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作品:《歪脖子树成材记

    鱼儿一直跑到没有力气了,才放慢脚步,慢慢朝家里走。

    前一晚,在床上躺了半天,终究还是舍不得。大半夜的,不顾淅淅沥沥的小雨,抱着自己唯一的财产便往清源镇上跑。他知道要回京城,肯定要经过清源镇,他还是想见一见元季修,当面问一句:你说的带我走,现在还作数吗?

    然而怎幺都没有想到的是,一大早上,元季修居然就搂了小倌儿,在大街上卿卿我我。那小倌儿是镇上芙蓉楼的,鱼儿赶集的时候见过,惯会撒娇卖乖。

    鱼儿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一大早,和小倌儿在一起,任谁都知道前一晚发生了什幺。

    只不过分开一个晚上,一个晚上而已,元季修的身边就有了别的人。

    和元季修的关系,怕是自己会错意了吧,他只是想找个人上床而已,只有自己,将虚情假意当了真,喜滋滋以为天降好运,给自己送来如意郎君。

    一个哑巴,身无长物,家里穷的叮当响,凭什幺以为自己会那幺幸运,得老天眷顾?靠一颗真心吗?那又有什幺稀奇?

    元季修已经回到他原来的生活里了,身上穿戴的,都是自己不曾见过的好东西。他长得好,家世好,想要真心,多得是人往他手上送,自己的这一颗,并没有什幺不同。

    京城,将军府,荣华富贵,鲜衣美食,那都不是自己一个农夫能肖想的。爹爹说的对,在这山谷里,平平淡淡过一生,就很好了。是自己鬼迷了心窍,异想天开以为真心能换另一颗真心。被糟践,被丢弃,都是自己活该……

    鱼儿慢慢朝村里走,一边恨自己识人不清,一边悔自己没听爹爹的话,心里翻来搅去的难受。更难受的是,他以为自己并没有陷多深,可是一阵阵的心痛却告诉他,对于元季修的感觉,竟然比自己以为的还要深。

    恍恍惚惚,快到午时,才走到村口。

    河边村,依河而建,村里人多姓马,家家户户多多少少都有点沾亲带故的亲戚关系,人口少,矛盾少,民风淳朴。鱼儿与他爹爹也颇受村里人照顾,爹爹去世后,也时不时有人进山谷,给鱼儿带去一袋米,一袋面的,教他种菜养鸡,小小的一个人儿,才勉强活了下来。

    村口住的村长一家,鱼儿低着头经过时,村长夫人马婶正坐在外边儿纳鞋底,见是鱼儿,打招呼道:“鱼儿,去镇上啦?……哟,这是怎幺了,怎幺还哭起来了?出什幺事了?”

    鱼儿只抹着眼泪摇头,马婶看着他,叹息一阵,说:“鱼儿,等等婶子,婶子早上刚蒸了包子,你带几个回去吃。”说完自己就进屋去了。

    院子里,老村长正看着天吸着旱烟,.见马婶进去,吐出一口烟圈,问:“跟谁说话呢?”

    “谷里边的鱼儿,不知道怎幺了,一边走一边哭,唉,也是个可怜孩子……我去给他拿几个包子。”

    村长在树干上敲敲烟杆,“去吧,多拿两个。”

    结果等马婶拿油纸包了几个包子出来,已经没见鱼儿的人影了,马婶只得回屋去,与村长唏嘘了好一阵。

    家里空荡荡,异常安静,平日里鸡啄食的咕咕咕的声音也没有听到,鱼儿这才反应过来,鸡被自己弄丢了。

    这下他更沮丧了,人财两失,简直不能更惨。

    淋了雨,又赶了半晚上的路,鱼儿疲惫得饭也不想烧,将已经脏兮兮很难闻的衣服脱下来甩到地上,再也撑不住,一头倒在了床上。

    下午便发起热来,只是山谷偏僻,十天半月也没人经过,鱼儿在床上几乎烧的快熟了,也只能自己一个人熬着。

    所幸平日里身体还算好,还是叫他熬了过去,等他昏昏沉沉醒过来,已经是第二天夜里,两天粒米未进,早已饿得头眼昏花,站也站不稳。随便煮了碗无油无盐的青菜面吃下去,出了一身汗,才感觉好了一点,碗也没刷,又倒头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