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中伏

作品:《明末之巨宼逆袭

    “都别闹了!”刘文秀猛地拍了一下椅子扶手,站起来大声喝道,“吵吵嚷嚷地成何体统?”

    众将见刘文秀发怒,连忙闭上嘴巴,不过脸上都是一副我就不服的神情。

    过了一会,王复臣才说道:“国公爷,城肯定是要守,但祁总兵说得也没错,这么多人挤在城内,确实发挥不出咱们的全部战力,我看伏兵之计完全可行!”

    刘文秀本来就准备力排众议,将伏兵之事定下来,这时听王复臣这么一说,也就顺水推舟地道:“既然王都督也觉得伏兵之计可行,那就如此定下来!”

    “祁三开、张光萃!”

    “标下在!”二人齐声应道。

    “你二人各带本部兵马,出城二十里各找隐蔽之处设伏!待吴三桂攻城最急之时,即刻率兵从背后杀出,到时里应外合,痛奸吴贼!”

    “标下领命!”祁张二人抱拳领命。

    “吴军离叙州已经只有两百里,最多不过三天路程,情况十分紧急。其余众将,也要作好守城准备,多备滚石擂木,火油金汁。从明日起,紧闭城门,召集城中青壮百姓共同守城!”

    “此战事关重大,成败在此一举,若我军得胜,川中将从此大定!东虏不足为惧!还请诸位齐心协力,此战若胜,全军上下,重重有赏!大家都去备战吧。”

    “遵令!”众将尽数站起身来,应了一声往外便走,虽说都是各怀鬼胎,但他们还是明白现在要以守城为重。

    到得第三日下午,清兵已经抵达叙州,吴三桂命大军于城外两里扎下营寨,只等打造好云梯等攻城器械便开始攻城。

    这次他率军从汉中入川,道路实在难行,就没有带上火炮,如今攻城却是少了一样利器。那火炮虽然轰不破城墙,杀伤力也没有多大,但却能够使敌人胆寒。以往攻城的时候,只要放上一轮炮,然后架起云梯一冲,多数明军就会抱头鼠窜,火炮的威势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清兵忙着打造攻城器械,城内守军忙着往城头搬运滚石擂木,城外二十里分成左右两军设伏的祁三开和张光萃也没有闲着,他们正小心地尽量靠近清军大营。

    说来也是吴三桂大意,以为这支明军是由原来四川的那些流宼组成,这些流宼虽然人多势众,打起仗来却是一触即溃,这次没有弃城而逃,已经算是极为少见,他根本没有想到在自已的身后还会有一支伏兵。

    祁三开和张光萃也没有想过去袭营,以他们的兵力和战斗力,去做这样的事情能不能成功说不一定,但可以肯定的是自已的部下会死不少人。一个没有多少手下的将领在这个乱世,结局肯定好不到哪儿去。

    他们尽量靠近吴三桂大营的目的,只是为了在清兵攻城时,自已从背后出来偷袭能够快一点。但无论如何,他们也不敢靠近清军大营十里之内,不管吴三桂有多大意,斥候都会在这个范围来回搜寻,很容易就能发现他们。

    这一仗能不能打胜,这支伏兵最为关键,祁、张二人不敢有一丝大意,因为不敢生火,他们已经连续吃了三四天的干粮。

    直到清军到达叙州的第三天早上,山顶上专门负责查看情况的斥候才传来消息:吴三桂大军已经开始攻城!祁、张二人忙不迭地带领麾下将士,兵分两路直往叙州城奔去。

    到了这个时候,已经不可能再掩藏形迹,但让人意外的是,一直到了城外五里,清军也没有发现这支人马。

    “成了!”祁三开兴奋地说了一句,“叫后面的兄弟们接下来都走慢点,等把气喘匀了也差不多到了,到时才有力气厮杀!”

    五里地不过是两柱香的功夫,清军也终于发现了身后这支明军,但这个时候已经为时已晚,祁、张二人各带近九千人马,直往清军屁股后面杀来!

    正在全力攻城的清军猝不及防之下,全都乱作一团!刘文秀一见此景,兴奋地城楼上大叫道:“活擒吴贼,就在今日!众将士,斩首一级二两纹银,如是真虏则赏十两,生擒吴贼,赏银千两,职升三级!”

    “生擒吴贼,赏银千两!职升三级!”刘文秀身边一众亲兵见主帅发话,都齐齐叫了起来。

    “开城门,擒吴贼!战象列前!马军随后,步军跟进!”随着王复臣几声短促的命令,早已准备好的倮罗象奴驱赶着十多头大象往城门外奔去,骑兵和步兵紧紧地跟在后头。

    清军和这些明军比起来,战力确实是要强上一些,只是这短短的一刻时间,祁、张二人已经渐露败象,手下士卒伤亡惨重,然而就在此时,几声大象的嘶吼远远传来,城内的明军杀出来了!

    清军的战马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庞然大物,几声嘶吼就让这些战马彻底陷入了混乱。吴三桂连续下达了几次命令都没有作用,反倒连步兵也跟着乱了起来,有些川兵见势不妙,竟然悄悄地放开脚丫子逃得不见了踪影。

    明军本来就比清军人要多,这时候更是士气高昂,“生擒吴贼”的喊叫声在混乱的战场上此起彼伏,经过一番血战之后,吴三桂才猛地发现,自已竟然已经陷入了明军的包围之中。

    “王爷,再不走就来不及了!”部将杨珅急慌慌地打马奔了过来,对吴三桂大声喊道。

    “拿我的刀来!”到了这个时候,就连王爷也得亲自提刀厮杀!吴三桂不甘地看了看一片混乱的战场,伸手从身旁亲兵手中接过那把重达二十多斤的长刀,在数百亲兵的簇拥下打马寻找明军薄弱处准备突围。

    刘文秀的重赏激起了明军将士的勇气,“吴”字大旗所到之处,不消片刻就会拥上来上千明军,全都搏命厮杀,只要稍微被纠缠住一小会,清兵就会陷入重围,幸亏吴三桂本身就是一员勇将,一柄长刀舞得虎虎生威,不知砍死了多少拦路的明军,身旁亲兵和杨坤所带的汉军旗清兵也是拼死抵挡,这才没有被明军困死。