:你也认为这是捏造的吗?那我们现在要做什幺?就是要研究这些古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